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宗室起名規則:明朝皇子名字為什麼與元素中期表高度重合?

2021-01-15 島主歷史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由於明朝皇子的名字與元素周期表重合度極高,所以有人說,明朝皇子的名字是按照元素周期表起的。這種說法根本不值一駁——明朝1644年就滅亡了,元素周期表1869年才問世。

那麼,明朝宗室起名到底遵循什麼規則?為什麼會與元素周期表高度重合呢?

(明朝皇帝漫畫)

大明王朝國祚276年,共傳16帝,依次是:朱元璋(洪武帝)、朱允炆(建文帝)、朱棣(永樂帝)、朱高熾(洪熙帝)、朱瞻基(宣德帝)、朱祁鎮(正統帝)、朱祁鈺(景泰帝)、朱見深(成化帝)、朱祐樘(弘治帝)、朱厚照(正德帝)、朱厚熜(嘉靖帝)、朱載垕(隆慶帝)、朱翊鈞(萬曆帝)、朱常洛(泰昌帝)、朱由校(天啟帝)、朱由檢(崇禎帝)。

觀察明朝皇帝的名字不難發現,朱元璋之後所有朱家子孫的名字都是以「金木水火土」為偏旁部首的,為了便於理解和發現規律,我們選取其中的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朱祐樘為例加以說明,他們相鄰二者之間都是父子關係。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朱祐樘的五行部首依次是:木、火、土、金、水、木。

很明顯,從朱棣到朱見深,五代人完成了一個循環,到朱祐樘又用回「木」字旁。但是,順序卻不是我們通常說的「金木水火土」,而是「木火土金水」。精通國學的人會發現,這個順序遵循的是「五行相生說」。

(五行相生相剋圖)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有言:「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中國的五行說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是相互生成的關係,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

明朝皇子的起名規則是朱元璋定下的,其第一準則就是尊奉「五行相生說」,即父子之間的五行屬性必須是「相生」關係。

比如:朱棣與朱高熾父子是木生火,朱高熾與朱瞻基父子是火生土,朱瞻基與朱祁鎮父子是土生金,朱祁鎮與朱見深父子是金生水,朱見深與朱祐樘父子是水生木。完美契合,絕無偏差。

(朱元璋)

朱元璋用五行相生理論給孫後代起名字,其中蘊含著他對朱家子孫和大明江山的美好祝願,寓意朱家子孫生生不息,枝繁葉茂,寓意大明江山千秋萬代,永不斷絕。

但是,這種創意固然很好,卻在不久後引發了難題——隨著朱家子孫指數式增長,以「金木水火土」為偏旁部首的字明顯不夠用了,既不能重名,又不可以用寓意不好的字,所以只能用生僻字。

暫且不說朱家王爺中怪名輩出,僅以明朝皇帝論,明孝宗朱祐樘[chēng]的「樘」、明世宗朱厚熜[cōng]的「熜」、以及明穆宗朱載坖[jì]的「坖」都算得上是生僻字了,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認識的人也很少。

(隆慶帝朱載坖)

說到這裡,倒是應該感謝朱元璋以及朱家子孫,至少他們讓中國人多認識了不少生僻字。

再發展到後來,連生僻字也用盡了,就只能學武則天自己造字了。於是,誕生了一大批以「金木水火土」為偏旁的新字。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些生僻字和自創字只用於明朝宗室的名字中,直到清朝末年,著名科學家徐壽翻譯化學元素周期表,正當他為找不到合適的字代表相應的化學元素髮愁時,猛然想起來朱明家譜中有大量可用的「金」字旁漢字,於是就愉快地借用了。

(元素周期表)

所以,明朝宗室的名字確實與元素周期表重合度很高,比如:朱公錫、朱慎鐳 、朱同鉻、朱同鈮、朱安汞、朱在鈉、朱均鐵、朱成鈷、朱成鈀、朱恩鈉、朱恩銅、朱恩鈰、朱恩鉀、朱帥鉀、朱帥鋅、朱寘鑭、朱徵釙、朱效鈦、朱效鋰、朱詮鈹、朱效鈀、朱彌鎘、朱諟釩、朱翊銪、朱翊鉻。

另外,化學中很多有機物的名字也是「抄」的朱家族譜,比如:朱勤烷、朱孟烷、朱悅烯、朱定烷、朱瓊烴、朱顒炔、朱厚烷、朱厚烴。其中的「烷」、「烯」、「烴」、「炔」都被定為有機物名。

也就是說,並不是明朝宗室的名字「抄」了元素周期表,而是元素周期表「抄」了明朝宗室的名字。朱元璋的一個無心之舉,竟為化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舉一大波例子——朱公錫,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朱安汞,朱在鈉,朱均鐵,朱成鈷……最後的字全部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上「抄」來的啊,這是為什麼?自此之後明朝皇帝的排輩就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老朱同志是個歷史上有名的工作狂,不光操心自己任期內的事情,連子孫後代的工作都恨不得替他們都幹完了。按照他的設想,子孫們起名字都要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做偏旁,按照這個順序來往下循環起名。他有26個兒子,給兒子起的名字全部都是木字旁的,比如大兒子朱標,四兒子朱棣。
  • 明朝皇室一族名字都在元素周期表上有記錄?
    各個朝代都發生了非常多的趣聞,而在明朝,這種趣聞也十分多見,這不就有人發現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除了我們知道的朱元璋、朱允炆、朱棣這幾個皇帝的名字外,居然有那麼多的明朝皇子姓名和元素周期表莫名重合起來,這讓大家感到十分困惑。難道明朝皇室還懂化學,並且痴迷於化學,把自己的姓名同元素周期表聯繫起來?
  • 明朝王爺的名字放一起,竟然是一張元素周期表
    有人說,「元素周期表」的創始者是朱元璋。這個說法,驚呆了我。可是,再一看明代宗室的名字,我好像明白了什麼!且看明代宗室子孫的名字。紅圈的地方,就是朱元璋子孫的名字與無素周期表重合的字為什麼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和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這麼高,難道,朱元璋真的能「未卜先知」。其實,這是一個「巧合」,而這個巧合和朱元璋的強迫症有關。
  • 歷史中的巧合,明朝皇子的名字竟然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高度重合!
    而在翻閱古籍發現時一個有趣的現象,明朝王爺的大名裡都有這些元素周期表中的漢字,難不成門捷列夫總結出的元素周期表,翻譯過來是看朱家的族譜嗎?其實還真的是,清代科學家徐壽作為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突出貢獻就是把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翻譯過來。我們先說朱元璋,他建立明朝之後,為了明確自己後代各支派的關係與輩分,特意制定了一套起名的制度。
  • 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原因是這樣!
    中國人起名(當然不限於名,也包含字等)的規範化很早就開始,同一家族同一輩都帶有相同的字或者相同的偏旁。如魏晉著名的司馬防八子「司馬八達」,都有一個「達」字,至宋代,趙匡胤兄弟五人俱從「光」字輩,字派始正式出現,其後匡胤、光義、光美三支後裔又分別訂立字派。
  • 把明朝皇子們的名字連起來,你會發現朱元璋的一大秘密!讓人心驚
    把明朝皇子們的名字連起來,你會發現朱元璋的一大秘密!讓人心驚 「氫鋰鈉鉀銣銫鍅,鈹鎂鈣鍶鋇鐳」凡是理科生對於這幾句話都不會太過陌生,甚至是倒背如流,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明了元素周期表,推動了化學史的發展與進步。元素周期表傳入中國,自然每個元素就要有中國的名字。
  • 明朝皇子皇孫照著化學元素表起名?
    而這一風氣在明朝時,因被皇族用到排輩中,更多見於史籍記載。五行命名出一個化學元素周期表前不久,就有網友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明朝的那些皇子皇孫們,名字裡大部分都含有周期表裡的元素。比如朱均鐵、朱在鈉、朱恩鉀,還有朱勤烷、朱悅烯、朱慎鐳等等。不止上面這些,要是全寫完,估計能寫滿滿一大張紙呢。
  • 史上驚人的巧合,把明朝皇子名字拼一起,能組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
    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都是經歷多年的歷史沉澱而形成,無論是風俗文化,還是人文習俗,基本上都是可以通過史書看到前身的,比如咱們中國的文字就是從原來的甲骨文演變而來的,而咱們名字的來源也是有講究的。最近就有人發現,如果明朝皇子的名字組合起來,其實是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這是真的嗎?
  • 元素周期表?明朝皇帝名字為何獨具特色?原來是朱元璋早有安排!
    在皇室成員方面,朱元璋主要規定了皇位繼承原則和皇室成員的起名原則。皇位繼承原則與歷朝歷代的宗法原則相差不大,概括起來不外乎八個字「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父死子繼是一般性原則,當皇帝沒有兒子的時候則選取和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弟弟繼承,如嘉靖繼承正德,崇禎繼承天啟。而起名原則則相對複雜,咱們重點說說這個起名原則。
  • 明朝老朱家的名字可以組成元素周期表?為什麼他們的名字這麼複雜
    春風無十裡|文明朝老朱家的名字可以組成元素周期表?為什麼他們的名字這麼複雜名字是人們互相辨認的工具,一般為了更方便的稱呼,名字一般都會比較簡單、好稱呼,像李白、杜甫、李世民之類的,也有些會用不同的姓氏組成獨特的名字,像易烊千璽就是這樣的。但有些人的名字卻非常的難記,並且還非常的難寫。
  • 你知道明朝的歷代皇帝他們的名字為什麼這麼起名嗎
    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而起名則是一門學問。在古代,名字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因為那時的人們特別是在元朝和明初的時候,窮人的名字往往都通俗易懂,如朱元璋的原名就是重八,就是出生於九月十八日而得名的。後來參加抗元大業而改名朱元璋,因為還未統一中原時,兒子們已經出生,所以朱元璋就從孫子輩開始制定了一個現在我們仍在通用的「輩分族譜」。
  • 有人把明朝王爺的名字放在一塊,發現了一張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圖源百度 你可能會想, 乖乖! 朱元璋同學是潛伏在明朝的理工男啊, 竟然都用化學元素來給皇室後代起名字?
  •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重合率那麼高呢?
    這一切都得歸功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朱重八老兄了,此老兄堪稱「元素周期表之父」:朱元璋得了天下後,為朱家子孫取名字定了很多規矩。而第三個字則是要求按照五行相生的關係採用金木水火土作為偏旁的字,如他的兒子都是木字旁的名字,如朱標、朱樉、朱棡、朱棣等,到了孫子輩就是是火字旁的字,如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等。每個皇族的名字只有一個是用來區別其他人的字,偏旁部首還必須一樣,而且每五代偏旁部首就要輪迴一次。
  • 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暴露的?被康熙斬草除根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了不起的朝代,也是一個很有骨氣的朝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當明朝被清朝取代,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後,他的後代有沒有活下來呢?有的,但是他的下場也非常慘,那就是崇禎的第五子朱慈煥。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
  • 朱在鈉、朱效鋰……明朝老祖宗起名用的化學元素表?
    元素周期表真的太難背了!罷特,想像一下,假如全班同學的名字恰好跟元素周期表巧妙地重合了……那這些元素是不是就變得好記多了? 翻翻明朝皇室家譜,有大家日常都會接觸到的元素: 益陽王 朱恩銅 壽昌王 朱均鐵 兩個遇水就炸的元素: 瑞金王 朱在鈉 長垣王 朱恩鉀 還有今天手機電池廣泛應用的元素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如果說,朱元璋的後代是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是周期表是清朝時才發明的,那麼這究竟是誰抄襲誰呢?說起來,在化學元素周期表傳入我國的過程中,確實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 朱元璋後代按周期表起名,但元素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然而喜歡歷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順序居然與明朝眾多皇室子弟的名字高度重合,這讓人不禁浮想聯翩難道在我國的明朝朱元璋早早的就發現了元素周期表的奧秘了嗎?首先,有一部分人表示很有可能是歷史的偶然性,導致明朝時期出現了與元素周期表相當類似的皇室子弟名稱。
  •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發明,名稱卻是朱元璋定下的,誰抄襲誰?
    徐壽在翻閱資料時,意外翻到了明朝朱元璋的家譜,裡面的生僻字居多,而且許多字都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偏旁,這很符合徐壽的要求,於是徐壽毫不猶豫地就將朱家後代的名字編進了元素周期表裡。組於是合成了一張由明朝王室姓名組成的中文版元素周期表。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是誰抄襲?
    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如果說,朱元璋的後代是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是周期表是清朝時才發明的,那麼這究竟是誰抄襲誰呢?說起來,在化學元素周期表傳入我國的過程中,確實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