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國營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無論是在實體經濟企業還是網際網路公司上班,無論企業的發展狀況如何,對於員工來說最關心的還是薪資以及待遇,人們在茶餘飯後談論最多的問題也都是關於每個月可以領多少月薪。而在一般情況下,一些國營企業或者大型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等的薪資和待遇都是比較好的。
例如科技領域的小米集團,其平均工資也都相對較高。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小米集團的年薪至少比同行業很多公司都高出50%以上,並且小米總部的平均工資在每月4萬到5萬之間,27.6%的員工可以拿到2萬到3萬,如果整體來算小米員工的年薪差不多都在15 - 30萬元之間。這一薪資水平就目前的來說,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除了小米這家科技公司之外,我國另一家赫赫有名的公司華為,其員工的薪資待遇在我國業內也是出了名的好,並且比小米的薪資還要高。據了解,華為員工的平均工資是小米的6倍,是阿里巴巴的4倍,而阿里的技術和管理職位,新員工從P5開始,年薪在15 - 25萬左右,在通過努力達到P11水平之後,才能到達年入百萬。
從小米集團和阿里巴巴的薪資水平來看都已經很高了,更何況華為員工還高出了好幾倍,由此可見,華為員工的工資水平有多高。最重要的是,華為的員工還有內部股份,我們都知道,華為是一家尚未上市的民營企業,所以它的股份其實是非常分散的。作為創始人的任正非也僅持有華為股份的1.01%,其餘股份全都分布在9萬多名華為員工手中,因此對於華為員工來說,到年底,他們還可以獲得分紅。當公司的利潤越多,員工得到的紅利也就越多。據說,華為的很多老員工在年底都能拿到數百萬的獎金。
據任正非曾披露,華為已經擁有了18萬名員工,平均年收入在110萬。當看到這些數據時,可能大家都會非常的驚訝和羨慕,然而,華為確實有這個實力。事實上目前,華為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擁有了高達19.4萬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佔了49%。
此前,有一位華為前員工還曾在網際網路上曬出了自己的工資表,讓很多人都十分羨慕,畢業後,他在華為工作了6年,擔任銷售總監。其最高一個月的收入是18萬,包括年終獎金和股票紅利,他的月收入在4萬左右,全年收入合計在100萬以上。
在這一點上,很多人你都不敢相信,沒有家庭背景的支撐,就能有這樣的收入,確實太牛了。不過,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可以在華為工作,其實這一切皆有可能。華為的員工收入包括工資、獎金和分紅三部分,職位越高,年底得到的也就獎金越多。通常情況下,剛進入華為的畢業生一般屬於13級,每三年晉升一級,如果做出了重大貢獻,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晉升幾個級別。據悉,華為的一名高管是21級,月薪就達到了27萬。
可儘管華為員工的收入很高,但我們發現,華為的離職率其實也不低,流動率也還算大。自2013年以來,華為內部高級人才流動率一直為22%。6年前開始入職工作的員工,現在的離職率為43%。並且員工入職的時間越長,其離職率反而越高。這又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離職這一問題,馬雲曾經就說過:大多數情況下員工離職的原因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錢沒有到位,第二個是心裡受委屈了。當員工提出離職時,為了給公司給自己留面子,還得費盡心思努力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而事實上員工其實早已經失望透頂了。
事實上,員工在公司都是為了這三件事,第一,薪資待遇能讓人覺得體面和滿意。第二,公司的企業文化能否讓員工在一到兩年的時間內快速成長。第三,公司成長是否會給員工帶來成長,並且員工的收入是否會因為公司的收入變高而發生變化。而綜上所說的幾點,事實上,華為公司都已經符合要求了,可為什麼還是會有這麼多人選擇離職呢?
其實是因為華為公司一直推崇的是狼性文化,越優秀的人,貢獻越多的人,收入也就會越高。同時,華為還有嚴格的考核機制,對於一些性格沒有那麼強勁或者沒有那麼有拼搏精神的人來說,壓力其實是非常大的。此外,華為的員工經常需要加班,每天四個小時加班也是很基本的,而這種工作強度其實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企業。所以對於很多人剛畢業的年輕人,趁著年輕,在華為工作了幾年,賺了幾百萬。在買房和買車之後,他們也就會選擇離開,找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
由此看來,華為員工的薪資之所以這麼高,其實也是華為員工逐漸努力所得的,不管在哪裡都是一樣,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多,你就必須付出更多。而對於華為的員工來說,他們每天都要付出比很多人更多的努力,所以才得到了比其他人更高的薪資。
但也正因為華為員工的不斷努力付出,華為才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而華為也通過高薪來吸引了很多的優秀人才,才使得企業得到快速的成長,說起來也就是各取所需罷了,並且華為如今肩負了非常大的責任,他也需要一支狼性的隊伍,才能自立自強,不斷突破。不過華為如今的人才流失的問題,也依然需要重視起來,華為也應該想辦法找到另一個對員工和公司來說都更合理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