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大火:從這場文化浩劫,看火災發生要素與防救災策略

2021-01-08 閃傳媒

過去24小時中,全球媒體最大的國際新聞,莫過於位在法國巴黎的聖母院起火,大火燒毀了這棟全世界人們的共同記憶,如同法國總理馬克龍所說:這場火不僅是燒掉了聖母院,也燒掉了全法國人的部分回憶。

雖然聖母院遭祝融無情吞噬,但火災其實並不可怕。在火災發生之前,或是發生後,有什麼方式可以避免發生,或是減低火災的衝擊?本文試圖從火的科學原理,討論可行的防火與滅火措施,幫助大家解讀各媒體目前或即將針對這件事的評論與滅火建議。

火災發生要素中的燃料與熱

火災的發生有四要素,分別為燃料、熱、氧氣,以及化學連鎖反應。四要素中的前三點容易理解,「連鎖反應」指的是火災現場連續的化學反應過程,就像一列長長的火車,從車頭開燈,一直傳遞到車尾才看得見光,如果能在過程中斷光線的傳遞、屏蔽幾列車廂,或是引導光線轉向它處,讓光線無法由車頭直接傳遞至車尾,同樣的原理,也能阻止火勢不斷的蔓延。

四要素缺一不可,因此只要抽掉上述四要素的其中一種,便能滅火,或是讓火災不再發生。以下我將一一討論這四要素的內涵,以及相對應的滅火方法。

首先是燃料,根據媒體的報導,此次火災會擴大的原因是聖母院的主結構(梁柱)以檜木製成,因而在遇上火源後,一發不可收拾。許多人或許會因此直覺以為,古蹟因用上了大量木材來建築房舍,因而使火災在事前無法加以預防,燒起來後必增加滅火困難。

事實上,近幾年來,越來越多高層建築物使用木材當做主結構,因而如果建築物內的木材經由特殊處理,甚至強化防火的包覆,可使其在火災發生後不易被燒毀1。另一燃料的來源是木造的祈禱椅,聖母院重建後,或許可更換座椅的材質,或是如高層建築物使用的木材一樣,先經過防火處理或是加上防火塗層,以確保安全。

火源部分來自外部與內部。內部的火源包含炊煮食物等的用途,如同古代「曲突徙薪」的成語故事一般,炊事處所重建後要以防火的材質隔開,煙囪或是其他排煙的管道可以不燃材料阻絕。

外部的火源來自觀光客或是鄰近地區可能的縱火與意外起火。因而院內重建後對外來觀光客的管制必定更趨嚴格,隨身攜帶的點火設備,或是各種可以引火的裝置在入內參觀前要集中保管。外部的縱火則是強化安全巡邏,或是加裝攝像機等以避免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火災發生後要移除火源需要找到火點的位置,並直接施放水及其他滅火藥劑,因而美國總統川普建議以滅火飛機滅火的方式,在聖母院的火災情境下並不可行。因為自空中灑水,一來無法直接接觸火點(因為水會被屋頂或是其他結構物阻絕而四處溢流),二來飛機無法定點停留,因而只能對大面積(如幾個街區)噴灑滅火藥劑(包含水),實際灑進聖母院的劑量不會太多。

電視上常見以飛機應變森林火災的影片,目的不在於針對火點滅火,而是預先分析火勢發展的方向,先行針對可能受到火勢波及的樹木灑水以降溫,或是噴灑藥劑以阻斷將來火燒到此處後連鎖反應的發生。

上述分析火災發展的方向先行灑水降溫,其目的是要移除火災四要素的第二項:「熱」。移除熱的方式很多,上述用水降溫的方法最常見,因為水有液化轉成汽化所帶走的能量極高(物理學上稱之為汽化熱),因而可以快速有效地降溫。因而常可見消防人員到達現場並不是急著對燃燒中的建築物射水2,反倒先在周圍建築物上灑水,以避免火燒進鄰居家中,擴大財物上的損失。

接著是火災的第三要素:氧氣。在開放空間中移除氧氣十分困難,但如果能加裝二氧化碳或其他惰性氣體(例如氮氣與氬氣等)滅火設備,稀釋空氣中的氧氣濃度,一樣能達到滅火的效果。

但須注意的是,這樣的滅火方式,將對生物體產生窒息風險,在放射這樣的滅火劑前,必須先撤離防護範圍內的人群。以聖母院的情況來說,在白天多人聚集的時段,滅火的策略應側重在前述移除燃料(火源的管制、座椅材質的更換,以及避免縱火),夜間無人的時段,佐以氣體滅火設備的運用,方能有效地防護火災。

火災生成的最後一項要素是「連鎖反應」,具體的方式是運用化學藥劑,噴灑在起處處所周遭,利用化學藥劑中的特定成分,抓取火場空氣中的某些分子,讓化學連鎖反應無法進行。

這類型的滅火藥劑除了現已經禁用的「海龍」滅火劑(因會破壞臭氧層,)還有各種其他新發明的化學藥劑。只是聖母院為世界文化遺產,內部必定有許多貴重的文化藝術品,放射這些化學藥劑後的清理工作,皆會對文物產生破壞,這是必須權衡的問題。

古蹟因為所處時空不同,使用的建築材料在現今社會中更易致災。關於古蹟的防護,國內一直有專家與學者關注與討論。只是國人對此的關注度似乎不夠高。

在聖母院火災發生後,除了感慨世界遺產遭到破壞,或許經由這篇文章提供的想法,可回頭想想如何保護好臺灣擁有的古蹟文物,也是一種與國際接軌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網民們怎麼說?
    (圖片來源:網絡)教堂發生大火後不久,英、德、美、加拿大,中國等國的領導人紛紛送去慰問與祝福,雨果同名小說《巴黎聖母院》的各個版本迅速登上亞馬遜法國的暢銷書排行榜,推特,臉書上的各國網友紛紛為巴黎聖母院的大火表示驚愕與惋惜。在500餘名消防員的緊急撲救下,大火完全熄滅,許多藝術品也得到了轉移。
  • 巴黎聖母院:浩劫之後
    這是4月16日在法國巴黎拍攝的火災後的巴黎聖母院。 4月15日18時左右,巴黎聖母院突發火災。隨後數小時內,大約500名消防隊員動用數十輛消防車及大量滅火設備實施滅火行動。16日上午10時,大火被全部撲滅。
  • 巴黎聖母院火勢被控制,但仍存坍塌風險
    ▲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當地時間15日晚間7時許,一場突如其來的熊熊大火,包圍了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數小時後,教堂塔尖倒塌。從現場視頻中能夠清楚地聽到,街邊路人齊聲吶喊:「NO!」晚間8點半,火勢基本得到控制。
  • 巴黎聖母院火災後 最重要文物耶穌受難荊棘冠搶救成功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16日下午,巴黎消防局確認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已被徹底撲滅,一名消防人員在撲救大火時受重傷。火災原因尚在調查中,巴黎檢察院初步排除了人為縱火的可能,確定引發火災純屬意外。據法國多家媒體報導,火災可能是巴黎聖母院頂樓的電線短路引起的,此前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修復工作。
  • 巴黎聖母院大火吞噬人間,數十萬市民跪地祈禱
    巴黎時間4月15日下午,法國象徵性建築物巴黎聖母院發生嚴重火災,塔尖已在大火中坍塌,屋頂的三分之二已被破壞,全球網民同步轉播這場人文災難,有大量現場目擊者紛紛下跪唱讚美詩為巴黎聖母院祈禱……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 電線短路導致巴黎聖母院火災,3D數位技術或助其重建
    法國巴黎聖母院本周一發生嚴重火災,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讓這座850多年的世界瑰寶付之一炬,令人痛心疾首。Qycednc起火原因可能是頂樓電線短路根據法國媒體報導,大火起始於樓頂,火勢蔓延迅猛,熊熊火焰從教堂兩座鐘樓「噴射」而出。大火摧毀了大部分屋頂,併吞噬了這座標誌性建築的塔尖。Qycednc
  • 巴黎聖母院火災一周年後,重建得怎麼樣了?
    2019年4月15日,法國地標巴黎聖母院發生不明原因火災。當大教堂屋頂的塔尖摔下來的時候,整座城市都在隔岸哭泣。這座歷經兩個世紀建造,擁有850多年歷史,象徵人類最偉大的藝術和建築成就之一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遭遇了史上最慘痛的損失。
  • 2019發生了多少次震驚世界的大火?
    4月巴黎聖母院起火,7月日本的京都動畫工作室慘遭人為縱火,8月又是亞馬遜雨林大火......儘管災難每年都會降臨到地球上,但2019這麼多起大型火災著實燒得人心裡發慌。今天狂丸篩選了8起令我印象深刻的火災,一起來看看在火焰中你我都失去了什麼。
  • 巴黎聖母院火災調查:延時攝影關鍵線索
    原標題:巴黎聖母院火災調查:延時攝影或提供「關鍵線索」法國一家在巴黎聖母院施工的腳手架企業18日說,一臺火災發生前數小時架設的相機處於延時攝影狀態,或許能提供幫助查找起火原因的「關鍵線索」。這家企業名為「歐洲腳手架」,是承擔巴黎聖母院尖塔修繕工程的5家建築企業之一。企業代表馬克·埃斯凱納齊18日告訴路透社記者,巴黎聖母院火災發生前數小時,一臺相機架設在北邊鐘樓,攝取的畫面顯示煙霧最先從尖塔底部冒出。「從周一(15日)下午2時起,(這臺相機)每隔10分鐘拍攝一次畫面。」埃斯凱納齊說,「畫面上可以看到煙霧。它從南側開始冒出。」
  • 巴黎聖母院就火災提訴訟 失火原因或是"人為疏忽"
    原標題:巴黎聖母院就火災提訴訟失火原因或是"人為疏忽"(《十字架報》資料圖)海外網4月23日電 巴黎聖母院主管神甫22日宣布,將以「過失損毀」為由就巴黎聖母院火災與國家提起聯合訴訟。他認為,聖母院火因可能是「人為疏忽」或「電線短路」。據法國新聞廣播電臺報導,巴黎聖母院總司鐸派屈克·肖維當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準備就巴黎聖母院大火訴諸法律程序,提告理由為「過失損毀」。
  • 聖母院大火已撲滅 荊棘冠冕及其他許多寶物被救出
    美聯社截圖原標題:巴黎消防員:巴黎聖母院大火已被完全撲滅【環球網報導實習記者溫家越】據美聯社16日報導,巴黎消防隊員稱,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已經被完全撲滅。根據媒體此前報導,當地時間15日下午6:30,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然遭遇大火。隨後,巴黎緊急出動了約400名消防員參與滅火,直到當晚8點半,火勢基本得到控制。
  • 巴黎聖母院火災後內部照片公開!
    」在愛情電影中聖母院作為巴黎永恆的地標成為了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很難有人想像巴黎聖母院會有消失的一天誰能想到一語成讖巴黎當地時間15日下午6:30(約北京時間16日0:30)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滾滾濃煙遮蔽了塞納河畔的天空
  • 巴黎聖母院失火一周年 人們遺憾的究竟是什麼?
    距離巴黎聖母院的火災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一場給全人類帶來損失的大火法國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事故,標誌性塔尖倒塌,建築被嚴重摧毀。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上尋求國際幫助,希望重建巴黎聖母院,「我們將重建巴黎聖母院,因為這是法國人所期待的,因為這是我們的歷史,這是我們的命運」。
  • 巴黎聖母院800年曆經磨難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4月15日大火中巴黎聖母院塔尖折斷的一瞬間,全世界都為之嘆息。面對慘痛的損失,法國總統馬克龍承諾:「我們會一起重建巴黎聖母院。」其實這座法國象徵性建築物經歷了800多年的漫長歷史,許多經典構建早非最初的面貌,而是在一次次磨難中「浴火重生」的結果。
  • 巴黎聖母院大火,燒毀許多珍貴文物,幸好這兩件還在
    大家都知道昨天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整個聖母院直接倒塌,大火持續了14個小時,才撲滅,大家都知道,巴黎聖母院與我國的圓明園一眼,裡面有許多文物,巴黎聖母院這場大火,燒毀了許許多多的文化,但是幸好這兩件文物還在。談到巴黎聖母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荊棘王冠」和「聖路易法衣」。
  • 巴黎聖母院建築結構圖曝光!起火點在哪?(圖)
    對面,巴黎聖母院浴火燃燒,在人們的驚呼聲和消防車聲中,尖塔倒塌,三分之二的屋頂被燒毀。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著名的巴黎聖母院起火,俯瞰火災現場,屋頂熊熊燃燒成火海。在大火中,大教堂著名的尖塔墜落,內部損傷嚴重。  屋頂倒塌,木質框架損毀,多種珍貴文物無從倖存。此次大火,巴黎聖母院損失慘重。  在起火約一個小時後,火勢就迅速蔓延到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尖頂上。
  • 大火後一年,巴黎聖母院瓦礫中紀念耶穌受難,大主教呼求:主啊……
    巴黎大主教在巴黎聖母院的重建瓦礫堆中,主領耶穌受難紀念儀式。(圖/notredamedeparis Instagram擷圖)一年前(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遭受祝融之災,最近重建工程因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停擺。
  • 法國考慮將「按原樣」重建被燒毀巴黎聖母院塔尖
    原標題:法國考慮將「按原樣」重建被燒毀巴黎聖母院塔尖新華社巴黎7月9日電(記者唐霽)法國新任文化部長羅斯利娜·巴舍洛9日接受法國公共電臺採訪時表示,在修復被大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問題上已有「廣泛共識」,即塔尖部分要「按原樣」重建。
  • 從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來看法蘭西民族的微縮史
    在這場燃燒了一夜的大火中,這些主體結構仍然佇立著,但屋頂卻被燒掉了,用趙佳琦的話說,就像「一輛貨櫃大卡車,燒到還留下車頭和殘破不堪的車身,就是車頂基本沒了,貨櫃裡頭也燎了一遍」。那三個13世紀就存在、直徑高達13米的玫瑰花窗的生死,一直被反覆問及。這是巴黎聖母院最值得稱讚的藝術品,陽光之下,反覆華麗的玫瑰花窗把教堂裡照得五彩斑斕,被看作巴黎聖母院「美麗的眼眸」。
  • 巴黎聖母院「荊棘王冠」被救出 玫瑰花窗遭損毀
    法國巴黎聖母院當地時間4月15日傍晚發生大火,導致其標誌性的塔尖轟然倒塌。面對著燃燒中的法國象徵之一,悲痛的群眾們跪地吟唱頌歌祈禱。據參與救援的消防員說,火災可能與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程有關。有一名消防隊員在火災中嚴重受傷。所幸,聖母院的主體結構沒有受到嚴重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