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22雀鳥伏屍鬧市嘴帶血跡 惹集體死亡恐慌

2020-11-26 手機鳳凰網

發生「白頭翁」鳥群集體死亡的鴻圖道現場,兩旁均有玻璃幕牆大廈。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人民網1月1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甫踏入2011年,世界各地不斷傳來大量禽鳥、魚類集體神秘死亡事件,引起恐慌。在香港觀塘,昨晨也有雀鳥集體死亡。22隻俗稱「白頭翁」的雀鳥,被發現在鴻圖道集體跌落路面死亡,部分嘴角有血漬。途人見狀,一度恐慌。漁護署派出穿上防護衣物的人員到場,把雀屍檢走,化驗死因。有雀鳥專家表示,現場兩邊大廈都有玻璃幕牆,不排除低飛雀群誤以為可以穿越,撞向玻璃幕牆,致屍橫遍野;類似情況在市區並不罕見。

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言人表示,該署人員在現場共檢獲22隻雀屍,全是香港常見的「白頭鵯」(俗稱「白頭翁」)。該署會為雀屍進行H5N1禽流感測試,以確定死因。

現場為鴻圖道26號威登中心對開。該大廈高26層,外牆裝有湖水藍色玻璃幕牆,不排除被雀群誤為天空,欲飛越撞死。

事發昨晨約10時。有途人發現,上址多隻同品種死雀,接連墮下馬路及人行道。途人因恐防雀屍帶有禽流感病毒,馬上報警。據悉,部分死雀嘴角有血漬,看似斷頸而死。警員到場調查後,通知漁農自然護理署,派出穿上防護衣物的人員到場,共檢走22隻「白頭鵯」雀屍化驗。

港澳資訊搜索

相關焦點

  • 15隻雀鳥飛撞大廈玻璃幕牆墜亡 疑被倒影誤導
    《明報》    15隻白頭鵯集體死在旺角朗豪坊地下,專家相信是誤撞玻璃幕牆,從高處墜落地面(箭嘴示)傷重身亡。《明報》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都巿玻璃幕牆再次成為雀鳥殺手。15隻香港常見的白頭鵯,5日在旺角朗豪坊外「從天而降」,離奇集體死亡,一度惹來禽流感爆發疑雲。
  • 雀鳥鬧喳喳村民很無奈
    雀鳥鬧喳喳村民很無奈  華龍網訊北碚區石壩鎮天宮村幾百戶村民最近有點鬱悶:春播開始,每天都會從金刀峽方向飛來一群「強盜」,肆無忌憚地糟蹋剛剛冒芽的秧苗。  村民譚德瑞說,從3月初開始,他種下的花生和玉米種子不斷遭到各類雀鳥摧殘,「這些精選的種子要是都被吃光了,今年我就沒收成了。」
  • 雀鳥口喙之謎
    在加拉帕格斯群島上,達爾文發現在不同島嶼的雀鳥都具有短尾、羽毛色、相同的習性和相似的居住環境,但它們的品喙卻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某座島嶼上的雀鳥具又強又厚的品喙,以便嚼碎果核;另一座島嶼上鳥雀的口喙卻變小以便它從頭啄食蟲子;到了第三座島上,雀鳥的品喙形狀又變得剛好可以啄水果和花朵。即使島嶼只距離五、六十英裡。
  • 十分像鳥的禾雀花是如何栽培種植的,想知道嗎?
    你見過看起來像鳥的花嗎?禾雀花由五個花瓣組成,其中大部分是乾淨的白色,但它也有紫色、粉色和紫色黑色,這些顏色都有,只是沒有白色的多,當花朵綻放時,它就像一群測試飛行的麻雀。尤其是採摘了兩三個小時後,白色的花會慢慢變成褐色,更像一隻鳥,如果花瓣受損,它會像受傷的鳥一樣流出紅色的血。
  • 蚯蚓集體大逃亡引發恐慌 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臺灣蚯蚓集體大逃亡,數百條蚯蚓橫穿馬路,布滿馬路,密集恐懼症患者估計要當場暈了。11月12日,一段蚯蚓集體大逃亡的視頻在社交網絡上流傳,數量之龐大令人咂舌,也引發當地市民恐慌,將要發生地震等流言在當地流傳。事實上,蚯蚓集體大逃亡並不是偶發事件,據中科院相關專家介紹,蚯蚓集體大逃亡幾乎年年都發生,是正常現象,但科學界尚不清楚遷徙的原因。
  • 雀仔舊話
    白話廣州  新聞話,廣東第三十八屆「鳥節」「愛鳥周」活動24日啟動,活動中,仲有「廣東十佳觀鳥勝地」頒牌儀式。喺呢「十佳」入邊,廣州嘅南沙溼地公園上榜。  喺廣州話入邊,鳥系叫做雀,小鳥就叫雀仔。
  • 鳥兒集體死亡緣於食物中毒
    本報訊(記者王素英)昨日本報報導的《合肥經濟開發區記者林鳥兒集體神秘死亡》一稿,昨天又有新進展,昨日早上合肥野生動物園的江浩副園長就打來電話說:「經過對死亡鳥屍體的解剖,現在已經確定這些鳥兒集體死亡是因為食物中毒。」
  • 禾雀花開,猶如鳥棲枝報春來
    在這個季節,如報春鳥似的白色禾雀花、紫色禾雀花也競相開放了,它們舞動花姿,向人們報告春天的來臨。 在頓崗開心農莊,農莊裡種植的白色禾雀花此時已經盛開。濃鬱的花香撲鼻而來,一串串乳白翠綠的花朵從藤蔓上垂下來,好像一隻只雀鳥振翅欲飛。
  • 此花就像一隻待飛的雀鳥,透著一股憂鬱和哀傷,亭亭玉立十分漂亮
    藍雀花開花有多麼的美,讓我來帶大家看看吧!藍雀花,別名金雀花,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莖從基部分生多數枝條,細長,匍匐生長。小葉倒心形,有鋸齒。花單生或2—3朵組成腋生的傘形花序;萼管鍾狀,蝶形花冠藍紫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鐮狀矩圓形,龍骨瓣較翼瓣短,內彎,銳尖。莢果細長,腫脹。藍雀花裝飾開著藍紫色的花朵,就像一隻待飛的雀鳥。
  • 禾雀花,開了!
    禾雀花,開了! 2020-04-13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貓咪得罪雀鳥,家中窗戶被瘋狂「攻擊」,滿是「汙穢之物」
    內地近日發生一宗趣聞,浙江省一隻貓咪疑似得罪了窗外的雀鳥,不斷遭對方以雀屎還擊,原本乾淨的玻璃窗瞬間布滿汙跡,逗笑一眾網民。 近日,微博一則熱門話題「#當你的貓得罪了一隻記仇的鳥」,引起一眾網民關注。
  • 雀形目鶲科的一種鳥——夜鶯
    夜鶯是雀形目鶲科的一種鳥,身長16-17釐米,重量16-19克,身上的顏色多為灰褐色,雖然外貌沒什麼出眾的地方,但是其歌聲卻是很動聽的,而且音域很廣,喜歡在夜間唱歌,喜歡吃蚊蟲等一些昆蟲,空中捕食技術很強,主要生活在歐洲和亞洲的森林,世界上大約有90種夜鶯。
  • 「眼裡景致」:嶺南奇花禾雀花,是花是鳥兩怡情
    鐵拐李見此情景,覺得這群禾雀太頑皮、太過分了,便隨手從山邊址下一條山藤,使出法術,把禾雀全捆綁往,一串一串地掛在樹上,只準它們在青黃不接的清明前後飛出來。從此,這裡再沒有禾雀偷吃稻穀了,而公坑也多了一種禾雀花。江門是觀賞禾雀花重要地但市花並非禾雀花新會現在屬於江門市管轄,江門市種植的禾雀花不少,東湖公園就有不少觀賞者。清明前後,花開燦爛。
  • 紅豔織雀~
    紅豔織雀為雀形目織雀科豔織雀屬小型鳥類,該屬共6種,羽色比較明豔,不少種類是瀕危鳥類,如林豔織雀,喙黑色,頭部紅色,模里西斯豔織雀是模里西斯特鳥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鳥種,估計其數量少於250隻,已基本上踏入滅絕的大門。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指的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鳴禽亞目的一科。頭頂羽毛長而松,在樹枝間築巢,呈囊狀,側開口。長尾山雀,約有3屬9種,包括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的長尾山雀和分布於北美洲的叢山雀,我國有1屬5種。長尾山雀科(Aegithalidae),雀形目的一科。小型鳴禽。形態與習性似山雀,有人置其於山雀科中。與山雀科的區別在於尾甚長。呈凸形。
  • 中國專家否認地球磁極轉變導致鳥類集體死亡
    上千隻鳥突然集體墜亡,這在短短的兩周內,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就在2011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時,美國阿肯色州比比鎮就發生了群鳥死亡的事件。當時,大約3000隻紅翼燕八哥突然墜地。3天后,路易斯安那州的500隻飛鳥也發生了墜亡。有人曾猜測,會不會是新年的焰火讓鳥兒們受了驚。不過很快,相同的一幕就不可思議地在北歐上演。
  • 多地鳥兒集體撞牆離奇死亡,是吃得太飽還是視力太差?
    最近一段時間,「鳥撞牆」的迷案在我國內蒙古地區的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先後出現。據新華融媒報導,成群的太平鳥(Bombycilla garrulus)「自殺式」地衝向建築物,並在一陣劇烈撞擊後紛紛死亡。內蒙古包頭數十隻太平鳥撞牆後死亡圖源:網傳視頻截圖這麼多小鳥離奇死亡究竟是怎麼回事?
  • 全球多地再現群鳥死亡 專家稱非「末世前兆」
    路易斯安那州高速公路上的數百隻死鳥全球大量動物死亡事件又有了最新報導。繼羅馬尼亞東部康斯坦察市不久前出現群鳥因酒精中毒死亡後,東北部羅曼市近兩天又有數百隻烏鴉死亡。專家推測,這些烏鴉可能是因啄食了田間噴灑過農藥的種子而死亡的。目前,當地專家正在等待實驗室的分析報告。此前,羅馬尼亞黑海沿岸康斯坦察市一居民樓前出現30多隻死亡的歐椋鳥。經調查,這些鳥是因為食用了葡萄酒渣後酒精中毒死亡的。
  • 綠背山雀,也叫青背山雀,是一種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的雀鳥
    綠背山雀,也叫青背山雀,是一種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的雀鳥。綠背山雀,是一種體型略大(約13釐米)的山雀。在中國其分布僅與白腹的大山雀亞種有重疊。綠背山雀,雄雌同形同色,最為顯眼的是肩部綠色區域與頸部黑色區域交界處有一條細的亮黃色環帶。
  • 今日寒露:大雁南飛,雀鳥不見,菊花盛開
    ▲軟媒時間顯示10月8日,節氣為寒露寒露氣候我國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這一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氣溫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