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學那會兒的猜謎語比賽中,得過很多獎品。從小對於猜謎語便十分的熱衷,猜出謎底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這跟小時候家庭中的一些民間謎語啟蒙多少有些關係吧!
「一個小黑孩兒,扛個小鐵鍁兒,挖個小土井兒,掉裡就沒影兒。」這恐怕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謎語,每次看到螞蟻的時候就會想到,親切的兒化音和形象的順口溜句式構成了一個簡單的謎語,最適合野外看螞蟻時和小朋友互動。
小時候雖然沒有現在的電腦和手機,但那時候好像過得也很有意思。那時經常纏著奶奶講故事和說謎語,奶奶雖然只上過掃盲班,但是也認識很多字,對於民間流傳的謎語、順口溜等更是口到擒來。比如:「嘣嘣的小鬼兒,沙沙的小雨兒,黃鼠狼露頭兒。」百思不得其解時,奶奶會告訴我謎底,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屁尿屎,聽到答案我們不禁一起哈哈大笑起來。民間的謎語雖然有時不十分風雅,但更多的是詼諧和親切,更適合家庭成員一起來猜謎。
還有這個,「後地有個拐彎兒牆,裡面擱個芝麻糖,誰猜著誰嘗嘗。」這個謎底的答案和上面的謎底中裡的一個是一樣的,就不細說了。這些民間流傳謎語講起來看似在逗孩子們玩,其實可以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對事物展開思考。也是一種啟蒙教育。
「蹊蹊蹺,蹊蹊蹺,站那兒沒有臥那兒高。」這個謎語打一動物,為什麼看起來很蹊蹺呢?因為有一種動物站起來竟然還沒有坐著高呢!要知道人類坐著跟站著的高度差距是很遠的。這個謎底是狗,其實後來想想,我覺得青蛙坐著比站著也高呢!
「紅公雞,綠尾巴,一頭栽到地底下。」想必這個謎語是很多人都聽過的吧,很多幼兒園會教給孩子們當兒歌,這個謎底是胡蘿蔔。
「草字頭,三點水,撅著尾巴張著嘴兒。」這個謎底是打一字,也是奶奶跟我講的,當時還驚訝奶奶還會說字謎,爺爺自豪的說:「那當然了,你奶奶不但是勞動模範,還認字!」這個謎底就是模範的「範」字。
「千根線,萬根線,落到水裡就不見。」小時候以為這個謎底應該是陽光,陽光照射的千萬條如絲線一般的光芒,但是後面想想,卻是不對的,畢竟後半句說的是「落到水裡就不見」,正確的謎底是「雨」。
「一個人,他姓王,兜裡裝了兩塊糖。」這個也是字謎,一個人字,一個王字,還有那「兩塊糖」,組合在一起,是不是很容易猜到呢?對於剛認字的小朋友,能讓孩子更容易記住這個字。
「抽筋菜,扒皮菜,刀不切自來菜。」這個也是奶奶出的謎語,答案是三種日常食用的蔬菜,都是用簡單的語言,形象的把蔬菜的主要特徵勾勒出來,只要認真思考,答案是不難猜出的,大家可以發揮想像力猜一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