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過去快2年了,華誼兄弟的市值從當初的300多億元,如今只剩約100億元。距離「千億市值」的夢想更加遙遠了。
文 | 華商韜略 王巍峰
近日,王中軍在接受新浪財經《至少一個小時》時表示,2019年,在華誼兄弟面臨困境之時,有眾多企業家聯手進行馳援,對此,他表示非常感謝。
在採訪中,王中軍透露,馬雲,盧志強,史玉柱,陳義紅,王玉鎖,虞峰,柳傳志,胡葆森,陳東升都曾借錢給他。」
王中軍說 「我非常感謝這些朋友。
1.
在此之前,王中軍的確過過一段逍遙日子。
從2004年,《天下無賊》、《集結號》等商業大片票房大賣,曾讓華誼兄弟成為民營電影公司的「無冕之王」。尤其是在2009年上市之後,「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帳上好像從沒有缺過錢,視野範圍內也幾乎沒有對手。
在之前幾年,王中軍在蘇富比,分別以4億和2億,拍下梵谷與畢卡索名畫;在嘉德,他又以2.07億元拍下曾鞏《局事帖》;在北京順義打造的私人美術館,佔地22000多平,僅地價就超過14億元……
王中軍還喜歡騎馬,據媒體報導,他曾花3000萬元打造馬會,養了60多匹純種馬,每匹價格幾十萬美元。
從沒缺過錢的民營電影之王,到四處舉債求生維艱,華誼暫時的落寞既有行業大環境,也與個人有關。
▲王中軍
「如果沒有馮小剛,我可能就不會做電影了。」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還曾直言:「華誼的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
的確如此,如果不是賀歲片、馮小剛,華誼還是個給公司做廣告的乙方。
但隨著關鍵先生馮小剛的特殊事件引起波瀾,華誼兄弟公司股價連續跌停。
華誼兄弟比其他公司提前進入了寒冬。2018年,華誼兄弟營收同比下滑1000.40%,虧損額達到11.82億元。
「我最近賣掉了一批藝術品換回現金,來解決公司流動性問題。為了公司的安全性,我什麼都可以賣掉,賣畫沒有什麼丟人的。」
面對困境,王中軍不僅重新「出山」,而且將自己的藝術品拿出來套現救急。「2018年,嘉德的夜場一半拍賣的是我的畫。」
2019年1月,華誼兄弟連續發出數條融資公告,質押了英雄互娛股權、華誼影城(蘇州)股權、7部影片收益應收款、以及10家影院的未來收入和海南的3套別墅等資產。
風波過去快2年了,華誼兄弟的市值最高峰時曾接近900億,如今只剩約100億元(截至目前的不足104億)。距離「千億市值」的夢想越走越遠。
日前接受訪談時,王中軍談到2020年,充滿了信心。「2020年一定要扭虧為盈,這是必打的一場硬仗。」但如今面對慘澹的市值,不知道王中軍還能否說出如此自信的話。
2.
事實上,2018年上半年華誼兄弟就缺錢了。王中軍先後找到平安銀行、阿里等「朋友」尋求資金幫助。
2018年4月,廣州毅大股權投資基金CEO仲志遠,到朝陽光華路赴東亞銀行北京分行行長之約,恰巧碰到王中軍從行長辦公室出來。
仲志遠與行長閒聊得知,華誼兄弟想從東亞銀行貸款,未果。一向熱衷交際的王中軍,那天出門時,連和仲志遠寒暄的心情都沒有。
而曾經,在2015年,華誼兄弟的淨利潤達到9.76億元,創下上市以來新高。從2016年開始,華誼兄弟的利潤減退現象卻很明顯了,當年的淨利潤僅5511.39萬元。
「幾個億成本的戲兩句話就拍了。」「拍起戲來大手大腳,電影好每個人都說有功,一到不好的時候,錯誤在誰就找不到人。」正如王中軍的反思,華誼兄弟早已患上「大公司病」。
馬雲曾評價王中軍為「中國最懶CEO」。王中軍每天要睡10小時,起床之後就是在茶館酒肆和人侃大山。這樣的CEO也太幸福了,他找過自己3次說要投資華誼兄弟,都被自己拒絕。這麼不幹活的CEO絕對不能投,實在是太懶了。
據說,華誼兄弟的很多電影、投資,都是在王中軍的雪茄菸霧和紅酒杯中拍板的。
「交朋友是第一生產力。」過去,當萬達影業、光線傳媒等競爭對手還未構成威脅時,華誼兄弟的靈魂人物王中軍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交朋友。藝術家、收藏家的身份,也給他增添了更多酒席談資。對那時風光無限的他而言,拉投資,也就是一頓飯的事。
這一次從王中軍借錢看,朋友還是有點用的。
嘴上說著對華誼「一點興趣都沒有」的馬雲,卻在王中軍的再三勸說下,於2006年投資了華誼,持股13.5%。關於為何改了主意,馬雲後來堅定地說「希望中國能夠出一個站得住腳的像華納的電影公司」。
2015年,阿里創投以15億元再次入股華誼,獲得4.47%的股權。2018年,華誼遭遇業績與聲譽上的雙重打擊,陷入困境。即便這樣,阿里影業還是借給了華誼7個億。
不過,面對越來越大的窟窿,除了仗義的朋友,更需自救。為錢所困的華誼兄弟,融資變難了。王中軍、王中磊幾乎質押了所持的所有上市公司股份,甚至把能賣都賣了。
到了2019年,「最懶CEO」重新出山,執掌大權。並且,恢復了「一票否決權」。畢竟,華誼當年的風光不再,花錢,要謹慎了。
2014年,一路高歌猛進,「沒有對手」的華誼兄弟決定「去電影單一化」,走多元化路線。王中軍回歸之後,又再次聚焦電影主業。
而原定於2019年6月放映的《八佰》,是華誼兄弟宣布回歸電影主業的扛鼎之作。但沒想到,在上映前夕,突然被撤檔。喜劇電影《偉大的願望》更名為《小小的願望》後,勢頭不復。
這對於現金流本就緊張的華誼兄弟來說,也都是個不小的打擊。
要想重回「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的寶座,華誼的路沒有那麼簡單了。
3.
「從主營業務來看,華誼兄弟已變成一家很平庸的公司。」在研究分析了華誼兄弟近十年財報後,長江商學院終身教授薛元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2019年電影連續撤檔,側面反映了華誼兄弟在內容審核方面的敏感性變遲鈍了,這也是專業能力下降的表現。
在2003年推出馮小剛執導的《天下無賊》時,全國電影票房才15億元,這一部電影就斬獲1.2億元。
此外,華誼兄弟旗下下簽約了李冰冰、胡軍、陳道明、劉嘉玲等,幾乎涵蓋了國內70%以上的一二線明星。
然而,隨著資本大量進入影視市場,華誼兄弟的「資產」開始流失。有能力的藝人,脫離經紀公司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成為潮流。
2005年,王京花與華誼4年合約期滿,帶領旗下藝人包括陳道明、劉嘉玲、梁家輝、夏雨等集體跳槽橙天,引發娛樂圈地震,甚至傳出「華誼被掏空了」的說法。
當時,坊間傳言,王京花離職是因華誼高層內部產生分歧,導致王京花幾名親信相繼離職,橙天娛樂趁虛而入,重金將其挖走。
之後,王中軍出面澄清,「我們和王京花的合作有五年了,一直關係很好!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也不能強加給別人」。而對於「華誼被掏空」的說法,王中軍頗為自信地說「要是換成是我走了還差不多」,並表態「華誼缺了誰都可以」。
嘴上說沒事兒,但現實很殘酷。
作為華誼曾經的三大經濟支柱之一,藝人經紀在2014年已不再是華誼年報中的主營收入。
華誼沒了當初「華誼缺了誰都可以。」的底氣。
華誼兄弟為了加強和明星的連接。轉而不惜高價收購馮小剛、鄭凱、張國立等人的公司。
但2012年之後,馮小剛似乎「馮郎才盡」了。之前,馮小剛的作品基本不會跌出票房前三。但此後,很難再擠進前三。如今,輪到馮要為業績對賭失敗,給華誼掏錢的餘地了。
2014年,華誼兄弟曾去電影單一化,效仿「迪士尼模式」,轉型打造影視、藝人經濟、主題公園等多維度的華誼影視世界。
不過,華誼兄弟影視作品,不同於迪士尼世界、漫威世界,各個電影彼此獨立了,缺少強關聯。並且,也缺少單一的經典作品。很難承擔為線下場景引流的任務。
「我開始帶著一種很熱情、很浪漫的想法,認為在中國華誼可以開10個主題公園,消費沒有問題。但走過這幾年,到今天為止我們開了3家,這3家也都在磨合,學習怎樣管理。」
現實給王中軍上了一課:「主題公園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想開就能開。」
王中軍在接受採訪時,前些年因為華誼兄弟的現金流好,所以盲目樂觀,將精力放在了投資上,覺得企業做大是靠投出來的。而今,這些投資也成了吞噬華誼現金流的大口。
華誼兄弟的根基,還是在影視。
這一方面,城頭大王旗已經換了。
「2019年國產電影市場是屬於光線傳媒的。」華誼兄弟電影接連撤檔後,光線傳媒上映的《哪吒》成為現象級影片。此外還有《瘋狂外星人》、《誤殺》等爆款電影。
另外,華誼兄弟還要面對《陳情令》背後的企鵝影視、《破冰行動》背後的愛奇藝等網際網路影視公司,強敵環伺下,華誼兄弟的處境岌岌可危。
而在電影發行和影院數量上,則一直是華誼兄弟的弱項。電影發行方面,始終拼不過五洲發行和四海發行。截至2018年末,萬達院線全國已超過546家,橫店院線超過399家,華誼兄弟影院只有30家。
今年,春節集體撤檔,再一次給華誼兄弟帶來不小的影響。已經完成製作的《八佰》,再次無緣黃金檔。已經殺青的《美人魚2》、《待神令》(原名《陰陽師》)等力作,也要和各大競爭對手儲存的影片競爭檔期。
近日,接受採訪時,王中軍表示,接下來華誼兄弟要一件事、一件事去做,一點點把現在被動的局面扳回來。
2015年以前,「一家獨大」、資金充沛時,華誼兄弟沒有抓住機會,打造IP、拓寬發行、增設影院,加固影視壁壘,反而熱衷投資、地產等多元化。如今,多元化收穫寥寥,又重新聚焦影視的華誼,能夠翻盤嗎?
擺在王家兄弟面前,最迫切的任務恐怕還是保殼。
根據《創業板上市規則》,上市公司連續3年虧損就會直接退市。2018年、2019年,華誼已經接連兩年虧損,2020年將真正成為保衛華誼之年。
否則,本就缺錢的華誼,將再失去一塊融資寶地,而且退市對品牌衝擊也是可想而知了。
你覺得華誼還有救麼?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