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中地理:黃河下遊斷流原因分析

2021-01-10 中考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黃河下遊斷流原因分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下遊來水少。

  2、工農用水量大。

  3、人口生活用水量大。

  4、大面積屯下水漏鬥區。

  5、大氣增溫,蒸發強烈。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黃河斷流將成為季節性河流可能性增加
    前言黃河中上遊過度開發水利資源,使黃河下遊山東河段斷流,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寧夏中衛,黃河流經此處,形成片片綠洲黃河沒有在沙漠中消失,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一是黃河上遊修建有龍羊峽水庫,庫容達到247億立方米,儲水量巨大,李家峽庫容達到16.5億立方米,利用地理優勢,充分利用水利資源,以發電為主;劉家峽庫容達到41.5億立方米,該水庫也是以發電為主。但龍羊峽的絕對儲水量,堪稱中華水塔。
  • 20多年前的黃河危機,從入海口到河南斷流226天,原因為何?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孕育了延續至今的中華文化和無數華夏兒女。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黃河似乎永遠都是氣勢磅礴,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黃河經常會出現斷流的情況。
  • 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分析地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分析地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認識地圖,熟悉地圖,只不過是從外部表面現象上認識地理事物。而分析地圖是要對這些表面現象進行具體分析,以便加深對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進一步理解。
  • 黃河越是常年缺水斷流,那給汛期帶來隱患就越是巨大
    1998年7月18日 ,專家推算黃河到了2020年下遊將全年斷流,可事實上,自2000年小浪底水庫一期工程的竣工,並開始發揮調蓄作用之後,被推算的時間終於來到了現在的2020年,可結果是卻從未發生過斷流現象。
  • 1986年,黃河突然斷流,人們在河底發現的寶貝,如今已成傳說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幾千年來,黃河一直奔流不息,從未發生過自然原因引起的斷流。但是從1972年開始,黃河下遊河段卻屢屢發生斷流的事件,直到近年來才得以改善。在黃河斷流期間,人們從黃河河底的淤泥裡,曾經有過驚人的發現。虎哥今天給大家來點新鮮的,講講黃河斷流後,人們發現的東西。
  • 黃河斷流不稀奇,那長江會斷流嗎?有說長江也曾兩次斷流,真的嗎
    大多數朋友都聽到過黃河斷流的事情,從1972年開始到1996年的25年間,有19年黃河都出現了斷流現象,平均4年3次斷流,1987年後甚至連年出現斷流現象
  • 暴雨不斷,黃河下遊水患如何解決,根本原因是什麼?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遊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每年都會攜帶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遊,形成衝積平原。圖片來自百度百科·由於在下遊泥沙沉澱,不斷抬高黃河河面,為防止黃河改道所產生的損失,只得加固兩旁的黃河大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
  • 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規律的學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規律的學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理規律是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質聯繫,它包括地理原理、地理分布規律和地理演變規律三部分。學習地理規律從策略上一定要抓住「聯繫」,尋找地理事物本質聯繫的原因,明確地理事物聯繫的狀況,清楚地理事物聯繫的發展過程或趨勢。
  • 【地理探究】關於黃河的地理介紹,黃河之源被重新確認,真正源頭僅...
    中國北方最大的河流黃河在近10年來水質急劇下降。粗放型經濟的發展、生產和生活用水的大量增加,黃河已經難負重荷,斷流事件時有發生。黃河的「幾」字形的形成,就是這個原因,但是如此能夠彎曲也有她自己的獨特之處。
  • 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如何讀好地理教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如何讀好地理教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如何讀好地理教材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地理?怎樣學好地理?這是我們全體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必須認真思考的。   同學們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的家園。
  • 人類活動致黃河徑流和泥沙500年來空前減少
    黃河也不例外,人們在黃河主河道修建了多座規模宏大的攔水大壩,永久性的、徹底的、不可逆的改變了黃河的自然地理屬性。諸如因黃河上中—中遊農業灌溉和生活需水量的劇增而導致黃河下遊徑流急劇減少,斷流現象越來越嚴重;黃河載沙能力從70年代每年16億噸下降到目前3億噸左右,從而嚴重影響流域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別是黃河三角洲地理形態。黃河水量變化已成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關鍵問題。
  • 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理論的學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理論的學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理理論是有關整個地理環境或其中某一廣闊領域的整體認識,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繫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經過系統化後形成的知識體系。地理理論的學法就是通過綜合分析和系統歸納,使相關的概念和規律系統化的學法。
  • 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感性知識學習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感性知識學習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理感性知識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基礎,學習感性知識是建立地理表象的過程,地理表象是通過對地理事物直接或間接的感知建立的,越是直觀的材料,越容易建立正確的表象。
  • 2021初中地理:中國的地理位置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中國的地理位置,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中國位於北半球、東半球: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亞歐大陸東部,海陸兼備陸域和陸疆。   1.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兼備。   2.領土四至:最北53度N,最南4度N,最東135度E,最西73度E。
  • 黃河魛魚:這個「鄰居」的重現,意義非凡
    何為刀魚黃河刀魚屬於鯷科,又叫"茅刀魚",黃河刀魚的故鄉在黃河口一帶,因其形似利刀而得名。身薄色亮,細鱗小肚,吻短圓突,像一口尖刀。黃河入海口有句漁諺:麥稍黃,刀魚長。小的六、七寸,大的一尺多長,它們有時遊到海裡,有時又遊到河裡。在網上一搜這個黃河刀魚,以前在黃河眾多魚種中確實是很有名的魚種。
  • 2021初中地理:各有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各有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6、山脈構成地勢骨架   天山以北準噶爾盆地以南塔裡木盆地;   崑崙山脈以北塔裡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   南嶺以北江南丘陵,以南兩廣丘陵;   秦嶺以北黃土高原,是黃河與長江分水嶺;   大興安嶺以西內蒙古高原以東東北平原;   太行山以西黃土高原,以東華北平原;
  • 高考地理:河流專題高考考點、難點新匯總(二)
    原因分析:工農業發達,城市集中;地形平坦;交通運輸便利;歷史發展悠久等。(1)東北封冰型斷流 (2)華北乾旱缺水型斷流 (3)西北冰雪難融與乾旱型斷流 防治措施——統一管理、節水灌溉、跨流域調水 例:黃河斷流現象的成因和對策 A、黃河斷流的成因:
  • 黃河魛魚:這個「鄰居」的重新歸來,為我們帶來了驚喜
    刀魚消失的原因每年農曆三月,刀魚會陸續由黃河入海口處遊進黃河等卵孵化為幼魚後,又順著黃河來到入海口,在渤海生長和越冬。從上面黃河刀魚巡遊的路線來看,導致其瀕臨滅絕的原因就是黃河徑流斷流導致。因為黃河徑流斷流的切斷了它們巡遊的路線。而黃河徑流斷流主要有兩個原因:1,是天然因素。2,是人為影響。
  • 2021初中地理:長江概況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長江概況,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發源地: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2、流經省區:青、藏、川、雲、渝、鄂、湘、贛、皖、蘇、滬。   3、流經地區形:青藏高原,橫斷山區,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遊平原。
  • 2021年初中世界地理:東南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世界地理:東南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島國:日本(首都東京)   ⑵地形、河流   地勢西高東低(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線曲折,多半島(朝鮮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島嶼(日本四島、臺灣島等)   ⑶氣候:   ①東部沿海地區季風氣候顯著   東亞季風典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