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下去會收穫什麼?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成功,還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得到了一堆「媽媽」?上天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全力以赴的人,時刻都要記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蟄伏了七年的蘭大女博士馬天瓊就以她發表的一篇世界頂級論文驚動了世界。
作為一名八零後,馬天瓊在2006年的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成功的考入了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本科攻讀學士學位。兩年之後進入了一位名叫塗永強的院士負責的實驗室進行科研見習。因為在2010年有過支教一年的經歷,再加上她學術成績優異,在2011年便被保送到了王為教授的課題組繼續研習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
因為馬天瓊本人十分喜歡有機化學,而王為教授的課題組剛好是偏重於這方面的研究,並且材料化學專業的背景為她做了輔助。所以雖然事很累,但是因為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她也是樂在其中的。
其實王為教授的課題組也不是任何人想去就能去的,沒點實力還真不行。王為教授的課題組不僅僅是在中國本國,甚至在世界上都佔有一席之地,作為整個國際上較早的在共價有機框架材料領域中開展的課題研究小組之一,研究人員也都是承擔著厚重的期望和沉重的壓力的。
當時整個國際的共價有機框架材料都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挑戰——如何才能獲得高質量並且有著巨大尺寸的單晶。那個時候很多人對化學這方面的研究和深入理解還是少之又少,更別說一些深奧的化學研究了。
馬天瓊那個時候剛二十出頭,雖然年紀小,但是在她的苦心鑽研之下,一款新的COF材料就出現了,並被命名為LZU-11。雖然是東西出來了,但是幾乎是所有人都對模型無印象,那時候的電腦技術還不是很高超,3D立體模型也不是很完善,於是馬天瓊繼續進行了苦心鑽研。
在研究的過程中馬天瓊發現自己的晶體學是一大漏洞,並沒有達到運籌帷幄的地步,所以開始進行了自學研究。與此同時她發現自己的計算機技能也不是很高超,所以馬天瓊繼續開始了自己的悶聲自學。
她是最努力的一個,但也是最沉默的一個。天天大早上就來到了實驗室,帶著的東西只有一本書、一臺電腦和一桶玻璃儀器,找到一個不會被人打擾的角落,她就進入到了自己的小世界中開始潛心學習。雖然她經常容易被忽略,但是王為教授卻一直在關注著馬天瓊,他對馬天瓊是寄予厚望,也是力所能及的幫助著馬天瓊進行相關課程的指導。
2013年,王為教授將自己偶然間遇到的專門研究藥物多晶型的殷小天博士介紹給了馬天瓊,希望可以幫助到她。果不其然,馬天瓊在和殷小天聊天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發,立即增加了自己的學識知識和文學素養,對學術研究是越來越廢寢忘食。
這種生活大概持續了一年之久,當她第一次看到了一個長大了的晶體的時候,仿佛是重獲新生看到了光明希望一般的激動和雀躍,簡直是喜上眉梢。甚至是分不清到底是現實還是夢境,自己拍了自己好幾下,告訴自己這不是在做夢,畢竟這是自己夜以繼日幾百個日夜才得出來的一點點進步。
雖然是有所收穫,但畢竟還是收效甚微,會不會中途夭折或者無功而返都是未知數。在老師同學的嚴重馬天瓊是在為了一位不知道結果的未來而努力,最後在很大程度上會出現「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現象。與其到時候悔不當初,還不如現在就放棄,還不如早點完成畢業論文,抓緊時間畢業。
但是馬天瓊全部都善意的拒絕了,這個時候她變得很倔。此時的晶體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任何一位「母親」都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孩子」吧。當時的馬天瓊已經下定了決心,即使全世界都不支持她,她還是要堅定地走下去,因為是她自己選擇的路,她不會後悔的。
六年之後,馬天瓊成功進入到了由北京大學研究員孫俊良的課題組織進行聯合培養。2018年成功的獲得了蘭州大學理學博士學位的她在北京大學為無機固體化學課題組開展的「博雅計劃」中繼續進行博士後學術研究。一年後進入了美國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進行博士後研究。
雖然學校和地點總在變,但是馬天瓊始終是記得她的晶體,對那些晶體的研究從未停止,一直是找到空閒時間就苦心鑽研。她的生活很簡單,上課時就是和學術研究作伴,課餘時間她就和她的「晶體」們待在一起,彼此互幫互助的成長。
終於,在七年的苦心研究分析之下,她成功確認了LZU-11材料結構,其中還具有著極為罕見的lon-b-c3手型拓撲結構。她這個時候不僅僅是得到了單晶,同時發現了這個極為美妙的結構。這是何等的值得慶賀。而這一發現對於世界關於罕見高新材料的研究和應用,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參考價值。
只有毅力才會使人獲得成功,但是說到底,毅力的來源又在於毫不動搖的決心,以及達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馬天瓊七年的努力被全部的整理成文,發表在了2018年7月6日的《Science雜誌》上,不僅是化學研究界的業內人士知道了她,很多尋常百姓也知道了這個奇女子,甚至是世界都對她有了了解。
縱觀馬天瓊,好像是除了學習就是研究,也沒什麼存在感,仿佛就和很多的「書呆子」差不多。默默無聞的做著研究,研究出來的很多東西我們這些平常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也都用不上。
很多時候,其實眼見不一定為實,很多人都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繼續努力,循序漸進,厚積薄發才真正值得大家驚呼和重視。
很多人都會因為沒有一個人支持我而產生自我懷疑,站在人生的選擇路口不知道該往哪兒走,誰都不知道自己頑固堅持的夢想到底對不對。但其實頑固執拗有的時候要比隨波逐流好得多,做自己認為對的選擇,不放棄不拋棄,相信每一個人都會獲得成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