網友質疑武漢學生高考不再霸氣 專家稱片面比無意義

2020-12-05 人民網教育

  荊楚網訊(記者趙莉)昨日是我省高考發榜的日子,尋「狀元」、曬分數、侃高考成就了又一次網絡狂歡。更有好事的網友質疑不斷:湖北省和武漢市的文理最高分「差距咋那麼大捏」,「武漢的學生不再霸氣了,有木有」!

  記者通過搜羅發現,網友們質疑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處:一是武漢市的考生在全省文理科的前十名中,所佔席位大為減少,過去武漢的考生還曾包攬全省文理狀元!今年風光不再;二是全省文理最高分,比武漢市最高分要高出許多,於是引發各種猜測和質疑。

  採訪中,我省有招考人士不認同這種說法,他表示網友們分析的數據主要是集中在「金字塔的頂端」,這樣的前端數據不具說服力,他說:「如果要對考生的整體素質做出評價,這樣的片面數據完全不足夠,必須要對考生整個分數段內的情況進行分析,具體說本科線上的考生就比較具有說服力。」

  此外,該招考人士還表示,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農村學子上大學越來越難的現象也引起了國家的關注,教育公平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各地的高考試題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微調,開始更好地照顧城市和農村學生的差異性,如果說試題更適合城市考生,那麼城市考生得分自然要理想,可以這麼認為,今年的考試是有意識地在照顧大城市外的考生。

  事實上,華師一附中、省實驗中學等一批省示範高中高三負責人均表示,儘管今年考生的最高分不及過去亮眼,但是考生的上線率是在增加的,他們表示,評價一個區域的教育質量時,橫向、片面地比較無意義,縱向比較、自我比對,才更符合教育規律。

(責編:袁勃、熊旭)

相關焦點

  • 文科生學數學被質疑無用處 專家稱選擇權給學生
    據小朱稱,包括他自己在內,文科生中有相當一批學生不想學數學。  小朱的信引起了李培根校長的高度重視,他當即要求全校對課程設置進行大討論。雖然不少文科生表示不該學數學,但是在討論會上,專家學者的觀點很統一,認為數學能訓練文科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文科學生形成互補,所以「肯定要學」,但與理科生相比,難度應該有所下降。
  • 江蘇高考作文題遭質疑 專家稱作者看到的是夜蛾
    昨天,2013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給出的一段材料引發了「集體圍觀」,不過不是命題本身,而是「生物式質疑」。揚子晚報記者在和這段材料原作者漆宇勤聯繫時,他提供了當時用手機拍攝的「山洞蝴蝶」照片,不過南京林業大學的蝴蝶專家鑑定照片之後,表示這絕對是蛾子,而且是夜蛾的一種。
  • 浙江台州4名官員子女獲高考20分加分受質疑
    邵同學被保送到北京外國語大學;王同學被保送到同濟大學;何同學被保送到武漢大學…… (內容有刪減)   網友「gkjfhm」說,他是台州一中的高考生家長,經常上省教育陽光高考網站,以掌握最新信息,免得兒子吃虧。
  • 浙江教育考試院回應高考英語成績質疑:部分試題實施加權賦分
    浙江教育考試院回應高考英語成績質疑:部分試題實施加權賦分 澎湃新聞記者 喻琰 2018-11-27 11:06 來源:
  • 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心肝脾肺腎?
    涉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爆料」還在繼續……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重慶高中生獲獎論文與某碩士論文撞圖」後,湖北武漢一項獲獎作品也陷入被質疑風波。至此,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遭質疑獲獎作品已涉及至少三地。
  • 高福石正麗等專家提出,新冠病毒需重新命名,網友:救人才是首要
    今早,看到了一則消息:高福、石正麗等7位專家提出,此次的新冠病毒,需要重新命名,之前的名字,具有一定誤導性。
  • 男學生為表達愛意,將女老師一把抱起原地轉圈,網友:夠霸氣
    導讀:男學生為表達愛意,將女老師一把抱起原地轉圈,網友:夠霸氣世界上有一種情,超越了親情,友情,愛情,那就是老師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之情,對我們細心的教導之情。教師既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又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學生成長成才人生道路上扮演著指路人的角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亦是學生對老師的報答和感恩之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則事例:畢業季,老師在教室給學生派發紅包時,一名男同學為表達感謝,竟將女老師一把抱起並在原地轉了一圈。
  • 大四學生聲稱解決世界數學難題 受到數學界質疑
    但近來網絡上對他的質疑聲,讓他願意面對媒體並回復質疑。這是一個原本被視為又一個劉路(22歲破解「西塔潘猜想」,現為中南大學學生)的年輕人。剛被媒體報導時,外界發現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生於1990年,同樣並非優等生,同樣據媒體稱破解了懸而未決的「世界數學難題」而引起轟動,同樣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轟動之後,往往緊跟著的是質疑。
  • 是否該給英語熱降溫 專家稱教學改革是關鍵
    是否該給英語熱降溫 專家稱教學改革是關鍵 2015-03-28 20:31: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高考英語加權賦分引質疑 浙江省政府成立調查組
    12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消息,針對該省高考英語科目學考選考成績公布後,考試成績和加權賦分方式受到部分學生及家長質疑,浙江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由浙江省長袁家軍為組長的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據了解,11月24日,浙江省2018年下半年學考選考成績出爐後,有考生稱英語成績異常,出現了匪夷所思的「倒加分」現象,並有不少學生出現「逆襲」及「滑鐵盧」現象。考試成績和加權賦分方式受到部分學生及家長質疑。
  • 被舉報學術造假、女兒研究遭質疑……李紅良辭去武漢大學職務
    (健康時報記者 李超然)9月16日,梨視頻爆料,李紅良教授被武漢大學免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及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兩個職務,並且主動辭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先是被同行舉報學術造假,隨後兩個女兒因《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網友質疑研究代筆。武漢大學教授李紅良近兩年來一直陷在爭議漩渦中。同時,他一直主張自己沒有問題。
  • 江西中考改革方案出爐,專家直言糟糕的做法,網友:英語最該改
    前幾年,教育部開始對高考制度進行改革,打破了傳統的文理分科模式,而是開始試行「3+3」和「3+1+2」模式。這兩種模式相對於傳統的文理分科來說,給了學生更大的自主選擇權力,從形勢上看,「3+3」和「3+1+2」是以後高考的趨勢,也將會有更多地區跟進這一模式,比如2021年將新增8省份採取新高考模式。為了適應新高考對於學習的要求,各地紛紛出臺中考改革方案。
  • 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王攀恢復了招生資格,學生的命也是命
    此規定發布不到一個月,武漢理工大學就恢復了兩年前欺辱學生跳樓自殺的導師王攀的招生資格,並在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官網上公示了王攀的名字,也許武漢理工是真的忘了兩年前的那位跳樓學子,但那位學生家人以及網友並沒忘記王攀的嘴臉。
  • 武漢大學法學女博士稱確實被PUA了,什麼是PUA?
    來源標題:武漢大學法學女博士回應質疑:確實犯了錯,也確實被PUA了 近日,武漢大學法學女博士稱遭丈夫PUA一事持續引發關注。其中,當事人陳優麗是否真的被PUA成為眾人爭議的話題之一。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 專家: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
    資深高考作文閱卷專家: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8月2日,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讀完第一句話,就感覺到了「智商侮辱」,「只認識『矢』字,『嚆矢』(嚆:讀音hāo,釋義為呼叫;嚆矢:響箭,常用來比喻事物的開端)兩個字加一起就不認識了。作文怎麼不說人話呀。」也有閱卷專家認為,「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方舟子質疑「中國雨人」是騙子 專家:太武斷
    不過,也引來了一些質疑的聲音。昨天,微博@方舟子轉發了一條網友微博並回復表示:「16位數字開14次方取整數結果很簡單的,記下就行。如果他能小數都開出來,或者讓他開個3次、4次方也能開出來,算他有能耐。電視臺找了一幫騙子在那裡裝有超能力。」究竟,擁有這樣超能力的「雨人」是否存在?
  • 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的觀點,家長掌聲叫好
    隨著我國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全面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具有了強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對外國文化不再盲目崇拜。儘管如此,在我國的學生的知識體系中,英語還是佔據著很高的地位。近些年來,不斷有「降低英語分值」、「將英語踢出高考考場」等言論的出現,社會各界對待此事眾說紛紜。
  • 武漢理工大學王攀恢復招生資格遭聯名抵制:曾讓學生喊「爸我永遠愛...
    武漢理工大學。(視覺中國/圖)2020年11月20日,在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官網發布的一份「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教師名單」(以下簡稱「招生資格名單」)的公示文件中,有網友發現,陶崇園導師、自動化學院教師王攀的名字赫然在列。這份文件現已從官網上被刪除。
  • 舒紅兵因妻子被人質疑,而施一公之妻則被人誇讚,網友:她是狀元
    如今全國人民都在為了疫情而努力,尤其武漢是重災區,大家都希望這場災難快點過去。作為武漢病毒所的主要負責人,王延軼所長因「雙黃連」可算是火了一把,導致她本人至今處在網友的口水中。甚至有部分網友抨擊她年紀輕輕就有此成就,完全是沾了丈夫的光。而她的丈夫則是大名鼎鼎的舒紅兵,武大的副校長,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因此質疑聲一波高過一波。
  • 高考作文不再總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原標題:高考作文不再總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高考作文可以寫詩? 可以。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語文科目結束。語文試卷最後一題分為「微寫作」和「作文」兩項。其中,微寫作是在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第三題為「請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快遞小哥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