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上冊 燃燒的三要素,爆炸及防火與滅火的方法講解

2021-01-08 李老師數理化課堂

燃燒的概念、燃燒條件、燃燒引起的爆炸及防火與滅火的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也是初中化學學習的主要內容。

1、燃燒的概念

燃燒的概念:燃燒指可燃物與氧氣(或其他氧化劑)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1.1、燃燒一定伴有發光、發熱現象且屬於化學變化;

1.2、發光、發熱現象不一定發生燃燒;

如電燈發光、發熱不屬於燃燒,也不是化學反應。

1.3、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如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不需要氧氣參加。

1.4、燃燒時,不一定產生火焰;

氣體、液體的可燃物燃燒時發出的是火焰;固體可燃物燃燒時發出的是光;

2、燃燒的三要素

燃燒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者缺一,都無法燃燒。

2.1、可燃物:能與氧氣(或其他氧化劑)發生燃燒的物質。

如木炭、酒精、氫氣、汽油等;

2.2、助燃物:能幫助或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

氧氣(O2)是最常見的助燃物;

2.3、著火點:可燃物能夠燃燒的最低溫度。當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時,可燃物才能燃燒。不同物質的著火點不同。

3、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

物質燃燒分為: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

3.1、完全燃燒:可燃物燃燒充分,生成的產物中不含有可燃物。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多,節約能源;

3.2、不完全燃燒:可燃物燃燒不充分,生成的產物中含有可燃物。不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少,浪費能源;

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時,會伴有黑煙(未燃燒的炭),同時會產生有毒氣體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CO)中毒原理:一氧化碳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降低了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導致機體細胞缺氧。產生頭暈、嘔吐、休克等中毒現象。

造成不完全燃燒的原因:密閉空間燃燒,氧氣消耗,導致氧氣不足,燃燒不充分;

4、如何提高可燃物的燃燒效率(假設:助燃物為氧氣)

4.1、提高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①木柴燃燒時,要架空火才能燃燒的更旺。俗話說:「人要虛心、火要空心」。

木頭架空後燃燒,使氧氣與木頭接觸充分,燃燒更充分

②煤球比煤塊更容易燃燒。

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煤球比煤塊大的多,所以煤球更容易燃燒。

4.2、提高氧氣的濃度

氧氣濃度越大,可燃物燃燒的越充分,釋放的熱量越大。以下物質在空氣(氧氣含量21%)中與在純氧(氧氣含量100%)中燃燒情況。

4.2.1、木炭(C)

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紅色的火焰,放出熱量;在純氧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蒼白的火焰,燃燒劇烈,放出大量的熱。

4.2.2、鐵(Fe)

在空氣中: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在純氧中:鐵在純氧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質(四氧化三鐵Fe3O4)。

4.2.3、硫(S)

在空氣中:硫在空氣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有毒氣體二氧化硫(SO2);在純氧中:硫在純氧中劇烈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有毒氣體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SO2的毒性:接觸SO2氣體有頭暈、乏力、胸悶、咳嗽、上呼吸道刺激等症狀。長期接觸會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等疾病。二氧化硫SO2可引起酸雨:二氧化硫排放的空氣中,與空氣中的雨水結合生成亞硫酸(H2SO3),亞硫酸進一步氧化生成硫酸(H2SO4),亞硫酸與硫酸都具有酸性與腐蝕性,使雨水成酸性和腐蝕性。從而形成酸雨。

問題:為什麼鐵與硫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都放入水,各起什麼作用?

鐵燃燒在瓶底放水:防止熔化物(四氧化三鐵)濺落瓶底,炸裂瓶子;硫燃燒在瓶底放水:瓶中放水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汙染空氣;

4.2.4、鎂(Mg)

鎂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固體(MgO)。

5、爆炸

爆炸:在有限的空間內,氣體急劇膨脹引起爆炸

5.1、物理爆炸(不需要燃燒):氣球爆炸;高壓鍋爆炸等;

5.2、燃燒引起的爆炸

①燃燒引起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間或密閉的空間裡快速燃燒產生高溫氣體不能及時排出,而引起的一種爆炸現象。如炸彈爆炸、鞭炮爆炸等;

燃燒引起的爆炸條件:A、有限空間或密閉的空間內;

B、可燃物快速燃燒;

②粉塵爆炸:可燃性粉塵在爆炸極限範圍內,遇到明火或高溫,粉塵間迅速燃燒,產生高溫和高壓,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引起的爆炸。

燃燒引起的爆炸條件:A、可燃性粉塵;

可燃性粉塵:麵粉、鎂粉、碳粉等。

B、在爆炸極限範圍內;

爆炸極限: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在一定濃度範圍內均勻混合,遇著火源才會發生爆炸,這個濃度稱為爆炸極限。

C、遇到明火或高溫;

③可燃性氣體引起的爆炸

常見的可燃性氣體:甲烷(CH4)、一氧化碳(CO)、氫氣(H2)。

可燃性氣體在燃燒之前,需要檢驗它的純度,不純的可燃性氣體會引起爆炸。

6、防火與滅火

防火與滅火要從可燃物、助燃物、著火點三個方面進行考慮。主要措施如下:

①移走可燃物或隔離可燃物:將可燃物移走達到滅火的目的。如釜底抽薪,通過移走鍋底下的木頭,達到滅火的效果。

如森林著火,可將火源周圍的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防止火勢蔓延。

②降低可燃物的溫度:通過噴水或其他方式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的目的。

如用水滅火就是利用水汽化成水蒸汽,帶走大量的熱,使可燃物溫度降低的原理。

③隔絕氧氣或空氣:使可燃物與(助燃物)氧氣或空氣分離達到滅火的目的。

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注意:

A、油類物質(包括:汽油、煤油和食用油)著火不能用水滅火。

原因:油比水輕,漂浮在水面上,隨著水流動擴散,燃燒面積會增大。另水遇到正在燃燒的高溫油會爆炸,導致火焰飛濺擴散。

所以,油類物質著火不能用水滅,可用黃砂蓋滅,或用乾粉滅火。若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B、電器類著火,不可用水滅火。

原因:電器類著火用水滅火,會引起觸電,造成成生命危險。

正確操作:應及時關掉電源,後用黃砂蓋滅。

6.1、防火警示牌認識

相關焦點

  • 了解「燃燒三要素」,掌握正確防火滅火方法!
    這次杭州賽孚城的安全導師們,做了三個「燃燒」實驗。通過觀察這些實驗過程,大家可以對燃燒的原理和防火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什麼是燃燒?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或)發煙現象。
  • NB化學創新課堂|第17期:燃燒與滅火
    知識與技能(1)了解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及方法;(2)了解化學與社會生活的實際聯繫;(3)能夠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2.4.教師講解通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以及剛才的實驗,我們現在知道燃燒的條件一共有三個: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只要滿足這三個條件,燃燒就可以發生了。
  • 安全防範丨了解「燃燒三要素」,掌握正確防火滅火方法!
    2、夏季溫度高,汽車內切忌放置打火機、罐裝噴劑、香水、移動電源等受熱後易發生爆炸的物品;車主應定期對車輛進行維護保養,防止出現電線老化、接觸不良等現象,排除電器、氣路、油路的安全隱患;車載滅火器要定期檢查更換,確保有效好用。
  • 初中化學「燃燒與燃料」單元設計
    3.知道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能源又是寶貴的化工燃料;知道化石燃料燃燒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懂得選擇對環境汙染小的燃料;認識化石燃料綜合利用和開發新能源的重要。4.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及含量變化可能造成的影響。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初步學會在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 初中化學-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原理
    燃燒需要氧氣結論: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一定溫度且必須和氧氣(或空氣)接觸。注意:(1)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實驗操作: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後向一個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鹽酸。觀察現象並分析原因。
  • 初三化學的這3類知識點,很常見,複習必備
    化學的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些基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包括一些常見物質的化學性質、化學實驗的操作、化學反應的規律和現象等等,掌握了最基礎的,在化學考試碰到課外的一些化學反應題目的時候,才能運用已學的知識去解決。
  • 初三化學知識點上冊總結
    初三化學知識點上冊部分 一、化學用語 1、電離方程式 2、物質的俗稱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純鹼、口鹼Na2CO3;燒鹼、火鹼、苛性鈉NaOH
  • 當火災發生時不要慌,基本滅火方法要記牢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定的滅火技巧,防止火災事故突發時處於手忙腳亂的地步,能夠在火勢可控範圍內及時的阻止火勢蔓延或者熄滅燃燒物。治根才能解決問題。首先要明白火災發生也就是物質燃燒的根源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劑、引火源,如果這三要素其中一個條件被去掉,就可以熄滅火災,防止損失。
  • 初三化學上冊,二氧化碳的物理與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應用舉例
    (葡萄糖),文字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如下2.4、二氧化碳與鹼性溶液反應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文字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如下:2.5、二氧化碳與碳反應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和碳發生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文字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如下:2.6、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 特斯拉成功「滅火」 電動汽車鋰電池安全三要素
    前些時候,特斯拉Model S在高速公路上起火燃燒的照片佔據了全球各大主流媒體的顯要位置,特斯拉股票應聲下跌。然而3天後,其股價就扭轉連跌頹勢,上漲4.4%。是什麼使特斯拉成功「滅火」?特斯拉靠什麼使得市場和公眾對電動汽車的安全重拾信心?特斯拉公司在危機面前實現逆轉,依靠的是良好的危機公關、可靠的安全設計和優異的鋰電池技術等三大因素。
  • 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7張思維導圖全概括,升初三學生提前掌握
    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7張思維導圖全概括,升初三學生提前掌握化學是門知識點非常寬泛的學科,不僅元素很多,而且化學方程式、化學實驗等等都很多。它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
  • 火的三要素是燃燒的()條件
    火的三要素是燃燒的()條件 2014-08-15 10:36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巴黎聖母院大火:從這場文化浩劫,看火災發生要素與防救災策略
    本文試圖從火的科學原理,討論可行的防火與滅火措施,幫助大家解讀各媒體目前或即將針對這件事的評論與滅火建議。火災發生要素中的燃料與熱火災的發生有四要素,分別為燃料、熱、氧氣,以及化學連鎖反應。四要素中的前三點容易理解,「連鎖反應」指的是火災現場連續的化學反應過程,就像一列長長的火車,從車頭開燈,一直傳遞到車尾才看得見光,如果能在過程中斷光線的傳遞、屏蔽幾列車廂,或是引導光線轉向它處,讓光線無法由車頭直接傳遞至車尾,同樣的原理,也能阻止火勢不斷的蔓延。四要素缺一不可,因此只要抽掉上述四要素的其中一種,便能滅火,或是讓火災不再發生。
  • 人教版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複習中考複習資料
    人教版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複習中考複習資料整冊電子版,需要請私信我!以下為選取的部分內容: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一、化學式1、化學式的定義: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2、化學式的意義宏觀意義:表示某種物質;表示某種物質的組成。
  • 化學爆炸——離我們有多遙遠?
    爆炸原理爆炸其實分為兩種,物理爆炸和化學爆炸。這麼重的氣體瞬間打在身體上,血肉之軀必定無法承受爆炸極限加油站內,都會讓你禁止煙火,避免爆炸;點燃氫氣之前,都要驗純;麵粉灑在空中,點燃就炸…這些例子告訴我們,化學爆炸總有一個濃度範圍,這就是爆炸極限。
  • 2019初三化學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講解
    初三化學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講解 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原子核不變) 注意:原子不是最小粒子,只是在化學變化的範圍中為「最小粒子」,它還可以再分,如原子彈爆炸時的核裂變,就是原子發生了變化。
  • 新初三化學上冊,知識梳理(按章節),幫你輕鬆入門化學!
    化學,是學生朋友從初中三年級才開始接觸的一個科目,所以,所學的基本上是化學入門部分。孩子們不要被這一科的難度嚇到了。就每年化學真題考試成績而言,細節直接決定了化學成績的高低!化學知識的結構和英語有某些類似之處。
  • 初中化學:燃燒、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都是考點知識,掌握不丟分!
    燃燒相信從小到大到我們都不陌生,它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以前照明要用到它,燒水要用到他,做飯要用到它······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能接觸到燃燒的相關運用,而且,對於初三的同學們來說相應一定更加熟悉,因為在我們初中化學課本第六單元裡,我們就專門的學習過燃燒的相關知識
  • 初三化學教學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質
    【板書】二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演示】   兩支燃著的蠟燭都熄滅,且下面的火焰先滅。   【提問】由此實驗可得出什麼結論?   (學生回答後,老師歸納)   【板書】1.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不供給呼吸。
  • 化學可以給我們解釋火燃燒的成分,但光亮其實卻是一種物理現象?
    雖然說化學可以給我們解釋燃燒的成分,而火之所以發出光亮其實卻是一種物理現象。所以說提升一下對火的定義是什麼呢?火的本質是能量與電子的表現方式,就是原子在光的照射下,從高或低能態跳到第一和高能態發射或吸收光子的過程。這個是典型的一種量子躍遷。咱們用一個非常不恰當的行星的模型來比喻原子的結構,其實稍微有一點這個基礎的朋友應該知道,原子我們並不能用行星模型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