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為家孰主賓。
「普通的人,容易為過去和當前的情況所迷惑,以為今後也不過如此。他們缺乏事先看出航船將要遇到暗礁的能力,不能用清醒的頭腦把握船舵,繞過暗礁。」通過對客觀規律的理解,加上對於事物運行的預判,可以預測很多事情。
唐朝的兩位卦學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正是如此,既不是個百萬富翁,也不是個窮困潦倒的流浪漢;既不精才豔絕,也不一無所長;既不才智蓋世,也不痴痴呆。在這樣的前提下,預測了接下來兩千多年的歷史,也就是如今的《推背圖》,準確到讓人直稱「神奇」。
當時二者在民間給人看相,名聲非常大。李世民在聽說了之後將二人請上朝,希望他們可以預測一下大唐的國運。這樣的事情怎麼搞?預測好了萬一皇帝不信怎麼辦?預測不好萬一又被安上殺頭之罪呢?
袁天罡和李淳風也表示拒絕,不過在李世民的再次邀請下,二者最終還是同意了,緊接著也開始緊張的籌備之中。可能是因為皇帝的命令,李淳風在接下裡的演算中過於專注,直接演繹了兩千多年的故事,還是袁天罡戳他的背才停止。
全書一共60象,每一象都有詳細的讖語、頌語、卦圖、卦象部分,都代表著歷史大事件。因為過於準確,這本書也被譽為「中華預言第一奇書」,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第38象的推解,以後每天都會解一象,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本象的卦圖為:
圖中有三個人進入一個城門。
本象的標題為:
戊戍,震下兌上,隨
熟悉幹支紀年的都知道,「戊戌」是幹支紀年中共60個幹支組合之一。通過幹支紀年法,加上推背圖的成書時間公元630年,可以推測出本象的大概說的時代。時間關係這塊我就不做過多的演算了,本象是在說1665年左右的事情。
本象的讖語: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帝出不還,三臺扶傾。
字面意思西方有人來到「神京」這個地方,不過這塊對於他們來的方式有一個形容詞:踏。這就令人很疑惑了,來就來了為什麼要用踏?看來並不是什麼好人。後半句說皇帝出去就再也沒有回來,三個「臺」在扶持這個「傾」。
查閱資料「臺」是清朝對一些官員的統稱,比如說「曾臺」、「左臺」等等。這些人都是晚清的功臣,後來是他們扶持著整個清朝。結合時代背景,因為英法聯軍的入侵,清朝也開始被侵佔,看來這塊說的「踏」應該是代表他們了。圖中還有一個細節,有個人隨後進入,看來是某人趁火打劫了。
本象的頌語:
黑雲黯黯自西來,帝子臨河築金臺。南有兵戎北有火,中興曾見有奇才。
「黑雲」從西方過來,代表的是什麼也很明顯。當時列強侵佔京城後,皇帝鹹豐逃到河北並在這裡築起宮殿,再也沒有回來過。為了反抗列強的統治,民間發起了太平天國運動;至於「北有火」,咱們先想一想英法幹了什麼事吧。後來一些「奇才」的出現,天下也實現了「中興」,比如曾國藩等等。
因為清朝的閉關鎖國,清朝拉開了同世界的差距。他們還始終保持一個自然:自大,因此也屢戰屢敗任人宰割,國家從這個時候也開始進入殖民地時代。這段屈辱史也給了我們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自身強大才能不被人欺。
對於推背圖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