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的歷史:因中醫的錯誤判斷險些滅族的動物

2020-08-29 三桂歷史



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繼續收載其中。今年6月5日,穿山甲正式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的穿山甲被獵殺至幾近滅絕。


穿山甲現狀


全球現存穿山甲有8種,其中分布於中國的野生穿山甲有3種:

1.中國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及中國臺灣、海南島,以及尼泊爾、錫金、緬甸、泰國北部和印支。


2.印度穿山甲(M.crassicaudata):分布於印度半島,巴基斯坦,東至孟加拉西部和中國雲南,南到斯裡蘭卡。


3.馬來穿山甲(M. javanica):分布於緬甸、泰國、印支、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及婆羅洲以及中國雲南。



中國穿山甲曾廣泛分布於中國國南方各省,歷史上以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湖南、臺灣為多。從 20 世紀 80 年代初期資源蘊藏量開始下降,尤其是最近 10 年遞減最為劇烈,至少減少 80%

2014年,來自世界自然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穿山甲專家組的數據顯示,穿山甲是涉及全球非法貿易最多的哺乳動物。過去 10 年,全球有 100 萬隻穿山甲被捕獲與貿易。中國每年對穿山甲的市場需求量達 30 多萬隻,藥用和食用各佔 50%。


【最可笑的地方在於——殺死這麼多穿山甲卻沒有幫助到人】


猖獗的非法捕殺是穿山甲瀕危的根本原因促使過度利用的動力是因為穿山甲具有重大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 這些價值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刺激人們去瘋狂捕殺。過度獵捕利用必然導致資源衰竭,是穿山甲資源瀕危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強大的破壞力遠遠超過了穿山甲維持自身種群結構穩定性的能力, 從而導致穿山甲種群數量迅速降低並逐漸衰退。根據本文對穿山甲藥用部位甲片的國內貿易數量、 當前國內對穿山甲的需求量,以及食用價值和食用情況的分析,認為當前每年被捕捉食用的穿山甲數量大約在100000~120000隻,略高於藥用穿山甲的需求數量(大 約80 000~100 000 只),故食用和藥用對中國穿山甲的致危所起的作用基本相當。


而中國人之所以如此熱衷將穿山甲用於食用、藥用與中中國人根深蒂固的錯誤醫學觀念以及東亞地區的權貴崇拜。


穿山甲悲劇的歷史來源——迷信權威,拒絕科學實證


將穿山甲的鱗片入藥在東亞自古有之,其肉也被視為滋補極品而受到追捧。中藥傳統方劑和古代醫書中穿山甲起主治療效的方劑就多達489個。時至今日,依舊有許多中醫學者相信穿山甲的鱗甲片和皮肉、胃、鮮血均可入藥,特別是鱗甲片,具有消腫排膿、攻堅散結、通經下乳、疏風通絡等功效 。之所以有這麼多權威學者相信穿山甲的醫用價值,在於古代的「權威」著作就是這麼認為的。《本草綱目》記載 :「穿山甲入厥陰、陽明經,瘡科、通經、下乳,用為要藥。」


但中醫,尤其是古代中醫迷信穿山甲的理由往往十分可笑。例如穿山甲擅長鑽地打洞,傳統中醫相信其「通」的功能。在他們看來,人類的很多疾病是因為體內血脈「淤積和不通所致」,於是穿山甲的鱗片就成為了中藥當中的「百通之神」。


【今天依舊有許多人迷信著已經過時的醫書】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這種「反智」的操作,在18世紀以前並非孤例的個案。事實上,大科學家牛頓在晚年也痴迷於鍊金術。許多人還聲稱發明一種藥膏:將藥塗抹在造成創傷的刀劍上,傷口就會痊癒。現代醫學屬於科學,而科學需要反覆實驗。這種反覆實驗,並不單單指代研究室裡的實驗,也指質疑精神。近現代的科學家們無論成績如何,無一例外地敢於挑戰權威。赫赫有名的比薩斜塔實驗,就是一場經典的科學實證挑戰傳統權威的故事。(註:比薩斜塔實驗由伽利略的學生維維安尼記錄,其確切內容有爭議。但不可否認其表達的就是科學精神。)


而18世紀前的人,之所以顯得如此「反智」,蓋因其認知結構中,近現代的科學實證精神並未完全成型。對於他們來說還許多東西處於「盡信書」的階段,即相信早先的研究,相信先賢的「智慧結晶」,這本身是一種經驗主義做法,與科學精神背道相馳。知名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因此將牛頓稱之為「最後一個魔法師」。


【牛頓的時代,正好處於認知結構更新的時間段,他本人介於二者之間】


按理來說,只要是現代人,都不應該相信這種論述。可是,東亞大陸對「權威」的迷信,堪稱根深蒂固。許多人將《千金要方》或者《本草綱目》奉為聖典,將孫思邈、張仲景等人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所有吸納進中醫體系的先進技術,只能被用於證明權威的正確。比如在2001年,浙江的中西醫結合雜誌就刊登《穿山甲煎液誘導》,用現代科技證明穿山甲的醫用價值。在穿山甲被開除藥典後,我們再回顧它,自然會覺得不對。可21世紀,人們還在堅持古老的傳說,用18世紀以前的經驗主義科學,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穿山甲悲劇的歷史來源——部分人希望模仿上層社會


在 2008 年,吳詩寶教授在調查中發現,廣州的一些高檔酒樓裡在明目張胆地售賣穿山甲,價格高達1600~2000元 /千克,一隻穿山甲的肉就能夠賣到2萬元以上。考慮到10年前的平均收入水平,毫不誇張地說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吃不喝不租房一整年的淨收入,可能才堪堪買得起一隻穿山甲。


【與河豚一樣,味道屬於次要,心態才是關鍵】


其實這個價格完全屬於虛高,就和魚翅一樣,完全是人為炒高。它的原理也很簡單——上行下效,算是現代版本的楚王好細腰。其邏輯也不難理解,價格貴+獵奇讓有錢人出於某種心態去食用穿山甲。許多人因高淨值人群食用穿山甲,也去食用穿山甲,讓自己感覺自己像進入了上流社會。結果導致穿山甲的價格進一步提高,如此惡性循環,導致百害無一利的穿山甲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穿山甲的悲劇並非孤例。江豚的肉並不好吃,而且還帶有輕微的毒性。即便是這樣,也無法阻止人們食用的獵奇心理,依然有人偷獵江豚。馮永峰曾經在烏魯木齊的菜市場上,看到了以每 500克80元的價格出售江豚肉的情景。


結語


事實上,這種出於獵奇心態食用野味的行為,會導致環境被嚴重破壞。穿山甲的最大實用價值不是它的肉和鱗片,重要的是其在保護森林和堤壩、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有著巨大作用,有「森林衛士」之稱的它們擅長通過鑽洞直搗白蟻的洞穴,穿山甲的胃一天最大限度能夠裝得下500 克的白蟻或螞蟻。一隻3-4千克的穿山甲每天能夠捕捉 300~400克的白蟻或螞蟻,按照這樣的數據推算,一片面積為 250 ~ 500 畝的森林裡,一隻穿山甲就可以保護整片森林,能夠保護這片森林的樹木免遭白蟻所害。


更別提許多野生動物自帶病毒,在這個人口流動速度極高的時代,一個人出於獵奇心態食用野味,有可能造成一場全球範圍的大瘟疫。或許這也是今年國家藥典委員會的那些專家將穿山甲鱗片逐出中藥典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三湘快評|穿山甲不再入藥,是中醫的進步
    而現代西醫表示,穿山甲的鱗片只是角質化的皮膚附屬物而已,它的成分和人類的指甲毛髮沒有本質區別。(6月10日 江南時報)李時珍曾在其中醫著作《本草綱目》中記載:「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之乳長流。」在中醫理論中,穿山甲的鱗片功能之一便是用來給哺乳期的女性豐富乳汁,然而現代醫學理論證明,穿山甲鱗片不過是富含角蛋白,與人類指甲、豬蹄甲的成分相似,其功效並沒有那麼神奇。中醫賦予穿山甲的神奇功效,使得這一動物長期以來遭到大範圍捕獵,以致國內穿山甲數量急劇下降,而為了填補中藥市場的貨源,甚至有人從國外走私穿山甲,取其鱗片用來製藥。
  • 穿山甲不再是中藥,中醫也需要去偽存真
    在6月9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為加強保護;而早前的6月5日,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中醫致穿山甲滅絕?政協委員這樣回應
    不應武斷判斷「中醫錯誤」  「中醫是穿山甲滅絕的罪魁禍首」,最近,一些熱點事件將中醫推向風口浪尖。10日,全國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旭東表示,在現代社會中,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非常重要,中醫同樣反對珍稀動物的濫殺濫用。  王旭東說,首先中醫不倡導人們吃穿山甲,而是用穿山甲的鱗片入藥。「那些吃穿山甲的人,與中醫沒有關係。」他說,中醫使用動物入藥,這涉及到人的生命和動物生命的問題。「我認為,如果是為了健身、長壽、養生,吃這些動物,我堅決反對。
  • 穿山甲被請出藥典 中醫已做了多年準備
    小標題穿山甲成為保護動物後 中藥已很少使用之前多為民間、零散使用南都:對於中醫中藥界來說,穿山甲的入藥情況怎麼樣?程衛東:在我國,穿山甲的大規模醫用,就是明朝到現在大概四五百年。穿山甲是自明代《本草綱目》之後用的比較多,先是使用在腫瘤上、痺症上,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風溼,後面民間又用來通乳。
  • 穿山甲從二級保護動物變為一級了?
    今天,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國將穿山甲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一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穿山甲就是一個血淋淋的見證者。中醫一直有「以形補形」的樸素認知,「穿山」自然就是極其珍貴的一種能力,因此在中醫傳統中,穿山甲藥用價值極高,具有舒筋活血、通乳調經、食積不消、消腫潰癰四大功效,更有甚者認為穿山甲具有壯陽補腎的功效。於是,穿山甲一族悲慘的命運就此開始。
  • 穿山甲被請出藥典 中醫已做了多年準備|中藥|天仙藤|中國藥典|...
    小標題穿山甲成為保護動物後 中藥已很少使用之前多為民間、零散使用南都:對於中醫中藥界來說,穿山甲的入藥情況怎麼樣?程衛東:在我國,穿山甲的大規模醫用,就是明朝到現在大概四五百年。穿山甲是自明代《本草綱目》之後用的比較多,先是使用在腫瘤上、痺症上,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風溼,後面民間又用來通乳。
  • 比熊貓還瀕危的穿山甲:鱗片是鎧甲,也是軟肋
    全文2234字,閱讀約需4分鐘數據新聞編輯 孟融 設計 許驍 校對 趙琳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給這個比熊貓還瀕危的物種敲響了警鐘一隻穿山甲在林下窸窸窣窣地行進,尋找著螞蟻或白蟻的巢穴。就在20年前,這般光景在中國南方諸多有野生穿山甲分布的省份,應該隨處可見。但是現在,在我國,野生穿山甲幾乎已經在野外絕跡。」的確如此,有幾個人親眼見過穿山甲呢?小孩子們對這種動物的印象,僅剩《葫蘆娃》動畫片中,為了掩護爺爺逃跑,而慘死蠍子精手下的穿山甲了。這個曾經廣泛分布的動物,是怎樣一步步走上絕路的?
  • 香港中醫教授:勿迷信穿山甲鱗片誇大的藥效,有多種替代品
    在會議上,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越南和非洲的中醫學者、穿山甲專家和保育工作者齊聚一堂,討論如何保護穿山甲這類世界上慘遭非法盜獵最嚴重的哺乳動物。9月5日在香港展出的穿山甲鱗片。圖/AFP,供圖/Star Media Group Berhad據媒體Star2在9月13日的報導:會上,幾名中醫教授表示:對於非法穿山甲商販吹噓出來的穿山甲製品的所謂療效,應引導公眾不要去迷信。他們在9月5日的這次國際保護會議上發出呼籲上述呼籲。
  • 保護野生動物 請摒棄穿山甲入藥
    這是一種常年生活在丘陵、山麓、平原的潮溼地帶,以白蟻與其他昆蟲幼蟲為主食的動物。它沒有鋒利的牙齒、沒有堅硬的利爪、甚至沒有敏捷的聽力。一身鱗片也只是用來自保的工具。它就是穿山甲——一種喜歡獨居、卻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
  • 穿山甲從藥典除名惹爭議!動物瀕危的鍋,該中醫藥背嗎?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從此,穿山甲不再入藥。
  • 穿山甲化名「過山龍」 潛伏6000服中藥處方中
    在一張治療急性胃炎的處方單上,最後一味藥是「過山龍」(紅圈內),實際是穿山甲鱗片。甘肅一個電話:「想吃熊肉」,成都藥販搞到7頭黑熊。目前,兩人因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被廣元市青川縣森林公安刑拘(本報17日曾報導)。
  • 穿山甲或為新冠潛在寄主,穿山甲太難了!
    穿山甲是世界上被捕殺和走私最多的動物,全世界每年有10萬隻穿山甲被獵殺。早在2014年,穿山甲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為「極度瀕危」動物。2019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報告稱:中華穿山甲由於其自身繁殖緩慢,加上人為因素幹擾破壞捕捉販賣等,中華穿山甲在國內被宣布為功能性滅絕。功能性滅絕啥意思?就雄性穿山甲想找個配對雌性穿山甲可能都很難了!
  • 保護穿山甲等野生動物 公益組織在行動
    ,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它基金)發起了「一起攢錢,讓更多的媽媽拒絕穿山甲製品」活動。 野生動物保護水平較低 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地球上唯一有鱗片的哺乳動物。每隻穿山甲每年可以吃掉7000萬隻昆蟲,主要為螞蟻和白蟻,保護17平方公裡的森林不受白蟻危害。因此,穿山甲又被稱為「森林衛士」。 目前,全世界共有八種穿山甲,其中四種分布在亞洲,四種分布在非洲,而所有的穿山甲都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
  • 穿山甲,又一個快被吃滅絕的動物
    只要有人碰它就會縮成一團穿山甲這個詞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很多人都是經過這次疫情才聽說這個名字,想起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種動物的。但其實,穿山甲在地球上生存的歷史可一點也不短。研究顯示,目前發現最早的穿山甲化石是在歐洲,據推測距今有5000萬年的歷史[3]。
  • 穿山甲或將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為了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我國正在研究將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國家一級予以保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有關負責人2日在湖南長沙舉辦的穿山甲救護專家座談會上說,由於棲息地破壞、歷史上盜獵現象嚴重等因素,我國中華穿山甲數量出現明顯下降。
  • 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我們該如何拯救其瀕臨滅絕的不幸?
    ,它們的爪子可以挖穿混凝土,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有鱗的古老的哺乳類動物,是一種從7000萬年前的食肉目動物進化而來的特化物種。據研究,一隻體重3千克的穿山甲一次進食能吃掉300—400克的白蟻,一年可以吃掉百萬計的昆蟲,保護17公頃的森林,而讓人痛心的是現在穿山甲成為這個世界上被販運最多的野生動物,科學家尚不清楚穿山甲現存的總數。瑪利亞從5年前為穿山甲而戰,她管理一個拯救非洲罕見野生動物的組織。「這是一份工作,讓我真正邂逅了改變人生的事情。」
  • 穿山甲粉的副作用?
    有很多中草藥實際上是來自動物,其中很多對人體特別有好處,療效是可以看到的。穿山甲粉是一種含有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中藥,它在古代被廣泛使用,然而由於穿山甲粉已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它變得越來越稀有,接下來由我來帶大家具體的了解一下穿山甲粉的副作用。
  • 穿山甲
    可事實上,現代科學認為,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的營養與豬牛羊等相差無幾,根本沒有所謂的「吃啥補啥」的說法。而且野生動物生存環境惡劣,體內含有各種病毒、細菌等,食用前都沒經過檢疫,冒然食用根本沒有安全保障。到時候非但起不到滋補的功效,還有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風險,甚至是丟了性命,實在是得不償失!
  • 穿山甲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了,可我卻高興不起來
    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影響,森林逐漸減少,失去棲息地的穿山甲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由於我們對它的了解甚少,連殘存穿山甲的分布情況和種群數量都不清楚。子虛烏有的「療效」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於一些錯誤的認識,我們認為穿山甲的鱗片和肉,有一些子虛烏有的「神奇」作用。這讓穿山甲的命運悲催更上一層樓。
  • 穿山甲,一個不幸的名字
    來源:格上理財有一種動物,我們看見它往往是在新聞和藥店裡,以一種死亡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它就是穿山甲。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中國,也再度把穿山甲帶到了我們的視野中。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穿山甲中分離出的毒株,與新冠病毒毒株相似度達99%。▲ 一隻小穿山甲,趴在媽媽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