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個好工作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什麼樣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呢?其實從小我們的父母就給我們灌輸一種觀念,那就是「鐵飯碗」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這類工作一般都是比較穩定、薪資待遇較好的工作,例如公務員、老師、銀行職員等。
尤其是銀行職員,以前的時候,有好多人都爭前恐後地想去銀行工作,為了爭取一個工作名額,不惜花錢找關係,也要進銀行去工作,這份工作也是公認的「最強鐵飯碗」。不止工作體面,銀行的薪資也非常高。2020年,各大上市銀行公布了年中報,其中員工薪酬數據是非常可觀的。
據貝殼財經記者統計,2020年上半年,在36家A股上市的銀行中,總薪酬高達3800億,人均薪酬15.7萬元,員工平均月薪達到了2.6萬元,也就是說年薪已經超過了30萬元,這還並沒有算平時的工作福利在內,那些交通補貼、飯補、節假日禮品也是經常性發放的。其中,招商銀行以半年31.15萬元成為了平均薪資最高的銀行。
不止如此,根據業內人士稱,近些年來整個銀行業都在不停地上調員工薪資水平。根據各大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包括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都在去年上調了員工薪資,其中交通銀行上調幅度最高,達到了2.8萬元,其它銀行的上調幅度也從幾千到上萬元不等。
比起其他行業來說,銀行職員的薪資水平已經非常高了,從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得出來,銀行職員是多麼有錢,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離職。相關數據顯示,半年內,全國金融系統接近6萬人,其中離職人數最多的要屬農行和工商銀行了,分別為10627人和9879人。
許多人都忍不住疑惑,這麼體面的工作,薪資也高,為什麼還是留不住人呢?其實光鮮背後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有許多曾在銀行工作過的人,都曾公開評論過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內部是有許多部門和員工構成的,而那些「出走」的員工就是平時我們能見到的銀行基層員工,比如銀行櫃員等。實際上他們的工資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高薪」的都是一些較高職位的人。許多銀行基層員工和我們普通「打工族」一樣,過著「月薪三千」的日子。
而且不止工資低,工作壓力也非常高。我們都知道那些櫃員每天在攝像頭的「監視」下嚴謹工作,還有一系列的績效考核要完成,於是許多這樣的基層員工由於壓力大、賺錢少,紛紛選擇離職、跳槽。
況且現在這些銀行基層員工的求職要求並不高,許多學歷並不高的人也能輕鬆應聘上銀行櫃員這個職位。但是等到升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發現,那些學歷較高的人往往是升職比較快的,而自己卻只能在基層中苦苦地熬。面對遙遙無期的升職之路,一部分人又會選擇跳槽,尋找別的工作機會。
再加上現在科技如此發達,許多銀行的業務都能在手機上辦理,足不出戶非常方便。就算要到網點去辦理業務,也有許多人工智慧機器人在等待為客戶辦理業務,有些機器人還能夠完全取代人工。甚至在上海還有一家「無人銀行」,裡面沒有一個員工,只有攝像頭和機器櫃員,其運營也非常好。所以有了這些高科技,銀行所需的人力也就越來越少了。
迫於這樣的現狀,許多員工只能無奈離開,這個曾經公認為「最強鐵飯碗」的銀行職位,也就這樣慢慢沒落了。實際上除了銀行的工作,還有許多我們曾認為是「鐵飯碗」的工作也越來越不吃香了。
科技在不斷發展,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就曾說過:未來會有50%的行業被科技取代,所以說,「鐵飯碗」的沒落只是一個開端。
在這個各行各業都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不要總想著僅靠一份工作就能安逸一輩子,要是真的想得到體面高薪的工作,最主要還是得提升自身的實力,自身價值的提高才能讓我們獲得更好的發展。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