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年鄧小平同志提出小康概念到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到來,在這41年的時間裡,人民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居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遷,每一個年代都鐫刻著屬於它的時代烙印。這一次,就借小康的春風,感受「家」的時代脈搏。
70年代,實用至上
說起70年代,給人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72條腿和四大件了。那時流傳著一個幽默俏皮的順口溜,「雙人床、大衣櫃,茶几、沙發要匹配;五鬥櫥、寫字檯,華貴又氣派;高低櫃、床頭櫃,家具越多越富貴。」而那時四大件(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手錶)的出現,更是滿足了人們對家居生活的一切美好幻想。
但是,這些並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想要購買都要憑票,而這些票根,也成了那個時代獨有的印記。
到了70年代末,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小康」概念的提出,人們的生活方式開始發生了顯著變化。
80年代,簡單幸福
80年代初,改革開放初有成效,經濟復甦,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明顯改善,但這時的家居風格還保留著簡單實用的特點。桌子、柜子三件套這樣的組合家具便是那一年代的特色,雖然簡單,卻能看出那時的人對美好生活的珍惜。
如果家中還有「三大件」——冰箱、電視、洗衣機,那一定會讓鄰裡羨慕不已,尤其是有電視的人家,更是附近巷子裡的明星。《我和我的祖國》中《奪冠》這個故事,便是發生在1984年。女排比賽還未開始,小男孩兒冬冬便將電視搬出來調試好,街坊鄉親便早早帶上板凳,一起等待那具有歷史性的一刻。
90年代,裝修出現
到了90年代,經濟的快速發展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小康生活。那時,「裝修」一詞走入大眾視野,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裝修,家裝行業有了它的雛形。那時,家裝風格逐漸多樣化,洛可可、羅馬柱、中式等風格深受人們的青睞,組合式家具也走進了千家萬戶。
要說最洋氣的家居產品,莫過於一張席夢思床墊了,那是每個孩子驕傲的回憶。
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進一步提高,原有的以「裝修遊擊隊」佔主導的裝修已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專業做裝修的公司便如雨後春筍般接連出現,現在很多知名的家裝公司便是在90年代後期出現,其中便包括現在成長為行業領軍的紅螞蟻裝飾集團。
隨著90年代的結束,起初「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目標也已實現。
00年代,風格多樣
進入21世紀,我國也正式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在這10年裡,人們的生活品質有了質的飛躍,對於「住」的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之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家居風格呈現多樣化的特點。田園、中式、美式、歐式古典、現代簡約……各種風格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00年代的家居風格,在《家有兒女》中便能窺見一二。雖然這無法代表普通人的生活,但卻成為那時人們在裝修時的靈感來源。
10年代,回歸「家」的本質
從2012年開始,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則發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這意味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
在這一階段,80後、90後成為消費主導,人們開始追求更加個性化的私人訂製空間。人們開始回歸「家」的本質,尋找更適合自己、更具設計感的居所,讓它成為一個展現品位與個性的空間。
而到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更是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生活,健康與舒適成為當下人們關注的重點。「打造健康品質生活」正是紅螞蟻裝飾一直以來的企業使命。自成立以來的21年間,紅螞蟻裝飾緊跟黨中央腳步,與時俱進,不斷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奮鬥。
在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收官之年,人們的家居生活同41年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1年前,「四大件」便是人們對家居生活的美好幻想;41年後的今天,人們從追求物質回歸到「家」,舒適和健康才是家應有的樣子。這樣的變化,正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最好證明。
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僅剩不到半年的時間,我們有信心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更有信心能夠繼往開來,實現中國夢的現代化「新長徵」。(報送單位:紅螞蟻裝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