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首批3家企業全部過會!微芯生物,安集微電子和天準科技

2020-12-05 科創板周刊

微芯生物: 研發能力較強的小分子創新藥企業;安集科技 :國內 CMP 拋光液龍頭;天準科技: 工業視覺裝備領先製造商。

1. 微芯生物: 研發能力較強的小分子創新藥企業

核心技術

公司是小分子創新藥企業,首個存量產品逐漸放量。公司是一家小分子創新藥企業,具備完整的從藥物作用靶點發現與確證、先導分子的發現與評價到新藥 臨床開發、產業化、學術推廣及銷售能力。公司 2015 年上市首個原創新藥西 達本胺,另有兩款創新藥在研發後期,5 個新分子實體的候選藥物在研發早期。 公司研發能力強,現階段為首個存量產品逐漸放量期。

財務股份

股權結構分散,實控人研發能力強。實控人魯先平直接持有公司 6.16%股份, 通過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三家公司和通過一致行動協議控制的三家公司控 制 25.70%股份,合計持有及控制公司 31.86%的股份。魯先平具有全球藥物研 發及管理經驗,在分子醫學、腫瘤、神經內分泌、免疫、代謝及皮膚病等方面 具有較深造詣。

產品業務

西達本胺:外周 T 細胞淋巴瘤的二線首選藥物。西達本胺是全球首個亞型選擇 性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抑制劑和獲批治療外周 T 細胞淋巴瘤的口服藥 物,與其他治療方案比總生存期更長、依從性更好,被國內專家推薦作為外周T 細胞淋巴瘤患者的二線治療藥物,2017 年降價 30%進入醫保。據估算,我國 外周 T 細胞淋巴瘤每年新增人數在 1.31 萬人~1.57 萬人,以 22.2 萬/年的治療 費用計算,西達本胺 2018 年覆蓋人數約 616 人,覆蓋率約 4%。西達本胺還有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的新適應症處於臨床後期。

A股對標

「微芯」: 利用微陣列基因晶片技術用於藥物篩選。公司成立之初就構建了「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集成式藥物發現與早期評價平臺」作為原創新藥研究的早期預測手段,以期有效降低原創新藥研發的失敗率。對標 A 股 H 股中以創新藥為主業的公司如貝達藥業、百濟神州、歌禮製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公司營收利潤體量中等,總資產、淨資產規模較小。

2. 安集科技: 國內 CMP 拋光液龍頭

核心技術

公司擁有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權屬清晰, 技術水平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成熟並廣泛應用於公司產品的批量生產中。公 司的核心技術涵蓋了金屬表面氧化(催化)技術、金屬表面腐蝕抑制技術、拋 光速率調節技術、化學機械拋光晶圓表面形貌控制技術、光阻清洗中金屬防腐 蝕技術、化學機械拋光後表面清洗技術、光刻膠殘留物去除技術等。(1)解決了在金屬表面精確控制氧化速率和有效保護成膜等技術難題,促進了拋光質量的穩步提升;(2)研發的拋光液不僅具有較強的腐蝕能力,而且還具有較高的拋光速率和平坦化效率;(3)精確地控制對拋光表面的化學保護,調節拋光過程中的拋光速度和選擇比,實現了在納米尺度對為微觀形貌的精確控制。

公司概況

安集微電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6 年,是國內領先的高科技微電子材料生產企業。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關鍵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 產業化,目前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學機械拋光和光刻膠去除劑,主要應用於 集成電路製造和先進封裝領域。

公司成功打破了國外廠商對集成電路領域化學機械拋光液的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使中國在該領域擁有了自主供應能力。公司擁有一系列具備自主知識產 權的核心技術,涵蓋了整個產品配方及工藝流程,截至 2018 年底已獲得 190項發明專利,並作為主要單位參與了多項國家重點項目。

目前公司化學機械拋 光液已在 130-28nm 技術節點實現規模化銷售,主要應用於國內 8 英寸和 12英寸主流晶圓生產線;14nm 技術節點產品已經進入客戶認證階段,10-7nm 技 術節點產品正在研發中。憑藉具有成本優勢的高質產品,公司已經成為中芯國 際、長江存儲等中國大陸領先晶片製造商的主流供應商,並成為中國臺灣地區 臺積電、聯電等全球領先晶片製造商的合格供應商。同時,公司與英特爾等全 球知名晶片企業密切合作,積極拓展全球市場。

行業情況

從行業上來看,CMP 拋光液全球市場規模約 12.70 億美元,國內市 場佔比約 20%,國產化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 SEMI 統計,預計在 2017 年-2020年之間全球將有 62 座晶圓代工廠投產,其中 26 座來自中國大陸,佔比約 42%, 僅 2018 年大陸就有 13 座晶圓代工廠建成投產。公司作為國內 CMP 拋光液龍 頭企業將直接受益於下遊晶圓代工產能轉移帶來的國產化配套紅利。從國家政 策層面看,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重要政策支持半導體材料產業發展,並多次 將 CMP 拋光材料列為重點支持的關鍵材料。

3. 天準科技: 工業視覺裝備領先製造商

核心技術

自主研發並掌握了 2D 視覺算法、基於深度學習的缺陷檢測、3D 視 覺算法、3D 點雲處理、多傳感器融合標定等機器視覺算法,並自主開發了工業 視覺軟體平臺 ViSpec。在此之上,公司在客戶場景歸納的基礎上,自主開發形 成工業數據平臺,幫助客戶持續進行設備優化和製程優化,獲得了蘋果、三星 等國際知名企業的認可,替代其原本使用的外國產品。

公司概況

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9 年,致力於以領先的人工 智能技術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公司以機器視覺為核心技術,專注服務於工業領 域客戶,主要產品為工業視覺裝備,包括精密測量儀器、智能檢測裝備、智能 製造系統、無人物流車等,通過優秀產品幫助工業企業實現數位化、智能化發 展。下遊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製造、光伏半導體及倉儲物流等行業,核 心客戶包括蘋果、三星、富士康、欣旺達、德賽、博世、法雷奧、協鑫、菜鳥 物流等國際知名企業。

行業情況

根據中國機器視覺產業聯盟 2017 年度企業調查結果,從工業領域 下遊行業看,機器視覺應用以製造業為主,2017 年銷售額佔比 86%,其中消 費電子、汽車、半導體是機器視覺行業應用最廣泛的三大領域。

從全球範圍看, 由於下遊行業規模持續擴大,機器視覺的滲透率不斷提升且不斷開闢新的應用 領域和場景,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根據調研機構 Markets and Markets 的統計數據,2017 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突破 80 億美元。2011-18年,我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規模從 10.8 億元增長至 104 億元。

具體行業來看, 消費類電子行業是機器視覺最主要的應用行業,持續推動機器視覺產業整體發展,主要得益於消費電子存在產品生命周期短、精度要求高且更新換代快的行業特徵,對其上遊的機器視覺行業存在剛性的巨大需求;汽車的智能化發展使汽車產業鏈對生產精度、智能化的要求均不斷提高,對機器視覺技術和智能制 造裝備的需求持續提升;半導體行業是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的領域,機器視覺技術在半導體生產的矽片製造、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階段應用廣泛。在矽片製造階段,機器視覺應用於對矽片的檢測和分選;在晶圓製造階段,機器視覺應用於精密定位和最小刻度檢測;在封裝測試階段,機器視覺重要性更加凸顯, 晶圓在切割過程中需要機器數據系統的快速定位、全程定位引導。

4. 影子股

本次科創板過會的3家企業背後共有10家影子股。

微芯生物:搜於特、江蘇國信、華立股份;

安集科技:張江高科、中興通訊、兆易創新、新易盛、小商品城;

天準科技:東吳證券、譽衡藥業。

相關焦點

  • 過會的三家科創板公司,它們的財報含金量如何?
    :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準科技。2、晶圓生產線的關鍵生產商,安集科技在安集科技的十大股東名單裡,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二位,這正是傳說中的半導體大基金,大基金持股的公司,往往是晶片產業鏈中的關鍵公司。安集科技生產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是晶圓生產線中關鍵的消耗品,長期以來為美國和日本的企業壟斷。
  • 「中西合璧」的安集微電子,將會爆發出怎樣的能量?
    2019年5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科創板第一次審議公告,深圳微芯生物、上海安集微電子、江蘇蘇州天準科技成為首批進入審議環節的公司。當然,這三家公司的業務都非常具有「科創」特色,但是放在112家科創板申報企業中並非是最亮眼的那一支,實際上通過細緻非常、專業的審核問詢以及公司對應詳盡的答覆,我們可以了解到政府主導的科創板這面大旗,開始回歸監管的本質了,而其本質就是服務於投資者知悉公司業務全方位的需求,而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審核問詢,就是滿足了投資者這一核心訴求,所以如果企業的回覆是詳盡、客觀的
  • 科創板開市的黑馬:安集科技
    2019年7月22日星期一早九點半,上海科創板終於迎來了開市的鐘聲,首批25家科技企業開始掛牌交易。
  • 科創板9家已過會企業中4家與汽車相關!這些即將「光速」上市的企業...
    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  截止到6月14日,9家已過會率先登陸科創板的「幸運兒」中,有4家是汽車行業相關的科技企業,他們是天準科技、安集電子、華興源創、杭可科技。     「科創板為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在通過直接融資獲得外部資金後,公司可以真正大膽投入研發,保證公司持續發展。」
  • 首批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出爐! 生物科技佔據兩席
    歷經重重篩選,首批科創板IPO企業受理名單正式出爐。3月22日,上交所披露的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分別為晶晨半導體、睿創微納、天奈科技、江蘇北人、利元亨、寧波容百、和艦晶片、安翰科技、武漢科前生物。
  • 第二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來了!8家企業上榜 大投行出手 更有這些...
    摘要 【第二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來了!】在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出爐後僅三個工作日,上交所就公布了科創板第二批獲得受理企業的名單,有8家企業榜上有名。8家企業包括華興源創、微芯生物、特寶生物、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虹軟科技、光峰科技、貝斯達、科大國盾。
  • 科創板開市倒計時!首批25家上市公司大掃描
    對此,興業證券表示,這主要是因為科創板不同於中小板和創業板,IPO採用市場化定價機制,不限制發行價和發行規模,加上首批科創板公司科技含量普遍較高,同時具有一定稀缺性和話題性,因而市場給出了較高的發行定價。科創板公司因其所處發展階段和業務模式的特點,成長潛力和盈利能力尚未充分得到體現,因而現階段PE估值較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過審,安集微正式登陸科創板!
    6月5日,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19年第1次審議會議於本日召開,審議微芯生物、天準科技、安集科技3家企業的發行上市申請。其中,安集科技分別於4月30日、5月17日回復首輪及二輪問詢。據證券時報最新消息顯示,安集科技已成功通過上市申請。作為首家登陸科創板的半導體企業,安集科技身上都有哪些閃光點?
  • 和熊貓「二喜」聊個天|我吃的竹子都是四川空運來噠
    6月5日,科創板終於正式開啟了審核大門,迎來了第一批上會企業據悉,在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舉行的2019年第1次審議會議上,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準科技3家公司全部順利「過關」,即將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企業[詳細]
  • 科創板盤點丨22家衝刺科創板的醫療健康企業大起底
    自3月22日受理首批科創板上市申請以來,上交所抓緊推進發行上市審核工作。截至5月9日,共計受理企業申請103家。從受理情況看,科創板申報企業總體上屬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等產業。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孫自法 攝超過30家孵化企業估值逾億元曹立強指出,依託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弘光專項」和科技服務網絡計劃(STS計劃)等支持,微電子所支持、鼓勵研究團隊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發起產業投資基金,在微電子產業集聚發展區域系統推進產業集群建設;積極參與地方政府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 上市公司高管吐露「艱難」歷程 是對科創板「速」「質」的最好檢驗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擇遠在日前舉辦的一場關於科創板的活動中,一位科創板上市公司高管在現場談到從申請到過會再到上市的歷程時,用了兩個詞來表達:「太快了」「比較艱難」。 「太快了」指的是速度。這位科創板上市公司高管解釋稱,從受理到過會,只用了5個多月的時間,速度非常快,這在以前是根本想不到的。「比較艱難」則是指上會的過程,由於所有材料都要公開,回答問題時更是如履薄冰,還要受到社會的監督。 由於一直跟蹤報導科創板,對於這位上市公司高管的上述兩點感受,筆者也是頗有同感。 科創板的推進速度到底有多快?我們將科創板的幾個關鍵節點串聯成一個時間軸就能一目了然。
  • 原材料路徑依賴嚴重,安集科技如何估值?|五步問診科創②
    6月5日,安集科技成為科創板首批過會的三家企業之一。界面商學院經過「五步問診」後認為,安集科技產品可以用「小市場」、關鍵半導體材料供應商來概括,其產品具備中國市場唯一性,未來將受益於中國半導體市場的發展和國產替代,然而由於原材料路徑依賴明顯,在一定程度上會制約其盈利能力,進而影響到估值。下遊客戶過度集中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 解密科創板企業城市地圖 地域分布不均是明顯特徵
    上 海 科創板公司數量達7家 5家來自浦東 在科創板已經上市的公司中,註冊地為上海的有7家,排在第一位。具體看,這7家公司分別是瀾起科技、樂鑫科技、中微公司、安集科技、心脈醫療、柏楚電子、晶晨股份。江 蘇 4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 蘇州佔3席 在29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4家來自江蘇,分別是華興源創、天準科技、南微醫學和瀚川智能。
  • 山東首批科創板「後備軍」,青島16家企業入選,個個來頭不凡!
    21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首批 科技型企業科創板上市培育庫 擬入庫企業名單, 50家企業中青島企業16家, 佔據了近三分之一。
  • 微芯生物:「天真」科學家與遲到18年的「納斯達克」|科創板一周年
    中國第一批海歸科學家聞風而至,帶著一腔熱血和高科技歸國創業,魯先平是其中一員。他於2001年3月21日創辦微芯生物,致力於在中國做原創新藥的研發,深耕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腫瘤、代謝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專注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研發,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安全、優效、可承受的創新機制治療藥物。當時的魯先平只30 多歲,風華正茂的他處於黃金創業期。
  • 遍覽科創板|銅拋光液營收佔比7成,「安集科技」擬募資3億擴大生產
    本篇文章將帶領大家了解安集科技,作為深耕半導體材料小眾領域(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的代表安集科技,在2019年7月22日於科創板上市後,股價一度上漲至243.2元,漲幅超過520%,成科創板漲幅最大、股價的最高峰,而後股價又經歷了高位滑坡。截至2019年9月5日11:10,安集科技股價為157.31元,PE倍數為141.22。
  • 首批受理企業3家審核狀態有變化,從已受理到已...
    繼受理企業進入常態化之後,科創板又有新動向。3月30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板塊顯示,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的狀態從「已受理」變更為「已問詢」。
  • 9個月100家14隻百元股!科創板改革「加速度」
    按照網上申購回報率(以網上申購中籤率*首日均價漲幅計算)排序,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是微芯生物,達到0.1964%;其次為華潤微,回報率為0.1962%;第三名為中國通號,回報率為0.1818%。從打新收益來看,科創板有4隻股票一籤最高收益(按上市首日最高價計算)超過10萬元,包括華峰測控、石頭科技、柏楚電子、安集科技。
  • 科創板受理企業進度表:3家企業審核狀態變更為上市委會議通過
    :3家企業審核狀態變更為上市委會議通過2020-10-28 06:00 來源:數據寶 截至10月27日,上交所科創板累計受理企業達468家,項目進度顯示,當日有2家企業審核狀態由已問詢更新為上市委會議通過;有1家企業審核狀態由中止(財報更新)更新為上市委會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