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析部分華人不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因錯誤傳統觀念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保護野生動物 華人日漸覺醒

  2月20日,在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三個主要華裔聚居的城市中,溫哥華市府積極推動的禁翅行動,由於華裔的反對而被暫緩推進。但目前,人們對魚翅的食用已經使鯊魚瀕於滅絕,因此,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華人加入到了保護鯊魚等野生動物的行動中。

  保護野生動物在行動

  2012年5月,一批海外華人發起了名為「與獅同行」的非洲野生動物保護與生態自然環境考察騎行之旅,他們騎摩託車從南非開普敦一直到肯亞,希望此舉能引起公眾關注,最終喚起人們對非洲野生動物棲居地的關注與保護。

  為保護鯊魚和黑熊等瀕危野生動物,北美和歐洲的多個華人組織曾在2011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上,聯合發起全球華人地球日活動。華人團體旗幟鮮明地向「魚翅」說「不」。

  另外,據報導,華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從1980年就開始了保護老虎的倡議和行動。

  在海外華人的各項動物保護團體的行動如火如荼進行之時,世界各地都出現了一些野生動物保護華人「明星」。

  2011年11月,印度尼西亞華裔蔡亞光因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與瀕危動物方面做出傑出貢獻而獲得印尼總統蘇西洛所頒發的「保護環境建設獎」。

  2000年10月10日,旅英華人全莉女士在英國倫敦發起成立了第一個致力於保護華南虎及其他大型貓科動物的國際組織——「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

  而在肯亞,很多人都知道一個名叫星巴的中國小夥子。他從2005年起便在非洲從事獅子、花豹等大型貓科動物研究、保護和救援工作,還主導創建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成為為數不多的在非洲建立非政府組織的中國人。

  觀念轉變是重中之重

  專家分析指出,有些華人仍然沒有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有足夠的重視,主要歸因於一些錯誤的傳統觀念的影響。

  一方面,在藥食同源的傳統觀念下,中國民間傳說對當代華人產生了一些誤導。如中醫中有虎骨「溫腎補陽、強筋健骨、填精益髓、通筋活絡」的說法。然而,事實上,虎骨的成分與其他哺乳動物的骨骼沒有實質的區別。

  另外,一些野生動物製作的菜餚在華人飲食文化中早已成為尊貴的象徵。2011年春節,在美國華文媒體評出的「最貴年夜飯」中,都有與魚翅有關的美味,原汁燉鮑翅、木瓜魚翅、上湯魚翅餃都備受追捧,甚至有人認為「無翅不成宴」。

  但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魚翅的營養價值並不高。相反,由於鯊魚魚翅中的水銀和其他重金屬成分還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腎臟、生殖系統等。

  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呼籲道,野生動物是珍貴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轉變觀念是重中之重。另外,一些國家如南非等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有較為嚴格的法律條例,海外華人還需要熟悉當地相關法律規定。

  2012年2月,美國舊金山灣區眾議員方文忠和胡夫曼宣布,他們將在州議會提出法案,禁止加州食用或銷售魚翅,以保護鯊魚和海洋生態。兩人強調,保護環境比享用美食更加重要,希望這一提案能夠對當地人的觀念有所影響。

  攜手創建美麗地球

  今天之世界正面臨著發展、環境、能源、大氣和生物多樣性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海外華人組織一直在思考華人如何以身作則、迎接挑戰。如今,急速發展的全球貿易、旅遊、留學、消費、科技和傳媒正在把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日益聯繫在一起,但同時它也使得全球華人日益面臨共同的環境挑戰。

  有鑑於此,在美的華人組織曾鄭重倡議,世界各地的華人與團體通過紀念地球日等來建立一個共同的平臺、共同的網絡、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信念。

  正如星巴說,保護非洲的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不僅是非洲人的責任,也是全體世界公民的責任。他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像自己一樣,為保護野生動物、自然環境等全人類共同的事業走到一起,攜手努力創造一個更美麗的地球。

  一名義大利人在目睹當地華人志願者的所作所為之後說道,從華人愛護動物的行動中,我們看到了華人的愛和慈善。

  放眼海外,無數華人志願者正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無償地投入保護環境、拯救野生動物的事業中。在他們看來,野生動物作為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與人類一同構成了和諧的生態環境大家園。但是在保護瀕危野生物種的過程中,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攜手合作,才能為人類創建出一個更美好的生態家園。(楊 寧 雷 蕾)

相關焦點

  • 納米比亞成立首家華人華僑野生動物保護基金
    6月9日,納米比亞中資企業與華人華僑共同發起的首家納華人華僑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正式成立。 中國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表示,中國政府對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高度重視,建立了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和部門間執法工作協調機制,嚴格銷售市場監管,不斷加大出入境查驗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積極探索長效機制,特別是派員來到非洲國家,幫助做好當地華人華僑的提醒教育工作,為從根本上消除瀕危物種非法貿易做出了積極努力。
  • 習近平談野生動物保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從國家到地方,從立法到執法、司法,各方面各環節齊發力,依法保護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違規交易、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呼聲,空前嘹亮。黨建網微平臺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部分論述,和您一起學習體會。
  • 穿山甲列為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從現在開始
    很多人對於野生動物非常陌生,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哪一些野生動物是處於哪一個保護級別的,而頻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有哪些更是鮮有人知。 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野生動物自始至終都是特別寶貴的資源與價值,對於人類來說不僅僅只限於其生存所擁有的特殊意義,還包含著對於生物發展與繁衍的研究價值。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長江江豚或成一級保護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並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該《名錄》只列明在我國境內自然分布或有自然分布記錄且原產於我國的野生動物,不包括原產於境外的野生動物。
  • 像保護野生動物一樣保護野生蘭花
    在我國,蘭花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一些野生蘭花品種更堪稱植物界「大熊貓」。可長期以來,野生蘭花的保護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近幾年,蘭花物種生存狀況每況愈下,高價炒作、大肆盜挖,讓野生蘭花特別是一些珍稀的野生蘭花瀕臨滅絕。
  • 中國野保志願者在納米比亞舉辦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溫荷克5月14日電(黃燁)2017年4月至5月,工作生活在納米比亞的中國建築公司工作人員在華人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的組織下,積極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活動,為中國正面形象發聲。部分參與人員在會後合影。新華網發 黃燁攝納米比亞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將生態法寫進憲法的國家之一,這裡的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位於北部的埃託沙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生態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製品走私一直是納米比亞的熱點社會問題。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致歉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18日發布聲明,對《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致歉。該文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
  • 兩部門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開徵求意見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七條、第十條規定,國務院林業草原、漁業主管部門分別主管全國陸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並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舉辦「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
    但研究也指出,醫生群體對含野生動物成分藥品的關注度普遍不夠,尤其是對野生動物替代藥品的認知存在偏差或誤解。他建議,可從政策導向、公眾觀念轉變以及替代品研發和宣傳等方面,推動減少野生動物藥品和保健品的消費需求。零點有數的張燕玲分享了《中國公眾對熊膽、穿山甲、大貓製品消費態度研究》報告。
  • 穿山甲的歷史:因中醫的錯誤判斷險些滅族的動物
    今年6月5日,穿山甲正式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的穿山甲被獵殺至幾近滅絕。而中國人之所以如此熱衷將穿山甲用於食用、藥用與中中國人根深蒂固的錯誤醫學觀念以及東亞地區的權貴崇拜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舉辦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 紀實展覽
    【本刊訊】12月7日-12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候鳥保護志願者「護飛行動」紀實展覽在國家林業草原局辦公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展覽展出了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近年來參加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倡議發起的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近200幅具有鮮明代表性、內容豐富詳實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充分展現了廣大野保志願者開展科普宣傳、清網救護、打擊犯罪取得的豐碩成果和不懼艱難、甘於奉獻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亮麗風採。
  • 碰不得的野生動物保護紅線
    為此,不少人在田野、江河等不同地點布設鐵獸夾,獵捕野生動物。某些不法分子更是不顧生態的良性循環和超載能力,盲目地捕獵。這類行為會破壞 《民法典》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浴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第251條規定: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 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局積極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秋冬季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嚴厲打擊亂捕濫獵及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活動。根據《海西州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轉發進一步加強秋冬季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宣傳活動中,民輔警一是積極向社會群眾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冊》等宣傳資料,並深入各鄉鎮店鋪進行宣傳,耐心地向群眾講解保護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意義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二是科普鳥類等野生動植物保護知識,積極引導社會群眾自覺抵制食用、亂捕濫獵、非法買賣野生候鳥等各種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表示,野生動物保護既涉及到野生動物資源保護,也涉及到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依據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有關規定,野生動物保護屬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範疇內的細分領域,是檢察公益訴訟法定領域,屬於一項「常態化工作」,而並非「等」外探索。
  • 閒魚等售賣野生保護動物 部分平臺先發商品後審核
    (原標題:閒魚、轉轉等售賣野生保護動物 部分平臺先發商品後審核 |沸點)
  • 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短板與對策 | 法治論苑
    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立法的不足 第一,現行《野保法》並沒有擺脫資源利用的傳統思維,缺乏對生態與生物安全的足夠敬畏。但我國將野生動物視為經濟資源開發利用的觀念和實踐由來已久,這體現在《野保法》多個條款中:第3條保留將野生動物視為「資源」的核心概念,並且「國家保障依法從事野生動物科學研究、人工繁育等保護及相關活動的組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第4條規定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保護優先、嚴格監管」的同時,也將「規範利用」作為原則之一;第六條雖然規定「組織和個人有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義務」,但第13條仍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
  • 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實效性舉措
    普法的大眾化和年輕化近年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因捕殺或出售「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簡稱「三有」)國家保護動物而被判刑的案例時有發生,過去無人過問的「抓青蛙」「抓麻雀」等行為如今卻構成違法,這是因為人們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與當前社會發展要求存在矛盾。解決這一矛盾需要推進大眾化的普法宣傳教育。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開徵求意見 瀕危性原則是什麼?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七條、第十條規定,國務院林業草原、漁業主管部門分別主管全國陸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並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
  • 每年因捕捉野生動物而被起訴的人不在少數,主要狩獵對象竟然是……
    一隻手掌大小的捕獵夾,卻可能成為非法狩獵者手中的利劍,原本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一不留神就成了獵物,最後大多只能流向餐桌,或被製成皮毛大衣。 近年來,社會各界呼籲完善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加強相關執法司法。
  • 《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施行,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共173種
    《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近日修訂完成並公布施行。名錄中,屬我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包括果子狸、狼、大白鷺等共173種。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保護野生動物,既是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基礎,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更是確保國家生物安全的必然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和《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第三條,我省對《山西省重點保護名錄》進行了調整。參照國家重點野生動物名錄調整的瀕危性、珍貴性、相似性、預防性、兼容性、關注度等原則,本次調整後,《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共17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