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衍射方法測量殘餘應力的原理與方法

2020-07-24 讀懂科學
X射線衍射方法測量殘餘應力的原理與方法

1、什麼是殘餘應力?

外力撤除後在材料內部殘留的應力就是殘餘應力。但是,習慣上將殘餘應力分為微觀應力和宏觀應力。兩種應力在X射線衍射譜中的表現是不相同的。微觀應力是指晶粒內部殘留的應力,它的存在,使衍射峰變寬。這種變寬通常與因為晶粒細化引起的衍射峰變寬混雜在一起,兩者形成卷積。通過測量衍射峰的寬化,並採用近似函數法或傅立葉變換方法來求得微觀應力的大小。宏觀應力是指存在於多個晶體尺度範圍內的應力,相對於微觀應力存在的範圍而視為宏觀上存在的應力。一般情況下,殘餘應力的術語就是指在宏觀上存在的這種應力。宏觀殘餘應力(以下稱殘餘應力)在X射線衍射譜上的表現是使峰位漂移。當存在壓應力時,晶面間距變小,因此,衍射峰向高度度偏移,反之,當存在拉應力時,晶面間的距離被拉大,導致衍射峰位向低角度位移。通過測量樣品衍峰的位移情況,可以求得殘餘應力。

2、X射線衍射法測量殘餘應力的發展

X射線衍射法是一種無損性的測試方法,因此,對於測試脆性和不透明材料的殘餘應力是最常用的方法。20世紀初,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X射線來測定晶體的應力。後來日本成功設計出的X射線應力測定儀,對於殘餘應力測試技術的發展作了巨大貢獻。1961年德國的E.Mchearauch提出了X射線應力測定的sin2ψ法,使應力測定的實際應用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3、X射線衍射法測量殘餘應力的基本原理

X射線衍射測量殘餘內應力的基本原理是以測量衍射線位移作為原始數據,所測得的結果實際上是殘餘應變,而殘餘應力是通過虎克定律由殘餘應變計算得到的。

其基本原理是:當試樣中存在殘餘應力時,晶面間距將發生變化,發生布拉格衍射時,產生的衍射峰也將隨之移動,而且移動距離的大小與應力大小相關。用波長λ的X射線,先後數次以不同的入射角照射到試樣上,測出相應的衍射角2θ,求出2θ對sin2ψ的斜率M,便可算出應力σψ。

X射線衍射方法主要是測試沿試樣表面某一方向上的內應力σφ。為此需利用彈性力學理論求出σφ的表達式。由於X射線對試樣的穿入能力有限,只能探測試樣的表層應力,這種表層應力分布可視為二維應力狀態,其垂直試樣的主應力σ3≈0(該方向的主應變ε3≠0)。由此,可求得與試樣表面法向成Ψ角的應變εΨ的表達式為:

X射線衍射方法測量殘餘應力的原理與方法

εψ的量值可以用衍射晶面間距的相對變化來表示,且與衍射峰位移聯繫起來,即:

X射線衍射方法測量殘餘應力的原理與方法

式中θ0為無應力試樣衍射峰的布拉格角,θψ為有應力試樣衍射峰位的布拉格角。

於是將上式代入並求偏導,可得:

X射線衍射方法測量殘餘應力的原理與方法

其中K是只與材料本質、選定衍射面HKL有關的常數,當測量的樣品是同一種材料,而且選定的衍射面指數相同時,K為定值,稱為應力係數。M是(2θ)-sin2ψ直線的斜率,對同一衍射面HKL,選擇一組ψ值(0°、15°、30°、45°),測量相應的(2θ)ψ以(2θ)-sin2ψ作圖,並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斜率M,就可計算出應力 (φ是試樣平面內選定主應力方向後,測得的應力與主應力方向的夾角)。由於K<0,所以,M<0時,為拉應力,M>0時為壓應力,而M=0時無應力存在。

4、樣品與衍射面之間的關係

(1)衍射儀測量測量殘餘應力的實驗方法

在使用衍射儀測量應力時,試樣與探測器θ-2θ關係聯動,屬於固定ψ法。通常ψ=0°、15°、30°、45°測量數次。

當ψ=0時,與常規使用衍射儀的方法一樣,將探測器(記數管)放在理論算出的衍射角2θ處,此時入射線及衍射線相對於樣品表面法線呈對稱放射配置。然後使試樣與探測器按θ-2θ聯動。在2θ處附近掃描得出指定的HKL衍射線的圖譜。當ψ≠0時,將衍射儀測角臺的θ-2θ聯動分開。先使樣品順時針轉過一個規定的ψ角後,而探測器仍處於0。然後聯上θ-2θ聯動裝置在2θ處附近進行掃描,得出同一條HKL衍射線的圖譜。

最後,作2θ-sin2ψ的關係直線,最後按應力表達σ=K·Δ2θ/Δsin2ψ= K·M求出應力值。

(2)殘餘內應力測試的數據處理

由布拉格方程可知,θ角越大則起測量誤差引起△d/d的誤差越小,所以測量時應選擇θ角儘量大於衍射面。取n個不同的ψ角度進行測定2θi(i=1,2,3,…,n),一般可取n≥4, 採用數據處理程序對2θΨ的原始測量數據進行扣除背底、數值平滑、確定峰位等處理後給出2θΨ值然後採用最小二乘法將各數據點回歸成直線:設直線方程為:其中:

X射線衍射方法測量殘餘應力的原理與方法

式中n為測量數據的數目。由上式可求得直線斜率M。

查出彈性模量E和泊松比υ,可計算出K,然後由σ=K·M求出應力。

(3)衍射峰位的確定

在宏觀應力測量中,準確地測定衍射峰的位置是極其重要的。常用的定峰方法很多,如半高寬法、1/8高度法、峰頂法、切線法等,三點拋物線擬合定峰法等。

最常用的是三點拋物線法,這是一種較為精確而不過於繁雜的定峰位法。即:在衍射峰頂附近取以等角度間隔Δ2θ分開的三個數據點,求得其拋物線頂點。

利用MDI Jade,確定峰位的方法很多。尋峰是最簡單的峰位確定方法,尋峰報告中顯示了衍射峰的峰位、強度等相關的數據;計算峰面積命令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峰位精確性應在尋峰方法之上;第三種方法就是對峰進行擬合,通常採用拋物線擬合方法(Jade中有多種函數擬合法,詳見《X射線衍射數據軟體JADE的中文操作手冊》,擬合時不需要扣除背景和Kα2,Jade會自動扣除其影響,但需要適當平滑。另外,JADE6.5中有應力計算功能,但發現JADE5無此功能,但可以進行峰的擬合。

其它軟體也可以完成峰的擬合,計算出峰的位置。

5、用X射線法測定應力中存在的問題

在平面應力的假定下,由2θ-sin2ψ直線的斜率來求測宏觀應力,是常規的應力測定方法。但在測量中往往發現其2θ-sin2ψ關係偏離線性,呈曲線、分裂或波動現象,這表明在材料中存在應力梯度、垂直表面的切應力或織構。「ψ分裂」是指在ψ和-ψ方向測定得到不同的2θ(ε)值,使2θ-sin2ψ曲線分成兩支。我們知道,這是垂直於表面的切應力σ13、σ23≠0的結果。對此問題的粗略處理是取±ψ測量值的平均,計算平均的應力值。在應力的X射線測定中,還可能存在2θ-sin2ψ關係的「振蕩」現象,表明材料中存在明顯的織構。在實驗過程中可選用高衍射角,低對稱性的高指數衍射面衍射線,這樣的衍射線較少受織構的影響。

6、殘餘應力測量實驗方法的發展

X射線的穿透深度較小,只能測量材料表面的殘餘應力,如果需要測量材料內部的殘餘應力,或者測量應力梯度,其能力則顯得有些蒼白。通常解決的辦法是需要採用剝層法。即對樣品逐層剝離,測量每層表面的應力,然後採用一定的算法扣除因為剝層造成的應力鬆弛,換算成各層真實的應力。

近年來,有人採用中子衍射法和同步輻射X射線透過法來測量材料深度的殘餘應力。

中子衍射法是一種測量結構內部應力的常用方法。中子衍射法以中子流為入射束,照射試樣,當晶面符合布拉格條件時,產生衍射,得到衍射峰。該方法的原理與普通X射線衍射方法類似,也是根據衍射峰位置的變化,求出應力。但與普通X射線衍射法相比,中子衍射法利用中子能穿透試樣較大深度的特性,可以測得樣品內部殘餘應力,且適於對大塊試樣進行測定。因此,中子衍射法對測定樣品內部平均殘餘應力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因為同步輻射X射線的強度高可以透過樣品,國外已有學者採用透過法測量金剛石與硬質合金複合層的內部殘餘應力。

7、殘餘應力計算軟體的使用

(1)數據測量

先對樣品作一個70-140°範圍內的掃描,觀察樣品的衍射峰情況,選擇一個強度較高,不漫散,衍射面指數較高的衍射峰作為研究對象峰。按照殘餘應力測量的要求,設置不同的ψ(0°,15°,30°,45°)角,以慢速掃描方式測量不同ψ角下的單峰衍射譜。每個ψ角的測量數據保存為一個文件,如00,10,20,30,40等。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高角度衍射峰都是很漫散的,對精確地確定峰位有困難,但是,如果所選衍射峰的角度太低,在ψ=45°時,可能不出現衍射峰或者峰強極低而漫散,同樣帶來計算誤差。這時只能選擇ψ較小的數據,如ψ=0°,10°,20°,30°,40°)並且儘量地多選擇幾個ψ角來測量,使實驗數據更加密集,減小實驗誤差,還有就是選擇ψ角時,儘量使sin2ψ取點均勻而不是選擇ψ的取值均勻,因為ψ-sin2ψ不呈線性關係。

(2)確定峰位

本軟體可以接受多種方式計算出來的擬射峰位數據。如鍵盤輸入,讀擬合文件等。

(3)輸入峰位

打開軟體,輸入峰位數據。

(4)計算sin2ψ

根據測量使用的ψ角,重新計算窗口中的sin2ψ

(5)繪圖-計算M、標註

按窗口中的按鈕排列順序,先繪圖,然後計算直線斜率M,如果需要,也可以標註數據。

(6)計算應力

先要根據材料不同,查閱文獻,獲得所測物相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並輸入到窗口中相應的文本框中。

按下計算應力,應力常數K值、應力值就顯示在窗口中的文本框中。

X射線衍射方法測量殘餘應力的原理與方法

(7)保存

「保存結果」--保存結果為文本文件。

「保存圖象」--保存結果為圖片文件。

相關焦點

  • 殘餘應力的無損檢測方法——磁測法簡介
    殘餘應力檢測方法   測量焊接殘餘應力的方法按其對被檢測對象是否產生損傷分為有損法和無損法兩大類,有損法又稱為機械法測殘餘應力,它是採用機械加工的手段, 對被測構件進行部分解剖或完全剝離使被測構件上 的殘餘應力部分釋放或完全釋放,利用電阻應變計 測出殘餘應力的方法,常用的有盲孔法。
  • X射線衍射法檢測表面應力的工程應用
    殘餘應力測量技術開始於上世紀初。根據是否破壞被測試樣,其檢測方法分為有損檢測與無損檢測。有損檢測主要原理是把試件上被測點的應力給予釋放,並採用電阻應變計測量測出釋放應變而計算出原有殘餘應力。殘餘應力的釋放方法是通過機械切割分離,在試件表面鑽一小孔,對試件進行取條、撥層等方法,因此它是一種破壞性或半破壞性的測量方法。
  • x射線衍射對焊縫的評估
    本文應用X射線應力儀測量了航空材料試樣焊縫區表面殘餘應力的線分布。 問題:焊接殘餘應力 某大學需要開發適用於普通航空航天材料的攪拌摩擦焊的改進參數。
  • 殘餘應力測試儀在船舶系統零部件中的應用
    歐盟標準委員會(CEN)於2008年批准了新的X 射線衍射殘餘應力測試儀人標準EN 15305:2008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st Method for Residual Stress Analysis by X-ray Diffraction。
  • 焊接殘餘應力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檢測焊接應力?
    #焊件在焊接過程中,熱應力、相變應力、加工應力等超過屈服極限,以致冷卻後焊件中留有未能消除的應力。這樣,焊接冷卻後的殘餘在焊件中的宏觀應力稱為殘餘焊接應力。焊接過程的不均勻溫度場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變形和比容不同的組織是產生焊接應力和變形的根本原因。確保高質量的焊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整個焊接區域上的快速加熱和冷卻會產生殘餘應力並改變淬火性能。因而,焊縫被識別為易於發生機械故障的關鍵部分。機械故障涉及負載,時間,材料,製造過程和環境的極其複雜的相互作用。
  • USS與SNS利用中子衍射技術探查AHSS殘餘應力
    (原標題:USS與SNS利用中子衍射技術探查AHSS殘餘應力 助力輕量化、高強度部件設計) 核心提示:據外媒報導,美國鋼鐵公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旗下的散裂中子源利用中子提升了液壓成型先進高強度鋼的特性以及該材料在製造過程中如何應對殘餘應力
  • 焊接殘餘應力的測定方法——有損法
    與其他加工方法相比較,焊接方法既高效又能夠充分利用材料,因而被廣泛地應用於航天、橋梁、壓力容器等工業中。在對鋼結構進行焊接時,加熱和冷卻的過程會使焊件內部有溫度差異,由此引起變形不一致就會產生內應力,這類應力被稱為焊接殘餘應力。根據測定方法對被測構件是否有破壞性,可將殘餘應力的測定方法分為有損檢測法和無損檢測法。表1是對幾種應力測定方法的比較。
  • 船舶易出現應力腐蝕,該怎麼辦?
    1、機械法機械法是通過機械打孔的手段對零部件進行應力測試,機械法中測試應力的常用方法是鑽孔法。鑽孔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對零部件表面進行鑽孔從而使其應力得到釋放,依據預先貼好的應變片來測量鑽孔前後的應變情況,運用相應的力學公式計算出對應的主應力值及主應力方向,從而確定出該位置的應力大小和應力性質。
  • 焊接殘餘應力及其破壞性
    #x射線殘餘應力分析儀#焊接過程中,焊接接頭區域受到不均勻的加熱和冷卻作用,而周圍的母材金屬則對焊接接頭產生一定的剛性約束。焊接加熱時,焊接接頭區域不能自由的膨脹,焊後冷卻過程中又不能自由收縮, 必然會產生焊接應力和焊接變形。
  • 小課堂 | X射線衍射技術入門——XRD是如何工作的?
    X射線衍射(簡稱XRD)是一種分析技術,可提供有關晶體材料的結構和相ID的信息。XRD可用於識別單晶並揭示其結構。XRD在地質行業中非常好用,因為它可以用於識別混合物中存在的晶體,例如巖石中的礦物。對於具有可變分子式和結構的礦物(例如粘土),XRD是識別它們並確定其在樣品中比例的最佳方法。
  • 小課堂|X射線衍射技術入門——XRD是如何工作的?
    X射線衍射(簡稱XRD)是一種分析技術,可提供有關晶體材料的結構和相ID的信息。XRD可用於識別單晶並揭示其結構。XRD在地質行業中非常好用,因為它可以用於識別混合物中存在的晶體,例如巖石中的礦物。對於具有可變分子式和結構的礦物(例如粘土),XRD是識別它們並確定其在樣品中比例的最佳方法。
  • 案例|殘餘應力檢測 驗證齒輪表面強化效果
    在本期案例中,某齒輪加工廠生產了一批齒輪,產品交付前,客戶要求提供相應的殘餘應力檢測數據,以驗證齒輪表面強化效果。該公司遂找到北京翔博科技,對齒輪試樣進行表面及不同深度的殘餘應力進行檢測分析。檢測儀器:理學AutoMATEⅡ型大功率微區應力儀理學 AutoMATE Ⅱ型大功率微區X射線應檢測方法和標準:GB/T7704-2017
  • 【測試方法】X射線螢光光譜介紹(XRF)
    FPC:7-148°3.主要功能:250μm微區分布分析,可以對固體、粉末、液體的元素進行準確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重複性好、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靈敏度高等特點。由於能量差完全由該元素原子的殼層電子能級決定,故稱之為該元素的特徵X射線,也稱螢光X射線或X螢光。利用X射線螢光進行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工作,需要以下三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1、莫塞萊定律(Moseley’s law)反映各元素X射線特徵光譜規律的實驗定律。
  • 藏文科普 | X射線衍射:當物理遇見生物
    實際上,如果沒有X射線的幫助,就沒有現代生物學的發展,人類的醫藥健康水平也要倒退幾十年。X射線究竟是如何發揮如此重要作用的呢?這種缺它不可的關鍵技術就是X射線衍射。  自從倫琴於1895年發現了X射線之後,這種性質未知的神秘射線便成了科學界的新寵兒,吸引了眾多科學家投身這方面的研究。
  • 高功率半導體雷射退火降低增材製造過程中的殘餘應力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提出一種在粉末床3D列印過程中原位控制殘餘應力的新方法。通過均勻強度的雷射能量照射SLM製造的列印部件的表面,通過控制雷射對部件加熱歷史的熱控制來減少SLM製造316L不鏽鋼的殘餘應力。
  • 上海光源與用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非相干X射線衍射成像
    目前X射線晶體衍射結構分析手段只能對具有周期性結構的晶體實現原子級的三維顯微結構分析,而X射線相干衍射成像可以實現對非周期性結構物體具有原子級空間分辨能力,然而這種方法卻需要全相干X射線照明,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 原位X射線衍射技術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目前最重要且常用的是原位X射線衍射結構表徵技術,即在樣品上加載溫度場、電場、力場、磁場等外場,或在樣品發生電催化、電化學、光催化等反應時採集X射線衍射信號,該技術可以應用在粉末衍射儀、單晶衍射儀、高分辨衍射儀、和二維衍射儀上,通過數據分析,就可以得到材料結構信息與溫度、力、電、磁等的關係,就可以得到電化學、電催化等反應的實時結構變化。
  • 發明能產生強x射線和伽馬射線的新方法!
    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基於非線性康普頓散射的產生強烈x射線和伽馬射線的新方法,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康普頓效應類似於打網球,電子起球拍的作用,光子起球的作用。從快速電子拍中反射出來的光子獲得額外能量。它甚至不能飛得更快——速度限制禁止這樣做。
  • 殘餘應力分析儀故障與診斷
    所有X射線控制與發生錯誤都是致命的。出現這些錯誤後會終止操作。檢查硬體。X-ray tube guard open— 檢查X射線管外殼是否裝緊。X射線管套體打開信號會使 Goniometer safety 信號狀態出錯。X射線就會自動關閉。— 檢查接近開關。
  • 馬鹿茸的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鑑定
    01:46 張麗,王樹春,吳雲山,呂揚,朱志峰關鍵詞:中藥材鑑定; 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 馬鹿茸摘要:目的:建立中藥材馬鹿茸的鑑定分析新方法。方法:採用粉末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鑑定法。結果:通過應用粉末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鑑定法對3個馬鹿茸和1個花鹿茸中藥材進行分析鑑定,獲得了馬鹿茸的對照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及特徵標記峰值。結論:表明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鑑定法可用於中藥材馬鹿茸的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