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兩彈元勳,散步被自行車撞倒去世,肇事者至今仍在逃

2020-12-04 顏夕侃史

「一世英名芳百代,兩枚核彈重千鈞。」

如今的中國正如坐火箭一般高速發展著,不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現在的高速發展是前人們用鮮血與汗水換來的,無數的先輩為了中華民族的發展付出了一生,有的功成名就,名垂青史,有的默默無聞,不留姓名,他們每一位都值得我們銘記。而在中國早期的科研項目中,核武器的研究無疑是重中之重,這代表著國家的實力巔峰,也代表著國家的安全。

說起王淦昌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中國的核武器研究乃是機密中的機密,每一位研究人員幾乎都是隱姓埋名多年,從不向他人提及自己的工作內容。而王淦昌正是其中極其出色的一位,他不僅在技術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在培養後生方面同樣有著「桃李滿天下」的美譽。就是這樣一位國之棟梁,卻在90歲的時候被一輛自行車衝撞導致傷病,甚至肇事者至今下落不明,這是怎麼回事呢?

王淦昌生於清朝末年,家裡世代行醫,按理來說算是書香門第,理應過得不錯。只是清朝末年時局動蕩,整個中華大地都飽經戰火摧殘,內憂外患,民不聊生。而作為醫生的王淦昌父親也不得不四處奔波。過度的勞累使得父親在王淦昌四歲那年便離世了,這對年幼的王淦昌無疑是一大打擊。父親死後母親並未再嫁,只是獨自帶著年幼的王淦昌生活,只是命運總喜歡捉弄他人。

王淦昌13歲時母親也悄然離開了人世,這樣的打擊讓王淦昌一時難以接受。不過中國有句古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年幼的王淦昌很快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將一切的苦難當作上天對自己的磨練,想明白這一點後他決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便是讀書。在外婆的撫養下,王淦昌勤學苦讀,最終成功考進了清華大學,成為他們村裡的第一人。

上了大學之後王淦昌更是發奮學習,每天都吸取著書本裡的養分,後來他發現自己對於核武器方向格外感興趣,便專門找這方面的文章來看。春去秋來,王淦昌從清華畢業之後果斷進入了科研工作者的行列,他的選擇正是當初感興趣的核武領域,此時正值國家在募集「兩彈一星」的研發團隊,王淦昌果斷選擇加入。憑藉著自身過硬的專業技術和優秀的個人能力,他成為了整個團隊中的重要人物。

後來長達17年的時間裡,王淦昌都投身於研發事業中,中國的各項核武試驗幾乎都有他的身影。十多年時間裡他一直隱姓埋名,外人只知中國有一批科學家在研究核武,卻從未掌握過具體名單。正是由於有著像王淦昌這樣一位位無私奉獻自己的科學家,中國才能短短數十年從貧窮落後中走出來,跨入現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

退休之後的王淦昌正準備安享自己的晚年,只是上天似乎想要再開一次玩笑,經歷過慘痛童年的王淦昌在老年再遭橫禍。在1997年的一個傍晚,90歲的王淦昌正在家附近散步,這是老人每天吃完飯都會做的一件事,保持身體的健康。當時天色較暗,老人一時間沒有注意,一輛自行車便飛速從旁邊衝來,王淦昌狠狠地被撞在了地上。這一幕似乎讓肇事者失了神,他竟然沒有去幫助這位老人,而是騎著車迅速離開了。

倒在地上的王淦昌一時間昏迷過去,而周圍路過的行人們竟無一人來幫助這位兩彈元勳,著實令人心寒,幸好後來兩位其他老人發現了他,帶著他前往醫院救治,方才救回一條命,只是本就病弱的身體再經這一撞,僅過一年便去世了。到了1999年,國家正式給王淦昌頒發了「兩彈一勳」的勳章,表彰老人的卓越功勳,只可惜這份榮耀稍微遲了一點。

造成這件事情的原因竟然是老人被自行車給撞到了卻無人幫助,諷刺的是自行車主逃逸便算了,周圍圍觀人員也無一人上前伸出援手。這不僅讓人反思社會究竟怎麼了,無論當時還是當下,「扶老人」似乎已經成為了一件壞事,只要做了這件事的人便會遭到報應。近幾年新聞報導更是屢見不鮮,這已經成為一種病態的社會現象,如果社會中人人自危,那麼和諧又從何談起呢,如果當時路過人群中能有一人將老人及時送至醫院就診,事情不會發展至如此地步。

而整個故事中最讓人痛恨的便是那位肇事逃逸的自行車主了,當時這件事情媒體報導出來後,全國人民幾乎都想要抓到這位肇事者,讓他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只是九幾年的時候國內的各種監控還不健全,當時也沒有其他高科技的辦法能夠進行追蹤,種種原因導致了這件事情成為了永遠的謎團。不過王淦昌老人醒來後並未對肇事者表示過多的憤怒,他沒有在社會上做過其他抱怨,只是繼續做著自己的事情。時至今日,此事早已塵封,真相恐怕只有肇事者自己清楚。

王淦昌的離世讓人們感到惋惜,他為國家獻出了一切,治學嚴謹,學術水平極高,並且教導出了優秀的弟子,這樣一位傑出的科學家竟以這種方式離開了我們。這件事情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應當保護好每一位為國家做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奉獻出了畢生的精力,有的甚至隱姓埋名,不敢向家人透露自己的情況,他們的晚年值得人民去守護。

參考資料:

《孟子·告子下》

相關焦點

  • "兩彈元勳"王淦昌:90歲散步被撞去世,肇事者至今在逃
    "兩彈元勳"王淦昌:90歲散步被撞去世,肇事者至今在逃現在我們國家能夠快速的復興,能夠取得如今這樣的成就,離不開無數前輩們的艱苦奮鬥,在新中國的國防建設當中,核武器的研發一直都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核武器能夠研發成功,離不開
  • 「兩彈元勳」王淦昌:90歲散步被撞去世,肇事者至今在逃
    "兩彈元勳"王淦昌:90歲散步被撞去世,肇事者至今在逃現在我們國家能夠快速的復興,能夠取得如今樣的成就,離不開無數前輩們的艱苦奮鬥,在新中國的國防建設當中,核武器的研發一直都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核武器能夠研發成功
  • 兩彈元勳王淦昌:90歲散步時,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兇手仍在逃
    在91年的人生中,他從未停歇,不斷地為國家的發展而奮鬥,可惜在晚年時因散步被他人的自行車撞倒,導致身體越來越差,最後離開人世,兇手至今仍下落不明。在所有的一線研究人員中,王淦昌已經54歲,是其中年紀最大的人,他即將面臨的是青海高原極端惡劣的環境。
  • 王淦昌兩彈元勳:街上散步時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兇手至今在逃
    而讓王淦昌感到雪上加霜的是,王淦昌四歲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到了十三歲的時候,母親也隨之過世。就這樣,王淦昌成為了一個孤兒。好在王淦昌的外婆決定撫養這個外孫,才讓王淦昌免於流落街頭,並供王淦昌讀書。村裡的清華生王淦昌的少年時代,是在民國時期度過的。當時新式教育已經傳入中國。王淦昌有幸,接觸到了新式教育。
  • 兩彈元勳王淦昌:90歲時被自行車撞致體弱身亡,兇手至今仍是個謎
    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我國核彈之父王淦昌在散步時,不小心被自行車撞倒,後來怎麼樣了?說到兩彈元勳,我們都會想到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孫家棟等,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王淦昌,他的一生都在為核彈忙碌,被譽為「核彈之父」,這位科學家的經歷比較特殊,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在這種情況下,他堅持為中國的核彈事業奉獻著自己的一生,但在他年老的時候,發生了一次意外,兇手至今仍是個謎。
  • 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90歲散步被撞,逝世後肇事者至今在逃
    只要一提起錢學森、錢三強、亦或是鄧稼先,相信大家第一時間就能想到他們的身份——兩彈一星元勳。不錯,在那個危急關頭,正是他們一手製造出了足以震撼世界的核武,他們不僅是祖國的英雄,還是中國歷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 他兩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90歲高齡,因散步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
    然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中國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被自行車撞倒,搶救無效而死亡,而殺了他的人,至今未知。王淦昌:兩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90歲時散步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1907年5月28日,是王淦昌出生的日子,在那樣動蕩的年代,王淦昌總要被動地承受許多壓力。
  • 兩彈元勳王淦昌:90歲散步被自行車撞,不久逝世,肇事者至今成謎
    王淦昌1907年生於江蘇常熟,童年時較為不幸,4歲喪父,13歲喪母,所以他只能跟隨祖母生活,但這些不幸的遭遇並未影響到王淦昌的學業,他在學校的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那時,西方的新思想教育已逐漸傳入中國,王淦昌受其影響,立志從事科學事業,一心要為祖國做貢獻。
  • 兩彈元勳王淦昌:在90歲時外出散步時被撞身亡,肇事者至今未找到
    漫漫求學之路王淦昌先讀私塾,1916年轉入太倉縣沙溪小學,13歲獨自一人來到上海求學,就讀浦東中學,1924年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去一所技校學習汽車駕駛和維修技術。或許是王老動手能力強,天資聰慧,經過一年努力學習,終於考入清華大學學習物理。
  • 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90歲散步被撞,不久逝世,肇事者至今未伏法
    王淦昌是中國核彈之父,也是"兩彈一星"元勳,也是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設的開拓者,從師趙忠堯,是世界雷射慣性約束聚變理論與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年輕時為國投身科學1925年8月,年輕的王淦昌考入清華大學。1929年,他從清華大學畢業,留下來當助教。
  • 兩彈元勳王淦昌,90歲時被自行車撞致體弱身亡,肇事者至今是個謎
    直到90歲,他仍然關心著國家的核武器研究。1997年,他在林蔭道上被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人撞倒,年輕人逃之夭夭,至今未被抓獲。經過5個月的治療後,王淦昌身體大不如以前,生活不能自理。1998年,這位教授不幸去世,去世前還關心著國家的核聚變計劃。
  •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90歲被車撞致體弱身亡,肇事者至今是個謎
    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90歲被車撞致體弱身亡,肇事者至今是個謎導語:在我國的科學歷史上,有那麼一位特殊的科學家。這個人為什麼特殊呢?原因就是,在他的一生中他不止一次錯過諾獎,而是兩次。他就是我國兩彈元勳——王淦昌教授。那麼王淦昌教授到底是為什麼,會錯失了兩次諾貝爾獎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千人冒雨送別「兩彈元勳」王大珩
    當日,「兩彈一星」元勳、著名光學科學家王大珩院士的遺體送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社會各界千餘群眾前來送別。新華社記者 汪永基攝 據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光學科學家、教育家王大珩同志,因病於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 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91歲晨練被撞,不久逝世,肇事者至今成謎
    1998年,王淦昌照常晨練散步,沒想到一個年輕人騎著自行車與他相撞了,王淦昌依舊91歲了,這一撞左腿骨骨折,不過這個肇事者卻騎著自行車離開了,由於那天行人少,也沒人看到他,王淦昌被送往醫院接受了治療,並沒有生命威脅,他也沒有深究這件事。然後老伴因為他的事,忙前忙後,操勞過度逝世了,王淦昌也受不了這個打擊,在被撞不久後也逝世了,至於被撞者,依舊還是個謎團。
  • 「兩彈一星」專家王淦昌,90歲時遭遇車禍,肇事者至今逃逸在外
    王淦昌四歲的時候,王父意外去世了,徒留下王淦昌和母親相依為命。雖然最初的王家,家庭條件不錯。而一個守寡的女人、帶著一個年幼的孩子,日子並不會很好過。更何況,他們身處在那樣一個世道艱難的社會中。然而,沒過幾年,王母也離開了他。失去雙親的少年,那日子過得可想而知?
  • 引用兩彈元勳程開甲的故事
    引用兩彈元勳程開甲的故事 「為了保密,他20多年未公開發表一篇學術論文」 引用兩彈元勳程開甲的故事  論人生  保持質樸 心情平和  陳駿說,不同的人生追求決定著不同的人生態度,程開甲老先生已經96歲,仍保持著質樸的生活方式。在程先生家中客廳的牆邊,支著一塊黑板。幾十年來,這塊黑板是他家中不變的陳設,程先生每有新想法,就會隨時寫在黑板上。陳駿說:「在先生所坐書桌後面的書架櫥窗上,貼著他手書的四句話:順應自然,堅持活動,心情平和,快樂人生。
  • 31年前的今天,設計原子彈氫彈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因輻射致癌病逝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東西望)31年前的今天,1986年7月29日,設計原子彈氫彈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因輻射致癌病逝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懷寧人,理論物理學家,核物理學家。他出自名門,與楊振寧是打小的朋友。
  • 「兩彈元勳」鄧稼先:核試驗失敗受輻射患癌,住院百天大出血去世
    中國獨立自主的兩彈研發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開始的。真理永遠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想要在談判桌上與別國平等對話,就必須擁有足夠的威懾力。對於當前的世界而言,核武器就是終極威懾武器。當時鄧稼先不到35歲,與妻子許鹿希有一兒一女。鄧稼先臨行前只交代妻子照顧好兒女,對自己的工作隻字未提。
  • 兩彈元勳郭永懷:我國科學家堅守核武數據,堅持到生命最後
    大概我們都知道兩彈元勳錢學森院士,但是,和他同稱為兩彈元勳的郭永懷。又有幾個人能知道呢?說實話,對這位科學家,我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但是,聽了他的事跡過後,令我肅然起敬。因為他為祖國科研事業的發展,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