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塞爾維亞駐俄羅斯大使斯拉文科傑爾濟奇10日接受俄羅斯《消息報》採訪時表示,北約的政策破壞了整個巴爾幹地區的穩定。
據俄羅斯《消息報》4月11日報導,傑爾濟奇在採訪中提到北約支持「大阿爾巴尼亞」項目(主張按照歷史上及目前阿爾巴尼亞族裔的分布來重新劃定國界,建立一個更大的阿爾巴尼亞族國家)以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波赫)共和國和塞爾維亞科索沃和梅託希亞自治省的激進伊斯蘭主義者。傑爾濟奇稱,過去三十年來,塞爾維亞人與北約的關係是可悲的。因此,塞爾維亞不打算加入北約。
圖說:塞爾維亞駐俄羅斯大使斯拉文科傑爾濟奇
報導稱,1990年,北約聯軍先是轟炸了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的軍隊,隨後又襲擊了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和國,並於1999年對南斯拉夫進行了導致數千人死亡和受傷的轟炸。
「轟炸的可怕後果至今仍記憶猶新。塞爾維亞是一個軍事中立國,不想加入包括北約在內的任何軍事集團。歐洲進一步加強侵略性軍事化有何意義?北約準備對誰發動戰爭?看看30年前北約東部邊界在哪裡,今天又移動到哪裡。」傑爾濟奇說道。
傑爾濟奇認為,歐洲應用和平、不同文化傳統和平共存、經濟繁榮發展、保持對話和互相諒解的政策來代替軍事化。與此同時,塞爾維亞激進黨議員亞歷山大舍舍利表示,北約在巴爾幹地區的政策旨在阻止俄羅斯與該地區各國接近。
據報導,1999年北約聯軍對南斯拉夫進行了導致數千人死亡和受傷的轟炸,其藉口是保護科索沃和梅託希亞自治省的阿爾巴尼亞人擺脫塞爾維亞軍隊和警察的行動。轟炸期間,北約向990個目標發射2300枚飛彈、投擲14000枚包括貧鈾彈和集束炸彈在內的炸彈。超過2000名平民在轟炸中喪生,其中包括88名兒童,數千人受傷。超過20萬塞爾維亞人被迫撤離科索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