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劉大一恆經過華為公司多輪面試的高難度選拔,最終脫穎而出,成為西南地區首位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第一檔的學生!
這位本碩博均就讀於川大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的「川三甲」,在畢業後將加入華為核心研發團隊-雲語音語義創新LAB,由NLP技術領軍專家親自擔任導師,參與NLP技術探索與突破。
這份被旁人視為「奇蹟」的殊榮和幸運,在劉大一恆看來,卻是一個水道渠成的過程。研究生期間,他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者身份在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成為2019年Natural Question全球長期公開競賽冠軍、獲得十餘項國家及省部級競賽獎項……
生活中的劉大一恆
此前報導:
女博士年薪156萬入職華為!網友:實力演繹美貌與智慧並重
年薪201萬!
天才少年也被多次拒稿
劉大一恆是四川自貢人,2009年進入瀘州市瀘縣二中讀高中,高考前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提前獲得了四川大學和重慶大學的高考加分。2012年進入四川大學。
從本科到博士,每個假期,對劉大一恆而言,都是為自己「充電」的好時光。早在本科階段,他便習慣了放棄寒暑假的休憩,轉頭扎入自習室和機房內,為ACM程序設計競賽等一場場學科競賽訓練、備戰。
劉大一恆本科參與中國國際軟體設計與應用大賽獲特等獎
在不分日夜的鑽研中,冰冷的代碼程序在劉大一恆眼中也逐漸變得「可愛」起來,他對於專業的興趣也日益濃厚。這一切讓劉大一恆決定沿著計算機這條路一直走下去——2015年,他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四川大學本碩博連讀的保送機會,開啟了新一段旅程。
本科期間劉大一恆作為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參加迎新晚會
劉大一恆與導師呂建成教授
剛進行學術論文寫作的時候,劉大一恆缺乏經驗與歷練,寫好的論文被一次次拒稿。後來,在導師呂建成教授和朋友的鼓勵下,他收拾好心情,一遍遍修改打磨自己的論文。
一次、兩次、三次……做實驗、寫論文、投稿……論文投出去一次,又被退回一次……到後來,劉大一恆漸漸習慣了這樣的流程。他逐漸明白,失敗是科研的常態,而自己要做的,是面對和再嘗試,將失敗轉化為動力。
實驗室中的劉大一恆
直到博士一年級時,劉大一恆一篇發表在ACL'2019上的論文,直接實現了川大在讀研究生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級會議ACL(編註:計算語言學學會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上零的突破,為他的科研旅途開啟了嶄新的徵程。
海外求學時直接睡在辦公室
2017年,在導師的支持和幫助下,劉大一恆遠赴新加坡國立大學進行學習交流。陌生的環境和高強度的學習讓初到海外的他有些不適,但幾周後,一流的學術機構的研究氛圍和世界前沿課題如同雨露般衝走緊張感,灌溉著他不斷滋生的求知慾。到後來,他常常一和同學交流便忘了時間,在實驗室淺淺一眠,只等第二天新的討論和實驗。
劉大一恆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交流期間留下的資料
半年後,劉大一恆依依不捨地結束了交流,一路的所見所感像種子落入心間,催生出更多的期待。
不久後,機會再次降臨——榮獲唐立新獎學金的他在同學的邀請下前往微軟亞洲研究院開始實習。劉大一恆萬分珍惜這次機會,研究成了他唯一想做的事。除了睡覺,他把所有時間留給了實驗室,甚至有時為了實驗,直接睡在辦公大樓。
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的劉大一恆
華為主動向他伸出橄欖枝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次參選「天才少年計劃」,是華為公司主動向劉大一恆伸出的橄欖枝。在旁人看來如同「過五關、斬六將」的選拔和面試,對他而言,更像是對自己多年學習研究的總結和展示。
劉大一恆參與華為「天才少年」籤約儀式
最觸動劉大一恆的是最終環節的面試,在與公司高管的交流中,他感受到了華為公司對高精尖技術和人才的看重,以及致力科研的情懷。那一刻,他覺得自己找到了未來的舞臺。
劉大一恆坦言,比起被大家關注的百萬高薪,更讓他興奮的是這個機會——能夠讓自己的所學所知轉化為理論應用,創造出更精尖的技術可能。
他說,這正是深埋在他心中的夢想,也是導師言傳身教的延續。從本科到博士,他與川大共度了八年時光。如果說海外交流和競賽為自己打開了高處的窗,那在川大的求知求學便築起了前行的基石。
劉大一恆寄語學弟學妹:
我想把自己的座右銘送給大家「視野決定上限,能力決定下限,努力決定最終的位置。」
你們身上蘊含著無窮的潛力,希望新同學們志存高遠,與優秀的人為伍,不斷提升自我的視野和格局。
同時可以注重自己基礎能力的提升,不要過於急功近利,靜下心來學習,潛心鍛鍊自己,走出舒適區,激發潛能,突破自我。
最後,在合適的時間做最正確的事情,不要在最應該努力的年紀選擇安逸,盡己所能,不留遺憾。
奔湧吧!後浪。
(來源: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