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斷流將成為季節性河流可能性增加

2020-09-17 地球村民愛地圖

前言

黃河中上遊過度開發水利資源,使黃河下遊山東河段斷流,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如何保護我們的母親河,合理利用黃河水資源,不僅僅是黃河水利委員會的事情,也是我們黃河流域所有人的事,甚至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大事情。

黃河流域圖

在我國,流入沙漠的河流,許多成了內流河,而黃河例外

新疆的和田河、葉爾羌河、塔裡木河、孔雀河,都因為流經沙漠,滲透過多,蒸發量過大,最終乾涸而成了內流河。發源於祁連山的許多河流,流經河西走廊,流向沙漠,也沒有好的命運,沒有流入嚮往的大海。

沙漠邊緣的塔裡木河

黃河是許多流經沙漠河的命運的例外,它從巴顏喀拉山脈走來,經過雪域青藏高原,翻雪山,過草地,來到黃土高原,穿過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漠和庫布齊沙漠,這三大沙漠總面積約9.9萬平方公裡。這三大地區的年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而蒸發量高達到2700mm,黃河能衝出重圍,真乃英雄也。黃河還使寧夏平原成了塞上江南,有了天下黃河富銀川之說了。

寧夏中衛,黃河流經此處,形成片片綠洲

黃河沒有在沙漠中消失,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是黃河源頭降水量充沛。在黃河源頭,海拔高,雨雪多,年降水量達到了800mm左右,為黃河補充源源不斷的水流。

若爾蓋唐克鎮黃河九曲

二是上流修建了大型水庫,可以充分調節旱季和雨季黃河水源。黃河上遊修建有龍羊峽水庫,庫容達到247億立方米,儲水量巨大,李家峽庫容達到16.5億立方米,利用地理優勢,充分利用水利資源,以發電為主;劉家峽庫容達到41.5億立方米,該水庫也是以發電為主。但龍羊峽的絕對儲水量,堪稱中華水塔。

美麗的龍羊峽水庫峽谷景觀

三是黃河源頭主要為牧業區,農業欠發展,灌溉用水少。

四是黃河青海、甘肅、寧夏、河套地區段,人口稀少,城市工業和生活用水少,這使得黃河水可大量調配給中下遊地區。青海省每年用水量約30億立方米,甘肅蘭州用水量約14億立方米,用水較多的寧夏,年消費用水也不過70多億立方米,河套地區的工農業用水量大,也不過80多億立方米。上遊總用水量僅194億立方米,佔黃河全年總流量的3%,為黃河的不斷流做出了貢獻。

黃河中遊地區發達的農業和工業,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

陝西、山西是能源大省,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就是農業較發達的地區,陝西省每年消費水資源約163億立方米,三分之二集中在關中和陝北地區,主要用在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上,而隔壁的山西省水資源總量僅124億立方米,陝西省可調取漢江之水,實施引漢濟渭工程,而山西呢,要想發展工農業,可能只有調取黃河水了。

缺水的渭河平原

這樣的話,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貢獻了關中平原的發展,汾河則貢獻了山西的發展,所以兩個大支流,能流入黃河的水就更少了。

在後期的發展中,黃河沿岸的省市,可能會因為引水問題不斷起紛爭。

三門峽和小浪底水庫,徹底解決了下遊洪災問題

三門峽水庫,一方面解決黃河泥沙和凌流問題,起到調沙防凌作用,另一方面蓄水灌溉發電,解決農業用水和工業用電問題。而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灌溉了華北平原1760萬畝農田,年引水約100億立方米,調節豐水和枯水季,保證下遊地區不斷流。

小浪底排沙出庫

在下遊地區的河南省,是農業大省,同時也是黃河水的最大受益者,每年消耗水資源近300億立方米,主要來自黃河,而三門峽和小浪底水庫就是最大的貢獻者。所以到了黃河下遊,水流量越來越少。原因就在於中、上遊築壩攔水和工農業用水,消耗了黃河大量的水資源,到了枯水季,下遊基本斷流(好在現在有了小浪底工程,可以調節下遊水流量)。

黃河下遊有成為季節性河流的潛在危機

因為渤海是內海,流入渤海,那麼就可以叫「內流河」了,如果黃河改道流入黃海,則黃河就是是外流河了。如果黃河在山東段斷流了,沒說的,黃河就叫季節性河流了,和塔裡木河沒區別,也可能成了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

乾裂的河道

黃河的流量僅為長江的十五分之一,而兩大流域的人口以不差上下,發展精細化農業,以及工業則需要大規模的水資源。年降水量較小,蒸發量偏大,導致北方地區嚴重缺水。向黃河索取水資源是唯一選擇。例如:寧夏西海固原州區,每年調取黃河4000萬立方米的水,進行農業灌溉30萬畝土地。陝西榆林在建工程引黃入榆,每年將取黃河水7億立方米,陝西延安在建工程引黃入延,每年將取黃河水1.3億立方米,還有山西每年調取黃河水7億立方米.......以及河套地區的農業發展,都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黃河已不堪重負了。

搜「黃河引水工程」,出來一大片。

建設中的黃河引水工程

解決黃河水資源不足問題,迫在眉睫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沒得說。千百年來,我們吸乾了它的乳汁,而近來,又在狂熱地吮吸,不管不顧它那下遊乾裂肌膚,已經沒有一點水份了。人類不顧後果的貪婪索取,必將給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所以,保護我們的母親河,合理利用黃河水資源,不僅是黃河水利委員會的事情,也是我們所有華夏兒女的責任所在,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黃河的保護工作。

一是合理利用黃河水資源。西北乾旱地區,年降水量少,低於400mm,並不適合大規模的農業開發,該還林的還林,該還草的還草,給大自然退一步,海闊天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嘛!

二是合理布局沿黃河的工業,能遷的遷,能拆的拆,嚴重耗水的工廠,就搬到沿海地區,那裡有用不完的水資源。

三是嚴格控制沿黃地區的城市規模,不能也不可過度發展,生態承受不起啊。

四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應儘快上馬了。如果能把長江源頭通天河的水,調至黃河,前三個問題都不是問題了,大膽發展,合理利用就是了。

最後,用一句廣告句結束這篇文章:水是生命之源,節用用水,人人有責!

相關焦點

  • 黃河斷流不稀奇,那長江會斷流嗎?有說長江也曾兩次斷流,真的嗎
    ,1996年黃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一年之中經歷了7次斷流,時長達136天,1997年斷流天數更達到了226天,直到2000年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竣工,黃河斷流現象才得到遏制。20多年前黃河斷流可以說是很常見的事情,但基本上沒有朋友聽說過長江斷流的現象,然而有記載和傳說長江曾經也出現過兩次斷流現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塔裡木河等我國西北地區的河流,經常會出現斷流現象?
    全球各大洲中的大小河流,數以萬計,其中著名的河流包括尼羅河、亞馬孫河、剛果河、萊茵河、多瑙河、伏爾加河、長江、恆河、黃河、湄公河、珠江、密西西比河等等。河流的斷流現象河流是水循環的重要環節,屬於地表徑流的組成部分,從河流的概念來看,河流是指經常或間歇地沿著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
  • 黃河越是常年缺水斷流,那給汛期帶來隱患就越是巨大
    1998年7月18日 ,專家推算黃河到了2020年下遊將全年斷流,可事實上,自2000年小浪底水庫一期工程的竣工,並開始發揮調蓄作用之後,被推算的時間終於來到了現在的2020年,可結果是卻從未發生過斷流現象。
  • 黃河和長江有什麼不同?為啥北方河流叫河,而南方河流叫江?
    自然中,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河流不僅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眾多文明的源泉。全世界有許多有名的河流,非洲的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而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是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我們國家幅員遼闊,長江、黃河是兩條最重要,也是兩條大家最熟悉的河流。
  • 20多年前的黃河危機,從入海口到河南斷流226天,原因為何?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孕育了延續至今的中華文化和無數華夏兒女。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黃河似乎永遠都是氣勢磅礴,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黃河經常會出現斷流的情況。
  • 1986年,黃河突然斷流,人們在河底發現的寶貝,如今已成傳說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幾千年來,黃河一直奔流不息,從未發生過自然原因引起的斷流。但是從1972年開始,黃河下遊河段卻屢屢發生斷流的事件,直到近年來才得以改善。在黃河斷流期間,人們從黃河河底的淤泥裡,曾經有過驚人的發現。虎哥今天給大家來點新鮮的,講講黃河斷流後,人們發現的東西。
  • 破解黃河流域複雜水問題的基本思路
    新老水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上述七個方面的失衡,量的失衡導致水資源短缺,地下水超採;質的失衡導致水環境汙染;域的失衡導致生物棲息地減少,湖泊溼地萎縮;流(水位)的失衡導致水生態系統被阻斷,生物多樣性下降;熱的失衡導致生物多樣性演替和水生態系統退化;效的失衡導致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資源短缺程度增加;伴的失衡導致水沙關係不平衡,黃河下遊形成地上懸河,洪水威脅始終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水鹽關係不平衡導致大面積的鹽鹼化問題
  • 黃河長江有什麼區別,為何北方河流多稱為河,而南方則稱為江?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河流,非洲的尼羅河是全球最長的河流,而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則是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長江和黃河是兩條最重要,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河流。有人說,國外的河流,一般都叫做river,並沒有國內那樣的區分。從古代來說,江一般是長江的專有稱呼,而河則特指是黃河。比較著名有江南、江東這樣的說法,例如三國時期的孫權,會把自己的地方叫做江東,這是因為長江這條大河流名字而產生的。黃河是我國古老的母親河,孕育出悠長的中原文化,長江是現代氣息的象徵,長江三角洲如今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區域。
  • 【歸納加強】高考地理有關中國河流熱點問題匯總,影響河流含沙量的...
    ④氣溫較高地區:冬季氣溫高於0℃以上,河流沒有結冰期。  熱點問題3:地下水的問題與保護?  ①不合理灌溉—導致—土壤鹽漬化——科學管理。  ②過量開採——導致地下漏鬥區,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質變壞。——及時人工回灌。  ③保護自流水補給區的自然環境。  熱點問題4:黃河斷流的原因?
  • 黃河健康生命初探 黃河水利委員會國科局局長 劉曉燕
    隨著人口增加,人類對土地和資源的需求逐漸加大,穩定下遊流路、約束黃河洪水成為當時人們的強烈願望,因此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堤防是人們處理黃河的主要手段。堤防約束了洪水,減少了河道頻繁擺動的機率,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人們的願望。但堤防也限制了泥沙的堆積空間,使黃河下遊變成了地上懸河,進而增加了河道單次決口或改道的風險和損失。
  • 你了解你家鄉河流的水文特徵嗎?我國不同地區河流的水文特徵分析
    河流是地表徑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河流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十分密切,對於人類來說河流首先是具有供水的功能,人類自古以來就喜歡在河流沿岸定居,河流水給人類生產和生活提供了穩定的水源。此外,河流海具有航運開發和水能開發的價值,到了現代河流還是重要的自然景觀,臨河臨江都是十分稀缺的風景。
  • 高考地理:河流專題高考考點、難點新匯總(二)
    2、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徑流流經地區,冬季往往嚴寒多雪;隨著氣溫的回升,冬季以固態形式降落到流域表面上的積雪,第二年春季開始融化,補給河流。汛期多出現在春季或初夏。其補給水量的多少及其變化,與流域積雪量和氣溫變化有關。由於氣溫具有緩慢連續變化的特點,因而河流流量過程線的變化也比較穩定平緩。補給過程基本上是連續的。
  • 澳大利亞:河流少,季節性強,最大河流水量不及塔裡木河
    澳大利亞土地面積為769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面積第六大國,約相當於我國面積的80%,但因為澳洲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河流很不發育。除了東南部的墨累-達令河,澳洲只有短小的海岸沿岸河流和面積寬廣的內流區的季節性河流。而南部的澳大利亞灣沿岸,幾乎沒有河流。
  • 澳大利亞:河流少,季節性強,最大河流水量不及塔裡木河
    澳大利亞土地面積為769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面積第六大國,約相當於我國面積的80%,但因為澳洲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河流很不發育。除了東南部的墨累-達令河,澳洲只有短小的海岸沿岸河流和面積寬廣的內流區的季節性河流。而南部的澳大利亞灣沿岸,幾乎沒有河流。
  • 北方山區季節性河流治理的北京樣本——復活媯水河
    那時,河道斷流,河床斑駁,難覓魚鳥,不見綠色,媯水河畔,死氣沉沉。去年12月底,為期三年的媯水河流域生態修復工程完工,百餘位科技人員集體攻關,克服難題,用科技治水,修復生態……終於使媯水河四季有水,風景如畫。治水三年,改變的並不僅僅是一條媯水河,更為北方山區季節性河流的治理提供了北京樣本。
  • 這條河曾是中國河流之首,力壓長江黃河,為何很多人卻從未聽說?
    談到中國的河流,我們可能會先想到長江和黃河這兩大河流。但大家知道嗎?其實,早在千年前,我國還有一條河流也是非常著名。 顧名思義,其在古代指的便是四條具有不同意義的河流。 在2000年前的辭書《爾雅》中就分別提到了,江、河、淮、濟,它們是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江指的就是現在的長江、河指的是現在的黃河、淮指的是南北分界線淮河。而這個濟,叫濟水,其便是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這條河流。
  • 2021初中地理:黃河下遊斷流原因分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黃河下遊斷流原因分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下遊來水少。   2、工農用水量大。   3、人口生活用水量大。   4、大面積屯下水漏鬥區。   5、大氣增溫,蒸發強烈。
  • 黃河魛魚消失幾十年後重現,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聽聞黃河入海口發現了黃河魛魚成年活體,雖遠在千裡之外,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環境監測站站長王佔海也感到十分高興:「我們的母親河水環境有所改善了。」黃河魛魚曾經是活躍在黃河下遊和入海口的一種魚類,因為其肉質鮮美而成為頂級食材,一度受到追捧成為餐桌上的寵兒。
  • 黃河河水化學研究揭示溫度對Li同位素季節性變化的控制
    黃河中遊流經黃土高原,黃土具有較為均一的、可以代表上地殼的元素及Li同位素組成,並得益於季風造成的強烈季節性氣候反差,使得Li同位素示蹤陸殼尺度上矽酸鹽風化成為可能。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員首次在黃河中觀察到了溫度對河水Li同位素組成季節性變化的控制(如圖),彌補了標準同位素分餾效應預測的缺失。
  • 1954年長江斷流事件:江水突然消失2小時,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我國古代的大型部落基本上都在長江、黃河、松花江流域地區,與我國同為文明古國的埃及(尼羅河)、印度(恆河)、巴比倫(狄格裡斯河與幼法拉底河)也都是傍水而設。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封建迷信還沒有徹底消滅,村民們都說這是龍王爺送給村子的禮物,便派了很多的年輕小夥要將這艘沉船撈上岸,沒想到大約兩個小時之後長江突然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