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舒適的生活方式,UFOU讓「家」成為焦點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COVID-19席捲全球長達八月之久,我們的生活方式被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家,逐漸被賦予更多的角色和可能性,當家成為焦點,家居空間正在面臨迫在眉睫的改變與革新。在九月,全國影響力最大的「中國國際家具展」和「設計北京2020」兩場展會上,UFOU將「家」作為核心,呈現人、家具與空間的親密共振。

我們在混亂中尋找焦點

肆虐的疫情不斷調動人們對新工作方式的思考,remote working也逐漸成為了一種長期的選擇。「我的工作空間是否適合在線會議?我的椅子能夠讓我長時間實現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健康坐姿嗎? 我可以通過調節高度的桌子而隨時改變工作姿態嗎?」為優化居家空間、提升居家辦公體驗,人們投入更多的思考與資本。在這場認知挑戰的過程中,「靈活和自由」逐漸被挖掘成為了居家辦公空間規劃和家具選擇的第一要義。

一張「有溫度」的升降桌、一把「有實力」功能椅、一盞在伏案工作和視頻通話時都不會讓你尷尬的檯燈,這些家具都是將家打造成舒適辦公區的基石,它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還將為我們生活方式帶來不小的改變。

從肌膚划過桌面的觸感,到微微傾斜的角度,再到腳底的柔軟放鬆,如同大家在展會上體驗的一樣,這些細節無一不體現UFOU在開始構思研發產品時對應用場景、使用體驗和人體工學的細緻考量。居家時需要的舒適與放鬆、工作時需要效率與集中,UFOU所打造的空間都可以為你一一做到。

Kids at home, 家是最好的

不僅僅是我們,孩子也在這個空間裡和我們共處。他們曾經許多基於不同場所的活動都回歸到了家庭,這也讓親子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頻繁,我們更深刻地領悟到,哪裡都比不上家。UFOU在設計北京2020和容集LAB共同呈現了多樣化的「Kids at home」展位,和現場的觀眾們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兒童家具的應用與趨勢。

孩子們在家裡上網課、培養興趣、了解外面的世界…隨著孩子不斷成長,生活的側重點不斷變化,家具是在滿足健康需求的同時,實現更多的包容性、多變性和持續性,成為更「有溫度」的陪伴。

當今眾多兒童家具往往逃不開「買,用,扔」的往復循環,外觀刻板、功能單一、材料廉價,這不僅讓我們投入了更多的資金,還給環境造成了不小的壓力。打破這一局面的UPON智能升降桌則完美詮釋「陪伴」之一屬性,讓使用不再受年齡的限制,孩子能用,我們也能用,是一張名副其實的「親子桌」,在我們和孩子在同一空間裡學習、工作的這段時光更加舒適、舒心。升降、翻轉、平移三個維度順滑調節,色彩、材質任憑喜好,記憶功能鎖定我們和孩子的最佳姿態,在可以非常實用地解決問題的同時,長久地跟隨著我們與孩子,成為夥伴與摯友。

以「未來感」視角捕捉人與空間不斷變化的互動脈絡;以「真實感」將前沿設計融入每一個細節之中;以「溫度感」打造實用的產品並使之滿足人們的情感訴求。UFOU始終不斷追問迭代,將「未來、真實與溫度」傳遞給每位熱愛生活、追求改變的你。

相關焦點

  • 與科學家面對面 探討後疫情時代的生活
    今天,與健康同行」為主題,邀請了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公共衛生機構和企業在內的13家單位共計34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分別以線上微講座和線下科學集市的形式為大家解讀新冠疫情,傳播公共衛生知識,展示為健康生活保駕護航的最新科學技術和科研成果,探討後疫情時代大眾生活方式的轉變。
  • 樸素空間|簡約自然的舒適美學,釋放多樣化的生活方式!
    由A家家居的電視櫃與茶几圍合而成電視區域,是暖木色遇見象牙白的互搭,生動又有趣!吊櫃與地櫃的上下組合,多樣的收納空間,滿足了不同的儲物需求。極簡的矮腳茶几,大小戶型皆適用,自由組合,可滿足不同家居風格的使用需求。由「坐」帶來的舒適生活,往往只需要一款舒適沙發的陪伴。仁豪家居的這款L型布藝沙發,將摩登設計感、圍合包覆的舒適感帶入家中,成為之一處焦點。
  • 探索後疫情時代公務機發展之路,中一航空成為廣州航展矚目焦點
    11月7日,在廣州白雲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廣州商務航空展圓滿落幕,後疫情時代首次召開的商務航空展會和高峰論壇對中國公務機行業的發展頗具意義。本次航展中一航空攜龐巴迪環球6000和挑戰者650參展,以參展飛機之多、展位面積之大、參與活動之廣成為本屆廣州商務航空展最大參展規模的公務機公司,受到廣泛關注。
  • 2020百度沸點年度生活方式榜單:大數據下中國網民生活圖景的變遷
    站在歲末回望2020,新冠疫情註定是一個被歷史所記錄的特殊詞語,在「疫」樣世界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已悄然改變。出於對健康安全的考慮,無接觸的、線上化的生活方式開始在更大的範圍內普及。百度年底推出的2020百度沸點榜單,客觀地記錄並還原了國民關注的焦點與生活方式的變遷。
  • 郭廣昌:疫情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出席「數字時代的商業成長」主論壇並演講。郭廣昌表示,今年疫情衝擊之下,很多企業家的日子不好過,尤其是中國的企業家大多數都活得像苦行僧,很少度假,基本上也沒什麼愛好,工作就是最大的快樂。但疫情也給很多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 帝奧斯門窗梁煥新:安全+美觀+實用,方能創美好生活
    7月8日廣州建博會上,「創造美好生活,從帝奧斯開始」——帝奧斯門窗以「精品質 創未來」為主題,重點展示展品的精湛品質與創新工藝,多款門窗新品驚豔亮相,吸引大批觀眾,展館人氣爆棚。在廣州建博會開幕第二日,針對疫情影響、智能化家居、科技與家居的結合等話題,搜狐焦點家居對帝奧斯門窗營銷副總經理梁煥新做了獨家專訪。
  • 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檢測儀器需求將不斷增加
    然而,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湧現,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衝擊,給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帶來諸多困難,同時也給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信心帶來了影響。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
  • 危中尋機:透視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新圖景
    新型冠狀病毒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落下帷幕尚不明確,但我們仍期待洞察和預見它可能帶來的未來變化。我們之所以要來探究後疫情時代的人們可能的行為趨勢變化,是因為通常行為的變化都是一個複雜、漸進、連續的過程。附圖4 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趨勢圖景7組趨勢共同勾勒出後疫情時代人類從生存到發展、從傳統到煥新的全方位消費需求趨勢圖景。
  • 從時代宏觀向生活微觀 探秘萬科「作品時代」新思路
    中新網11月22日電 如今的萬科,正在全面向「作品時代」邁進。新的房地產市場格局下,房企唯有求變才能走得更遠,如何現實求「變」致「遠」,實際做起來可能並不容易。以萬科為例,從綠色建築、住宅產業化到精裝修,再到對生活方式的探究,萬科不斷以產品為中心,在不同階段向市場釋放著對於居住產品自身的理解和想法。
  • 一路「披荊斬棘」後,植物肉將成為誰的生活方式?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疫情給了許多行業發展的變數和機遇,植物肉也在2019年嶄露頭角後,終於在國內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並獲得了大多數人的關注。雖然國外市場植物肉的發展規模和理念早已趨於成熟,但對於國內消費大環境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來講,植物肉的賽道才剛剛開始。
  • 2020,矽谷開啟「疫情後大創新時代」元年
    源源不斷的上市潮和上市後不間斷交出的好成績,不禁讓人重新對矽谷燃起了各種希冀:那個用科技改變世界的矽谷,還沒死;意外爆發的新冠疫情,成為了矽谷的強心針,給了它改變的動力和土壤,讓它重新燃起了新的生機。2020年,對於矽谷來說,必將是個疫情後創新時代的元年。
  • 借「小康」的春風,看41年間家居生活時代脈搏的變遷
    從1979年鄧小平同志提出小康概念到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到來,在這41年的時間裡,人民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居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遷,每一個年代都鐫刻著屬於它的時代烙印。這一次,就借小康的春風,感受「家」的時代脈搏。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榜單!後疫情時代,聚焦中國
    每個時代都自有機遇可循,即便是 2020 年 —— 一個在席捲全球的疫情中充滿變量的年份。值得關注的是,2013 年,TR50 榜單只有 2 家中國公司上榜,到了 2017 年,中國公司上榜數量增至 9 家。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編 Gideon Lichfield 曾提及一個趨勢 :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科研創新重心之一。」
  • 洞察先機,後疫情時代中國製造業如何重塑競爭力!
    來源:羅克韋爾自動化 近日,MM《洞察》主編李崢與羅克韋爾自動化智能製造創新研究院院長戴鵬飛先生就疫情後時代企業問題進行深度探討。 無論是設計階段的虛擬仿真還原生產現場的設備互聯和產線的智能運維,數位化已經貫穿生產製造的完整價值鏈成為提質增效的突破口,圍繞數據的採集分析與決策支持,成為當前產業創新應用的焦點,IT/OT融合思維正通過不同行業中的方案得以實踐。
  • 後疫情時代,持續創造用戶需求的卡薩帝如何帶領行業往上走
    當問題來臨時,一直致力於為高端用戶提供更新解決方案的卡薩帝,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時局,將如何實現從產品品牌向場景品牌、生態品牌的轉變?持續創造用戶需求且不打價格戰,卡薩帝差異化破局的方法又是什麼?卡薩帝的全場景高端生態解決方案包含智慧護理、健康飲食、舒適住居、娛樂互聯在內的4維生態,而4維生態布局的高端生活方式究竟是什麼樣子?
  • 「後疫情時代」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向善而為 逐光而行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王祖敏)一場突如其來並延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命運共同體」的含義。社會公民、企業、組織和機構如何更好履行社會責任,也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熱門話題。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裡德斯教授:後疫情時代將更加依賴資本勞動...
    原標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裡德斯教授:後疫情時代將更加依賴資本勞動力,更加重視數位技術   皮薩裡德斯教授在講座中指出,疫情不會影響全球技術崛起和亞洲崛起的潛在趨勢
  • 後疫情時代,新冠檢測會成為登機必備嗎?
    這份公告不僅證明了政策的嚴謹性,也反映了民航局對疫情,尤其是防境外輸入的重視。國內雖然已進入後疫情時代,但是疫情依然沒有得到控制,昨日北京新發地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在一防國內二次爆發、二防境外輸入的背景下,防疫依然是當下最要緊的事情。何況國外疫情不明,仍處於蔓延階段,再加上新政策的實施,雖有利於滯留海外的國人加快回國的進程,但是對國內的防疫工作是一大考驗。新政策雖然放寬了境外輸入,但是將風險轉移到了航空公司身上。
  • 植物肉未來洞察:一路「披荊斬棘」後,植物肉將成為誰的生活方式?
    如果要評選一份國內新生活方式榜單,那麼「植物肉」一定榜上有名。疫情給了許多行業發展的變數和機遇,植物肉也在去年嶄露頭角後,終於在國內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並獲得了大多數人的關注。雖然國外市場植物肉的發展規模和理念早已趨於成熟,但對於國內消費大環境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來講,植物肉的賽道才剛剛開始。
  • 後疫情時代,電影怎麼變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董 銘 雖然美國目前仍深陷疫情之中,現在就提「後疫情時代」似乎為時尚早,但近日已有《綜藝》等業內媒體開始預測2021年之後的電影產業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