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入鄉隨俗」,去了德國就要遵從當地的社會風俗和生活習慣,對於留學生來說,除了要適應校園裡的生活,也要了解德國的社會風俗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比如說人們是怎樣出行的,周末都幹什麼等等。今天,小編就給你們講點德國的社會生活方面的內容,具體都有什麼呢?往下看!
德國的地鐵火車不檢票!
什麼?不檢票?怎麼可能?但事實是,德國的地鐵和火車確實不檢票!德國的地鐵站、火車站不設安檢和檢票口,什麼人都能上直接火車,因此買不買票全憑自覺。
不過你也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因為地鐵和火車上會有工作人員隨機抽查,所有查票員都是身著便裝,根本無法提前預知,如果被查到沒有票或者票無效,則會被開罰單,嚴重者還會被記上不良記錄。
在德國,人們周末不逛街
在國內,逢年過節或是周末,我們都會去逛街採購,看各個商業區人潮湧動,各大商家紛紛延長營業時間、絞盡腦汁賣力吸引消費者。而在德國,周日和節假日的時候,街道尤為冷清,幾乎所有商店都關門休息,想逛街買東西沒去處。因此想要周末去逛街的小夥伴,趁早還是算了吧!
Termin很重要
有些小夥伴會納悶Termin是什麼玩意?說白了就是一個筆記本!用原子筆寫字的那種筆記本,不是和電腦一家的那個筆記本!
在德國,Termin的地位是想像不到得高:延籤證需要Termin,看病需要Termin,甚至找教授問問題,也需要約Termin。
德國人一般有一個記事本,專門記各種Termin的。
在德國一定要先把垃圾分好類,再處理掉
德國算是世界上垃圾分類執行得比較好的國家之一。在德國,塑料類、紙張類、廚餘類垃圾要放在不同的垃圾桶裡。這些垃圾桶顏色不一,上面寫著不同的垃圾類型。
城市與森林共存
德國的森林覆蓋率很高,如果從高空俯瞰,你會發現城市被濃鬱的森林所包圍。在德國,政府對綠化的重視程度極高,大街兩頭,到處可見一片片鬱鬱蔥蔥的高大樹木,甚至有的時候,城市裡面還有大片大片的森林,將城市不同的區隔開,比如柏林的Grunewald就是一個林區。
在德國,城市裡的森林不會因為大肆興建房資產被砍伐掉,畢竟森林是大自然的「調度師」,對氣候和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重要性不必多言。
德國的天氣和我們國家不一樣,需做好應對準備
德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雨水豐沛,十一二月的時候,氣溫經常還在零上,因此德國的冬天下雨比下雪多一些。
十二月份的時候連續半個月天天下雨的情況在德國不足為奇。雪能使人心曠神怡,而溼漉漉的雨天則容易讓人壓抑。並且,作為高緯度地區,德國冬天的黑夜特別長,基本上下午四點鐘天色就暗下來了,到了第二天早上八點才亮天。連綿的陰雨天加上晝短夜長,太陽成了奢侈品,很多人包括很多德國本地人都因為天氣的原因患上了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季節性情緒失調)。
在德國也會遇到掉頭髮的問題
掉頭髮不只是咱們國家青年才有的煩惱,德國人也掉頭髮,至於掉頭髮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德國的水的問題,有人說是精神壓力大,也有人說是德國長期的陰雨天造成的。
在德國上學全憑自覺
在德國上大學,你得做好思想準備,到了德國需要自己找房子,學校不管;報到註冊自己完成,學校不管;延籤證自己辦,學校不管;我的天哪,一切都要靠自己!而且,班級裡沒有班主任,沒有學習委員,也沒人提醒你什麼時候該交作業了,什麼時候該交論文了,但是到了考試的時候學校會向你要成績的!因此,你還是老老實實的自己把時間安排好吧。
德國對於我們來說畢竟是異國他鄉,風俗文化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差距,小夥伴們一定要多多了解這方面的內容,為自己的留學生活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