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刷到了2006年的一部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決定寫影評是因為最後主角安迪的選擇在我的意料之外。
本片講述了夢想成為記者的安迪畢業來到了一家頂級的時尚雜誌社《天橋》擔任助理。熬過了職場中的不適應,工作能力突飛猛進,被上司提升為首席助理。
而後從消極入行到積極闖拼,再到最後的超然脫離,完成了兩次人生觀的轉變後,成為了真正想要做的自己。表達了自己需要認清自己的追求與人生定位來抉擇人生道路,一旦做出選擇,便要義無反顧地完成的主題思想。
本片多次使用積累蒙太奇,如在片頭:一系列穿衣,洗漱,化妝等女性裝扮自己的碎片化鏡頭被剪切組接在一起,形成一組積累蒙太奇。此時又是一段輕快歡悅的背景音樂,這種聲畫結合的方式更加拓寬了的積累蒙太奇的視聽表現力,使情緒疊加,表現出現代職場女性的性感多姿又忙碌於快節奏生活的特點。
你知道嗎?也許你覺得奇怪,但能讓你隨時接電話的人,才是你真正在乎的人。
在實習時,因為想要把工作漂亮地完成,她要投入很多的精力與時間,忽視了男朋友的感受。愛情中,一方一味的忍讓,是不會長久的,最終兩個人終於爆發情感危機。
一開始,我覺得這個男朋友不懂事,不能支持你女朋友的事業。希望女主獨自美麗,獨立又有錢,放棄這沒有保質期的平價愛情。可當最後女主選擇回到男朋友身邊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我並沒有資格去評價他們的感情,更沒有資格替女主做那個決定。
每個人都要這一切,每個人都嚮往我們現在的生活
這個社會上有太多人為了現實去選擇犧牲自我,甚至犧牲朋友,人類高尚的道德品質遭遇著嚴峻的挑戰。而安迪她從「千千萬萬人都想得到你這個位置」的虛幻夢境中醒了過來,冷靜地為自己進行了思考。
如果一個人不是生活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的過程之中,那還有什麼意義
「不自由,毋寧死。」
為自己的理想和夢想自由的奮鬥是上帝對人類最寶貴的饋贈,而現在的大多數人卻放棄了這個權利。
安迪的結局雖然是理想化的,她重新穿上她隨意得有些邋遢的衣服,在一家普通報社得到新的工作。或許人們在百忙當中,要麼學會真正熱愛你的工作,要麼面對你內心的女王,勇敢地做出新選擇。
我們從這部影片可以學到的,並非是如何去託人拿到《哈利波特》的書稿,畢竟這原本就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目標。而是在書稿到手之後,如何讓任務完成得更加完美,確保自己交出無可挑剔的滿分答卷,值得所有職場人士借鑑。
要想實現這一點,固然離不開智慧與細心,然而更重要的在於真正了解上司的核心需求,從而以此為導向進行有針對性的努力。
這也正是安迪與米蘭達另一位助理的區別所在。後者始終以唯唯諾諾的態度面對上司,卻很少思考米蘭達的核心需求,也就難免被呼來喝去的待遇。而安迪則逐漸成長為
一個真正能為上司解決問題的職員,從而獲得了更加平等同時也更受重視的地位。
當然,在滿足上司各種需求的過程中,畢竟還是存在著道德和規則上的底線。影片的最後,當安迪發現米蘭達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這條底線時,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可見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既要具備滿足工作需求的能力,但也不能失去堅守人生原則的態度,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