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6日報導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0月4日刊載題為《為什麼俄羅斯需要亞塞拜然》的文章,文章分析了俄羅斯在納卡衝突中保持中立等距立場的原因,全文編譯如下: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局勢激化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莫斯科為何不急於支持亞美尼亞和批評亞塞拜然?答案在於,莫斯科和巴庫保持著密切關係,而且不光是經濟關係。那麼,亞塞拜然對俄羅斯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在哪裡呢?
俄羅斯軍事專家、《國防》雜誌主編伊戈爾·科羅琴科說:「俄羅斯在納卡衝突中保持中立等距的立場。對我們而言,亞塞拜然的戰略價值不亞於亞美尼亞。」
科羅琴科說:「亞美尼亞購買俄羅斯武器,但亞塞拜然買得更多。同樣重要的是,巴庫是為數不多的用現款支付的夥伴之一。亞塞拜然有進行這些採購的經濟基礎。」亞美尼亞則通過莫斯科給葉里溫的定向貸款來支付。
這位專家提醒:「近年來,俄羅斯總共向亞塞拜然出售了超過50億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本網注)的武器,包括齊射火箭炮、重型噴火系統、大量現代坦克和裝甲運輸車,以及最新版本的S-300防空飛彈系統。兩個月前有消息稱,亞塞拜然對購買俄羅斯的蘇-35和米格-35新型戰機表現出興趣。」
此外,普京和阿利耶夫的良好私人關係也是俄阿關係的重要因素。這位專家說:「兩國元首之間存在所謂的『化學反應』,即好感、支持和友誼,這在國際交往中相當重要。」
亞塞拜然專家、南高加索政治俱樂部負責人伊利加爾·韋利扎傑說,俄阿兩國都對經濟往來感興趣——去年,兩國貿易額超過30億美元,增長了約一倍。
韋利扎傑表示,在俄羅斯的大量亞塞拜然僑民是影響兩國關係的重要因素。這位政治學家指出:「據官方統計,約有60萬亞塞拜然人擁有俄羅斯國籍。在俄羅斯定居、長期居留或經常往來的亞塞拜然人超過300萬。」
俄羅斯大企業裡也不乏亞塞拜然移民,比如出生在巴庫的俄羅斯公民、盧克石油公司總裁瓦吉特·阿列克佩羅夫。
這是9月29日在亞塞拜然臨近納卡邊境的塔塔爾地區拍攝的在衝突中受損的房屋。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