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海底穿針!「山東智慧」貫通世界最長海底沉管隧道

2020-12-05 齊魯網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在香港視察了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建設工地。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水下幾十米深處的海底隧道,也是世界最大海底沉管隧道工程。像「海底穿針」一樣,把這條隧道精確沉放並無縫連接起來的,是一支由200名山東工程師組成的施工團隊。

2017年5月2日,總長度5664米的港珠澳跨海大橋沉管隧道,在40米的海底實現全線貫通。0.8毫米的對接誤差,是目前世界海底沉管隧道對接的最高精度。為了這一刻,來自青島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的施工團隊努力了六年多。

六年前,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接到了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施工任務。雖然此前有膠州灣海底隧道工程施工經驗。但和海底開掘的膠州灣隧道不同,港珠澳大橋隧道採取的是水下沉管建設方式。沉管水下調整是國內技術空白,但國外公司僅諮詢費開口就要1.5億歐元。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副總經理宿發強記憶猶新:「將近十五個億,十五個億想想我一聽腦子都大。」

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經理林鳴說:「我們被迫自主攻關,自主創新。一航局和一航二公司是臨危受命。」

宿發強仍記得,外國公司曾經談到一句話,「當你再找我的時候,那不是這個價了。」

為了給中國企業掙回一口氣,山東的工程建設團隊,開始了在技術攻關上與時間的賽跑。

宿發強在接到任務的六年多用了20多本會議記錄本,「今天開會咱們比較短,大家一看是凌晨三點,反覆討論,反覆推翻,反覆研究,這會開的非常非常多。」

港珠澳大橋的隧道沉管一共33節,每節180米長、75000噸重,施工的最大水深超過50米。每一節沉管都要經過上百次的海底測量,20多次的反覆對接。2013年5月2日,山東工程師用自己研製的特殊「千斤頂」,在40米深的水下完成了第一節沉管與西人工島的精準對接,精度3毫米,刷新了世界紀錄。

宿發強說:「開發這套設備才幾百萬,我們達到毫米級是沒問題的,僅僅這一種設備的製作節約五千萬以上。」

氣象、海流、波浪、鹽度,海底的情況千變萬化,工程人員時時刻刻都要面對各種突發情況。在順利安裝到第15節沉管的時候,基槽上出現了一個不足6公分的淤泥塌方,施工團隊被迫兩次把沉管拖回船塢。

宿發強回憶:「發自內心的講,E15管節第二次回拖大家都掉眼淚了。」

等待海況最好的窗口期,出徵,返航,在人與自然的鬥智鬥勇中,第15節沉管第三次出海,採用了航天空間站對接定位技術,連續作業近30小時。測控系統顯示,收尾端軸線皆滿足設計要求。

一次次大海底「大考」,施工團隊創造出了一年安裝十節沉管的「中國速度」。從接到施工任務到隧道貫通的近七年間,團隊成員每人每年回家的時間只有三五天。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港珠澳項目部副總經理王偉的兩個孩子出生時,他都在飛機上。「年底孩子也大一點,也通車了,帶著一家坐車從澳門過隧道到香港走一圈,給他們免費講解吧。對山東人來說覺得很自豪。」

七年,這支山東團隊突破無數個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世界最大、最長外海沉管海底隧道「滴水不漏」、零汙染、零事故的奇蹟。

宿發強表示:「在咱們國內的深海工程裡,將來我相信山東人挺胸走到海外去,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很快到海外做類似或者難度更高,技術要求更高的項目。」

【本臺短評】

從開工那一刻起,港珠澳大橋——這座中國橋梁建築史上技術最複雜、環保要求最高、建設標準最高的「超級工程」,就在連續創造「世界之最」。在這個超級工程裡,山東建設者貢獻著汗水,也貢獻著智慧。他們不僅把世界最大海底沉管隧道,細琢成誤差最小的水下施工奇蹟,還用匠心創造了一個個山東標準,為中國工程建設標註了全新高度。

陳洋 通訊員 秦志峰

相關焦點

  • 最長海底沉管隧道
    更多精彩內容,掃碼關注「大灣區頭條」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唐麗娟6.7公裡長的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按工序可分為東西人工島工程、基礎處理、管節製造、浮運沉放和最終接頭五大戰役。7個月築兩個10萬平方米人工島從2011年5月15日在西人工島打下第一個鋼圓筒,到2011年12月7日東人工島第120個鋼圓筒振沉完畢,用時不足7個月,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成島」建設目標。
  • 今天,世界最長大橋的海底隧道工程貫通了
    5月2日13時許,伶仃洋上,重達6000噸的最後接頭像「楔子」一樣將海底隧道連為一體,這意味著迄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即將全線貫通。如一條巨龍,港珠澳大橋已騰躍在伶仃洋上空。從左至右分別是港珠澳大橋位於青州航道的「中國結」橋塔、江海航道的海豚橋塔和九洲航道的風帆橋塔(4月28、29日攝)。
  • 大橋6.7公里海底沉管隧道全線貫通
    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與兩端的E29、E30沉管的焊接,歷經20個日夜終於合龍完成,標誌著港珠澳大橋6.7公裡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永久結構貫通;下一步,將進行剛接頭注漿施工,預計本月底完工。  港珠澳大橋6.7公裡的海底隧道由33節沉管對接而成,本月初僅剩餘的12米「最終接頭」工程。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和最長沉管隧道,是這樣建成的!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橫空出世。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先後介紹過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建設、沉管隧道建設、最終接頭施工、東西人工島建設等有關情況。今天,在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的喜人時刻,超級建築帶大家回顧下這項超級工程是怎樣建成的!下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航拍,只有這個高度才能看到全景!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粵港澳大灣區(二)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今天,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貫通。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後,屆時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由3.5小時縮短為半小時。
  • 世界最寬海底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對接完成
    據介紹,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長約6.8公裡,由32個管節「搭積木」般連接而成,每個管節的尺寸為165×46×10.6米,其斷面寬度達46至55.46米,比港珠澳大橋雙向六車道鋼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斷面要寬9至18.5米,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個管節(E1)尺寸為123.8×46×10.6米,重達約6萬噸,排水量如同一艘中型航空母艦。
  • 港珠澳海底沉管隧道世界難題的中國解法
    、40多米的海底埋深、120年的使用壽命……一串串關鍵數字,在珠江入海口註定了建造海底沉管隧道將會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在河海交匯、水文複雜的港珠澳海域,用十幾艘大型船隻浮運8萬噸重的巨型沉管,好似一個浩浩蕩蕩的「航母編隊」,如何在海底溝槽中高精度地安裝,被稱為交通業的「珠穆朗瑪峰」,誰能攻克這一世界難題?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這個位於青島的品牌國企,憑著厚積薄發的技術優勢,迎難而上,在中交集團帶領下,打破了國際的技術壟斷,讓中國的海底沉管隧道技術一下站到了世界之巔。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合龍 系世界上最長公路沉管隧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三十多米深的海底,港珠澳大橋5.6公裡長的海底隧道中,最後12米也就是最終接頭的安裝,5月2日完成對接。對接成功代表海底隧道全線合龍貫通。香港東方日報網2日稱,港珠澳大橋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是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超級跨海通道。
  • 國之大器振華30,世界最大起重船上演海底穿針,為國家屢立奇功
    提到港珠澳大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在全長近50千米的工程裡,有一段雖然只有不到6千米但卻技術難度極高的沉管隧道,它由33個關節在海底嚴絲合縫地連接成一個整體。那麼問題來了,要保證沉管隧道「滴水不漏」,你知道這些沉管是怎麼對接的麼?這就不得不提到中國造的世界上最大的360度全迴轉型起重船,振華30。
  • 中國再添「世界之最」耗資2600億,打造「全球最長」海底隧道
    這不,中國又將建設一項超級工程——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耗資堪比三峽大壩,其難度更是讓多國直呼不可能!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可以說我國在海底隧道領域頗有經驗。而此次中國將要建設的海底隧道是大連煙臺海底隧道,海底隧道施工難度比港珠澳還要更大。
  • 世界首例特長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開工
    世界首例特長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開工 2018-06-28 17 嶽路建 攝   中新網廣州6月28日電(蔡敏婕 嶽路建) 深中通道項目組28日籤訂沉管隧道施工承包合同,世界首例特長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項目沉管隧道,當日隨即開工。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在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自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澳門、珠海,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連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在促進香港、澳門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重要戰略意義,也是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裡程碑之作。  港珠澳大橋將於10月24日正式通車!
  •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海底隧道也逐漸被更多人熟知。世界上第一長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位於日本,全長53.85公裡;世界上海底段最長的隧道英法海底隧道,耗資100億英鎊。隨著世界各國的科技和技術進步,好像都在努力建設海底隧道。當然我國也不例外,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斥資2600億,中國基建再次出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 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在山東青島貫通
    6日上午,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順利貫通,這是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也是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和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是繼膠州灣大橋、膠州灣公路隧道之後又一條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是目前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隧道海底區間線路縱坡呈「V」字形,最深處距離海平面約88米,隧道上方每平方釐米至少承受8.8公斤水壓,相當於隧道每延米承受300輛小汽車的壓力。它也是國內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全長8.1公裡。
  • 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已建成三分之二(圖)
    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已建成三分之二(圖) 2015-11-06 13:36:44E22沉管安裝成功,圖為工人施工 鄧媛雯 攝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6日對外宣布,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E22沉管安裝成功,圖為沉管出塢 鄧媛雯 攝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6日對外宣布,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E22沉管安裝成功,圖為沉管安裝水域 鄧媛雯 攝  中新網珠海11月6日電(鄧媛雯 陳彥儒)港珠澳大橋管理局6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技術方案出爐
    「全線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海底盾構段長10.87公裡,最大埋深78米,直徑14米。建成後將刷新世界紀錄。」中國鐵建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鐵四院)金塘海底隧道項目負責人唐雄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正在浮運對接(中交一航局供圖)央廣網大連12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
  • 一座北方城市有望擁有兩座海底隧道,一個在建設一個正規劃
    採用外海沉管隧道設計,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橫跨九龍半島和香港島,也是香港第一條跨海海底隧道。海滄海底隧道海滄海底隧道滄海海底隧道是廈門市第二西通道於2020年1月全線貫通全長12、1 公裡,雙向六車道,其中海底隧道長5、1公裡,共需安裝大型沉管18節,重量約6萬噸。其中單孔行車孔跨度達17、55米,是世界上單孔跨度最大的沉管隧道。項目地處北方寒冷地區,對沉管預製的高耐久性海工混凝土要求高。是僅次於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的第二長沉管隧道。2017年3月開工建設,投資百億元,建設工期50個月,預計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
  • 世界上最炫酷的27條海底隧道!日本最長、挪威最多、中國最……
    隧道於1971年9月28日動工,於1988年3月13日正式通車。2、[世界上海底段最長的隧道]英法海底隧道1990年12月1日,英法海底隧道開通,它是海底段世界最長,建設耗資約100億英鎊。英法海底隧道橫穿英吉利海峽最窄處,西起英國東南部港口城市多佛爾附近的福克斯通,東至法國北部港口城市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