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汙染水還在流向大海

2020-12-03 海外網

  原標題:日本核汙染水還在流向大海

  福島第一核電站每天至少300噸放射性汙水流入海中,這條日本政府原子能災害對策本部8月7日公布的消息,對於福島的漁民來說,不啻是個災難。

  300噸僅是估算出來的

  2011年4月,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低放射性汙水有意排入海中,以便騰出空間處理高放射性積水。該公司曾聲稱,在2011年6月之後,沒有新的放射性汙水排入海洋。

  實際上,這一年的5月24日,東京電力公司從觀測用水井採集的水中,已經檢測出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此後,周圍的水井和附近的海水也不斷檢測出放射性物質。

  不過,東京電力公司在今年7月22日才首次向外界透露,確認發現被汙染的地下水正向海中滲漏。東京電力公司說,由於在出現潮位變化和降雨時,福島第一核電站院內靠海的水井內的水位也隨之變化,所以判斷核電站院內與海之間存在水的流動,因此證明有汙水流入海中。

  7月28日,東京電力公司又宣布,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靠海一側坑道內積存的水中,監測出高濃度的氚,相當於每升870萬貝克勒爾,是法定限度的145倍。隨後,8月2日,東京電力公司宣布,3號機組靠海的觀測用水井也檢測出了放射性鍶等超過檢測界限值的放射性物質,地下汙染範圍從2號機組擴大到3號機組。

  緊接著,日本原子能災害對策本部7日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至4號機組周圍每天約有1000噸地下水流過,其中約有400噸流入反應堆所在建築的地下。剩餘約600噸中,約有300噸與地下作業通道內積存的高濃度汙水混合後,流入海中。

  不過,日本媒體指出,港灣附近的結構很複雜,推算流出量,需要持續觀測和分析地下水位,此次政府的估算缺乏根據,而且也沒有估算流出的水中到底含有多少放射性物質。

  此後,汙染繼續呈現出不斷擴大範圍的態勢。東京電力公司11日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靠近海岸一側新設的觀測用水井的地下水,也檢測出了每升水含有3.4萬貝克勒爾的氚,這是之前8月7日在1號機組取水口北側約4米處新設的水井,距海約4米。東京電力公司表示「不清楚原因」,但是汙染範圍顯然正在擴大。

  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工作小組認為,汙水有可能在核電站院內南北方向擴散,要求東京電力公司調查1至4號機組北側的汙水擴散狀況。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更田豐志將在8月23日前往當地調查。各種措施尚無法防漏

  從7月8日開始,東京電力公司著手加固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和2號機組護岸的地基,希望通過向地下注入「水玻璃」建造一堵防止地下汙水通過的「土牆」。但是隨著「土牆」的建造,地下水水位隨之上升,8日到達地表1米左右,9日上午「土牆」完工後,10日就發現地下水越過土牆頂部流入海中。東電10日宣布,汙染水的水位比土牆高約60釐米。

  按照原計劃,隨著「土牆」工程結束,東京電力公司開始從「土牆」前挖掘的水井中汲取地下的汙染水,這些水也要儲存到蓄水罐中。目前,東京電力公司回收反應堆建築地下的汙水,清除放射性銫和鹽分之後,再次用於冷卻,而沒有用於冷卻的水就貯藏在地面的蓄水罐裡。8月6日,約39萬噸的蓄水罐容量,已經佔用約33萬噸,而現在每天增加約400噸汙水,核電站院內儲存汙水的1000多個蓄水罐接近飽和,水罐已經無處設置。

  日本環境學會前會長、前大阪市立大學教授畑明朗認為:「如果利用擋水牆阻擋地下水流入海中,地下的汙水就無處可去,會越來越多地聚集在核電站院內。這樣,就不得不抽出來處理,因此不得不製造更多的蓄水罐。為此,要在陸地方向也建築擋水牆,把核電站圍起來。不讓地下水進入核電站地下。」

  此外,東京電力公司還準備建設新的「凍土擋水牆」,遏制流入反應堆所在建築的地下水量。這個方案是大型建築公司鹿島公司提議的,工程費將高達300億~40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6.27元人民幣),並且維持費用也極為龐大。

  福島第一核電站位於阿武隈山系的河岸臺地地帶,屬於傾斜度不大的丘陵。丘陵海拔27~35米,土質很鬆軟,海拔10米至27米之間存在常年有地下水湧出的含水層,福島第一核電站就建在地下水脈上,所以才有地下水源源不斷湧來。經濟產業相茂木敏充也指出:「這是與自然的鬥爭。不能斷言不會發生新的情況。」這說明日本政府對是否能夠解決汙水問題也是心裡沒底。

  漁民很受傷

  目前,在福島縣近海,除了對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試驗性捕撈,其他魚類的捕撈已停止,當地漁民生計受到嚴重影響。東京電力公司7月22日承認汙水入海後,本來期望重開漁業的福島縣漁民,極為悲憤。

  當天下午,東電常務理事新妻常正前往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報告了這一情況。漁聯會長野崎哲說:「與迄今為止的解釋不同,這是一個重大打擊。」

  在接受報告前,雙方剛剛商討計劃9月開始在磐城市近海進行試驗捕撈。磐城市漁協會長矢吹正一說:「汙水洩漏要了漁民的命。」

  7月25日,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全漁聯)和福島、宮城、茨城各縣的漁業團體前往東京電力公司總部,向東電社長廣瀨直己提出抗議。全漁聯會長岸宏表示「極為遺憾,強烈憤怒」。

  政治評論家板垣英憲7月24日指出,今後,只能放棄福島縣近海的漁業,讓東京電力公司或者日本政府購買漁業權,不再捕撈。

  而更讓人擔憂的是,受汙染地下水流入海中,包括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汙染的範圍在內等問題尚不清楚。

  東京電力公司8月2日估計,2011年5月以後隨著汙水流出的放射性氚,達到20萬億~40萬億貝克勒爾。東電還準備估算很容易蓄積在體內而影響人體健康的放射性鍶的流出總量,以及對核電站周邊海域的魚類和貝類影響。

  應不會汙染中國海域

  2012年4月3日,一個日美聯合調查小組說,去年6月他們實施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300公裡外海域中浮遊動物體內放射性銫含量,最高達到事故前的100倍左右,在核電站600公裡外的海域也檢查出放射性銫,這表明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洩漏的放射性物質已經廣泛擴散到海洋中。

  日本政府規定,一般食品內的放射性銫活度應低於每千克100貝克勒爾。今年2月28日,東京電力公司發布消息說,檢驗人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的大瀧六線魚體內,檢測出放射性銫濃度達到每千克樣本51萬貝克勒爾。食用1千克受到如此汙染的大瀧六線魚,相當於接受7~15次X光胸部透視。

  2011年9月14日,日本氣象研究所和電力中央研究所的聯合研究小組說,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洩漏到海中的放射性銫-137,將乘著黑潮(日本暖流)向東擴散,然後沿順時針在北太平洋循環,二三十年後又會回到日本沿海。專家指出,由于洋流走向,應該不會汙染中國的相關海域。

  雖然日本政府認為排放低放射性汙水對魚類的影響有限,但是法國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在曾發表報告指出,以微粒形式沉澱到海底的放射性物質有可能造成長期汙染,特別是銫-134半衰期有數年,銫-137半衰期約30年,它們有可能在日本近海沉澱,並有可能在魚類體內富集,需要長期進行監控。

  有日本專家指出,雖然放射性物質會逐漸被海水稀釋,但是否會隨著生物鏈在魚類體內富集,依然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藍建中發自東京)       

(責編:於海軍)

相關焦點

  •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到大海!整個太平洋恐被核汙染
    就在福島核事故9年後,日本決定將輻射汙染處理水排入連通世界的大海裡。 據多家日媒報導,日本將最快於近日宣布這個重大決定!福島第一核電站院內共儲存了大約112萬噸含放射性氚的汙染水,這一數字還在以每年五萬至八萬噸的速度增加。
  • 日本公布核汙水處理後排放草案:倒入大海或蒸汽排出
    原標題:日本公布核汙水處理後排放草案:倒入大海或蒸汽排出 時長30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貯存裝置(路透社)[海外網3月24日編譯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淨化後該如何處理,一直令日本十分頭痛。24日,東京電力公布了一份處理草案,文中提出將汙水稀釋後倒入大海和變為水蒸氣排入大氣兩種處理方案。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方案中指出,為避免一次性排放大量汙水,最長可延至20-30年進行排放。今年(2020年)2月,就淨化後的核汙染水如何處理,隸屬日本政府的小委員會公布報告文件,稱排進海洋和水蒸氣形式排入大氣都是「現實的選擇方案」。
  • 日本公布核汙水處理後排放草案:倒入大海或蒸汽排出 時長30年
    來源:海外網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貯存裝置(路透社)【海外網3月24日編譯報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淨化後該如何處理,一直令日本十分頭痛。24日,東京電力公布了一份處理草案,文中提出將汙水稀釋後倒入大海和變為水蒸氣排入大氣兩種處理方案。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方案中指出,為避免一次性排放大量汙水,最長可延至20-30年進行排放。
  • 日本核汙水或將汙染海洋生物鏈-汙水 日本海洋 核汙染 汙染水體...
    日本民眾的憤怒和恐慌  在周半國家的抗議和不滿聲中,4月10日,日本終於停止了向大海排放放射性核廢水,6天時間,1.15萬噸相當於4個奧運標準泳池的低濃度放射汙染廢水排入海中。  這些放射性廢水對大海造成什麼影響尚難以估量,但恐慌和擔憂情緒已在日本國內蔓延。
  • 日本核汙染水排入大海後能直接飲用!官方回應大亮
    之前有日本媒體報導稱,福島核汙水將被直接允許排放到大海中,消息一出受到了全球網友的關注,而日本政府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稱,菅義偉之前在視察時看到了福島核淨化處理後的核汙水,於是便詢問東京電力的有關人員「可以喝嗎?」
  • 國家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汙染暫未影響中國海域
    國家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汙染暫未影響中國海域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董冠洋)中國國家海洋局監測發現,目前日本福島核汙染廢水洩漏,暫未影響中國管轄海域。
  • 為什麼地球上許多河流流向大海,海平面卻沒有上升?漲知識了
    為什麼地球上許多河流流向大海,海平面卻沒有上升?漲知識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一條條的河流流經些許山坡,最終匯入大海,卻不見大海的水回流到河裡,那麼地球上這麼多河流奔向大海,為什麼海平面不會上升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編想問一句:為什麼河的源頭總有水不停的流出?為什麼天空中總是會下雨?這一切的功勞,都得歸功於我們偉大的地球母親。在地球的水中,存在著一種水循環!如同能量守恆定律一樣,地球的水也是守恆的。
  • 這條河流域面積超過長江黃河之和,水卻白白流向大海,太可惜了
    原標題:這條河流域面積超過長江黃河之和,水卻白白流向大海,太可惜了感謝提問,在正式答覆這個問題之前先給出答案:葉尼塞河歸於世界大河之一,是俄羅斯水最大的一條河流,均勻徑流量為19830立方米每秒,換算成年徑流量約為6300億立方米,是我國黃河年徑流量的約
  • 所有的河水不會流向大海,而是正在流向黑色的月亮
    一個冰封的湖面它的中央開了口我聽見了水聲我看見了從那裡長出一根枯枝它卑微地搖著頭晚上我夢到了它它跟我說所有的河水不會流向大海而是正在流向黑色的月亮獨立學者,詩人,藝術家靈遁者詩歌作品。
  • 韓媒抗議日本排放核汙水,核汙染到底會持續多久
    ,全世界的核電站都開始更加謹慎地運作,然而2011年的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依然是重蹈覆轍了,當時福島出現大量放射性核物質洩漏的事故,而在這一次事故當中,被影響汙染的水很快被當地想辦法回收,目前已經存儲了至少123萬噸核汙水。
  • 怎麼看日本要把福島核電站的廢水倒入大海?
    01 最近在傳一個很驚悚的新聞~ 「日本將會把百萬噸福島核汙染處理汙水直接排入大海都被日本買通了嗎? 我不是專業的科學研究者,但從一些權威媒體的報導和基本資料的理解來看。 1. 為什麼要排入大海?
  • 撕下中文標籤露出「核汙染」產地, 曝光日本產品濟南有售
    當晚,記者在經四路無印良品店走訪發現,店內有多種涉嫌產地來自日本「核汙染區」的食品在售。  撕下包裝袋中文標籤產地為「核汙染區」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在無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裝上都被貼上了產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籤,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籤後,露出了這些產品的真實產地為東京都,名列禁止進口名單。
  • 日本核汙水將汙染海洋生物鏈 中國或將難以倖免
    日本民眾的憤怒和恐慌  在周邊國家的抗議和不滿聲中,4月10日,日本終於停止了向大海排放放射性核廢水,6天時間,1.15萬噸相當於4個奧運標準泳池的低濃度放射汙染廢水排入海中。  這些放射性廢水對大海造成什麼影響尚難以估量,但恐慌和擔憂情緒已在日本國內蔓延。
  • 冷凍海鮮來源日本核汙染海域?
    蔡英文的冷凍海鮮來源於日本核汙染海域產品,在日本和其它國家都不食用,蔡英文把這些核汙染食品銷往大陸,用心險惡。我們一起來抵制!見群就發,謝謝大家!」這是真的嗎?海霸王冷凍海鮮來源於日本核汙染海域產品?網絡闢謠舉報平臺記者打開天貓「海霸王食品旗艦店」查找海鮮食品,一款名為海霸「王鱻宴-魚籽包」在汕頭生產的,並不需要進口。況且如需要海鮮,廣東省內多的是,還需要去日本進口,進口的還是日本核汙染海域產品?不怕海關查處?不怕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檢查?動動腦,想一想,就會覺得網傳消息有多荒謬!
  • 思念就像河流般,滔滔不絕地流向大海,流向我的心房
    思念就像河流般,滔滔不絕地流向大海,流向我的心房1:要姿態好看地活著,要學會裝點自己的生活,堅持健身,愛上閱讀,學會化妝,讓自己變成一個精緻又有內涵的人。
  • 315曝光:日本「核汙染區」食品驚現中國 你還敢吃嗎?
    【PConline 聚超值】 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遭遇海嘯襲擊發生嚴重核洩漏。這次震驚世界的核事故,造成了福島周邊地區大範圍汙染。為了保證民眾的食品安全,中國政府也在第一時間出臺了相關法規,嚴禁進口事故周圍區域生產的食品。
  • 日本悄悄排放的近130萬噸核廢水,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1044座儲罐內的核廢水已經多達123萬噸,並且還在以每天170噸的速度繼續增加。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的這種行為,無異於將太平洋周邊國家所有人的生命健康置於威脅之中。可讓我更憂心的是,日本早就偷偷把核廢水倒進了太平洋。2011年4月4日,東京電力公司將福島核電站內的1.15萬噸核汙水排入大海。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放射物超標是怎麼回事 核汙染水入海有什麼危害
    如果核汙染水入海,將汙染周邊國家。福島核電站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科研團隊稱,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檢測顯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  據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的科研團隊16日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發布了該項研究成果。  研究報告稱,在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6年間,東大環境分析化學研究室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福島核電站周邊的10個地方觀測地下水,調查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濃度。結果,在多個地方連續檢測出每昇平均20貝克勒爾的氚。
  • 核汙染到底有多恐怖?日本核輻射區域,變異動物和植物隨處可見
    核汙染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故,比如說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洩露事故。這對日本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核輻射所導致的環境汙染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恢復過來的,或者說根本就不可能恢復如初。 當時的日本已經想方設法的把被輻射的地區給隔離起來了。但還是可以看見變異生物的身影。
  • 日本要把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福島核洩漏的真相是啥?
    壹 在經歷了長達9年的欲蓋彌彰後,日本政府終於撕下其虛偽的面孔,宣稱計劃將130多萬噸的福島核電站核廢水,傾倒在大海中。 日本雖是無核武國家,但日本55座在運營核電站,遠遠超過中國的11座。其中,福島核電站是全球最大的核電站。 發生事故的是福島核電站一站,位於日本福島工業區,毗鄰大海,擁有6臺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