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各種商品讓人眼花繚亂,到底該買哪一款?其實,每樣東西都有關鍵「指標」,看準「指標」再買,才不會買錯。
食物篇
01
買掛麵:看鈉量
吃一碗煮掛麵,即使一點鹽不放,僅僅是白掛麵裡已經含有3克鹽了。某掛麵營養成分表:「鈉」含量為1200毫克/100克,也就是2兩麵條中有3克鹽(400毫克鈉=1克鹽),佔全天用鹽量的60%。因此,買掛麵時記得要看「鈉」。
02
買大米:看表面
選米時要仔細觀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現一條或多條橫裂紋,就說明是「爆腰」。「爆腰」米食用時外爛裡生,營養價值降低。
03
買食鹽:看碘鈉
過量攝入鈉很容易導致高血壓,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一定要選擇食用低鈉鹽。普通人也可以選低鈉鹽。除了鈉,食鹽中的碘也需要注意。一般人建議食用加碘鹽。
04
買醬油:看胺基酸態氮
通常情況下,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質量越好,鮮味也就會越濃。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等級,合格醬油的「胺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而特級醬油的「胺基酸態氮」含量能達到0.8克/100毫升。
05
買辣椒麵:看顏色
正常情況下,辣椒麵應該是橘紅色,潑上熱油做成辣椒油,會變成暗紅色。顏色鮮紅的不要買,可能加入了羅丹明B或胭脂紅(一種著色劑,超量食用有慢性毒性)。
06
買蜂蜜:看粘稠度
買蜂蜜除了看食品標籤,還可以晃動蜂蜜瓶,看其流動速度,若流動慢,說明黏稠度高,純度也高。
07
買豆漿:看蛋白質含量
蛋白質是衡量豆漿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相關標準,蛋白質含量小於2.0%的(即2.0克/100毫升),只能稱之為豆漿飲料,而不能稱為豆漿。
08
買燕麥:看形狀
市面上的燕麥大多是燕麥片、速溶燕麥和燕麥粒。燕麥片、速溶燕麥經過加工製成,損失掉一些營養物質,並不算健康食品。最好選只含燕麥、無其它成分的產品,尤其以粒大飽滿的燕麥粒為首選。
09
買瓜子:看光澤
有色瓜子或外表光滑發亮的瓜子不要買。許多散裝瓜子的綠茶瓜子外表是綠油油的,很可能是經過染色劑著色的;而外表光滑、亮盈盈的瓜子可能非法添加了滑石粉。
物品篇
01
買炒鍋:看鍋底
買炒鍋儘量選擇厚底的,能保存的熱量多,鍋中食物受熱比較均勻,可以延長溫度上升的時間,減少油煙的產生。如果鍋底太薄,炒菜時溫度上升快,很容易糊鍋。
02
買筷子:看表面的漆
買筷子最好選刷過一層清油(俗稱生漆)、表面看起來光亮的。至於材質方面,木質或竹質都行。原色的木筷子和竹筷子,如果沒有塗上一層生漆,就容易磨損開裂。如此,一些食物殘渣會殘留在縫隙中,非常容易孳生細菌。
03
買微波爐塑料盒:看數字
對於塑料製品來說,聚丙烯塑料(PP)是目前唯一可放到微波爐加熱的塑料。聚丙烯塑料的數字代號是「5」,如果用塑料容器加熱,一定要選容器底部三角圖案中是「5」、並註明「微波爐適用」等字樣的容器。
04
買漱口水:看酒精
許多漱口水中都含有酒精,有些含量高達25%。如果沒有牙病,可以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
05
買太陽傘:看UPF和UVA
買太陽傘,除了UPF的值,還要注意UVA透過率。只有標明UPF>30時,且UVA透過率<5%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陽傘。
06
買靠墊:看弧度
選擇靠墊首先要重視腰部的支撐,很多靠墊都有前凸的弧度。正確的擺放位置是在肩胛骨下方到臀部的位置,要選擇最服帖自己腰部的款式。
07
買空氣淨化器:要看CADR值
購買空氣淨化器,要重點留意CADR值。CADR值(又被稱為潔淨空氣量)是國際權威機構評價空氣淨化效能的主要指標,淨化器針對某項汙染物的CADR數值越高,則表示淨化器淨化該汙染物的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