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原理

2020-12-06 初中化學大師

怎樣才能燃燒?條件是什麼呢?

那麼怎樣滅火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燃燒

燃燒的概念: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燃燒。

回憶一下白磷燃燒有什麼現象呢?

信息:白磷在較低溫度下(40℃)即可燃燒,紅磷在較高溫度下(200℃以上)才能燃燒。

根據藥品和儀器,設計實驗方案。

實驗一:在500mL的燒杯中加入300mL熱水,在燒杯上蓋一片薄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乾燥的紅磷,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觀察現象 。

實驗二:撤去銅片,用導管對準實驗一燒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氣(或空氣),觀察現象。

實驗一:薄銅片上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紅磷不燃燒;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

實驗二:水中白磷燃燒起來。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麼條件?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著火點: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2.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麼條件?

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

3.向熱水中的白磷通氧氣,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燒起來,這再次說明燃燒需要什麼條件?

燃燒需要氧氣

結論: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一定溫度且必須和氧氣(或空氣)接觸。

注意:

(1)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2)著火點是可燃物本身的一種固有屬性,與可燃物的性質有關,一般情況下某物質的著火點是固定的。

(3)燃燒的定義是一種狹隘的概念,並不是物質燃燒都需要氧氣參與,如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當火作為人類的朋友出現時,我們為了發揮它的作用,應採取哪些措施?

增加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增加空氣的流通

提高氧氣的含量

當火成為人類的敵人時,我們應如何將其消滅掉?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實驗操作: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後向一個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鹽酸。觀察現象並分析原因。

1.下列滅火方法與隔絕氧氣無關的是( )

A.森林發生大火時設置一條隔離帶

B.用CO2滅火器滅火

C.用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

D.用燈帽蓋滅酒精燈

2.下列關於燃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放熱、發光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

B.燃燒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C.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發光放熱現象

D.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火焰和發光的現象

3.下列關於燃燒和滅火說法錯誤的是( )

A.硫、碳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劇烈

B.鍋裡的油著火時可以用鍋蓋蓋滅,是因為隔絕了氧氣C.用扇子扇煤爐火焰,越扇越旺,是因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氣

D.圖書館內圖書著火,立即用水基型滅火器滅火

答案:A C D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

相關焦點

  • NB化學創新課堂|第17期:燃燒與滅火
    知識與技能(1)了解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及方法;(2)了解化學與社會生活的實際聯繫;(3)能夠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2.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2. 難點:用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 初中化學「燃燒與燃料」單元設計
    一、單元設計理念燃燒與燃料這一單元側重於培養學生以控制反應條件改變實驗的能力,從多角度探尋解決問題方法的素養。為實現這一目的,在授課中本著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進行實施教學。知識與技能目標1.說出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2.通過具體實例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 初三化學上冊 燃燒的三要素,爆炸及防火與滅火的方法講解
    燃燒的概念、燃燒條件、燃燒引起的爆炸及防火與滅火的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也是初中化學學習的主要內容。1、燃燒的概念燃燒的概念:燃燒指可燃物與氧氣(或其他氧化劑)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1.1、燃燒一定伴有發光、發熱現象且屬於化學變化;1.2、發光、發熱現象不一定發生燃燒;如電燈發光、發熱不屬於燃燒,也不是化學反應。1.3、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如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不需要氧氣參加。
  • 故事初中化學知識:燃燒條件、探究燃燒的條件,滅火器介紹使用
    【燃燒: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氧化反應】二愣子坐在地上,發現只是茅草被燒了,用泥巴圍著的圍牆除了有點黑,一點事都沒有,他就問村裡最有學問的先生,先生告訴他,物質燃燒需要滿足3個條件:
  • 初中化學:燃燒、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都是考點知識,掌握不丟分!
    燃燒相信從小到大到我們都不陌生,它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以前照明要用到它,燒水要用到他,做飯要用到它······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能接觸到燃燒的相關運用,而且,對於初三的同學們來說相應一定更加熟悉,因為在我們初中化學課本第六單元裡,我們就專門的學習過燃燒的相關知識
  • 2018初中化學實驗之燃燒實驗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化學實驗之燃燒實驗》,僅供參考!
  • 專題-滅火的基本原理
    基於熱著火理論的滅火分析熱著火理論認為,著火是反應放熱因素與散熱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利用熱著火理論進行滅火分析的出發點是使已著火系統的放熱速度小於散熱速度,使體系在燃燒過程中的溫度不斷下降,最後由高溫氧化逐步轉化為低溫氧化。
  • 考試重點歸納整理:滅火基本原理與方法-滅火,原理,方法-消防行業...
    (燃燒四面體——破壞點火源)     對於可燃固體,將其冷卻在燃點以下;對於可燃液體,將其冷卻在閃點以下,燃燒反應就可能會中止。    二、隔離滅火——也可以用沙土     例如,自動噴水泡沫聯用系統在噴水的同時噴出泡沫,泡沫覆蓋於燃燒液體或固體的表面,在發揮冷卻作用的同時,將可燃物與空氣隔開,從而可以滅火。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性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乾冰   2、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
  • 了解「燃燒三要素」,掌握正確防火滅火方法!
    這次杭州賽孚城的安全導師們,做了三個「燃燒」實驗。通過觀察這些實驗過程,大家可以對燃燒的原理和防火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什麼是燃燒?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或)發煙現象。
  • 初中化學-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其實古代煉丹和鍊金的作坊就是現在化學實驗室的前身。古代著名的化學家拉瓦錫,在簡陋的實驗室裡,探究空氣的成分,為化學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化學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實驗,許多化學的重大發現和研究成果,也都通過實驗得到的。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 四類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在室外使用的,應選擇上風方向噴射;在室內窄小空間使用的,滅火後操作者應迅速離開,以防窒息。  二、乾粉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什麼?乾粉滅火劑是用於滅火的乾燥且易於流動的微細粉末,由具有滅火效能的無機鹽和少量的添加劑經乾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細固體粉末組成。它是一種在消防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滅火劑,且主要用於滅火器中。除撲救金屬火災的專用乾粉化學滅火劑外,乾粉滅火劑一般分為BC乾粉滅火劑和ABC乾粉兩大類。如碳酸氫鈉乾粉、改性鈉鹽乾粉、鉀鹽乾粉、磷酸二氫銨乾粉、磷酸氫二銨乾粉、磷酸乾粉和氨基幹粉滅火劑等。
  • 一隻船教育:2020學年重點匯總,透析燃燒的本質與條件(附圖示)
    燃燒條件燃燒的必備條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稱為燃燒三要素。發光的氣相燃燒區就是火焰。根據有無火焰,燃燒分為以下兩個類別:鏈式反應對於無焰燃燒,有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三個條件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燃燒即會發生。但是對於有焰燃燒,除以上三個條件,燃燒過程中還必須存在未受抑制鏈式反應,燃燒才能夠持續下去,這亦是燃燒發生的充分條件之一。
  • 初中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歸因及對策
    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原理理解錯誤,如鐵在氧氣中燃燒產物寫成Fe2O3,二是在書寫錯誤的化學式,如Na2CO3錯寫成NaCO3,Cu(NO3)2錯寫成CuNO3等等。1.2 化學方程式「假配平」。學生對配平很重視,但是往往由於失誤而導致沒有真正配平。比如相對掌握較好的酸鹼中和反應中H2O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常會將2丟失。
  • 煤礦惰氣防滅火原理概述
    惰氣係指不可燃氣體或窒息性氣體,主要包括氮氣、二氧化碳以及燃料燃燒生成的煙氣(簡稱燃氣)等。(液)氮氣防滅火表現(1)當對防滅火區域注入大量的氮氣後,採空區內的氧氣濃度下降;氮氣部分地替代氧氣進入到煤體裂隙表面,與煤的微觀表面進行交換吸附,從而使得煤表面對氧氣的吸附量減少。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或減緩了遺煤的氧化作用。
  • 期末考前必背:初中化學上下冊經典易錯知識點總結(附word版)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6、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相關知識點:這個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現象:鎂在空氣中劇烈燃燒,放熱,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 初三化學上冊,二氧化碳的物理與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應用舉例
    二氧化碳的物理與化學性質及應用是初中化學重點學習的物質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的內容。下面學習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質與應用。2.2、二氧化碳與活潑金屬反應鎂在二氧化碳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碳和氧化鎂,文字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如下:2.3、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與水在光照和葉綠素的條件下,生成氧氣和有機物
  • 2020學年重點匯總:透析燃燒的本質與條件(附圖示)
    但是對於有焰燃燒,除以上三個條件,燃燒過程中還必須存在未受抑制鏈式反應,燃燒才能夠持續下去,這亦是燃燒發生的充分條件之一。反應物在一定外界條件作用下,產生具有高度活潑化學形態的自由基的過程。高度活潑的自由基與反應物繼續反應,持續不斷的生成新的物質與活潑的自由基。活潑自由基與其他活潑微粒結合,形成較穩定的化合物,從而通過自由基的減少,使反應停止。
  • 初中化學方程式大全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氧氣的來源: 13.玻義耳研究空氣的成分實驗 2HgO 加熱 Hg+ O2 ↑ 14.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實驗室制氧氣原理1) 15.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條件下分解反應: H2O2 MnO22H2O+ O2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
  • 用水滅火和用泡沫滅火的區別?
    水滅火原理,冷卻、窒息。有些火災不適宜用水撲救,如過氧化物、輕金屬、高溫黏稠的可燃液體、遇水燃燒物質(如電石CaC2)等火災,以及其它用水撲救會使對象遭受嚴重破壞的火災。泡沫滅火系統是目前撲救石油、化工企業、油庫、地下車庫場所B類大面積液體火災最有效的滅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