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市場,有一類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手中握有大量的加密資產,似乎每一次市場的大幅波動,都與他們相關,在業界,統稱他們為「巨鯨」。
一般而言,「巨鯨」被認為是擁有超過價值 5600 萬美元的比特幣持有者。他們可能是早期投資者、礦工大戶、交易平臺或加密基金。而灰度投資公司(Grayscale Investments)便是著名的比特幣巨鯨之一,據統計,當前該基金擁有的比特幣超過20萬,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資產管理公司,服務的客戶主要為機構投資者,其投資動向和布局具有風向標意義。
通過了解灰度投資,我們可能會直接「預見未來」。
背靠巨鱷,實力強大
灰度投資成立於2013年,由數字貨幣集團 (Digital Currency Group) 創立,許多人可能對於DCG不太熟悉,但DCG在加密市場卻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近年不斷擴大其加密投資版圖。
據統計,DCG在全球30多個國家低調投資了100多家區塊鏈公司,含括了包括交易所、底層協議、媒體、錢包等諸多領域,常年活躍在眾多區塊鏈投資機構榜單首位。
上月底,Grayscale(灰度)表示,公司為機構投資者定製的10種投資產品的總資產達到了22億美元。單一信託基金產品包括BTC、ETH、BCH、ETC、LTC、XRP、XLM、ZEC、ZEN,佔總資產的99.1%。唯一的多元化產品Grayscale Digital Large Cap Fund,所佔比例不足1%。
GBTC仍然是該公司持有的最大資產,在2019年Q3突破了20億美元的大關。截止10月底,該基金在2019年共收到2.55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51%。GBTC今年迄今的回報率為108%,過去12個月的回報率為21.32%。
合規的基金運營模式,加之機構對比特幣越發的提起興趣,投資於灰度投資基金成為了機構的不二選擇,使得規避了持有比特幣的繁瑣步驟及可能面臨的被盜等不可控風險,這也使得灰度投資大受歡迎。
灰度調研:投資加密貨幣的理由
在2019年的加密貨幣上漲周期中,機構投資者看到了加密貨幣市場巨大的潛力,也使得部門機構投資者對其產生了認可。灰度投資月前對1000多位傳統證券投資者進行了部分調研,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結論。
1、36%的美國投資人會考慮投資比特幣。這大大出乎了灰度的意料,這也說明比特幣作為一種投資產品已經得到相當一部分傳統投資人群的認可。
2、比特幣投資已經不再是數字貨幣社區的專屬。調查顯示,潛在的投資者畫像與普通美國投資者的畫像並未有明顯區別,只是這類人群通常風險承受能力更高一些。
3、比特幣多個特點吸引投資者。83%的調查人群表示,他們可以先投一小部分,看其後續表現再決定是否跟投。而吸引他們的原因在於比特幣的稀缺性、增長潛力和低門檻。
從2009年第一個比特幣被中本聰挖出開始,比特幣歷經多次大起大落,在這10年時間裡,比特幣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但是在這次灰度調研中,也透露了投資者對於投資加密貨幣的擔憂。在對比特幣不感興趣和中立的那部分人群中,他們表示,有以下幾個問題是他們需要認真考慮的因素。
其中包括:交易所面臨的黑客威脅、加密貨幣被用於犯罪所面臨的監管問題、自身對於相關知識的匱乏等。
在灰度的這次調研中,我們看到了相關投資者對於加密貨幣市場潛力的看好,同時也看到了目前的問題,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比特幣等加密資產正穩步的朝著優質投資標的路上邁進,長期來看,當前所面臨的問題都不能從根本上阻礙加密貨幣的未來。
灰度大舉擴張,機構真的大步入場了嗎?
機構入場被我們視為加密貨幣市場牛市到來的必要條件之一,從2018年開始,我們對「機構是否入場?」這個問題就爭論不休,我們也渴望從灰度投資這類具有代表性的基金或機構尋找答案。
10月中旬,灰度投資發布Q3報告,第三季度投資流入超2.5億美元,較上季度增長兩倍。
報告稱,第三季度,以對衝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仍是灰度資金流入組成的強勁動力,其中84%的資金來自於機構投資者,相比於近一年來的80%有所增長,機構投資對加密貨幣的興趣只增不減。
此外,近80%的資金流入與將數字資產轉換為灰度家庭系列「in-kind」產品以換取股票的貢獻份額有關,而這一趨勢近期有所加速,在過去的12個月裡該佔比僅71%。
灰度銷售和業務開發總監Rayhaneh Sharif-Askary上月也對媒體表示,「媒體上有這樣的言論,說什麼時候機構投資者會介入,什麼時候開始投資,這很有趣,因為它具有諷刺意味,我們看到機構投資者一直在與我們一起投資,並且這種情況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從灰度的報告和高管的言論來看,機構確實已經入場,但是現實是仍然沒有出現真正的牛市。
The Block上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灰度GBTC資產絕大多數來自資產管理規模低於1億美元的未知客戶。
報告指出,根據灰度提交的13F表格,灰度比特幣信託(GBTC)資產的1.3%來自AUM(總資產管理規模)超1億美元的美國機構投資者。其餘98.3%來自AUM為1億美元以下的未知客戶,即不在13F表格範疇內。另外,自以太坊信託產品推出以來,擁有該產品的機構的AUM均未超過1億美元。
美國SEC規定,管理股票資產超過一億美金的機構,需要在每個季度結束之後的45天之內,向SEC提供自己在這個季度末的持倉報告。這個報告就是13F表格。
所以從種種表現來看,機構投資者對於相關投資變得越來越積極,但是大部分仍是處於試探的心態,大規模的資金仍未進場,儘管機構們紛紛看好,但是加密貨幣高風險仍然是機構需要考慮的因素。
但不管怎樣,灰度投資讓我們看到了機構的熱情,機構進場只是第一步,加密貨幣仍需進一步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