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自己驚天動地聲響的鵝毛詩人唐國明與他寫給林黛玉妹妹的獻詩
————————————————————————————————
鵝毛體指的是鵝毛詩人唐國明鵝毛一樣的本質,
鵝毛詩就是鵝毛一樣回歸唐詩宋詞之魂的真詩。
——題記
————————————————————————————————
唐國明說:「我不但有長風情懷與鵝毛風範,而且有清風朗月之肉與閒雲流水之骨。」
————————————————————————————————
————————————————————————————
《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的「考古復原」根據與資料來源於程高本《紅樓夢》後40回。
唐國明定理:
1、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不對等素數都分布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或說,每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的一半,且兩個不同的素數分布在這個數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
2、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處在4的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的「零鄉」……
————————————————————————————————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工匠(紅樓夢曹文考古復原工匠)、作家唐國明作品
——————————————————
第一首:不再談論死亡
——————————————————
從今天開始,不再談論死亡
我要好好活在塵世上,好好在
這個叫向陽坡的地方,談情說愛
寫詩給遠方愛詩的姑娘
………………………………………………………………………………
不再計較名利與得失,好好堅持自己
坐在鵝毛雲繚繞的村莊,與群鳥歌唱
………………………………………………………………………………
即使許多人渴望我死亡,我要好好活在
每一個能讓我活的地方,以最低的生活姿態
面對每一座高高的山崗
學會愛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
學會走出山林去外面流浪
………………………………………………………………………………
也許活著的感覺如同死亡
但一定要以活著的活著
保留自己迷惘時清醒在遠方
………………………………………………………………………………
假若遠行對自己傷害更多
就繼續學會老實地呆在
自己的向陽坡、雲夢湖
與麓山交給我的紅樓夢村莊
………………………………………………………………………………
繼續完成自己的文學詩歌理想
像李白那樣,提著酒,裝著詩
面對天下一輪又一輪月亮
數著天下一個又一個叫田園的村莊
………………………………………………………………………………
像一隻又一隻鳥,站在每一棵
能讓自己站的樹上,發出自己驚天動地的聲響
像一片又一片鵝毛,聚集在
屬於自己的鵝毛雲上
隨大風飛向四方
………………………………………………………………………………
我不希望,這個世界每一個人像我一樣
我只希望每一個我自己要學會
像江河順勢流淌,流出自己千古不朽的樂章
像唐國明一樣,每一天把詩歌寫在鵝毛紙上
像藏獒一樣如王,面對各種荒野的虎狼
守護著自己的高原陽光
守到我消失在這個我活過的世界上
………………………………………………………………………………
在絕望的絕望裡,我理解了活與死亡
在希望與絕望中只要看到村莊的炊煙升起
我就有了生存下去的力量
」
「
——————————————————
第二首:寫給林妹妹的獻詩
——————————————————
隔著大河,我擁抱彼岸的你
彼岸的花朵開得異常美麗
我背後的天空是那麼空寂
你我隔河而立
在各自的河岸隨水流而去
…………………………………………
你坐在通天的玉階上
你在望著遠方還是在想像
你在山裡你在夢裡
你是山裡滴滴露珠修成的仙體
…………………………………………
我睡在月亮裡
我睡在你的眼淚裡
我淚水清潤的身體
白天勞動晚上想你
…………………………………………
你本來在天上,為什麼來到大地
做那情啊愛啊詩啊琴啊的夢想
你本來是一根仙草
又為何要如花朵那樣開放
…………………………………………
那件屬於天下的舞衣,你已脫下
你撥動大河的琴心
你閃閃的夢露玉翠了天下
——————————————————
第三首:鵝毛詩人的自述
——————————————————
我是人稱輪迴轉世的曹雪芹,我是隱居麓山向陽坡上的鵝毛詩人唐國明
因《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這個作品,我奠定開創了「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這門學問
我無意5天內寫下了詩歌100多首開創了一種叫鵝毛詩的詩歌;從那時起,我成了雲夢湖邊的天鵝,隨意在紙上用毛筆寫著我的鵝毛詩書
從此,一種叫詩的食糧,在我筆耕的田野上,它像不停奔流的大河,它像山崗起伏著一棵又一棵叫智慧的樹,它永不停息地貢獻著它的智慧與財富
憐我清貧的人像嘆息梵谷哥哥、海子弟弟、曹雪芹兄弟一樣嘆息我,嫉妒我才華的人試圖用各種垃圾將金燦燦的我淹沒
我每天在布滿這樣刀口的吊橋上搖晃行走,每天坐在向陽坡上,坐在自己的王座上頭戴自己王冠 ;既然已來到世上,就要堅持完成自己的《零鄉》,給自己的青燈添香,活到自然死亡
在考古復原完《紅樓夢》第六十七回曹文的那天,我徹底實現了我讀懂一本書的夢想,我徹底隱居在了曹雪芹的百回《紅樓夢》裡,也徹底開始與詩歌群鳥飛翔在你看不見的雲夢湖中央
修德安和天下,思危奮發圖強
———————————————————————————————
……………………………………………………………………………………………………
唐國明的書法:鵝毛帖
……………………………………………………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 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我們都是途中人。
3、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4、寫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
5、我被一切改寫,我在改寫一切。
6、力定乾坤,理安天下。
7、我不但有長風情懷與鵝毛風範,而且有清風朗月之肉與閒雲流水之骨。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唐國明從《紅樓夢》程高本後40回中不斷從裡面找出曹雪芹所有可能寫的情節的點與段落、語句,如同尋找一個被人分屍後的屍骨,將找到的點點滴滴曹文骨肉組織起來,然後以考古復原的方式復活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後的曹文二十回,
自然地契合了脂批中多次提到的百回《紅樓夢》,名為《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
在仍以考古復原方式復活《紅樓夢》第67回曹文的基礎上,與對前79回的再次校對上……
另,前八十回其他回,是以俞平伯先生校對的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紅樓夢》前八十回、
河南鄭州2004年9月海燕出版社第1版周汝昌先生用所有脂批本匯校的八十回《紅樓夢》
與2003年4月作家出版社第1版鄭慶山先生校訂的《脂本匯校石頭記》八十回為主校本,
以考古復原的方式相互匯校而成,再與200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第3版《紅樓夢》互校一次成文後,
加上我在程高本後四十回基礎上去偽存真考古復原的八十回後的二十回《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
而合成了這個前後語言風格統一、脈絡貫通,回歸於曹雪芹原意原筆的百回版本——
《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
————————————————————————————————
——————————————————————————
唐國明簡介:
………………………………………………………………………………
唐國明是誰,他是——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漢子;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究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的文人;
一個胸懷「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著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哲人」;
一個「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的感性學者;
一個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的山裡人。
………………………………………………………………………………
唐國明說:「讀書人精神就是『讀萬卷書,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行萬裡路,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他說,讀書人的性格就如他追夢10多年租住在長沙嶽麓山8平方米房間裡坐「冷板凳」中,在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礎上;在網際網路時代,在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所表現出來的如他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力定乾坤,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理安天下,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讀萬卷書,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行萬裡路,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
——————————————————————
………………………………………………………………………………………………………………………………………………………………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考古復原紅樓夢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內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自2013年始其墨跡「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與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跡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通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導,被美國及其海內外無數報刊網絡媒體報導至今。
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通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2019年4月江蘇無錫市《太湖》雜誌雙月刊發表唐國明鵝毛式探索小說開山之作《堅守在長城要塞上的士兵》。
什麼是唐國明「鵝毛小說」,就如作家唐國明本人所說的——
鵝毛式小說,就是吸收了詩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創作手法,就像鵝毛脫離了天鵝,迎風四處飛舞,鵝毛仍然是這隻天鵝身上的鵝毛。
…………………………………………………………………………………………………………………………………………………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不對等素數都分布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或說,每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的一半,且兩個不同的素數分布在這個數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遞增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遞增為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遞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於零的正整數,通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回歸無窮數據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著這些數群回流,會回流出通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循環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轉向下一波段過程中若2+3n不合2+4n與1+2n形式,則2+3n根據「奇變」「偶變」規則直接除以2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數的前提下,則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於「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隨n數據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這個「3x+1」猜想「奇變」「偶變」運行模式已經預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將來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以大數據形式進入4、2、1循環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人類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會發生變化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發生變化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著「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在讓一切守恆,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數據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運行形式的數據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於一個未知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處在4的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的「零鄉」……
我們都是途中人。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