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新一輪寒冷天氣到來已做好充分準備 能源供求總體平衡保證人民...

2021-01-19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回應近期能源需求熱點話題——

入冬以來,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低溫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能源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局部地區尖峰時段供需偏緊,面對新一輪降溫天氣的到來,有關方面如何應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

多措並舉保民生用氣

據氣象部門預報,自12月28日起,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下降6~8℃,其中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漢、江南等地降溫10~12℃。低溫天氣將增加天然氣的需求,同時會對天然氣保供工作帶來一定影響。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表示,為應對新一輪寒冷天氣到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充分發揮與各有關部門、各地區和各有關企業建立的保供日調度機製作用,提前統籌謀劃,加強協調調度,從供需兩側發力,做了一系列充分準備。從目前供需情況看,儘管部分區域、部分時段可能出現保供壓力加大的情況,但是總體上是平衡的,民生用氣是有保障的,能夠保證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一是千方百計增加資源供應。督促上遊供氣企業保持氣田安全滿負荷生產,增加供應。統籌優化各接收站窗口期安排,全力增加現貨LNG資源採購。中俄東線中段近日已投產,可增加1000萬立方米/天以上的資源供應。在廣西等地方支持下,北海LNG接收站復產,也為應對此輪寒冷天氣提供了保障。

二是重點保障北方地區取暖用氣需要。今年供暖季繼續加大對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用氣的保障力度,將資源安排向7個重點省市傾斜。目前,北方清潔取暖的7個重點省市日供氣量約4.7億立方米,保持兩位數增長,佔全國供氣量的40%左右,總體保障是比較好的。

三是充分發揮儲氣調峰作用。今年供暖季期間,可動用的儲氣量比去年增加約50億立方米。為應對這一輪寒冷天氣,將統籌使用好儲氣庫和沿海接收站儲罐。截至12月24日,儲氣庫剩餘可採氣量近100億立方米,按最大能力仍可採70天左右。

其他措施包括:將管存提高到高位水平、組織增加「南氣北上」、保障LNG船舶及時靠港接卸、做好保供穩價工作、組織做好精準有序的「壓非保民」預案、及時協調解決影響供暖供氣的個案問題,等等。

完善企業用電保供協調機制

入冬以來,全國用電需求快速增長。經濟快速恢復、極寒天氣、供應能力受限等多重因素疊加,湖南、江西出現高峰限電情況,浙江推動能耗雙控和減煤過程中也出現了局部限電的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立即協調有關方面,採取多項措施及時應對。目前湖南限電基本恢復,江西12月19日起未再限電,浙江對個別地方做法也進行了糾正,全國電力供需形勢趨於平穩。

近日又將出現持續低溫天氣,預計全國用電需求還要攀升。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表示,為做好應對,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全力做好電力供應保障。

一是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企業責任。督促地方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監督檢查,全面排查,查找漏洞,消除隱患,堅守民生底線,確保居民和公共服務等民生用電。督促企業強化保障安全穩定供應責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增產增供,加強設備安全維護,保證運行安全可靠。協調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做好保障工作,確保群眾溫暖過冬過節。

二是科學優化有序用電預案。要求各地政府部門和有關企業對有序用電預案全面進行梳理,科學論證,保證不能涉及民生領域,不能涉及居民。進一步明確預案的啟動流程,對預案涉及所有用戶的合理性進行排查,保證切實可用。要求執行方案前,切實履行告知義務,做好供電風險預警告示,確保企業有預期。極端情況下實施方案時,做到只限電不拉電。

三是突出重點做好電力供應。指導重點地區做好發輸變電設備運行維護,保證高峰期間的電力供應能力。動態掌握重點電廠存煤水平,組織電力、煤炭和運輸企業加強產運需銜接,確保電廠存煤穩定在合理水平以上。充分利用大電網資源配置的優勢,優化全網運行方式,統籌做好跨區域的電力餘缺互濟,做好水核風光火等電源的統籌調度,保障重點地區和民生能源供應。

四是完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保供協調機製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密切監測跟蹤供需變化,個案問題早發現,早報告,早協調,早解決。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強化煤炭應急保障機制

供暖季以來,電煤需求有所增加,但供應總體穩定,可以滿足生產生活等用煤需要。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對即將到來的寒冷天氣,已提前做好準備,制定了周密的煤炭保供應急預案,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一是全力組織增產增供。指導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煤炭主產區和重點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產能釋放,千方百計滿足用煤需求。根據供需形勢適當增加煤炭進口,優先用於發電供暖用煤需要,充分發揮好進口煤補充調節作用。

二是加快提升電廠存煤水平。每天監測全國重點電廠的存煤水平,及時跟蹤掌握電煤供應情況,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供應中出現的突出問題。針對少數電廠存煤偏低的情況,立即協調落實煤源和運力,目前電廠存煤穩步提升。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18天以上的合理水平。

三是加強重點地區用煤保障。對電煤供應相對偏緊的湖南、江西,協調煤炭主產區和煤炭企業對存煤水平較低的電廠給予資源保障,協調鐵路企業優化運輸結構,最大程度給予支持。目前兩省重點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均在18天的合理水平。

四是組織應急保供資源。已經組織煤炭主產區和煤炭企業在產地、鐵路沿線和北方主要港口,準備了一批應急保供煤炭資源,長則3~4天,短則1~2天就能供應東南沿海和兩湖一江等重點地區。

五是強化應急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建立由有關部門、地方政府、煤炭企業和運輸企業的多方協同聯動機制。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及時啟動預案,調動煤炭生產企業組織煤源,協調銜接運力,保障電廠正常運行。(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張洽棠)

相關焦點

  • 如何應對新一輪降溫天氣?發改委回應:電煤需求有所增加 供應總體穩定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劉麗靚)面對可能到來的新一輪降溫天氣,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近日就冬季能源保供工作答記者問時表示,目前供需總體平衡,民生用氣有保障。全國電力供需形勢趨於平穩。電煤需求有所增加,但供應總體穩定,可以滿足生產生活等用煤需要。
  • 新一輪寒冷天氣將對天然氣保供有哪些影響?國家發改委回應
    入冬以來,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低溫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能源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局部地區尖峰時段供需偏緊,面對可能到來的新一輪降溫天氣,有關方面如何應對?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問題一:下周新一輪全國大範圍寒冷天氣將對天然氣保供帶來哪些影響?你們準備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 降溫季如何保障取暖能源供需平衡?國家發展改革委解答
    入冬以來,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低溫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能源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局部地區尖峰時段供需偏緊,面對可能到來的新一輪降溫天氣,有關方面如何應對?記者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
  • 江西:持續做好寒冷天氣防範應對工作
    1月5日,江西省氣象災害防禦(人工影響天氣)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通知,要求持續做好寒冷天氣防範應對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門將防範工作抓細、抓實,謹防低溫、雨雪、冰凍、大風等惡劣天氣對能源供應、農業生產、交通旅遊、衛生防疫和人體健康等帶來的不利影響。
  • 寒冷天氣來襲:豬舍做好準備了嗎?
    總體而言,這些伴隨冬天到來的潛在風險都可能影響我們正常的豬場運營。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則是確保這些問題不會在冬季流行,從而避免對經濟造成損失。 影響空氣品質的主要因素包括: 1.場內是否能夠保證良好的通風換氣 2.地區及季節變化 3.飼養系統及密度 4.動物營養 讓豬舍為冬天做好準備,關鍵是要關注空氣品質和營養
  • 我國中東部迎來新一輪雨雪降溫天氣,「冷冬」來了!煤價會大漲嗎?
    據報導,受冷空氣影響,11月22日—23日,我國中東部地區迎來新一輪雨雪降溫天氣過程,將有18個省會級城市集體創下今年下半年最高氣溫新低。各地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全力應對。隨著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供暖季,煤炭、天然氣冬季保供也進入了關鍵時期。
  • 哈醫大一院眼科視光學中心做好準備應對國慶期間驗光高峰
    (徐旭)國慶七天小長假即將到來,在充滿喜迎佳節的祥和氣氛中,哈醫大一院眼科視光學中心已經做好準備,應對國慶節兒童青少年驗光小高峰。今年以來,哈醫大一院大力實施「看病不求人」方案,旨在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的根本問題。
  • 吉林省積極做好防低溫、防暴雪、防冰凍等極端天氣應對準備工作
    &nbsp&nbsp&nbsp&nbsp11月19日下午,吉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應對雨雪冰凍天氣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從18日開始,吉林省迎來歷史罕見的強雨雪大風冰凍天氣,具有雨雪風交加、氣溫驟降、降水量大、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等特點,對安全生產工作帶來嚴峻挑戰,對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目前,全省上下正在積極做好防低溫、防暴雪、防冰凍等極端天氣應對準備工作。
  • 溫馨提醒|希臘將迎寒冷天氣,請做好防範應對
    1月2日,希臘國家氣象部門發布預警,名為「索菲亞」的北極冷氣團將抵達希臘,給全國大部分地區帶來寒冷天氣,希臘中部、北部等地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降至零攝氏度以下
  • 國家能源局:寒潮天氣下人民群眾用能有保障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司長童光毅8日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本輪寒潮天氣影響下,全國用氣量、發用電量均創歷史新高,電廠耗煤量也保持高位。但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全國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平穩,人民群眾用能有保障。
  • 如何理解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就成為更加突出的問題,而且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用「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來概括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遵循價值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立場,正確認識「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既是實事求是對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進行的事實判斷,也是立足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基本立場進行的科學認識。
  • 寒潮天氣席捲南北方 各地各部門迅速應對
    各有關方面要統籌資源平衡和產銷銜接,搞好科學調度,強化針對性調節,密切上下遊協作,加強對薄弱環節的安全管理,確保天然氣產銷儲運設施平穩運行。各地要加強輿論宣傳引導,促進能源節約和合理利用。在迎峰度冬期間要進一步加強需求側管理,採取壓減可中斷用戶、推廣錯峰避峰、合理控制供暖溫度等措施,有效削減高峰用量;按照新修訂的《天然氣利用政策》明確保供序列,把確保居民生活用氣放在首位。
  • 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企業做好準備了嗎 ?
    「十四五」規劃即將開啟,SDGs,碳達峰,健康中國,美麗中國,碳中和,一個個近期、中期和長期目標已經設定,作為治汙減排主體責任的企業,尤其是「世界工廠」產業鏈條上的中國企業,是否做好了準備?我們認為,挑戰仍然極為嚴峻。
  • 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企業做好準備了嗎?
    「十四五」規劃即將開啟,SDGs,碳達峰,健康中國,美麗中國,碳中和,一個個近期、中期和長期目標已經設定,作為治汙減排主體責任的企業,尤其是「世界工廠」產業鏈條上的中國企業,是否做好了準備?我們認為,挑戰仍然極為嚴峻。
  • 專家: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徐曼)在11月13日至15日召開的張家口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19)上,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調整,供求關係總體緩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
  • 不做好這些準備很危險!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雙颱風尤其是「山竹」,此前,一股橙色力量已經開始了行動——中國平安旗下平安產險已通過鷹眼系統DRS,排查到近七百個風險標的,並通過郵件、電話、微信、簡訊等方式逐一發送預警指引;其中,針對30個高危區域標的,排風控專家已趕赴現場協助客戶進行防災防損服務,並贈送防汛防臺物資
  • 2020年是寒冷的冬天?農民先做好準備,科學家早已預測!
    2020年是寒冷的冬天?農民先做好準備,科學家早已警告!在網絡上有傳言稱2020年有可能是近60年來最為寒冷的冬天,出現的原因是因為受到了拉尼娜的影響,在2008年因為拉尼娜的出現而導致溫度的驟然降低,農作物大面積死亡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因此在今年溫度開始降低之後,有很多人表現出了同樣的擔憂,那麼今年是否會因為巴尼娜的出現,而導致成為60年來最為寒冷的冬天呢?
  • 張慶偉: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時強調 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9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來到黑龍江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工作,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堅守在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一線的交通民警、幹部職工、清冰雪作業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
  • 資中縣供電公司:做好五方面工作應對雨雪冰凍天氣
    四川新聞網消息 近日,內江市氣象臺發布的強降溫藍色預警,資中縣地區將迎來一次強降雪天氣。1月7日,國網資中縣供電公司緊急召開應對「1.7」雨雪冰凍極端天氣工作會,安排部署雨雪冰凍天氣防災搶險工作。為切實防範雨雪冰凍極端天氣對電力設施造成的安全風險,做好電網防災搶險準備,資中公司高度重視,提前制定雨雪冰凍天氣方案及災害應急處置預案,及早安排部署,動員各部門、班所全力參與雨雪冰凍極端天氣應急處置工作。此次寒潮降溫天氣來勢洶洶,資中公司提前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全力防範極端天氣對電力線路和設備運行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