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李瓅 王一霖 殷旭 許雨眠) 《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實施一年多來,西安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努力讓每一個孩子在家門口上一所好學校的願景逐漸成為現實。
在西安市第六中學分校,原先在省重點西安市第六中學任教的初一年級語文老師梅娟正在上課,隨著碑林區深入實施「名校+」工程,梅娟不僅為六中分校的學生們帶來了「名師」課堂,還收了兩個「徒弟」,把自己好的教課經驗進行傳幫帶。
西安市第六中學分校語文老師梅娟:「我要做的只是把自己的經驗,以前好的一些做法和她們分享。平常上課的時候從教案的寫法,這一課會出現的問題、偏差,指導她們,我也經常會聽她們的課,就是在一起共同學習。」
西安市第六中學分校副校長李莉:「實施『名校+』以來,不單單是教學上,包括學生管理、德育工作,讓我們感受到名師的引領,最大的變化就是生源的變化,從以前兩到三個班,現在每年可以招夠8個班。」
近年來,碑林區不斷加大投入,持續深化「名校+、名校長+、名師+」改革。通過名校託管、一長多校、集團化辦學等措施,把名校長理念和名校管理經驗、教師培訓的方法複製粘貼到薄弱學校,帶動學校迅速發展;支持轄區內名校與區外學校合作辦學,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西安市碑林區教育局副局長鄧鏗:「我們碑林區利用優勢資源富集的優勢,通過優質輻射、優質發展、優質提升,最後達到優質增量,四優工程實現我們區域內『名校+』,112所市級『名校+』36所,孩子都回到了學區內的學校,不用再東奔西跑。」
在西安高新區竹南路,今年9月份剛剛建成投用的高新一中實驗中學佔地180畝,能容納96個班級,解決了附近地區孩子沒有優質公辦學校可上的難題。
西安高新一中實驗中學學生鞏一凡:「這裡環境非常好,我們學校還有遊泳館、防震減災館,讓我們學習到更多生活中的知識的地方。」
按照建設「最安全、最美麗」校園的要求,一年多來,高新區新建50所學校,改擴建學校87所,增加優質學位7萬多個,提前完成了原計劃3年內完成的任務。
西安市高新區教育局局長饒小華:「按照『三硬一軟』的標準來辦好學校,就是設施設備硬,教師隊伍硬和管理團隊硬,在實現『名校+』全覆蓋的基礎上,今年推進『名校+』升級工程。」
今年西安市共新投運195所學校,新增學位19.4萬個,一年完成了三年計劃新增學位目標總量的一半。未來兩年,西安市還將圍繞多措並舉強師資、聚焦公辦抓提升、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方面,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編輯: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