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啟動子公司上市籌備工作,「千億市值夢」何時能圓?

2021-01-10 香港財華社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前言:

收編廣州醫藥和王老吉,一度被市場解讀為白雲山進階千億市值的重要一步。如今,隨著王老吉與加多寶廣告之爭的落幕,廣州醫藥也有了新動向。

9月10日,白雲山(600332-SH;00874-HK)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審議並批准授權管理層啟動分拆廣州醫藥有限公司(簡稱:廣州醫藥)赴港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廣州醫藥於1951年註冊成立,主要從事西藥批發;藥品零售;中成藥、中藥飲片批發;中藥飲片零售;化學藥製劑、生物製品(含疫苗)批發;醫療用品及器材零售(不含藥品及醫療器械)等。截至公告日期,白雲山持有其80%的股份。

分析認為,白雲山分拆子公司上市利於其擴大資金池,釐清業務線,並提升市場估值。

擬分拆廣州醫藥赴港上市

在港股上市,首先要能跨進港股市場的門檻。根據港股上市要求,擬上市公司需滿足以下條件:

1.上市公司在最近三年連續盈利;

2.上市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內發行股份及募集資金投向的業務和資產不得作為對所屬企業的出資申請境外上市;

3. 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合併報表中按權益享有的所屬企業的淨利潤不得超過上市公司合併報表淨利潤的50%;

4. 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合併報表中按權益享有的所屬企業淨資產不得超過上市公司合併報表淨資產的30%;

5. 上市公司與所屬企業不存在同業競爭,且資產、財務獨立,經理人員不存在交叉任職;

6. 上市公司及所屬企業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聯人員持有所屬企業的股份,不得超過所屬企業到境外上市前總股本的10%;

7. 上市公司不存在資金、資產被具有實際控制人的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及其關聯人佔用的情形,或其他損害公司利益的重大關聯交易;

8.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據白雲山公告,集團除少量業務與醫藥公司存在同業競爭的可能性外,均符合上述條件。

2017年底,白雲山在此前持股廣州醫藥50%的基礎上,再增持30%股權,成為廣州醫藥的絕對控制人。

巨額斥資背後,廣州醫藥的加入直接增肥了不少白雲山2018年度的業績。

據公司年報顯示,2018年其實現營收422.34億(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的209.54億元同比增長101.55%;同期實現歸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0.61億元同比增長66.90%。

與2017年相比,白雲山2018年營收及淨利的大幅增長源自於將醫藥公司及王老吉的營收合併入表,兩名新成員的入營合計為白雲山帶來了近12億淨利潤。

而作為華南醫藥流通龍頭藥企,廣州醫藥所營業務隸屬白雲山大商業板塊,是公司業務線的重要一環。據年報顯示,2018年白雲山大商業板塊實現營收227.43億元,同比增長425.40%,是增速最為迅猛的一大板塊。同時從業務構成佔比來看,近幾年大商業板塊佔比明顯逐年提升,並已成為公司主營的貢獻主力。

大商業業務板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收購廣州醫藥背後也潛藏著不少風險。

首先,毛利率方面,相比大南藥、大健康業務板塊超40%的毛利率,大商業板塊的毛利率極低。2018年僅為6.9%,較上年同期減少0.63個百分點,成為白雲山整體毛利率的「拖油瓶」。

其次,白雲山的一系列收購也帶來了費用激增、商譽懸頂等問題。

截至2018年底,因廣州醫藥、王老吉的合併入表,白雲山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出現大幅增長,同比增長分別為17.99%、40.85%、96.84%。

同時,因此前耗資10.94億元收購廣州醫藥30%股權存在溢價收購,形成了9.32億元商譽,計算下來溢價率高達575.31%。2018年白雲山的商譽高達8.25億元,若收購標的業績承諾未能達標,公司將面臨商譽減值風險。

市場分拆上市熱度不減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步入深水區,政策紅利的釋放利於優質企業聚焦主業,實現融資「解渴」。

8月23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就《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明確表示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優勢、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大力培育戰略新興產業。

受此影響,多家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意願強烈,紛紛啟動分拆上市前期準備工作。

不過,從上市選擇地來看,如白雲山一般,多家企業將目光瞄向了港股或海外。在醫藥板塊,復星醫藥分拆子公司復宏漢霖赴港交所上市備受關注,據最新公告,復宏漢霖於9月12日刊發招股章程,分拆上市進程再次提速。

有觀點認為,A股分拆上市門檻高,審核較為嚴格,或許是不少企業望而卻步投入港股懷抱的原因。

多起案例表明,分拆上市是企業提升整體市值的一項高明舉措。如有著「藥界華為」稱號的藥明康德,2015年其在美股實現私有化退市時的整體市值約為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5億元。回歸本土資本市場後,藥明康德便開啟一拆三戰術。先是分拆合全藥業掛牌新三板,負責為跨國藥企提供小分子藥物中間體,原料藥和製劑的CRO(生產研發外包)服務;而後是分拆藥明生物登陸港交所,負責生物藥發現、開發及生產服務;最後藥明康德母體則實現「A+H」兩地上市,以全產業鏈平臺的形式面向全球製藥企業提供各類新藥研發、生產及配套服務。

「拆拆拆」後,藥明康德業務分工明晰,市值拉升明顯,現已成長為醫藥板塊的龍頭企業。

白雲山此次的分拆上市計劃是否也有同樣的訴求?不可否認,這家老牌藥企也懷揣著一顆實現「千億市值夢」的初心。

這個小目標早在2015年就已提出,按1月30日A股收盤價計算,當時白雲山的市值約為463億,而截至9月12日,白雲山的最新市值僅為608億元,轉眼四年過去,市值僅提升近150億元。

而反觀恆瑞醫藥、邁瑞醫療等藥企,其市值已分別超3000億元、2000億元,遠遠甩出白雲山一大截。

分拆上市是白雲山進入「千億市值俱樂部」的重要一步,也是走向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不過鑑於醫藥公司分拆上市事項繁雜,過程中仍存很多不確定性,具體進展還需持續關注。

作者:馮雨瑤

編輯:李雨謙

相關焦點

  • 格林美啟動子公司分拆上市 「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雙軌資本驅動...
    原標題:格林美啟動子公司分拆上市,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雙軌資本驅動發展8月26日晚間,格林美(002340.SZ)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子公司境內上市前期籌備工作的議案》,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以江西格林美為主體對集團電子廢棄物業務進行分拆並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 特銳德:授權管理層啟動子公司特來電分拆上市 加速充電樁業務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特銳德11月30日晚間公告,公司董事會授權公司管理層啟動分拆子公司特來電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特銳德目前持有特來電81.2%的股權,分拆上市後,仍為特來電控股股東。此次分拆上市,特來電將進一步募集資金,支持其生態網絡布局擴大,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 歌爾股份(002241)啟動子公司拆分上市計劃 青島或新增一家上市公司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金瞳 青島報導11月10日晚間,歌爾股份(002241)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籌劃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議案》,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有限公司籌劃分拆上市事項,並授權公司及經營層啟動分拆歌爾微電子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 格林美啟動子公司分拆上市,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雙軌資本驅動發展
    8月26日晚間,格林美(002340,股吧)(002340.SZ)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子公司境內上市前期籌備工作的議案》,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以江西格林美為主體對集團電子廢棄物業務進行分拆並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 今年五位高管相繼離職 復星醫藥千億市值的門檻靠什麼過?
    復星醫藥和恆瑞是國內公認的兩大藥企,但復星醫藥作為業務覆蓋醫藥健康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市值卻被恆瑞遠遠甩開,一直認為被低估的復星醫藥卻始終在千億市值門口躊躇不前。6月2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近期接到李建青的書面辭職函,李建青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副總裁職務。
  • 從暫停上市到千億市值,康希諾宇學峰抉擇「至暗時刻」
    宇學峰和團隊在至暗時刻的選擇,最終成就了千億市值的疫苗龍頭。採訪|劉巖、高嵩文|高嵩編輯|及軼嶸7000萬人確診,160萬人病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中國之外的世界各地肆虐,2020年已經過去,但全球的至暗時刻仍未結束,能否在2021年完全擺脫危機?關鍵轉機是新冠疫苗。
  • 這些公司有望邁入千億市值俱樂部
    賺錢效應好的都是權重股、行業龍頭,今天500億以上市值的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都在上漲,而小盤股則遭到拋售。給大家展示一組數據:兩市1000億市值以上的股票約144隻,今天上漲概率68.05%,本周上漲概率75.34%,近30天上漲概率63.88%。
  • 螞蟻集團啟動上市 概念股橫空出世
    原標題:螞蟻集團啟動上市 概念股橫空出世   編者按:   全球最大獨角獸螞蟻集團正式官宣將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
  • 千億市值頃刻崩塌 康得新122億存款去哪了
    從股價上看,截至5月22日,最新股價收報3.35元/股,市值僅剩119億元,在2017年11月,*ST康得市值一度逼近千億元,市值縮水近9成。   離奇違約暴露流動性危機   2019年1月15日,康得新超短融離奇違約,市場一片譁然。
  • 復宏漢霖分拆上市,能否拯救復星醫藥的市值大計?
    備受矚目的復星醫藥子公司——復宏漢霖終於等到了即將上市的那一刻 。雖成立以來一直虧損,但背靠大樹復星醫藥以及獲多家知名機構股東加持,復宏漢霖二級市場估值已高達260億港幣。有意思的是,如今復興醫藥香港整體市值僅不到600億,復宏漢霖的上市募資,不僅可以稀釋復宏漢霖在復星醫藥的合併報表虧損,一旦復宏漢霖上市之後市值大增,復星醫藥的資產帳面盈利將繼續提高。
  • 九運綜述:中國羽毛球何時能圓騰飛夢
    中新社廣州十一月二十四日電題:中國羽毛球何時能圓騰飛夢  中新社記者柯小軍  中國羽毛球曾在八十年代創下一個奇蹟,中國選手連續囊括了世界錦標賽和世界盃賽全部五個單項冠軍。九運會羽毛球決賽結束後,豪情大發的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宣稱:中國羽毛球再次騰飛的目標將是以摘取奧運會五個單項金牌為標誌。
  • 歌爾股份分拆上市「定居」青島
    商報濟南消息 10日晚間,歌爾股份發布公告,稱已同意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歌爾微電子」)籌劃分拆上市事項,並授權公司及經營層啟動分拆歌爾微電子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 2020年中國電子行業上市企業市值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0年12月30日,2020年中國電子行業306家上市企業總市值累計達6.71萬億元。其中,海康威視總市值排名第一,達到4386.73億元。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年中國電子行業306家上市企業市值前十排名企業依次為、海康威視、立訊精密、工業富聯、京東方A、中芯國際-U、韋爾股份、藍思科技、歌爾股份、聞泰科技、三安光電。其中,市值超過千億元的企業共計13家。
  • 美智光電將赴創業板上市 融資渠道將拓寬
    美智光電將赴創業板上市 融資渠道將拓寬 來源:藍鯨TMT • 2020-08-13 15:05:41 最近一段時間,美的集團一直為子公司美智光電的單獨運作進行著籌備
  • 一款抗癌藥和君實生物的千億市值神話-虎嗅網
    一款抗癌藥能撐起千億市值嗎截至首日收盤,君實生物報151.00元,全天漲幅172.07%,市值高達1315.63億。君實之所以令人側目,不僅在於上市首日漲幅之妖,還在於其盤中一度貼近2000億元的尖峰市值——這個數字,幾乎已經探到A股生物醫藥龍頭股恆瑞醫藥的腰部。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君實市值雖超千億,但2019年收入僅7.75億……憑什麼?
  • 金龍魚上市首日市值超2000億,但無緣創業板第一
    10月15日,金龍魚正式在A股創業板上市。Wind數據顯示,上市首日,金龍魚開盤大漲90.51%,報48.96元/股,總市值一度達2654億元。不過,隨後該股漲幅快速回落,截至午間收盤,報42.93元/股,總市值降為2327億元,在創業板排第五,暫未達到「躋身創業板前三」的市場預期。  頂著「創業板史上最大IPO」的頭銜,金龍魚能稱霸創業板嗎?
  • 聚光科技子公司譜育科技:高端科學儀器獨角獸
    去年12月《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以下簡稱分拆上市若干規定)出臺後,已有超1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分拆上市預案,不少上市公司也表達在科創板分拆上市的意願。  2020年1月,聚光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目前符合科創板分拆上市相關規定。
  • 聖湘生物:上市首日市值或成無冕之王
    發行首日市值或趕超金域、達安、萬孚、邁克按照公告,小編來簡單算筆帳:本次擬公開發行新股4000萬股,佔發行後發行人總股本的10.00%,也就是發行後總股本為4億股,按發行價每股50.48元計算,也就是聖湘一上市,按照發行價市值就已經達到201.9億。
  • 父親把公司做到年營收4百億,卻一直不上市,她繼承後將成女首富
    這兩個部分的工作,宗馥莉做得都非常不錯。宗馥莉的父親宗慶後把娃哈哈從零發展到了年營收400億,幾年之前巔峰的時候一度營收突破了700億,不過宗慶後一直堅持不上市。不上市也影響了宗慶後跟宗馥莉父女的財富評估。農夫山泉今年成功上市,老闆鍾晱晱就成功超越了雙馬成為了中國首富。農夫山泉的營收僅僅是150億,年利潤是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