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美國航天局的這顆探測器將離開地球,進入太陽的大氣層

2020-12-05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反正我很興奮),經美國宇航局證實,今年8月4日美國航天局將發射一顆速度為每小時70萬公裡的太陽探測器。未來這顆探測器將攜帶很多人的名字進入太陽大氣層,將為人類揭開神秘的太陽風暴之謎。

這個探測器就是美國宇航局呼之欲出、備受期待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它將於8月4日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使用德爾塔IV型重型火箭發射升空。由於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有1.5億公裡之距,所以探測器需要經歷7年的太空旅行,將於2024年才可以抵達太陽。它將比之前任何探測器更接近太陽,因為帕克太陽探測器將直接飛入太陽大氣層,並從距太陽表面大約650萬公裡的安全距離點進行觀測。

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位發言人告訴我們:雖然帕克太陽能探測器只有汽車大小,但是它將是第一個飛入太陽大氣最外層的日冕層的探測器。它將採用原位測量和成像相結合的方式,徹底改變我們對日冕的認識並增強我們的探測能力,並且讓我們了解太陽風的起源和演變。

為了表明這次人類對太陽探測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來自美國宇航局使用了一個腦洞大開的想法,將很多人的名字刻入這顆太陽探測器內的微晶片上,將隨探測器一起進入太陽大氣層。美國宇航局將在網站上開放一個名字提交窗口,最後將名字收錄在一張懸掛在帕克太陽探測器太空船上的存儲卡中。

很多年前科學家就發現超強太陽風暴時常會擊穿地球磁場,超強帶電粒子將對在軌衛星和地面電網及電子設備等造成嚴重破壞。所以科學家們希望通過這次的近距離接觸機會將獲取到有關恆星生命和毀滅性太陽耀斑的重要信息。勿以置疑帕克太陽探測器將給人類提供關於太陽前所未有的信息。這些重要信息將有助於科學家們預測地球空間環境的變化。

相關焦點

  • 美國航天局發現:一顆直徑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靠近地球
    雖然地球運行穩定,處於相對安全穩定的宇宙環境當中,但是時不時也會有一些小行星飛掠或靠近地球,給地球帶來未知的危險。據俄衛星通訊社近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某下屬機構網站發布消息稱,一顆直徑在約為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靠近地球。
  • 美國科技有多牛?頂級探測器進入太陽大氣層,意義堪比人類登月!
    為了真正認識太陽,NASA斥資14億美元,於昨日成功發射了一顆太陽探測器——帕克太陽探測器 (Parker Solar Probe,PSP)。PSP將以史無前例的超近距離飛抵太陽大氣層,這將是誕生300萬年的人類與太陽最親密的一次接觸!
  • 倫敦橋大小的小行星將於9月17進入地球軌道
    這顆小行星被正式稱為小行星2014 QJ33,它將於9月17日以每小時19,371英裡的速度飛越地球。那是每秒8.66公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追蹤這顆小行星,預測該小行星的寬度為48m至110m,即157至360英尺,這可能意味著它比倫敦橋還大!
  • 美國大選日前將「飛掠」地球,這顆小行星更多的數據來了
    美媒稱,一顆體積與一輛汽車差不多,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將在11月2日,即美國2020年大選日的前一天掠過地球。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8月24日報導,2018VP1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機率只有0.41%。即使進入了,它最終也很可能會被燒毀。這顆小行星在美國人投票選舉下一任總統的前一天掠過地球,這給「撼動選舉」一詞增添了新的含義。
  • 2024年人類探測器將首次進入太陽大氣層,最後焚毀在太陽表面
    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也是我們地球生命得以延續的主要依靠,因為有太陽的存在,地球上的萬物才有生長繁衍的機會。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想了解太陽,但都由於太陽距離太過遙遠,溫度太高,一直沒有真正實現。到目前為止,人類先後向太陽發射了各種探測器總共15次,到達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也是在距離太陽,大氣層外圍約4,800萬千米,只能遠觀太陽活動,算不上是完整的太陽之旅。2018年8月12日下午,一個名為帕克的全球首個日冕飛船,在美國的佛羅裡達州發射升空,它是目前人類飛行最快的探測器,時速達到80萬千米,一分鐘能從北京飛到美國的芝加哥。
  • 歐洲航天局將發射太陽軌道探測器:或揭開太陽神秘面紗
    2月7日,據外媒報導,歐洲航天局將於本周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太陽軌道探測器。 報導中指出,該飛行器是與美國宇航局聯合開發的,預計將為科學家帶前所未有的來有關太陽大氣、風以及磁場的信息。同時,它還將首次獲得一些恆星的未知極地的圖像。
  • 0.41%進入大氣層!小行星不會在美國選舉日的前一天撞擊地球
    如果您在11月2日看到小行星通過地球太近,這一天也是非常的特殊,那是在美國前往2020年總統大選的前一天。 0.41%進入大氣層!小行星不會在美國選舉日的前一天撞擊地球 30 NASA呼籲大家不要擔心!據負責監視此類威脅的美國宇航局辦公室稱,確實存在一個名為2018 VP1的太空巖石,它將在那一天接近地球,但對人類沒有任何威脅。「小行星2018 VP1非常小大約2米,對地球沒有威脅!」美國宇航局行星防務協調辦公室於 8月23日在其小行星觀察網上撰文。
  • 近距離與木星接觸,9個空間探測器的歷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這顆巨大的行星具有「太陽系中最惡劣的輻射環境」。一個強大的磁場將輻射吸引到木星周圍的圓環形狀的環中,這對探測探測器造成了問題:先鋒10完成了所有的木星任務目標,除了一個,因為輻射「觸發了虛假命令」而失敗了。據NASA稱,探測器的電子設備。為了避免輻射,朱諾將製造超過30個軌道,將它帶入木星和輻射環之間的狹窄空間。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的大氣層
    2020 VT4這顆小行星大小估計有16至36英尺(5—11米)。它在2020年11月13日掠過了我們地球的大氣層。天文學家們隨後觀測到了它。隨著天文學家的探測技術日益先進,他們能發現掠過地球的小行星的體積也越來越小。在夏威夷莫納羅亞山小行星星際撞擊最終警報系統(ATLAS)進行科研的天文學家們於2020年11月4日探測到了一個新的小行星。在分析了該小行星的運動軌道後,他們意識到它和地球距離最近的日子是在1天前,11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
  • 9月2日,如果這顆行星擊中地球…
    NASA數據顯示,這顆名為2011ES4的小行星,直徑為22m至49m,速度為8.16公裡/秒,將於9月2日0時12分>,以12萬公裡的距地球最小距離飛過地球(地月距離38.4萬公裡)。有一顆也很顯眼,那就是排在9月6日名叫465824的這顆直徑達到了162米,前面我們說過,直徑超過150米的小行星如果撞擊地球其破壞力是很大的。
  • 9月2日,如果這顆行星擊中地球
    >的小行星,直徑為22m至49m,速度為8.16公裡/秒,將於9月2日0時12分,以12萬公裡的距地球最小距離飛過地球(地月距離38.4萬公裡)。有一顆也很顯眼,那就是排在9月6日名叫465824的這顆直徑達到了162米,前面我們說過,直徑超過150米的小行星如果撞擊地球其破壞力是很大的。
  • 中國: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首顆"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據相關報導,截至7月23日,包括前蘇聯、美國在內,全球已有8個國家共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1、那麼,在眾多行星之中,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登錄火星火星與地球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由內往外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火星乾旱,多巖石,比較寒冷,巖石、砂土和天空是紅色或粉紅色的,因此經常被稱作&34;。
  • 一顆直徑36米的小行星將造訪地球,NASA:鎖定9月8日
    最近這段時間,地球的近地軌道十分「熱鬧」,小行星是一顆接一顆,而且有些體積非常巨大。NASA證實,一顆直徑162米的小行星在今天以40馬赫的速度快速飛過地球,這顆小行星剛走,又一顆太空巖石即將到來,美國宇航局正密切關注下周將掠過地球的小行星,那麼它會撞擊地球嗎?
  • 美國發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 2016年抵達
    美國航空航天局朱諾(JUNO)號木星探測器於當地時間5日12:25分(北京時間6日凌晨00:25分)由一枚大力神-5運載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踏上遠徵木星之旅。該計劃支持的首個探測器是飛往冥王星和柯伊伯帶的「新地平線」探測器(New Horizons),已經升空,並將於2015年7月抵達冥王星系對這顆太陽系邊緣的矮行星及其4顆衛星展開首次近距離考察工作。接下來的下一個項目則是計劃於2016年發射升空的OSIRIS-Rex探測器,它將對小行星1999RQ36進行考察並進行取樣返回。
  • NASA預警:4月29日,一顆4公裡寬的巖石將造訪地球
    NASA預測這顆直徑350米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在2029年和2036年穿過地球附近的「引力鎖孔」,從而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證實,一顆體積更大的太空巖石正朝地球飛來,它將於今年4月靠近我們的星球,那麼它會撞上我們嗎?
  • 太陽耀斑與宇宙輻射間有何種聯繫?歐航局也將發射太陽探測器
    這也不難看出,太陽耀斑與宇宙輻射之間,存在著共生不共滅的聯繫。歐航局將發射太陽探測器,對太陽的大氣層,風和磁場進行進一步研究當然,除了研究太陽磁暴與宇宙輻射之外,太陽眾多秘密之中,讓科學家們垂涎的也還有太陽大氣層,恆星風與磁場,所以歐航局製造了人類的又一個太陽探測器,準備去揭開太陽的更多秘密。
  • 美國宇航局帕克太陽探測器成為最接近太陽的太空飛行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自2018年發射以來已經完成了24個計劃中的3個,成為有史以來首個進入太陽大氣層部分日冕的太空飛行器。
  • 天厭美國?11月3日川普拜登選舉,2日小行星撞地球,砸誰?
    然而就在此時,現在有一顆小行星向地球疾馳而來,就在美國總統選舉的前一天到達地球。那麼這顆流星又主何吉兇呢?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稱,這顆名為2018VP1的天體預計將於11月2日接近地球。
  • NASA預警:4月29日一顆4公裡寬的巖石將造訪地球,遠超阿波菲斯
    NASA預測這顆直徑350米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在2029年和2036年穿過地球附近的「引力鎖孔」,從而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證實,一顆體積更大的太空巖石正朝地球飛來,它將於今年4月靠近我們的星球,那麼它會撞上我們嗎?
  • ...俄羅斯航天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歐洲航天局|探測器|火星|...
    2019年5月和8月的兩次高空實地測試都發生了主降落傘傘罩受損的結果。去年12月,該小組在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成功完成了地面跳傘測試。主著陸降落傘的兩次高空實地測試仍計劃於本月晚些時候在俄勒岡州的蒂拉穆克試驗場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