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經戰陣,草木待仁風。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時注意防護工作呀。漢末時期人才輩出,曾有眾多豪傑賢士活躍在舞臺上,只是史料中未必有他們的名字。本篇就來看看漢末三國有哪些樊姓人物。
梳理了《三國志》中提及的樊姓人物,列個名單:樊陵、樊稠、樊能、樊普、樊子昭、樊震、樊阿、樊建、樊氏、樊岐、樊正、樊友、樊伷。基本上都是在史書中費不了多少筆墨的角色,這裡邊在後世知名度較高的應為樊稠與樊氏。
「靈帝時榜門賣官,於是太尉段熲、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張溫之徒,皆入錢上千萬下五百萬以買三公」——《三國志·董卓傳》注引《傅子》
【樊陵,漢靈帝劉宏時期的太尉,雖然官位極高,但還是掏了錢的,這也會極大地降低士人們對他的評價,哪怕他曾是一方名士】
「用賈詡策,遂將其眾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長安,眾十餘萬,與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圍長安城」——《三國志·董卓傳》
【樊稠,作為董卓餘部也曾風光一時,他和李傕、郭汜曾一起把持朝政。後來李傕懷疑樊稠暗通韓遂,因此誅殺了樊稠,改為李傕、郭汜之間的對抗】
「繇遣樊能、張英屯江邊以拒之」——《三國志·劉繇傳》
【樊能,雖然在孫策、劉繇、孫賁等人的傳記中都能看到他的名字,但主要事跡就是被吳景、孫策、孫賁等人擊敗,從此杳無音信】
「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三國志·龐統傳》
【樊子昭,他也是被許劭提攜過的人物,商人家庭出身,這種背景在彼時不怎麼受重視,追名逐利也是一種活法吶】
「鹹寧中,積射將軍樊震為西戎牙門」——《三國志·鄧艾傳》注引《世語》
【樊震,曾經是鄧艾的部將,在面見司馬炎時替鄧艾打抱不平】
「廣陵吳普、彭城樊阿皆從佗學」——《三國志·華佗傳》
【樊阿,隨華佗求學,擅長針術】
「亮卒後,稍遷至尚書僕射,代陳祗為尚書令,遷大將軍,平臺事,而義陽樊建代焉」——《三國志·諸葛亮傳》
【樊建,季漢陣營後期尚書令之一,也是為數眾多的荊州人之一】
「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範寡嫂曰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
【樊氏,她和趙雲的淵源也為後人熟知】
「領從事中郎武略中郎將臣樊岐等議」——《三國志·李嚴傳》註解
【樊歧,參與廢黜李嚴的諸多季漢臣子之一】
「吳寧斯敦、山陰祁庚、上虞樊正,鹹代父死罪」——《三國志·虞翻傳》註解
【樊正,唯一的事跡就是代替父親的死罪,成為朱育誇讚的諸多賢人之一】
「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三國志·陸遜傳》
「武陵郡從事樊伷誘導諸夷,圖以武陵屬劉備,外白差督督萬人往討之」——《三國志·潘濬傳》
【樊友、樊伷,這倆人可能是同一人,而且陸遜提及樊伷是「南陽舊姓」,可能是劉秀母親那一支樊氏的後人】
如有疏漏,還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