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關掉電腦,痛快地洗了個澡,穿上舒適的睡衣,準備睡一個美容覺,攢夠精神,為了明天的生活繼續拼搏。
然而,就在準備入睡的時候,你的耳邊響起「嗡嗡嗡」的聲音,不絕於耳,如同一個小音箱不斷地重複播放擾人的噪音。根據以往的經驗,你知道是蚊子來了。但是在漆黑的空間裡,蚊子佔據優勢,你想舉手拍打,它們早就意識到危險的來臨,馬上躲避。當你把燈打開後,狡猾的蚊子早就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無奈之下,你只好點上一盤蚊香,但市場上劣質的產品太多,蚊香也不例外。就這樣,你被蚊子困擾了一個晚上,甚至還會在你的皮膚上留下幾個暫時性的「印記」,第二天早晨,你滿心疲勞,頂著黑眼圈繼續上班。
蚊子,屬於昆蟲綱雙翅目蚊科,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這種生物的發源時間比較早,比人類祖先還要早2億年。在2.3億年的白堊紀時期,蚊子便誕生在這片大地上,它們與恐龍是同期生物。蚊子是幸運的,沒有因為6500萬年前的大災難而滅絕,經過數億的進化發育,它成功進化出3600種蚊子,分布全球各地,危害性最大的就是伊蚊、庫蚊。
曾經有一份調查,主題為:「你最想世界上哪一種生物滅絕」,很多人都選擇了蚊子。在人們的印象中,蚊子不僅僅是一個擾人睡眠、亂人安靜的東西,而且還攜帶著病毒細菌,容易引發病毒災難,比如登革熱事件和瘧疾。有科學家統計數據顯示,每年會有7億人感染蚊媒疾病,其中會有100萬人因此死亡。
為了消除蚊子的影響,曾有人提議,希望能夠動用一切力量,將蚊子這一物種從地球上徹底抹去。除了使用大批量超強殺蟲劑外,有專家還提出來一個可以斬草除根的方法。如下所示:
其實真正吸食人血的蚊子是雌性的,而雄性蚊子一般以植物的液汁為食。我們可以從雄性蚊子入手,讓它們感染病毒而死,這樣雌性蚊子就無法尋找到配偶進行交配,無法孕育蚊子,那就不會產生蚊子。這種做法看起來極其殘忍、沒道德,但是對付的對象是蚊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人類真的有能力剷除蚊子嗎?雌性蚊子的繁殖能力極強,而且它們分布廣泛,幾乎地球上每一個角落都可尋找到它的影子,需要付出極大的資本。
退一萬步而言,哪怕最終蚊子真的被完全消滅了,那麼人類或將迎來一場巨大的災難。蚊子本來就是食物鏈中的一部分,將之消滅,即食物鏈便斷裂了一環,出現生態不平衡的情況。那時候也許會有更為糟糕的事情發生。
如同蝙蝠,人們對它也是恨之入骨的,但這是一種偏見而已。在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都是造物主用心良苦製作的,有一定的意義,絕對不是惘然為之。作為自然界的一份子,人類無權力決定一種生物的生死,要去了解、尊重它們的抉擇,不然後果難以想像。朋友們,你們對此怎麼看?認為有必要消滅蚊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