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發狠,應屆生年薪給201萬:談錢,就是給員工最大的尊重!

2020-12-04 騰訊網

事情是這樣的。

自去年任正非宣布華為啟動「天才少年」的項目以來,已經有好幾位天才一走出校門便拿到了年薪百萬的Offer了,令人好生羨慕。

今年入職華為的2020應屆生,要數張霽和姚婷尤其矚目,年薪分別為最高檔201萬/年、第二檔156萬/年。

小匯我工作好幾年可能都不如他們一個零頭。

01

華為發狠

為了搶人,不遺餘力

華為搶人,向來給錢是很大方的,在華為內部,有一個共識就是:工資就是零花錢。

工資就是零花錢——好霸氣。

更霸氣的還在後面。你知道華為年薪超100萬的人有多少嗎?超過1.5萬人。

你知道華為年薪超500萬的人有多少嗎?超過1500人。

華為CFO孟晚舟演講時說:「以前,我們是按學歷定薪。現在,我們是按價值定薪。牛人年薪也不封頂。你有多大雄心、有多大能力,我們就給多大的薪酬。

華為員工為什麼如此玩命?因為有多的錢可以拿啊。

說回張霽,誰能知道這次兩百萬年薪的少年,曾復讀一年後才考上大學,而且最終還是一個雙非三本院校?

一時的沉淪並沒有擊潰張霽,從武昌理工學院的三本生,跨越至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在 ATC, DAC, ICPP 等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2015-2019 年張霽在騰訊實習,在實習期間共發表國內、國際專利 7 篇;2019-2020 年在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所訪問,在阿姆斯特丹大學 INDE Lab 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員... ...

僅靠著以上的部分簡歷,就足以讓你我汗顏,這才是「真大神」!

回想張霽畢業時,主動向他伸出橄欖枝的阿里、騰訊、IBM、深信服等大廠,其中甚至還有年薪直接開到360+萬的,但最終,張霽選擇了華為。

如今的張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今華為正在面臨著一些「制裁」,希望自己能夠予以幫助渡過難關。」

與張霽同屆加入華為的,是另外一位高智商且高顏值的女孩,姚婷。

與張霽最大的區別是,姚婷是一個喜歡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去不斷提升自己的女生,她也相當擅長在每個小領域做到最好。

除了專業學術上的開拓,她還有有著超一流的口才,參加過辯論隊,橫掃學校各演講比賽的冠亞軍;大二擔任學生會外聯部副部長,挑戰杯,輔修第二專業英語對外翻譯,暑期支教;大三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物聯網大賽;大四保研、準備上海中級口譯資格證考試......

兩位同學都有一個共通點是,他們自己都沒有投過簡歷,反而是華為主動找到他們自己的。話句話說,是他們靠著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影響力,吸引到了這些企業的爭搶。

姚婷就是這樣,本來畢業後打算在學校任教的,結果卻一下子收到了阿里、騰訊、華為、威騰電子四大巨頭的Offer邀請。

試想,你們公司有沒有這樣主動出擊,去找優秀人才的習慣?

02

華為重人才

更重對人才的管理

華為對人才的渴求是有目共睹的。

早前,任正非就曾透露過,華為內部有大量的科學家,其中至少有700多個數學家,800多個物理學家,120多個化學家,還有6000多位專門在基礎研究的專家,再有6萬多工程師。

算下來,在華為的總員工裡,研發人員能直接過半。

但一家公司的強大與否,並不直接取決於公司內頂尖人才有多少。

任正非也說過: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就算你把全世界的「天才少年」全招進來了,但不會有效地管理,不能最大效用地發揮人才效能,那資源也只是白白浪費掉。

華為對於人才的管理,是從一開始就已經在進行了的。比如說最初的面試環節,拿「天才少年」計劃的面試來說,這絕對算是華為最嚴格的面試之一。

據了解,這個面試一般會經歷 7 輪左右:簡歷篩選、筆試、初面、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失敗,難度非常大。

我們拿到了早年間華為的招聘面試流程,非常複雜,關卡多且細,足以看出華為對人才招募這件事情的重視。

之所以將面試設置這麼多環節,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崗位角色來審視候選人,即可以看看候選進入公司之後是否符合自身的價值觀,也能讓候選自己明白,在外可能有點成就,但在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通常來說,一些公司不願意把面試弄得太複雜,因為浪費成本。但真正重視人才,且看重人才培養與建設的公司,往往從很早就開始了。

03

有效激勵人才

華為有自己的一套

對於華為的員工管理,很多人都歸結於3個字:多給錢。

因為他們都聽過任正非說的那句話:錢給的多了,不是人才也是人才。

於是就開始依葫蘆畫瓢,大碗分金,但結果卻總是因為利益不均導致員工怨聲載道,團隊離心離德、支離破碎。

為什麼華為多分錢可以,自己就不行?

這是因為華為在進行人才激勵時,有著自己的邏輯。

舉個例子,當年任正非為勸服鄭寶用放棄清華博士學業加入華為,親自飛往北京,當面給鄭寶用講述了「七國八制」(中國市場被七個發達國家的產品所瓜分)的慘痛局面。

然後任正非說:「我來找你,就是想和你一起幹一件大事,讓中國人能夠用上自己的產品,把世界列強趕出去!」

接著又說:「你加盟華為後,我直接任命你為總工,負責整個企業的產品研發。你的基本薪酬也可以享受公司最高水平。」

鄭寶用聽任正非這樣一說,頓時熱血沸騰,當場就答應了。

這就是華為激勵人才時使用的基本邏輯,即對於真正的人才進行激勵,一定是使命和願景先行,再以物質激勵做保障,步驟不能走反了。

很多盲目學華為最終失敗的,就是一上去就發錢發錢,這樣員工是很高興,但這卻沒法讓員工持續發展,更沒有辦法使企業基業長青。

因為談錢,就是給員工最大的尊重!

∞文章來源:人力資源分享匯∞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年"獲華為最高offer:經七輪篩選 年薪201萬
    博士畢業參加工作就拿到年薪201萬元這位「牛人」出自華中科技大學就拿到年薪201萬元這位「牛人」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博士生張霽(來源:公號「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華科今年兩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一人拿到該項目最高檔年薪據長江日報
  • 華中科技大學究竟有多強 「天才少年」華為年薪201萬
    近日,關於華為「天才少年」獲年薪201萬的新聞引發熱議,兩名「天才少年」均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華中科技大究竟有多強?為何華為如此青睞
  • 華科博士201萬,西安交大本科生100萬!華為天才少年校招薪資曝光
    金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西交大本科畢業年薪100萬,華科博士畢業年薪201萬。開出如此天價年薪的正是華為。果然,那個揚言從全世界招募頂尖人才的「天才少年」計劃,薪資也是頂級的。去年6月,任正非透露了這個項目並提出年薪八位數。
  • 兩位浙大畢業生,靠什麼拿華為百萬年薪
    應屆畢業生年薪多少?  秦通就讀浙大時的老師許超教授:  他基礎很紮實,是個出色的小夥子  在此次華為的人才招聘中,1993年出生的秦通獲得了182萬~201萬元的年薪,成為華為頂尖學生中年薪最高的人才之一。  記者聯繫到了秦通在浙大時的老師許超教授。「是一個很紮實很出色的小夥子,綜合能力很強。」他說,儘管當時秦通還是一名本科生,但已經表現得非常出色。
  • 工資是阿里4倍小米6倍,年薪110萬的華為,為何仍留不住員工?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小米集團的年薪至少比同行業很多公司都高出50%以上,並且小米總部的平均工資在每月4萬到5萬之間,27.6%的員工可以拿到2萬到3萬,如果整體來算小米員工的年薪差不多都在15 - 30萬元之間。這一薪資水平就目前的來說,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
  • 華為最高一檔 「天才少年」:經七輪篩選,剛畢業年薪201萬
    IT之家8月4日消息 IT之家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系統結構 2016 級博士研究生張霽斬獲華為 「天才少年」最高檔,是今年截止 6 月 30 日華中科技大學拿到最高檔的唯一一位。據華中科技大學介紹,張霽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ATC、 DAC、ICPP、SIGMOD、VLDB、IEEE TPDS 等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 國家電網應屆生月入過萬?一把手年薪超百萬
    國家電網「抄表工」年薪到底有多少?市場盛傳年薪10萬元,這在過去10餘年一直是一個傳說,未經證實。儘管如此,國家電網領導人、應屆畢業生的待遇卻不是什麼秘密。國家電網總經理辛保安2018年度從公司領取應付年薪71.35萬元,社保公積金單位繳存部分20.25萬元,2018年任期激勵收入20.57萬元,合計為112.17萬元。信息還顯示,國家電網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的應付年薪大多在70萬元左右,加上社保公積金單位繳存部分,以及2018年任期激勵收入,也大概在100萬元上下。
  • 華為200萬年薪刷屏背後,待滿四年的博士不到六成
    å6月華為總裁辦電子郵件話音剛落,一部分「天才少年」就已經就位了。7月23日,任正非再次籤發一份內部郵件,宣布對部分2019屆頂尖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主要是8名應屆博士,年薪薪酬在89.6萬-201萬區間。
  • 信託業人均薪酬居前沒毛病 應屆生年薪20萬至30萬不等
    而對於初次就業的應屆生來說,在崗位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信託業開出的「價碼」與其他券商、基金等非銀金融行業相比,優勢並不明顯。《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某經濟類高校,對部分已獲得信託公司offer的應屆就業生進行採訪,薪資水平大概在年薪20萬元-30萬元左右。這個薪酬水平與周圍籤約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同學相比,並沒有明顯優勢。
  • 剛畢業年薪200萬入職華為!網友秒變「檸檬精」:我酸了……
    昨日雙12,就在大家忙著剁手時……有一個「剛畢業就年薪200萬」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紛紛詢問:這麼牛!究竟是哪路「大神」?據媒體報導: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左鵬飛童鞋,近日與華為正式完成籤約,收穫了一份年薪201萬元的職位。
  • 華為給出14級2萬月薪待遇,985研究生說侮辱價,網友的評論亮了
    其實這位研究生身上的現象,可以說是如今大學生的通病了,就像前一陣子一位女生要月薪2萬,其中包括8000租房還有兩條狗5000元等等,這個女生還覺得自己要少了。他們在大談特談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到底值不值這麼多錢。自己的技術是否達標,自身能力是否到位?
  • 年薪高達110萬,工資更遠超阿里,卻還是攔不住員工跳槽?
    相關數據顯示,小米集團內部員工的平均月薪在4-5萬元左右,還有大約1/4員工的月薪在2-3萬元,總的算起來小米員工的平均年薪在30萬元左右。就目前國內其他行業來說,已經算的上很不錯了。據悉,華為員工的平均工資要比小米更是高出了6倍,比阿里巴巴高出了4倍。 在阿里集團,新入職的技術型員工,從崗位水準P5開始,月均工資在2萬左右,晉升至P11後,年入百萬夢才能實現。
  • 華為全球員工總數達19.4萬人 來自全球157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華為最新發布的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截至2019年底,其全球員工總數達19.4萬人(2018年底時這個數字為18.8萬人),其中研發員工約9.6萬人,佔比49%。報告指出,華為的員工來自全球157個國家和地區,僅在中國就有來自43個民族的員工。
  • 華為員工感慨:16屆工作四年,收入不如20屆同事,白努力了
    華為作為國內的一家大型民營企業,很多人都想著能進入華為工作。華為企業在國內也算排得上號的大企業,薪資待遇在一般人看來,肯定是高於部分同行。但是一位華為員工在社交平臺上發的一篇帖子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華為員工感嘆,16屆工作四年,收入還不如20屆應屆生,白努力了。
  • 不要幻想所有員工都去奮鬥,不均衡才是團隊進步的動力和必要條件
    管理上也有個「二八法則」,你要儘量多在同路人身上多花時間,你要儘量在普通員工身上少花時間。老婆孩子熱炕頭,過自己的小日子,是很多人的人生追求。這是客觀存在的,你也許不認同,但要尊重別人的選擇。每個人都應該有權利按自己的意願度過一生。
  • 劉永坦捐獎金800萬;年度科學大獎初評;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0萬;美國加州確診50萬;印度新增全球第一
    「天才少年」張霽剛畢業就拿年薪201萬元 出自華中科大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是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任正非曾在華為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講話中提及,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都是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的,共有三檔,最高年薪達201萬元。
  • 華為「200萬年薪」背後,人工智慧博士真的可以這麼高薪資嗎?
    BTrednc這份電子郵件顯示,為了招攬頂尖人才,華為要對部分 19 屆頂尖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其公布的年薪制方案中包含 8 位畢業生,他們均為博士學歷,最高兩名員工的年薪為 182 萬 - 201 萬元,另外兩名員工的年薪為 140.5 萬 - 156.5 萬元,其他四名員工的年薪為 89.6 萬 - 100.8 萬元。遠遠超出一般應屆畢業生的薪資水平。
  • 年薪200萬!川大學子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近日,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劉大一恆經過華為公司多輪面試的高難度選拔,最終脫穎而出,成為西南地區首位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第一檔的學生!這位本碩博均就讀於川大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的「川三甲」,在畢業後將加入華為核心研發團隊-雲語音語義創新LAB,由NLP技術領軍專家親自擔任導師,參與NLP技術探索與突破。
  • 騰訊華為爭華科博士,年薪200萬: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在底層
    「華科博士畢業年薪200萬,被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爭奪」的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引發強烈關注。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14級直博研究生左鵬飛,收到了華為年薪200萬元的offer。
  • 華為再招4名"天才少年":201萬頂薪又給了華中科大博士
    其中,張霽拿到的時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薪資(182萬-201萬元人民幣/年),西安交大兩名本科畢業生對應的年薪應該屬於「天才少年」計劃中89.6萬-100.8萬元人民幣/年檔。華為方面未對上述消息置評,亦未披露今年招募了多少位「天才少年」。華為「天才少年」計劃正式對外公布是在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