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中引來了黃河水,現如今已長出綠色植被,聯合國也為之點讚

2020-11-04 百家實訊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有關於沙漠的綠化和改造,似乎就像天時地利人和所說的這一樣有的沙漠就能夠藉助地理位置方面的優勢進行一系列的綠化,可有的沙漠,因為沒有這個條件,所以一直是放眼望去漫天黃沙。不得不說,沙漠曾經吸引了無數的勇士前去挑戰,但不管怎麼樣,這個地方還是被稱為人類的禁區,因為沒有水資源的存在。中國的國土面積足足有960多萬平方公裡,在這一片土地之上,沙漠也佔據了不少的數量。


這就有人提出了設想,如果能夠把這一片沙漠改造成綠洲,是不是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也能夠綠化生態呢?就拿內蒙古大草原來說,這一片草原中就有一個沙漠被稱為庫布奇。這一片沙漠的面積已經達到了1.39萬平方公裡。如此大面積的沙漠,完全不可能在1:30會之間得到改善。但是這一片沙漠在最後成為綠洲,也得益於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因為這附近和黃河離的不是特別的遠,這就有人提議,如果能夠借力實力把黃河水引到這一片沙漠之中,是不是就會把這片沙漠變成綠洲?


在這樣的提議之下,中國的工程師帶領著一群人就紛紛前往。哪怕這樣的綠化到最後所需要的投資力度是特別大的,我們中國也是在所不惜。只要能夠把這一片沙漠變成綠洲,不再成為人類的景區,能夠讓它長出綠油油的植被,我們中國人也是願意一代一代付出努力。果真如此,黃河水引過去之後,現如今的這一片沙漠已經長出了植被,並且當地還發展的旅遊業很多的牧民都已經搬到這個地方去生活了。


正是這一片沙漠的綠化成功,在2015年的時候,就被聯合國在國際社會中提出了表揚,希望各個國家在綠化沙漠的時候都能夠向中國看齊。放眼望去,黃沙之所以能夠長出新枝位置和中國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密不可分,也和中國治理沙漠人的努力密不可分。最為重要的還是得益於這個沙漠所在的地理位置。如果不是和黃河之間的距離比較近,相信這一片沙漠的綠化也不可能得到如此迅猛的進展。有了這個沙漠的綠化之後,越來越多的沙漠都將會長出綠油油的植被,都將會綠樹成蔭。而沙漠在日後的發展過程中,也不再成為人類的禁區。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相關焦點

  • 黃河之水除了天上來,還能進沙漠,暗黃的沙漠喜迎綠色
    課文裡有句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被我們親切的稱為母親河,它澤被萬物,給眾多的生物提供了生活的機會和條件。眾所周知,黃河起源於青藏高原的高原冰川,融化的雪水一路攜沙帶泥的往下遊呼聲而去,帶去了生的希望。
  • 中國把黃河水引進沙漠,誰知出現了神奇的一幕,各國驚嘆:太逆天
    炎炎烈日下,黃沙漫無邊際,其間零星散布著幾株略帶綠色而又有些發紅的植被,這是大多數人對沙漠的第一印象。然而,走進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漠水生態治理區,卻能看到另一番景象,從沙坡上望去,大大小小的湖泊如水晶般鑲嵌在沙漠之中,岸邊灌木叢生,不時有水鳥停下嬉戲。
  • 聯合國嘉獎的中國沙漠,如今「改頭換面」,治沙成功還賺了300億
    沙漠地區,一種被流沙,沙丘所覆蓋的地形,因為植被稀少,雨水稀少等原因,沙漠從來都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其實沙漠並非是一無是處,它一般蘊含很多礦產資源,同樣也藏著很多考古化石,都很有考究意義,但它帶來的影響則掩蓋了它這些好處,它會侵擾沙漠邊界人們的生活,帶來黃土漫天的生活環境,侵蝕我們的農田和植被,再加上中國是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沙漠和戈壁佔據中國國土20%的土地
  • 黃河的顏色
    源頭之水本是冰川雪水,流經紅壤區域便呈紅色;流經黃土高原,便又現土黃;流水減緩,泥沙沉積,越是植被茂盛,水質則越清;黃河水哺育兩岸,春韭綠、青苗長。瑪多縣以下的果洛黃河,大體穿行在古湖盆的平川廣谷之中,如照片所示,河道蜿蜒曲折,寬淺散亂。
  • 把黃河水引進沙漠,誰知出現了神奇的一幕,各國驚嘆:太逆天
    由於從前的過度放牧以及不合理運用,導致庫布齊沙漠的綠色逐漸消失,最終演變成了一片荒漠。怎樣治理庫布齊沙漠成為了眼前最大的問題,由於這裡面積廣闊,簡單的調水自然是不能滿足這裡的水源需求。但是這並沒有難倒我國的工程人員,他們將注意力放到了黃河上。
  • 阿里巨資打造的螞蟻森林,2017對比2019,網友紛紛為馬雲點讚
    尤其是螞蟻森林為我國的生態環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的面積已經達到262.3萬平方千米。而阿里斥巨資打造的螞蟻森林則從根源入手,真正解決沙漠問題。據了解,螞蟻森林是支付寶在2016年推出的一項公益活動。
  • 中國沙漠綠化的成就被世界讚譽「中國奇蹟」
    近些年來,人們不斷意識到沙漠的存在所反映出來的生態問題和發展問題,為此,治理沙漠環境,恢復生態活力就成為了當下人與自然共存和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自上個世紀以來,為恢復荒漠生命力,一直艱苦的不懈努力,期間也湧現出不少治沙人的傳奇故事。如今,中國的沙漠黃地已逐漸變成了生機綠地,而這樣難以置信的變化,也恰好在美國NASA衛星的觀察和拍攝下一一顯現,這不僅引發了國際關注,而且還被世界讚譽「中國奇蹟」。
  • 美國衛星掃過中國的一片沙漠,聯合國都驚訝了
    美國衛星掃過中國上空傳回的一張照片,讓聯合國專家都大為震驚。,現在卻是大片綠色,沙漠變成了綠洲。三十年多前,這裡是飛鳥難越的「死亡之海」,赤地千裡。億利集團和當地民眾一起,三十年如一日堅持在沙漠中植樹造林,治理綠化面積超過6000平方公裡,相當於8個新加坡。沙漠綠洲面積逐年增加,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也大幅增加,從30年的100多種增加到現在的530多種,還吸引了珍稀保護動物來此棲息。
  • 黃河沙退水清正成為現實:20年植被覆蓋率提升近1倍
    20年植被覆蓋率提升近1倍 入黃泥沙年均減少超4億噸黃河,沙退水清正成為現實(生態治理的中國奇蹟(25))真是一道奇景:黃河水,變清了!5月中旬以來,平日濁浪滔天的黃河壺口,竟不時變身清流飛瀑,在20多米的陡崖間奔騰直下。
  • 真的開始向沙漠輸水了!外媒稱讚:這是只有中國能創造的奇蹟
    歷史時期,整體而言,我國的沙漠正在擴大,現在有的沙漠只是被控制了,而不是真正消失,生態環境被破壞以後,地球的自然修復能力是有彈性的,在乾旱少雨的環境裡,植被是很難恢復的,而在溫暖溼潤的環境裡,植被則很容易被恢復。
  • 黃河,前來支援亞洲最大沙漠水庫,能阻止兩大沙漠嗎?
    「地大物博」形容中國最合適不過,中國的領土面積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同時有效的領土面積也排名第三,中國有大量的戈壁和沙漠,而這些當然不在有效領土面積之內,但是卻可以將沙漠進行改造。中國曾耗巨資建立了亞洲最大沙漠水庫,黃河前來支援,能阻止兩大沙漠會合嗎?
  • 美國NASA被震撼,中國面積4.2萬平方公裡,100多年的沙漠即將消失
    三北防護林,號稱綠色長城,目標是在2055年前,種下超過660億棵樹。毛烏素沙漠位於黃土高原以北,陝西跟內蒙古交界的地方,這裡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毛烏素沙漠橫跨寧夏陝西內蒙古三個省份,毛烏素用蒙古話翻譯是壞水,意思是這塊沙漠中水質不好,但在一千多年前它曾經水草肥美,是歷代皇族的養馬之地,但是後來因為地質變遷,成了荒漠。
  • 美國NASA被震撼,中國耗時70年,將4.2萬平方公裡的沙漠變成森林
    三北防護林,號稱綠色長城,目標是在2055年前,種下超過660億棵樹。毛烏素沙漠位於黃土高原以北,陝西跟內蒙古交界的地方,這裡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毛烏素沙漠橫跨寧夏陝西內蒙古三個省份,毛烏素用蒙古話翻譯是壞水,意思是這塊沙漠中水質不好,但在一千多年前它曾經水草肥美,是歷代皇族的養馬之地,但是後來因為地質變遷,成了荒漠。
  • 直擊世界上第一條「沙漠綠色走廊」,長436公裡橫穿中國最大沙漠
    因為水很少,一般人以為沙漠荒涼無生命,有「荒沙」之稱。沙漠晝夜溫差大,風力強勁,難以有植被存活下來。而在中國卻有一條在沙漠中修建的公路,而在路兩邊的綠色工程被譽為世界上第一條「沙漠綠色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流沙面積世界第一。塔克拉瑪幹在維語中的意思是死亡之海,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 沙漠如何影響中國?
    以我國面積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為例,這裡年均降水不超過100mm,最低記錄只有5mm左右,但年均蒸發量可以達到驚人的2500-3400mm。幾乎沒有水的容身之地。但實際上,由於中國沙漠特殊的地理位置,水在這裡別有一番天地。
  • 把黃河水引進沙漠,沙漠終於迎來春天
    我們國家常說的是內蒙古的大草原吧, 但是,廣闊的草原旁邊也有無限的沙漠,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把黃河引進沙漠,使沙漠變成綠洲的我國的又一大工程。在這個自治區內有一個叫庫布其的沙漠,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了鄰近地區的發展, 最大的原因是沙漠擴大, 可不會一成不變地維持在一個地方, 要知道這片沙漠,可是排在全國的第七的大沙漠, 總面積為1.39萬平方公裡。
  • 來過內蒙古才知道,中國人在沙漠也能種菜
    草原文化、黃河文化、蒙元文化和西夏文化在這一彈丸之地碰撞融匯。在這裡不僅能欣賞漢代古城遺址(據說極有可能是漢武帝沿黃河修建的三十座城池中的一座),明代烽火臺、秦長城遺址、世界上最早的巖畫桌子山巖畫群等等歷史遺蹟,還能環遊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地三大沙漠之中,盡賞黃河落日圓的壯觀之景。
  • 中國首個將消失的沙漠:面積比舟山群島還大,如今80%沙漠成綠洲
    在《漢典》中,將「奇蹟」解釋為:極難做到的、不同尋常的事情。但極難,並不代表不可能,我們中國,偏偏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創造屬於我們的「奇蹟」。,經過無數人60多年的努力,這片曾經的「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發生在這裡的傳奇故事。
  • 毛烏素:「沙漠」沒有消失,只是被人類縛住
    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毛烏素沙化程度達歷史之最,逐漸退化成為不毛之地,已經嚴重影響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流沙不斷侵蝕,榆林古城也岌岌可危。歷史性轉變始於上世紀50年代,在國家的支持下,當地人開始了近70年的治沙造林歷程。如今,來到毛烏素,昔日的滾滾黃沙已蟄伏在綠油油的植被之下。藍天、白雲和無邊遼闊的大地,組成令人流連的塞上風光。
  • 黃河已成懸河,為什麼不用挖泥船把泥沙挖走
    黃河的地形非常陡峭,這就帶來了水流衝擊時更強的侵蝕力,同時容易暴雨,對地表侵蝕,植被還稀少,這麼惡劣的自然環境,還有人們去破壞,對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開礦等等破壞地表。可想而知黃河水土流失到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