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
自去年任正非宣布華為啟動「天才少年」的項目以來,已經有好幾位天才一走出校門便拿到了年薪百萬的Offer了,令人好生羨慕。
今年入職華為的2020應屆生,要數張霽和姚婷尤其矚目,年薪分別為最高檔201萬/年、第二檔156萬/年。
小匯我工作好幾年可能都不如他們一個零頭。
01
華為發狠
為了搶人,不遺餘力
華為搶人,向來給錢是很大方的,在華為內部,有一個共識就是:工資就是零花錢。
工資就是零花錢——好霸氣。
更霸氣的還在後面。你知道華為年薪超100萬的人有多少嗎?超過1.5萬人。
你知道華為年薪超500萬的人有多少嗎?超過1500人。
華為CFO孟晚舟演講時說:「以前,我們是按學歷定薪。現在,我們是按價值定薪。牛人年薪也不封頂。你有多大雄心、有多大能力,我們就給多大的薪酬。」
華為員工為什麼如此玩命?因為有多的錢可以拿啊。
說回張霽,誰能知道這次兩百萬年薪的少年,曾復讀一年後才考上大學,而且最終還是一個雙非三本院校?
一時的沉淪並沒有擊潰張霽,從武昌理工學院的三本生,跨越至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在 ATC, DAC, ICPP 等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2015-2019 年張霽在騰訊實習,在實習期間共發表國內、國際專利 7 篇;2019-2020 年在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所訪問,在阿姆斯特丹大學 INDE Lab 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員... ...
僅靠著以上的部分簡歷,就足以讓你我汗顏,這才是「真大神」!
回想張霽畢業時,主動向他伸出橄欖枝的阿里、騰訊、IBM、深信服等大廠,其中甚至還有年薪直接開到360+萬的,但最終,張霽選擇了華為。
如今的張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今華為正在面臨著一些「制裁」,希望自己能夠予以幫助渡過難關。」
與張霽同屆加入華為的,是另外一位高智商且高顏值的女孩,姚婷。
與張霽最大的區別是,姚婷是一個喜歡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去不斷提升自己的女生,她也相當擅長在每個小領域做到最好。
除了專業學術上的開拓,她還有有著超一流的口才,參加過辯論隊,橫掃學校各演講比賽的冠亞軍;大二擔任學生會外聯部副部長,挑戰杯,輔修第二專業英語對外翻譯,暑期支教;大三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物聯網大賽;大四保研、準備上海中級口譯資格證考試......
兩位同學都有一個共通點是,他們自己都沒有投過簡歷,反而是華為主動找到他們自己的。話句話說,是他們靠著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影響力,吸引到了這些企業的爭搶。
姚婷就是這樣,本來畢業後打算在學校任教的,結果卻一下子收到了阿里、騰訊、華為、威騰電子四大巨頭的Offer邀請。
試想,你們公司有沒有這樣主動出擊,去找優秀人才的習慣?
02
華為重人才
更重對人才的管理
華為對人才的渴求是有目共睹的。
早前,任正非就曾透露過,華為內部有大量的科學家,其中至少有700多個數學家,800多個物理學家,120多個化學家,還有6000多位專門在基礎研究的專家,再有6萬多工程師。
算下來,在華為的總員工裡,研發人員能直接過半。
但一家公司的強大與否,並不直接取決於公司內頂尖人才有多少。
任正非也說過: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就算你把全世界的「天才少年」全招進來了,但不會有效地管理,不能最大效用地發揮人才效能,那資源也只是白白浪費掉。
華為對於人才的管理,是從一開始就已經在進行了的。比如說最初的面試環節,拿「天才少年」計劃的面試來說,這絕對算是華為最嚴格的面試之一。
據了解,這個面試一般會經歷 7 輪左右:簡歷篩選、筆試、初面、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失敗,難度非常大。
我們拿到了早年間華為的招聘面試流程,非常複雜,關卡多且細,足以看出華為對人才招募這件事情的重視。
之所以將面試設置這麼多環節,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崗位角色來審視候選人,即可以看看候選進入公司之後是否符合自身的價值觀,也能讓候選自己明白,在外可能有點成就,但在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通常來說,一些公司不願意把面試弄得太複雜,因為浪費成本。但真正重視人才,且看重人才培養與建設的公司,往往從很早就開始了。
03
有效激勵人才
華為有自己的一套
對於華為的員工管理,很多人都歸結於3個字:多給錢。
因為他們都聽過任正非說的那句話:錢給的多了,不是人才也是人才。
於是就開始依葫蘆畫瓢,大碗分金,但結果卻總是因為利益不均導致員工怨聲載道,團隊離心離德、支離破碎。
為什麼華為多分錢可以,自己就不行?
這是因為華為在進行人才激勵時,有著自己的邏輯。
舉個例子,當年任正非為勸服鄭寶用放棄清華博士學業加入華為,親自飛往北京,當面給鄭寶用講述了「七國八制」(中國市場被七個發達國家的產品所瓜分)的慘痛局面。
然後任正非說:「我來找你,就是想和你一起幹一件大事,讓中國人能夠用上自己的產品,把世界列強趕出去!」
接著又說:「你加盟華為後,我直接任命你為總工,負責整個企業的產品研發。你的基本薪酬也可以享受公司最高水平。」
鄭寶用聽任正非這樣一說,頓時熱血沸騰,當場就答應了。
這就是華為激勵人才時使用的基本邏輯,即對於真正的人才進行激勵,一定是使命和願景先行,再以物質激勵做保障,步驟不能走反了。
很多盲目學華為最終失敗的,就是一上去就發錢發錢,這樣員工是很高興,但這卻沒法讓員工持續發展,更沒有辦法使企業基業長青。
因為談錢,就是給員工最大的尊重!
完
∞文章來源:人力資源分享匯∞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