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國科技界當之無愧的「兩彈」將才,是既背負著德智體全面發展之期望,也肩負著國家繁榮富強、人民發憤圖強、軍隊馬壯兵強之使命的」三強「。今天,錢三強逝世28年周年,緬懷致敬!
錢三強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發展和「兩彈」研製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出生書香世家,原名錢秉穹。父親為他改名為錢三強,希望他品德強、身體強、學識強。他沒有辜負這份期望,先後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並在1937年9月,前往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裡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還在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研究所學習過。
▲錢三強回國前與小居裡夫人的合影 (圖源:CCTV)
在國外收穫的各項榮譽沒有絆住他為國奉獻的腳步,1948年,他回國後擔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後為原子能研究所)所長,全身心投入到了中國原子能事業。
然而,科研初期經費拮据,人手、設備不足。全所研究員除了何澤慧和彭桓武教授,只有一名助理員、一名事務員。每月的全部經費只夠買十幾隻真空管,研究所內空空蕩蕩,儀器設備奇缺,他只好帶領研究員騎著自行車大街小巷跑舊貨攤、廢品站,自己製作一些簡單儀器。
▲晚年的錢三強和妻子何澤慧 (圖源:人民日報)
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成為了規劃的制定人。1956年,他帶領40多名科學工作者在蘇聯實習考察,剛從美國回國的錢學森加入了他的隊伍。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並匯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製核武器的隊伍中。
▲1959年,錢三強在重水反應堆控制室指導工作 (圖源:澎湃新聞)
他知人善任,聚集了一大批有造詣、有理想、有實幹精神的原子核科學家;他還富有科學預見性,早早意識到國際競爭已經從原子彈向氫彈轉移。在毫無基礎的艱難情況下,他提出任用原子能研究所內的基本粒子理論組和原子核理論組的部分成員,幫助他們轉行從事氫彈理論的前期研究工作。正是這一決策讓中國氫彈的成功爆炸與原子彈僅僅間隔兩年八個月。
1964年,在他51歲生日之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氫彈爆炸成功。他為祖國的科研事業嘔心瀝血,立下不朽功勳。「光明的中國,讓我的生命為你燃燒吧!」七十載人生路,他熱血奉獻,他以身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