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古村落"徐家村"後人考據故居之謎:曾富甲一方
2013-09-15 09:15:56
來源:水母網
水母網9月15日訊 (YMG記者滕新書攝影報導)8月以來,招遠市辛莊鎮高家莊子村、大澇窪村、孟格莊村和招遠市張星鎮徐家村先後獲得了山東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和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稱號,晨報均做了報導,並專題介紹了4個村子一些特色建築,引起了讀者的極大關注。近日,祖籍徐家村、現在龍口工作的徐憲發來了一封將近1500字的毛筆小楷掛號信,認為家鄉獨特深厚的人文地理、歷史文化以前藏在深山無人識,現在終於為外界了解,是一個發展家鄉旅遊事業的好機會,希望能就此讓世人了解其家鄉獨特的歷史文化。徐憲還對徐家村徐天華舊居上的「乙丙丁」三個字進行了考據,認為這是寓意徐天華的房子堪稱「乙丙丁」之前的「甲」字。
徐天華家財富為「甲乙丙丁」之首
徐家村是目前膠東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各類型歷史建築最為齊全的古村落之一,其中清末民初古民居79棟,保留完整、幾乎毫髮無損的徐天華四合院堪稱民用建築的精華,是京式風格、東北風格與膠東風格的完美組合,其木雕精細、磚雕叫絕,挑簷石採用青磚鬥拱,屋梁屋笆編織精細,構造精美,處處蘊含著豐富的傳統建築藝術。
現年59歲的徐憲是徐家後人,據他介紹,徐天華的四合院臨街南牆齊胸處用正楷書刻著「乙丙丁」3個字。當初建房時為什麼留下這三個字而不刻「甲乙丙丁」呢?這讓後人百思不得其解。徐憲從家族財富和地理位置兩方面進行了推論、求證,認為徐天華舊居上的「乙丙丁」3個字是寓意其四合院堪稱「乙丙丁」之前的「甲」字,其家富甲一方。
當年,徐家村的徐登庸家族是「龍口粉絲」品牌的創立者,徐家的鴻泰商號在招遠首屈一指。鴻泰商號財大氣粗、聲名遠揚,所建的四合院落主要位於村中南臺和東堰兩處,鱗次櫛比,寬大整齊,並建有四門;晚上四門一關,外人和盜賊休想進門,一家人就太平無事了。徐天華也是徐氏中人,他家精緻巧妙的四合院,比起鴻泰商號的四合院又略勝一籌。鴻泰商號當年是膠東地區最早的合資股份制企業之一,也是最早的外向型出口企業,鴻泰家族是靠聰明智慧、苦心經營發家的,而徐天華是因為俄國人贈與他哈爾濱一家大飯店發家的,是一夜暴富。以財富論,鴻泰家族雖然富足,但單挑一家與徐天華相比就差一些,因此,徐天華四合院上的「乙丙丁」應該是寓意自己最富有,應為習慣排序的「甲乙丙丁」之「甲」。
地理上,徐天華家應為「甲」字
徐憲分析,從地理位置上說,徐天華的四合院位於南北胡同和東西大街丁字交匯的一橫上,並且「乙」字的高度與南北胡同地面在同一水平線上,「甲乙丙丁」惟獨缺「甲」字,意思就是說他這座四合院就是「甲」字,寓意他的家是在最佳位置上。而且,過去老輩人講究建築風水,徐天華的四合院向南正衝著長長的南北胡同,這是很不吉利的,以四合院為「甲」字,南北胡同就成了「甲」字的長豎,這樣就趨吉避兇了。
徐憲說,據老人們講,徐天華建房時沒用一捧土,全部用大青磚、方青花石、水泥和石灰灌漿而成,至今堅固如初。每塊青花石都精雕細琢,每塊青花石每寸寬必須有七道鏨渠溝,這在當初是絕無僅有的。有一段插曲說,一位石匠將自己雕的一塊青花石壘到牆上,一看跟其它石頭略有不齊,就搬下來重新修鑿了幾下,安到牆上嚴絲合縫。工頭看到了,晚飯後給了這位石匠工錢,說:「你明天甭來了。」該工匠馬上知道是怎麼回事,羞愧而去。原來,當時每塊石頭必須一次雕鑿成功,上牆便嚴絲合縫,否則,搬上搬下就會影響建築質量,就是手藝不精,影響手藝人的名聲,丟手藝人的臉面。這樣嚴格工藝建造的四合院,當然是當「甲」不二了。
韓梅梅
版權聲明 新聞爆料熱線:0535-6631311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