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保高速公路田園隧道建設中,廣西路橋鐵軍、昌保團隊以釘釘子的精神持續奮戰了八百多個日夜,他們櫛風沐雨、克難攻堅,以「品質路橋立意,智慧昌保落筆」,在滇西大地上奮力書寫著路橋故事。
11月8日,只聽得「轟隆隆……」一聲炮響,昌保高速公路田園隧道進出口兩端的建設者們終於勝利會師了。「終於通了!這條隧道經歷了一波三折,這回終於雙洞貫通了!」在隧道洞口,建設者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克難攻堅顯智慧
田園隧道為分離式隧道,左線長2427米,右線長2405米,最大埋深235米。從接手田園隧道到貫通,先後經歷更換勞務供應商及施工班組等問題,如何實現施工隊伍快速對接,做好交接工作、推進工程建設,成為昌保公司和各參建單位的一大難題。
田園隧道圍巖主要以Ⅳ級、Ⅴ級為主,為構造剝蝕、侵蝕中山地貌,穿越地層為寒武系儲家山組矽質巖、片巖,巖石節理裂隙較發育,高壓富水量大,巖體較破碎、結合較差,易掉塊、坍塌,整體圍巖自穩性和完整性較差。如此複雜的地質條件給施工造成了極大困難,即便在「白+黑」的工作模式下,田園隧道日進尺也僅有1.8米左右。加之隧道內常年湧水不斷,施工作業面高溫悶熱,施工過程無異於是「在水簾洞內蒸桑拿」。面對如此複雜的施工環境,建設者們並沒有退卻,他們本著智慧投資、科學管理的理念,充分調動各參加單位積極性,合理安排建設部署,做到建設工序無縫銜接,施工24小時輪番上陣,不間斷地向前掘進。
2019年11月23日,田園隧道因初支下沉、收斂較大,導致初支段出現塌方,在確保進洞安全的前提下,昌保公司帶領施工項目立即組織四方代表開展現場踏勘,及時制定科學有效的處治措施,歷時一個多月,終於將塌方險情處理完畢,隧道得以正常施工。
2020年8月17日凌晨2點,田園隧道掌子面發生湧水險情,拱架在極高的水壓作用下衝擊變形,最終被壓垮在地。短時間內湧水高度已沒過人的胸口,整個掌子面湧水浸泡,情況十分危急。接到緊急通知後,昌保公司帶領施工項目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救援小組人員前往現場展開處治工作,碼沙袋、加大抽水泵數量,同時利用混凝土罐車將湧水運往洞外,直到天亮險情才得以解除。
自開工建設以來,昌保公司帶領項目建設團隊一路披荊斬棘,精準發力,使得田園隧道各項工作得以持續穩定推進。
精雕細鑿樹品質
隧道施工不怕長,就怕地質條件差。針對田園隧道圍巖破碎、高壓富水量大的特點,建設團隊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十八字方針,做到「雷打不動」般的執行落實。
超前地質預報工作被比作建設好隧道工程的「偵察兵」。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若存在不良地質體,在其開挖前,得先掌握摸清楚掌子面的工程地質與水文情況,正確評估施工安全風險,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是杜絕隧道坍塌、避免發生湧水突泥事件的首要工作。為此,建設團隊進一步強化田園隧道超前地質預報體系,通過採用地質雷達探測、利用多功能隧道鑽機探測,並對第三方超前地質報告進行有效覆核。這種「中——短」距離相互驗證的預報體系,對不良地質段處治及施工安全風險的防控起到了關鍵作用。此外,建設團隊每天還安排專業測量人員對田園隧道沉降、收斂進行監控量測,定期與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聯測,及時對結果進行分析,發布共享信息。現場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動態調整施工工藝,及時採取加固措施,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進尺在洞內,功夫在洞外。經過長期的探索,項目建設團隊形成了完善的匯報總結制度。負責田園隧道管理的技術員和施工員,每天赴現場完成工作任務後,按時逐級匯報,直至昌保公司,確保參建方能夠及時掌握了解隧道施工情況。其次,昌保公司還召集技術人員專門成立隧道工作組,創建隧道微信工作群,群內每天共享隧道施工日報、沉降觀測結果,群成員對數據進行討論分析,及時總結和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此外,昌保公司還每月組織召開工地例會、安全生產會,通報施工管理中遇到的難題,積極邀請隧道專家問診把脈,尋求解決辦法,制定每月施工進度計劃,並做好施工排布及物資、設備需求,保證人員、機械、物資得到合理配備。
殫精竭慮保貫通
「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田園隧道進口上方的宣傳標語很好地詮釋了建設團隊對于田園隧道施工建設的安全觀和價值觀。
「做隧道最注重安全,洞內情況複雜、難以完全估測,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必須嚴格把控。」這是建設團隊的共識,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他們分得很清楚。為了確保田園隧道安全管理科學化、有序化、合理化和高效化,昌保公司明確各參建單位的職責,責任具體到人到崗,一級抓一級、一環扣一環,層層落實安全管理制度;並且指導參建單位堅持開展安全教育活動,以安全生產月、「平安工地」創建活動、安全演練等活動為載體,不斷加強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完善安全保障體系和安全防護措施,落實現場安全監管,確保安全生產平穩有序。
正是有了昌保公司帶領建設團隊一絲不苟的安全管理,才保障了田園隧道施工建設能夠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快速推進,使得勝利的光芒如期貫穿在隧洞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