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分析:俄羅斯為何在納卡衝突中保持中立等距立場

2020-12-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6日報導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0月4日刊載題為《為什麼俄羅斯需要亞塞拜然》的文章,文章分析了俄羅斯在納卡衝突中保持中立等距立場的原因,全文編譯如下: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局勢激化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莫斯科為何不急於支持亞美尼亞和批評亞塞拜然?答案在於,莫斯科和巴庫保持著密切關係,而且不光是經濟關係。那麼,亞塞拜然對俄羅斯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在哪裡呢?

俄羅斯軍事專家、《國防》雜誌主編伊戈爾·科羅琴科說:「俄羅斯在納卡衝突中保持中立等距的立場。對我們而言,亞塞拜然的戰略價值不亞於亞美尼亞。」

科羅琴科說:「亞美尼亞購買俄羅斯武器,但亞塞拜然買得更多。同樣重要的是,巴庫是為數不多的用現款支付的夥伴之一。亞塞拜然有進行這些採購的經濟基礎。」亞美尼亞則通過莫斯科給葉里溫的定向貸款來支付。

這位專家提醒:「近年來,俄羅斯總共向亞塞拜然出售了超過50億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本網注)的武器,包括齊射火箭炮、重型噴火系統、大量現代坦克和裝甲運輸車,以及最新版本的S-300防空飛彈系統。兩個月前有消息稱,亞塞拜然對購買俄羅斯的蘇-35和米格-35新型戰機表現出興趣。」

此外,普京和阿利耶夫的良好私人關係也是俄阿關係的重要因素。這位專家說:「兩國元首之間存在所謂的『化學反應』,即好感、支持和友誼,這在國際交往中相當重要。」

亞塞拜然專家、南高加索政治俱樂部負責人伊利加爾·韋利扎傑說,俄阿兩國都對經濟往來感興趣——去年,兩國貿易額超過30億美元,增長了約一倍。

韋利扎傑表示,在俄羅斯的大量亞塞拜然僑民是影響兩國關係的重要因素。這位政治學家指出:「據官方統計,約有60萬亞塞拜然人擁有俄羅斯國籍。在俄羅斯定居、長期居留或經常往來的亞塞拜然人超過300萬。」

俄羅斯大企業裡也不乏亞塞拜然移民,比如出生在巴庫的俄羅斯公民、盧克石油公司總裁瓦吉特·阿列克佩羅夫。

這是9月29日在亞塞拜然臨近納卡邊境的塔塔爾地區拍攝的在衝突中受損的房屋。新華社發

相關焦點

  • 亞塞拜然國防部稱在納卡地區衝突中損失2783名士兵
    本文轉自【海外網】;海外網12月3日電據路透社報導,亞塞拜然國防部當地時間3日稱,在納卡地區衝突中損失2783名士兵。報導稱,亞塞拜然至今仍有100多名士兵下落不明。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9月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雙方都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和率先發動軍事進攻。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導人此前已籤署有關在納卡地區停火的聯合聲明。聲明規定,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軍隊將停留在各自陣地,俄維和人員將進駐納卡監督停火。
  • 俄媒: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
    原標題: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媒如是說文章導讀俄羅斯《觀點報》網站近日刊發文章,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及走向進行分析,並對俄方立場提出建議,其概要如下:1。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應更加重視中美博弈走向的複合性和複雜性。因全文篇幅較長,參考消息網現摘譯如下:《俄羅斯應當在中美貿易戰中如何表現》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月6日中美貿易戰成為2018年對世界經濟而言最重要的事件。川普將對華施壓視作「使美國再次偉大」戰略計劃的一部分。這場衝突會導致實際軍事行動嗎?在兩大經濟巨頭全面對抗的情況下,俄羅斯應如何表現?
  • 俄羅斯、亞美尼亞外長通電話討論納卡地區衝突
    4日同亞美尼亞外長姆納察卡尼揚通電話,討論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衝突。  據俄外交部4日發表的公報,兩國外長討論了圍繞納卡地區衝突的一系列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俄方對衝突造成平民傷亡不斷增加表示關切。公報提及納卡地區必須儘快實現停火。  公報說,兩國外長重申願依據俄美法三國總統聯合聲明、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國主持下,協助相關方回到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納卡問題的軌道上來。
  • 分析:俄烏亞速海衝突
    一,背景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25日7時左右,烏克蘭海軍3艘船隻未經俄方許可進入俄臨時封閉的黑海某海域,並一度向連接黑海與亞速海的刻赤海峽行駛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
    27日凌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雙方使用火炮、坦克等重武器越過實控線向對方開火,導致緊張局勢升級。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新華社發(巴巴耶夫攝)  這是9月29日在亞塞拜然臨近納卡邊境的塔塔爾地區拍攝的在衝突中受損的房屋。
  • 已經獲議會授權 土耳其為何遲遲未向亞塞拜然派兵?
    半個月前的11月17日,土耳其議會通過了向亞塞拜然派兵的動議,這項動議由土耳其總統府提出,意在「監督納卡和平進程,防止衝突再起」。如今,將近半個月過去了,土耳其為何還未將士兵派出?土耳其遲遲未派兵和土俄博弈又有什麼關係?
  • 俄羅斯開始向烏克蘭轉交在刻赤海峽衝突中被扣船隻
    俄羅斯開始向烏克蘭轉交在刻赤海峽衝突中被扣船隻 王曉雪 劉景/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9-11-17 20:26
  • 俄媒:中國南極科考站數量或已超越俄羅斯
    俄媒稱,中國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的正式交付儀式,日前在上海港隆重舉行。考慮到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風生水起,在不久後的將來,中國在南極科考站的數量和質量或將超過俄美。據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7月21日報導,首艘「雪龍」號是1993年在烏克蘭而非中國建成的。
  • 土雞飛進來 亞阿衝突又複雜了
    如果要談起土耳其與亞塞拜然的軍事技術合作,亞塞拜然與許多國家都有軍事技術合作,與俄羅斯的合作甚至更多。 亞塞拜然軍隊當前使用的武器很大程度上都是俄制的。」 拜拉姆諾夫還說,葉里溫有關巴庫招募僱傭兵的指責毫無根據。 他說:「亞美尼亞有關亞塞拜然方面招募僱傭兵的指責毫無根據。
  • 土耳其為何在克裡米亞問題上支持烏克蘭?
    俄羅斯在2014年趁著烏克蘭內亂之際,派特種部隊佔領克裡米亞,後來為了強調自身佔領的合法性,還導演了一出所謂「獨立入俄公投」,從派兵佔領到「籤署所謂文件」全程只用了20多天的時間。這一舉動震驚了全世界,全世界絕大大部分國家不承認俄羅斯在克裡米亞的主權主張不予承認,西方國家更是開始對俄羅斯和克裡米亞當地施加了多輪經濟制裁。在克裡米亞的問題上土耳其堅決反對俄羅斯的侵佔行為。幾乎每一次埃爾多安與烏克蘭領導人會務期間,他都要強調一下克裡米亞的主權屬於烏克蘭,並且不承認俄羅斯的主權主張。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近些年走的很緊,雙方在經貿、能源、敘利亞等問題有著廣泛的合作。
  • 俄土已籤署建立納卡地區停火聯合監控中心協議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日電(記者吳剛)據塔斯社1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和土耳其國防部已籤署有關建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停火聯合監控中心的協議。報導說,俄土雙方已完成有關聯合監控中心運行原則和相關技術細節的磋商。
  • 擅闖俄領海遭「撞擊」警告,美軍艦奪路而逃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表示,美軍「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在俄遠東地區彼得大帝灣海域,闖入俄方領海「兩公裡」,俄海軍反潛驅逐艦火速出動,阻止了美國軍艦侵犯俄領海的行為。據報導,在美軍驅逐艦進入俄羅斯領海彼得大帝灣附近水域的時候,俄「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反潛驅逐艦向美軍驅逐艦發出警告,同時該艦還警告美方稱,如果不離開俄羅斯領海,將可能「使用衝撞手段驅逐美軍艦」,而在俄軍艦發出這樣的警告之後,美軍艦立馬改變了自己的航線,返回中立水域,並沒有試圖再次侵犯俄領海。
  • 納卡衝突的歷史經緯
    18世紀,外高加索受到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的交替控制。1724年,波斯相繼敗於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後,俄土籤署《君士坦丁堡條約》,瓜分了波斯在外高加索地區的土地。其中裏海沿岸歸俄羅斯,包括卡拉巴赫在內的其他外高加索地區歸土耳其,卡拉巴赫於是成為奧斯曼帝國最東部的省份。
  • 俄羅斯可以隨意讓美國斷電?俄媒:醒醒,那是電影不是新聞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30日,一位美國的主持人宣稱,俄羅斯可能在任何時候切斷美國的電力供應。對此,俄媒31日回擊道:那是電影裡的情節,而不是新聞。「今日俄羅斯」(RT)31日報導稱,這位主持人名叫蕾切爾•馬多,來自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RT表示,馬多作為一名「通俄門」的狂熱愛好者,在俄羅斯問題上從來不以謹慎著稱,但馬多30日的言論即使是對像她這樣喜歡提出古怪陰謀論的人來說,也有些過於瘋狂了。
  • 俄外交部:強烈抗議美國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侵犯俄羅斯領海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1月27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對美國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侵犯俄羅斯領海表示強烈抗議。聲明表示,11月24日美國海軍約翰·麥凱恩號侵入彼得大帝灣,越過俄邊界兩公裡。俄方已通過軍事外交渠道,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