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一實驗室3博士入選華為「天才少年」!他們成功的秘訣...

2021-01-09 騰訊網

一名高考復讀生,本科畢業於三本院校,從華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華科)博士畢業後,因入選華為「天才少年」斬獲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而紅遍全網。

讀博期間經歷了什麼,讓張霽完成如此逆襲?

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的,全球只有4人,其中3人本科或博士畢業於華科。

這不免又讓人們好奇:華科「造星」到底有什麼「秘訣」?

《中國科學報》就此採訪了華科副校長、張霽讀博期間的導師及其實驗室的在讀博士生。

為什麼實驗室不把研究重點轉向熱門方向?

截至目前,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的,全球共有4人。從下圖可以看出,有3人和華科有淵源。

其中,博士畢業於華科的左鵬飛和張霽都在ATC、DAC、ICPP、SIGMOD等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的頂級會議/期刊上發表了很多科研成果。

那麼,他們的科研產出有多「牛」?

華科計算機專業在讀博士生彭周旋做了一個通俗的解釋,「兩位師兄中,任何一位的成果足以支撐4~5個普通博士生畢業,而且他們的成果都是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連續產出,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高水平博士畢業生」。

張霽(來源:武昌理工學院)

左鵬飛(來源:華為網站)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同樣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還有華科博士生姚婷,其年薪為156萬。

姚婷(來源: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微信公號)

在這3位博士畢業於華科的「天才少年」中,左鵬飛和姚婷的研究方向都是圍繞新型非易失存儲器(NVM),而張霽的研究方向是AI for System,即將人工智慧的方法應用於系統和存儲之上。

他們同屬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雖然在專精方向上有所區別,但立足點都是計算機存儲。

而這也是實驗室的「內核」。

彭周旋同樣是該實驗室的一員。他告訴《中國科學報》,「我們實驗室的學生大多是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在計算機學科大類中是屬於偏底層、較為艱深的專業,入門門檻較高,要想取得科研成果相當困難。而且,不像當前熱門的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方向那樣為大家所關注。」

之前也有學生提出為什麼實驗室不把研究重點轉向熱門的方向,這樣相對而言更容易出科研成果,學生也更好畢業。

但是,實驗室的老師們堅持立足於傳統的主攻方向——「存儲」,再向外延伸,他們堅信這樣可以保持實驗室的核心競爭優勢。

華科副校長解孝林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正是有這樣「前瞻性」的導師隊伍,在學術上引導研究生面向國際前沿攻堅克難,才能培養出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推動華科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成為「一個領域裡首屈一指的專家」

不少高校在招收博士生時,會比較看重本科和研究生學歷。為何華科會招收三本出身的張霽,這讓很多人感到疑惑。

「學習、研究就像馬拉松。有些三本學生,由於偏科影響了高考總分。只要學生持續努力,這些偏科在本科、碩士階段是可以彌補的。」解孝林表示,華科研究生招生考試選拔一直堅持「擇優錄取,寧缺毋濫」。事實上,張霽本身就非常努力且優秀。

「我對張霽印象最深的是,求知的主動和創新的熱忱。他對於新的知識,有一種強烈的渴求。一旦發現問題,就要想盡辦法去解決。張霽在這方面的表現非常突出。」張霽讀博期間的導師、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周可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說。

在彭周旋看來,嚴格的自律和持之以恆的努力是促使3位師兄師姐成功的關鍵。

像左鵬飛能夠做到五年如一日,每天有著嚴格的時間規劃,長期穩定地投入大量時間在科研上,他想成為「一個領域裡首屈一指的專家,所有人提到這個領域都會想到你的名字」。

解孝林認為,3位「天才少年」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的抗挫折力非常強,在科研中百折不撓,也就是他們的逆商都很高。這種敢於「逆風飛翔」的魄力,是當前我國面臨科技「封鎖」困境下最需要的。

在計算機存儲這個方向上,技術、器件和市場幾乎全都被國外企業所壟斷,和現在被大家廣泛關注的CPU晶片壟斷一樣,而存儲器件與CPU晶片都是計算機的基本構成部分,二者聯繫非常密切,沒有高性能的存儲器件就無法發揮出CPU的強大算力。

「當前可能還是會有很多人追隨熱門研究方向,這無可置喙,但是系統結構等底層技術是國家和企業永遠的剛需,希望能有更多的導師和研究生在這些方向上投注努力,推動可持續性發展,最終突破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和封鎖。」彭周旋表示。

背景連結:

華為「天才少年」走紅,也讓華科火了一把。華科在培養研究生方面有哪些「秘籍」?

「要讓研究生站到創新最前沿。」解孝林強調,華科的辦學始終瞄準科技前沿和國家急需的關鍵領域,盡一切可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最好的條件。

為拓展研究生的國際視野,提升他們追蹤學術前沿的能力,「學校支持博士研究生去國際一流大學聯合培養、參加國際會議、短期研修等等,開展的各類學術活動、實踐活動都為研究生們的成長營造了非常好的氛圍」。解孝林表示。

正是因為喜歡這樣的科研平臺和氛圍,彭周旋在獲得保研資格後,毫不猶豫地選擇在本校繼續深造。

「當初選擇這所學校是因為其深厚的理工科背景和良好的口碑。經過四年的本科生涯,在親眼見證到學校在各方面的點滴改進和努力後,我更加堅信今後能有更好的發展。」彭周旋說。

轉載自:科學網

編輯:高翔、劉鶴軒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究竟有多強 「天才少年」華為年薪201萬
    近日,關於華為「天才少年」獲年薪201萬的新聞引發熱議,兩名「天才少年」均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華中科技大究竟有多強?為何華為如此青睞
  • 三名「天才少年」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華為為何如此青睞這座學校?
    文| 張琳琳編輯 | 鍾十五近日,華中科技大學三位畢業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的消息引發熱議。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是任正非在2019年6月提出的一項精英人才儲備計劃。截至目前,該校共有4名畢業生入選該項目。其中,有三名畢業生拿到該項目的最高一檔201萬的年薪。
  • ...繼華為「天才少年」後,26歲工學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他們...
    李晟曼(1994-),女,工學博士,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年6月畢業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2020年7月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華為再招4名"天才少年":201萬頂薪又給了華中科大博士
    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在華為公司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的講話提到,「今年(2019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根據華中科技大學官方微信號披露的信息,張霽是華科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系統結構2016級博士研究生,其導師為周可教授。
  • 華為再招四名「天才少年」:201萬頂薪又給了華中科大博士
    華為從全球招募頂尖人才的「天才計劃」再度激活。今年以來,華為至少已經招募了四位「天才少年」,分別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兩位博士生張霽和姚婷,以及來自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的兩名本科生。
  • 「天才少年」校方:兩年出了三個天才少年 超過1萬名畢業生入職華為
    騰訊科技訊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其中,張霽拿到了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光電學院黨委書記夏松,在線做客騰訊新聞話題欄目《Q問》,就輿論關注問題,回答媒體、網友提問。
  • "天才少年"獲華為最高offer:經七輪篩選 年薪201萬
    就拿到年薪201萬元這位「牛人」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博士生張霽(來源:公號「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華科今年兩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一人拿到該項目最高檔年薪據長江日報8月3日報導,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
  • 華科博士201萬,西安交大本科生100萬!華為天才少年校招薪資曝光
    現在,時隔一年,第二批「天才少年」入選者也曝光了。華科三位「天才少年」脫穎而出從去年12月至今,單是華中科技大學,便有三位「天才少年」入圍這項計劃。華科官方,也對外確認了這一消息。他們分別叫左鵬飛、張霽和姚婷。△左鵬飛左鵬飛拿到的是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薪資最高檔(182-201萬人民幣/年)。
  • 華中科大是華為的娘家,已有萬名畢業生入職打拼
    華中科技大學為華為輸送了4位「天才少年」,分別是去年入職的左鵬飛博士,以及本科畢業於該校、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鐘釗,還有今年入職的張霽、姚婷博士。其中,左鵬飛、張霽、姚婷博士,均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 對話天才少年的導師:張霽有一個最大特點
    在騰訊新聞話題欄目《Q問》平臺,夏松還介紹稱,華中科技大學每年都要為華為輸送300名左右畢業生,目前包括校友郭平(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在內的十多位校友擔任了華為重要職務。據統計,截至目前華科大有超過1萬名畢業生曾就職華為,當前在職數量為5700人左右,也推動了華為武研院落戶武漢。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兩名畢業生獲得華為「天才少年」職位引發關注。
  • 華為百萬年薪博士、湖大26歲副教授都畢業於這所雙一流!
    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今年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一畢業就籤下了年薪201萬的offer。 博士生姚婷,同樣於入選華為2020年「天才少年」項目,年薪拿到156萬。 94年出生,今年才26歲的李晟曼被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川大學子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高中母校祝賀,老師:他勤奮專注
    據四川大學官網8月8日發布的消息,該校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劉大一恆通過華為公司多輪面試,成為西南地區首位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第一檔的學生,年薪達到200萬元檔次。↑劉大一恆「輝煌履歷」曾獲十餘項國家及省部級競賽獎瀘縣二中也在第一時間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表示了祝賀。
  • 川大學子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近日,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劉大一恆經過華為公司多輪面試的高難度選拔,最終脫穎而出,成為西南地區首位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第一檔的學生!這位本碩博均就讀於川大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的「川三甲」,在畢業後將加入華為核心研發團隊-雲語音語義創新LAB,由NLP技術領軍專家親自擔任導師,參與NLP技術探索與突破。
  • 華為最高一檔 「天才少年」:經七輪篩選,剛畢業年薪201萬
    IT之家8月4日消息 IT之家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系統結構 2016 級博士研究生張霽斬獲華為 「天才少年」最高檔,是今年截止 6 月 30 日華中科技大學拿到最高檔的唯一一位。據華中科技大學介紹,張霽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ATC、 DAC、ICPP、SIGMOD、VLDB、IEEE TPDS 等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 華中科技大學3位教授入選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華中科技大學共有3位教授入選,分別為:萬謙、趙海波、周軍。1997年獲得華中師範大學學士學位,2004年獲得巴黎第十一大學博士學位,2004-2007年在美國斯隆-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2007-2011年就職於美國安進位藥。
  • 劉永坦捐獎金800萬;年度科學大獎初評;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0萬;美國加州確診50萬;印度新增全球第一
    8月3日,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劉永坦說:「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在獲獎那一刻,我就有了將獎金全部捐出,回報國家、回報學校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
  • 對話川大博士生劉大一恆:我非天才少年 我有努力的目標
    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從200萬元年薪起步的職業生涯將怎麼走?記者對話川大博士生劉大一恆——8月8日,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劉大一恆在經過多輪選拔後,成功入選華為公司的「天才少年」計劃。他也是西南地區首位入選該計劃第一檔的學子,年薪將達200萬元。
  • 華中科技大學超快光學實驗室招收2021年推免生
    華中科技大學超快光學實驗室依託於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