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飯碗」不行了,年薪30萬留不住人?半年時間離職人數近6萬

2021-01-09 財料

找到一個好工作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什麼樣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呢?其實從小我們的父母就給我們灌輸一種觀念,那就是「鐵飯碗」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這類工作一般都是比較穩定、薪資待遇較好的工作,例如公務員、老師、銀行職員等。

尤其是銀行職員,以前的時候,有好多人都爭前恐後地想去銀行工作,為了爭取一個工作名額,不惜花錢找關係,也要進銀行去工作,這份工作也是公認的「最強鐵飯碗」。不止工作體面,銀行的薪資也非常高。2020年,各大上市銀行公布了年中報,其中員工薪酬數據是非常可觀的。

據貝殼財經記者統計,2020年上半年,在36家A股上市的銀行中,總薪酬高達3800億,人均薪酬15.7萬元,員工平均月薪達到了2.6萬元,也就是說年薪已經超過了30萬元,這還並沒有算平時的工作福利在內,那些交通補貼、飯補、節假日禮品也是經常性發放的。其中,招商銀行以半年31.15萬元成為了平均薪資最高的銀行。

不止如此,根據業內人士稱,近些年來整個銀行業都在不停地上調員工薪資水平。根據各大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包括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都在去年上調了員工薪資,其中交通銀行上調幅度最高,達到了2.8萬元,其它銀行的上調幅度也從幾千到上萬元不等。

比起其他行業來說,銀行職員的薪資水平已經非常高了,從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得出來,銀行職員是多麼有錢,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離職。相關數據顯示,半年內,全國金融系統接近6萬人,其中離職人數最多的要屬農行和工商銀行了,分別為10627人和9879人。

許多人都忍不住疑惑,這麼體面的工作,薪資也高,為什麼還是留不住人呢?其實光鮮背後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有許多曾在銀行工作過的人,都曾公開評論過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內部是有許多部門和員工構成的,而那些「出走」的員工就是平時我們能見到的銀行基層員工,比如銀行櫃員等。實際上他們的工資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高薪」的都是一些較高職位的人。許多銀行基層員工和我們普通「打工族」一樣,過著「月薪三千」的日子。

而且不止工資低,工作壓力也非常高。我們都知道那些櫃員每天在攝像頭的「監視」下嚴謹工作,還有一系列的績效考核要完成,於是許多這樣的基層員工由於壓力大、賺錢少,紛紛選擇離職、跳槽。

況且現在這些銀行基層員工的求職要求並不高,許多學歷並不高的人也能輕鬆應聘上銀行櫃員這個職位。但是等到升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發現,那些學歷較高的人往往是升職比較快的,而自己卻只能在基層中苦苦地熬。面對遙遙無期的升職之路,一部分人又會選擇跳槽,尋找別的工作機會。

再加上現在科技如此發達,許多銀行的業務都能在手機上辦理,足不出戶非常方便。就算要到網點去辦理業務,也有許多人工智慧機器人在等待為客戶辦理業務,有些機器人還能夠完全取代人工。甚至在上海還有一家「無人銀行」,裡面沒有一個員工,只有攝像頭和機器櫃員,其運營也非常好。所以有了這些高科技,銀行所需的人力也就越來越少了。

迫於這樣的現狀,許多員工只能無奈離開,這個曾經公認為「最強鐵飯碗」的銀行職位,也就這樣慢慢沒落了。實際上除了銀行的工作,還有許多我們曾認為是「鐵飯碗」的工作也越來越不吃香了。

科技在不斷發展,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就曾說過:未來會有50%的行業被科技取代,所以說,「鐵飯碗」的沒落只是一個開端。

在這個各行各業都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不要總想著僅靠一份工作就能安逸一輩子,要是真的想得到體面高薪的工作,最主要還是得提升自身的實力,自身價值的提高才能讓我們獲得更好的發展。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又一「鐵飯碗」出現離職潮,平均年薪達28萬,依舊留不住人!
    首先最為主要的就是工資的問題,如果銀行的職員普通職員可以拿到25萬的年薪,我想不會有幾個傻子選擇離職,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四大行的平均年薪可以達到28萬元,一些其他的銀行的工資更是超過了這個數字,但是這只是表面上的平均工資並不是普通員工的平均工資,一般的員工工資也就3000左右,在大一點的城市真養活不起自己,真的不如普通銷售賺的多!
  • 工資是阿里4倍小米6倍,年薪110萬的華為,為何仍留不住員工?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小米集團的年薪至少比同行業很多公司都高出50%以上,並且小米總部的平均工資在每月4萬到5萬之間,27.6%的員工可以拿到2萬到3萬,如果整體來算小米員工的年薪差不多都在15 - 30萬元之間。這一薪資水平就目前的來說,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
  • 年薪高達110萬,工資更遠超阿里,卻還是攔不住員工跳槽?
    相關數據顯示,小米集團內部員工的平均月薪在4-5萬元左右,還有大約1/4員工的月薪在2-3萬元,總的算起來小米員工的平均年薪在30萬元左右。就目前國內其他行業來說,已經算的上很不錯了。據悉,華為員工的平均工資要比小米更是高出了6倍,比阿里巴巴高出了4倍。 在阿里集團,新入職的技術型員工,從崗位水準P5開始,月均工資在2萬左右,晉升至P11後,年入百萬夢才能實現。
  • 2018高校畢業生人數或創新高 AI領域年薪30萬起
    據了解,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預計2018年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新高。就業市場有什麼最新動向?哪些工作比較熱門?  人工智慧火爆 年薪30萬起  在西安交通大學2018屆畢業生冬季招聘會現場,來自24個省市的300多家單位攜14000多個崗位虛位以待,吸引了不同高校的4000多名學生參加。
  • 張小平離職背後:中國兩大航天集團為何成不了NASA?
    9月27日,一篇題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刷屏。  文章大意為:原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一名副主任設計師張小平此前在該單位不受重視,年薪只有12萬,提出辭職也沒引起領導重視。
  • 為什麼火葬場月薪過萬,卻留不住人?離職員工揭露其中的黑幕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魚哥聊社會為什麼火葬場月薪過萬,卻留不住人?離職員工揭露其中的黑幕我們知道從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喪葬方式就改變了,從原來的土葬改成了火化。很多人認為這是為了防止殭屍的出現,其實這個是子虛烏有的。將土葬改成火化其實為了是節省土地和綠化環境!殭屍這種東西只是電影之中的事物在現實的生活之中也是不存在的!那麼火化就一定需要火葬場。
  • 央視名嘴離職如潮:看著光鮮 待遇大有落差
    從商:2015年7月,張泉靈從央視離職,目前進入創業投資領域,與獵豹CEO傅戰隊合作,擔任紫牛基金合伙人。  主持:李詠2013年離職,成立了「李詠工作室」。2015年1月4日起,李詠擔任北京衛視《全市你的》節目主持人,並且在多個地方衛視都有節目。邱啟明2012年6月離職,目前在貴州衛視主持《最強大夫》。
  • 特斯拉為什麼留不住人?
    北京時間7月2日晚間消息,特斯拉的歐洲運營主管Jan Oehmicke據稱離職並跳槽去了一家電動汽車公司,此人去年5月剛被特斯拉CEO馬斯克從寶馬公司「挖角」,就職僅一年便離開。此外,特斯拉前人力資源副總裁Felicia Mayo也於一周前離職,就任不足兩年。2019年以來,已有不少於11位高管從特斯拉離職。如果加上此前雅虎財經統計圖中2018年離職的83位特斯拉高管,2018年開始從特斯拉離職高管至少有94人,其中包括全球銷售與服務總裁、高級工程副總裁、全球財務與運營副總裁等多位高管。
  • 4大最能賺錢的大學專業,畢業就有鐵飯碗,年薪輕鬆過6位數!
    很多人都說,現在中國的考生和家長有三難:高考難、選大學難、選專業更難!每年都會有很多就業熱門專業排行榜被公布出來,但是很多熱門專業往往在大學畢業之後,就成了冷門專業,甚至很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很多時候,我們由於事業或經驗的局限,根本不知道未來哪些專業更能賺大錢。
  • 一個人離職就可能影響中國登月?航天六院院長稱系「炒作」
    今日,一篇《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刷屏。文章稱,一名研究員、副主任設計師從「航天601所」離職後跳槽到一家民營企業,原來待遇是12萬元一年,現在年薪達百萬。最近單位發公文要他回去,因為其負責最關鍵技術崗位,是發動機研製的靈魂人物,甚至有可能直接影響中國載人登月。
  • 曾經的「打工皇帝」日賺50萬 卻遭方舟子打假 如今年薪只有50萬?
    當時唐駿和普通創業者不同的是,唐駿先後創辦了3家公司,不過公司的效益一直不溫不火。之後到了1994年時,唐駿卻選擇來到微軟「偷師學藝」在微軟當了一名技術員。當時的唐駿主要抱著學習的態度的去的,可誰知唐駿越幹越好,不到一年時間就成為了一個部門的高級經理。
  • 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當科學家?
    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當科學家? 作者:知識星球找老齊的讀書圈 最近,一條消息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超90人離職,這事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引來調查組。 根據媒體調查發現,這些離職的人,主要都來自於合肥研究院下面的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而且這些人有不少以後要加入一家新的公司,叫做中科鳳麟。
  • 年薪18萬招聘「護眼人」
    年薪18萬招聘「護眼人」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6.14 星期四     日前,由青島經濟職業學校、青島珠寶業職業教育集團、山東省職業教育藥科專業聯盟聯合舉辦的青島經濟職業學校2018年實習就業雙選會在校園內舉行,包括20家上市公司在內的116家企事業單位到校 「確認眼神」,精準搶人。
  • 光大證券研究所又現多骨幹同時離職,券業為何頻現「組團離職」?
    近半數領軍者出走,光大證券研究所會損傷多少元氣?1光大研究所三位骨幹離職近日,多家媒體報導稱, 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胡雅麗、所長助理兼家電消費組首席金星已經正式離職,光大證券副所長兼石油化工首席裘孝峰也將離職。 胡雅麗或將加盟中金公司,金星已收到多家券商拋出的橄欖枝,裘孝峰去向暫不明確。
  • 申聯生物技術總監離職 2018年薪約119萬元
    挖貝網12月23日消息,申聯生物(688098)陳智英女士,於近期因個人原因辭去技術總監、核心技術人員職務,離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招股說明書顯示,陳智英2018年薪資118.6萬元,是公司董監高中薪資並列第四高的重要人士。
  • 百萬年薪挖走「影響中國登月」的人,這家民營企業什麼來頭?
    這不是說張小平的單位就一定不尊重人才了。畢竟已有後續報導澄清:張小平職位沒那麼低,研究員相當於正教授級,屬於「國企底層」的說法並不客觀;他年薪或可達稅後20萬而非稅前12萬,在系統中也非低薪了。然而,張小平這顆石子投入職場中,激起的共鳴是普遍性,這說明類似的職場「被忽視感」並非個案:明明對單位重要,但無法在績效、榮譽上體現。
  • 放棄百萬年薪 167位公募基金經理的「出走」故事
    鄭志勇回憶起做出離職決定時,周圍人的態度。  基金經理跳槽不是新鮮事,但今年有點多。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9日,離職基金經理數為167位,而在2017年、2018年同期,這個數據是118位、122位。也就是說,今年以來離職的人數比去年同期多了近4成。
  • 「國家電網」招聘1.37萬人,年薪達15萬以上,有正式編制
    「國家電網」招聘1.37萬人,年薪15萬正式編制,專科生也有機會前不久,國家電網發布了2021年招聘公告,全國省公司、各分部以及直屬單位在第一批招聘當中,計劃招錄1.37萬人左右,報名時間截止到2020年11月22日,筆試時間是2020年12月6日,第二批筆試時間是2021年4月。
  • 我月薪8萬,被親戚鄙視,不如他兒子是老師月薪4000鐵飯碗有地位
    張浩的家鄉是三線小城市,他的家裡不算是很富裕,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張浩在上海打拼了好幾年,從程式設計師做到了主管級別,收入已經是月入8萬左右,在本地算是很了不起的了。 親戚朋友都來到了張浩的家裡,有人問張浩有沒有結婚,有沒有女朋友,甚至還有人問,張浩一個月收入多少了。
  • 信託業人均薪酬居前沒毛病 應屆生年薪20萬至30萬不等
    而對於初次就業的應屆生來說,在崗位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信託業開出的「價碼」與其他券商、基金等非銀金融行業相比,優勢並不明顯。《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某經濟類高校,對部分已獲得信託公司offer的應屆就業生進行採訪,薪資水平大概在年薪20萬元-30萬元左右。這個薪酬水平與周圍籤約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同學相比,並沒有明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