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資料筆記-2 細菌的結構

2021-01-20 醫學資料優選

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和特有成分是肽聚糖;細菌細胞壁位於細菌的最外層;主要有維持菌體的外形、抵抗低滲環境、參與菌體內外物質交換、構成細菌抗原結構等功能。    

                               

革蘭染色為紫色→革蘭陽性(G+)菌    

 

革蘭染色為紅色→革蘭陰性(G-)菌   


一、細菌的基本結構


(一)細胞壁


1.G+菌的細胞壁:其主要結構為聚糖骨架、四肽側鏈、五肽交聯橋;三維立體框架結構,強度高,厚,層數多;壁磷壁酸、膜磷壁酸是其特殊組分。革蘭陽性細菌具有一層胞質膜,胞質膜外是一層厚厚的由肽聚糖組成的細胞壁。

2.G-菌細胞壁結構:其主要結構為聚糖骨架、四肽側鏈,沒有五肽交聯橋;二維單層平面結構,強度低,薄,層數少;外膜為其特有成分,其包括脂蛋白、脂質雙層、脂多糖(LPS)。脂多糖(LPS)的結構組成中,脂質A是其毒性的主要成分,無種屬特異性。革蘭陰性細菌有兩層生物膜,即內膜(胞質膜)和外膜。


3.細菌細胞壁缺陷型菌(L型菌):無細胞壁的細菌在普通環境下會死亡,但在高滲環境下,少數細菌會存活,並具有一定的分裂和繁殖能力。那些在高滲環境下存活下來的無細胞壁的細菌被叫做L型菌。


(二)細胞膜


細胞膜位於胞壁內側,主要有能量代謝、物質轉運、生物合成、細胞呼吸等功能。細菌細胞膜向內凹陷,摺疊捲曲形成管狀或囊狀的結構,稱為中介體,多見於革蘭陽性菌。


(三)細胞質


1.作用:細胞質位於細胞膜內部,細菌新陳代謝的重要場所。                               

2.內含重要結構


(1)核糖體:一個細菌有數萬個核糖體。核糖體的化學成分為RNA與蛋白質。其有大小兩個亞基組成,沉降係數為70S,其中大亞基沉降係數為50S。小亞基沉降係數為30S。其作用是與mRNA結合形成多聚核糖體,成為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2)質粒:質粒是細菌染色體外的遺傳物質,存在於細胞質中。為閉合環狀的雙鏈DNA,帶有遺傳信息。質粒能獨立自行複製,隨細菌分裂轉移到子代細胞中。質粒不是細菌生長所必不可少的,失去質粒的細菌仍能正常存活。質粒編碼的細菌性狀有菌毛、細菌素、毒素和耐藥性的產生等,與細菌致病性和耐藥性有關。         


(3)胞質顆粒:細菌細胞質中含有多種顆粒,大多為貯藏的營養物質,包括糖原、澱粉等多糖、脂類、磷酸鹽等。胞質顆粒又稱為內含物,不是細菌的恆定結構。當營養充足時,胞質顆粒較多;養料和能源短缺時,顆粒減少甚至消失。


(四)核質 


1.功能:細菌遺傳物質,決定細菌的生命活動,遺傳與變異。


2.結構:裸露的雙股環狀DNA盤繞而成的結構,即細菌的「染色體」。


二、細菌的特殊結構


(一)莢膜


1.定義:某些細菌在生長過程中合成並分泌至細胞壁外周的一層與四周有分明界限的黏液性物質,包繞整個菌體。常用負染法染色觀察。

2.化學組成:多糖或多肽


3.功能: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質損傷作用。


(二)鞭毛


1.定義:細菌菌體上附有細長呈波浪彎曲的絲狀物,其化學成分為蛋白質,光鏡可見。 


2.存在菌:所有弧菌、螺菌;半數桿菌;個別球菌。 


3.種類:單毛菌、雙毛菌、叢毛菌、周毛菌



7.鞭毛的醫學意義                    


(1)細菌的運動器官                                


(2)鑑別細菌(有無鞭毛、數目、位置)                     


(3)與抗原性、致病性有關(黏附、運動趨向性)


(三)菌毛


1.定義:菌體表面較鞭毛更短、更細、直而硬的絲狀物,其化學成分為蛋白質,電鏡可見。

 

2.存在菌:多數G-菌,少數G+菌 


3.種類   

    

(1)普通菌毛:粘附結構,可與宿主細胞表面受體特異性結合,與細菌的致病性密切相關。                       


(2)性菌毛(F菌毛):比普通菌毛略微稍粗,一個菌體只有1~4根,通常由F質粒編碼。帶有性菌毛的細菌具有致育能力,稱為F+菌或者雄性菌。


                  


4.根據菌毛分類細菌


(1)F+菌(雄性菌):帶有性菌毛的細菌     

         

(2)F-菌(雌性菌):無性菌毛的細菌    

           

(四)芽胞 


1.定義:某些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菌體內形成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的小體,此時的細菌稱為芽胞,為細菌休眠期。                   

2.性質:對熱、乾燥、輻射、化學物質等理化因素具有強大的抵抗力。        


3.醫學意義:滅菌指標(以殺滅芽胞為標準);鑑別細菌(芽胞位置、大小、形狀)

相關焦點

  • 【醫學微生物學重點】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2、按細菌外形可分為:①球菌(雙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              ②桿菌(鏈桿菌、棒狀桿菌、球桿菌、分枝桿菌、雙歧桿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桿菌) 第二節細菌的結構1、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
  • 細菌細胞壁的結構
    細菌是自然界一種微小的生物,常見的細菌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與人體細胞不同的是,細菌具有細胞壁,細胞壁位於細胞膜的外面,對細菌具有保護作用。圖中的紫色管子是肽聚糖,肽聚糖是革蘭式陽性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可多達五十多層,是高強度的3D空間結構,對菌體有保護作用。
  • Nature:破解保守性細菌細胞壁構建蛋白RodA的結構
    現代醫學中,一些最可靠的抗生素消除有害細菌的機制就是通過破壞構建這種保護性細胞壁的蛋白。圖片來源:Janet Iwasa/Harvard Medical School近日,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報告稱,他們發現細胞壁有一個被忽視的弱點:一類造壁蛋白顯示出一個空腔,這一空腔或可被抗生素靶向。相關結果於3月28日被發表在Nature雜誌上。
  • 昆蟲翅膀帶有可以殺死細菌的納米結構
    蟬、蜻蜓等一些昆蟲的翅膀上覆蓋著可以通過接觸殺死細菌的納米結構。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新聞中心表示,該校專家弄清了這些結構的殺菌機理。這一發現有助於為醫學移植體和生物醫學裝置研發抗菌表層。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生物醫學常識——細菌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生物醫學常識——細菌 2020-05-10 14:04:38| 來源:中公教育 2020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生物醫學常識——細菌。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醫學考試材料:細菌常用染色技術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醫學考試材料:細菌常用染色技術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充分備考,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細菌常用染色技術的考試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第三課:細菌的形態與結構(下)
    所有細菌都有的結構就是基本結構(可以看做是細菌界的「公平結構」),但是也有極少數細菌總愛搞特殊,形成了一些特殊結構(也可以看做是細菌界的「不公平結構」),還有些細菌在一些特殊時期形成的結構也叫特殊結構。
  • 飛秒雷射納米結構有效減少非晶合金上的細菌粘附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作為高性能材料,大塊金屬玻璃在生物醫學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文評估了四種鋯基塊體金屬玻璃的飛秒雷射納米結構表面的細菌粘附特性。在不同能量強度(0.23和2.3 J/mm)下,飛秒雷射輻照製備了雷射誘導的周期性表面結構和納米粒子結構)。
  • 重點一:細菌的結構
    (2)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特有成分;類脂A是內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2.4.核體(擬核):細菌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圖片來源:澤成教育二、細菌的特殊結構1.莢膜:保護細菌抵禦吞噬細胞的吞噬。2.鞭毛:菌體運動(半固體培養基穿刺)。圖片來源:澤成教育3.
  •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細菌很小,小到以微米為單位。細菌有球形、杆狀、螺形三種形態。有兩種分類方式,以形態分類,細菌可分為三種,分別是球菌、桿菌、螺形菌。用革蘭染色法可分為兩類,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細菌的結構包括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基本結構是一般生存所必須的,是每個細菌細胞都有的(細菌L-型除外)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
  • 原核細胞——細菌的表面結構
    細菌的結構分為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基本結構是各種細菌都具有的結構,包括細菌的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某些細菌特有的結構稱為特殊結構,包括細菌的中膜體、莢膜、鞭毛、菌毛、芽胞。 2、細胞質膜(細胞膜) 是包圍細菌原生質的典型生物膜,由磷脂雙分子層與鑲嵌蛋白質構成富有彈性的半透性膜。厚約8~10nm,外側緊貼細胞壁,除了具有選擇性交換物質等功能外,還含有豐富的酶系,執行著許多重要的代謝功能。
  • 細菌的形態結構
    通過七年級生物課程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並且也學習了它們兩者之間的差異。那麼,你是否知道生活中肉眼不可見的微小生物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微生物中的一種——細菌。細菌的個體微小,只有用高倍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
  • 網狀結構筆記工具是一陣風嗎?
    自從 6 月 12 日 Roam Research 開放註冊,這款年費 1000 元的筆記應用非但沒有讓人望而卻步,一次付費 500 美元的用戶還讓 Roam Research 在 48 小時內的進帳超過了過去兩年間的總收入。
  • 3D生物列印新突破:細菌墨水可列印任何三維結構
    現在,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3D列印平臺,通過使用細菌墨水,可以列印出任何三維結構。墨水是由一種水凝膠和細菌混合構成。水凝膠本身是由透明質酸、長鏈糖分子和熱解矽石構成的。細菌的培養基混合到墨水中,使其具有細菌生存的所有先決條件。使用這種凝膠作為基礎,研究人員可以添加具有所需的「性能」的細菌,然後列印出他們喜歡的任何三維結構。
  • 2021年廣東衛生人才網_醫療衛生備考資料:醫學基礎知識(1.8)(2)
    絕對特異性:酶只作用於特定結構的底物,生成一種特定結構的產物。如澱粉酶只作用澱粉。  2.【答案】B  【解析】靜脈性充血又稱被動性充血,簡稱淤血。指器官或局部組織由於靜脈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積於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內而發生的淤血。在循環血液中出現的不溶於血液的異常物質,隨血流運行阻塞血管腔的現象稱為栓塞。阻塞血管的異常物質稱為栓子。
  • 醫學微生物學—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gh_9b6d824377d3 About Feature 收錄河北大學醫學部的趣事;發表、印刷各個專業的複習資料
  • 福建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微生物的分類及速記方法
    福建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微生物的分類及速記方法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19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如需了解關於醫療衛生備考的醫學基礎知識、臨床、護理、面試等資料,請點擊上方連結了解更多詳情。
  • 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邵峰實驗室發文發現細菌LPS合成的前體庚糖...
    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邵峰實驗室發文發現細菌LPS合成的前體庚糖分子可以被宿主的新型免疫受體激酶ALPK1所識別,進而激活宿主天然免疫反應清華新聞網8月19日電 (記者 趙姝婧)8月15日,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邵峰院士團隊在《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
  • Science:首次從結構上揭示細菌細胞器如何組裝
    2017年6月2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密西根州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提供有史以來一種完整的被稱作細菌微區室(bacterial microcompartments, BMC)的細胞器的最為清晰的圖片,從而揭示出這種細胞器的蛋白外殼(protein shell)在原子水平解析度下的結構和組裝過程。
  • 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學檢驗學基礎知識:細菌接種和分離技術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網同步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網醫療衛生信息: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學檢驗學基礎知識:細菌接種和分離技術,請考生多加關注。   2.分區劃線法   先將標本均勻塗布於平板表面邊緣一小區,約佔平板1/5面積,再在二、三、……區依次連續劃線。每劃完一個區,均將接種環滅菌一次。   (二)斜面接種法   該法主要用於單個菌落的純培養、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