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星際戰艦,蘇聯曾為空間站裝機炮,開啟太空軍事化之路

2020-12-03 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路芷

對於各種小口徑機炮來說,射速一直是這種武器的重要指標之一,更快的射速往往意味著在短時間內可以提供更強大的火力。小口徑機炮也是各種戰鬥機和直升機的選擇,尤其是戰鬥機,在空戰當中更快的射速往往能夠佔據優勢,這是美國一直選擇將M61火炮當做制式火炮的原因,不僅僅安裝在美國各種主力的戰鬥機身上,很多轟炸機的防禦機炮也使用了這種武器。這次要介紹的這種火炮不但擁有單管火炮當中最快的射速,而且還是一種太空武器的專用火炮,這就是著名的R23機炮。

▲圖22轟炸機就在機尾安裝了一門R23機炮,不像其他飛機那樣安裝雙聯裝火炮

R23機炮研製1957年,於上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量產,總生產的數量大概為500多門,最著名的安裝對象就是前蘇聯的圖22轟炸機。R23火炮的基本規格為重量58.5千克,炮身長度約為1.5米,炮管的長度超過一米,寬度為17釐米,高度為16.5釐米,使用的彈藥為23×260毫米埋頭式炮彈,彈頭重量為157克,炮口的初速度為850米每秒,採用鏈式供彈。轟炸機在飛行的時候,R23機炮可以提供不錯的防禦火力,靠的就是高射速。

R23機炮是一種氣動式的轉膛機炮,總共有4個膛室,其最高射速達到了2600發每分鐘,要知道這僅僅是一種單管火炮,射速趕上不少雙管火炮,甚至三管加特林機炮。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蘇聯轟炸機的尾炮使用了雙管結構,而使用這門機炮的圖22轟炸機僅僅只有一根炮管的原因,因為單根炮管的火力密度已經足夠。

剛剛看到前面介紹的這些東西,並不會覺得這門火炮除了射速之外有什麼過人之處,世界上高射速的武器也很多,真正讓這門炮出名的,除了它的埋頭是彈藥之外,剩下的就是它是著名的禮炮3號空間站的武器。給空間站安裝上武器,就有一些星際戰艦的感覺,畢竟人類目前所發射的各種航天載具,比如衛星空間站太空梭,雖然很多時間都是執行軍事任務,但也更多局限於偵查,而禮炮3號空間站可是安裝有真正武器的,是可以在太空中進行戰鬥的。

紅圈處就是禮炮3號的R23機炮

禮炮3號空間站於1974年6月25日發射,是一種用於軍事偵察的空間站,不過因為保密的原因,蘇聯並沒有公布禮炮3號所執行的任務信息。禮炮3號空間站的重量為18.9噸,長度為14.55米,寬度4.15米,內部的加壓空間達到了90立方米。

為了進行觀測和偵查,禮炮3號安裝有多個觀測相機,光學解析度達到了三米左右,而美國那邊的資料則表示它的解析度可以達到一米左右,除了一般的大氣和農業研究之外,禮炮3號就是一種真正的軍事偵察空間站,足夠分辨地面的飛機和坦克等載具。由於當時使用的並不是如今常見的數位相機,禮炮3號甚至在空間站內部安裝有照片衝洗裝置,如果在第一時間發現了特別重要的信息,太空人會用這些衝洗裝置將照片衝洗出來,然後通過圖像方式傳播到地球,而且只需要30分鐘就可以完成拍攝、衝洗和傳送,其他照片則通過返回艙的形式返回地球。

按照後來太空人的介紹,除了這些解析度極高的照相機外,禮炮3號還安裝有解析度為100米的紅外攝像機,整艘空間站配備了14部攝像機,可以持續不斷地監視敵國的軍事目標。

不過全世界用於偵察的衛星和空間站非常多,無非是攝像機和照相機的多少和先進程度的問題。蘇聯在宣傳當中將禮炮3號定義為平民用空間站,也就是進行一般的氣象和地球研究,然而這個空間站就配備了前面說到的R23機炮,西方其實在當時猜測到了這艘空間站上安裝有武器,但是對型號一直沒有搞懂,甚至猜測這門機炮是30毫米機炮,直到俄羅斯後來公布了消息,西方人才知道居然是全世界單管射速最快的R23機炮。

目前有很多證據和消息都表明,蘇聯的確在軌道上進行了機炮發射試驗,也是全世界目前唯一一種在外太空進行過開火試驗的機炮武器系統。雖然測試機炮的時候考慮到安全原因在太空人撤離地面之後進行實驗,但是從理論上來講,這種機炮完全可以在空間站上正常使用,如果空間站有能力接近其他國家的衛星或者太空設施,完全可以通過機炮輕鬆毀掉這些空間站。大家也可以在很多資料中發現,其實蘇聯原本打算在後來的空間站或者一些衛星上面安裝雷射武器,直接變成一種衛星殲擊機。不過這些想法大都因為蘇聯的解體沒有實現,而禮炮3號也是美蘇爭霸當中各種奇異事件的冰山一角。

相關焦點

  • 骨灰級玩家手繪《機戰》星際戰艦
    [導讀]遊戲每一次的更新,都將為玩家帶來新的體驗;每一部資料片的正式上線,都將帶來全新的玩點與挑戰。在《機戰》全新資料片中,玩家們體驗到了多人控制戰艦,多戰艦引爆太空大戰的前所未有的感覺。遊戲每一次的更新,都將為玩家帶來新的體驗;每一部資料片的正式上線,都將帶來全新的玩點與挑戰。在《機戰》全新資料片中,玩家們體驗到了多人控制戰艦,多戰艦引爆太空大戰的前所未有的感覺。此次《機戰》「星際艦隊」的上線,受到了廣大機甲迷的喜愛,更有玩家在論壇上發布自繪太空戰艦,期待更多的戰艦上線,帶來更多的遊戲戰鬥體驗。
  • 蘇聯的軍事空間站假裝是和平的禮炮號,其實裝有太空機炮
    上世紀70到80年代,蘇聯一共發射了7座禮炮號空間站,雖然比起後來的和平號(MIR),禮炮號只有一個20噸重的核心艙,但對蘇聯、俄羅斯空間站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礎作用,就像我們中國的2座天宮號空間實驗室一樣,解決了太空對接、貨運補給等一系列的技術難題。
  • 「外星戰艦」在國際空間站旁發射雷射武器?
    星際戰艦巨大的條狀不明飛行物在國際空間站附近出現,它在漆黑一團的宇宙中開啟了一種疑似雷射脈衝的神秘武器,脈衝波所產生的巨大光芒照亮了外太空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這一幕顯得荒誕不經,然而,這並非科幻電影中遐想出的場景,就幾天前的一個下午,一艘神秘的「戰艦」便真實的在國際空間站的 ISS 直播鏡頭的畫面中顯現。
  • 玩就玩星際行動破解版,無限金幣和鑽石各種各樣玩法等你開啟!
    星際行動是一款以科幻為題材的射擊遊戲,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名指揮官,你將帶領你的部下不斷徵戰在宇宙世界中,獲取豐富的資源設備不斷提高你的戰鬥力,浩瀚的星際戰場,無盡的殺戮對決,實現你心中的正義,完美組隊,完成更多的任務,語音互動時刻暴擊,一切等你來體驗。
  • 蘇聯太空人在太空上到底有沒有酒駕空間站?
    當時,一位在「禮炮7號」空間站上工作的蘇聯太空人正好要過生日,他的一位太空人朋友便將一瓶亞美尼亞白蘭地偷運進了空間站。為了喝酒而智商驟增的蘇聯太空人立馬逮住機會,成功將酒帶進了太空。為了能在太空中喝一口酒,蘇聯的太空人們有時甚至能想出讓人啼笑皆非的點子來,掉皮掉肉都在所不惜。1984年,太空人伊戈爾·沃爾克和他的搭檔瓦洛佳·扎尼別科夫,在搭乘「聯盟號」太空飛船升空之前,打算帶上一些白蘭地和兩桶酸黃瓜一同上路。
  • 美軍加緊發展太空雷射武器:要將敵方飛彈摧毀在發射臺上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軍方希望製造可從軌道上摧毀敵方武器的太空雷射器。與此同時,美國正力爭成為首個實現太空軍事化的國家。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18日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之前提出建立太空部隊的計劃,並表示希望趕在競爭對手之前發展太空武器。
  • 星際戰艦
    《星際戰艦》是一款充滿了濃鬱的未來科技風格的星際題材策略戰爭手機遊戲,畫面製作非常精美,武器與戰艦的種類繁多,玩法自由多樣。對星戰題材情有獨鐘的小夥伴們,快來試試吧!
  • 人類史上第一支「太空艦隊」即將誕生,哪種武器將成為「殺手鐧」
    特別是在國際空間站的技術基礎上,一些軍事、航天強國開始將大批量打造自主大型空間站列入全新的太空計劃。根據相關報導顯示,目前這些新型自主大型空間站的噸位將保持在200噸左右,並且在動力系統、防禦體系等各個方面都融入大量黑科技。一旦相關技術成熟定型,未來將有大批空間站升級為太空飛船,在外太空軍事化的潮流下,人類歷史上第一支真正意義的太空艦隊即將誕生。
  • 太空建軍|遨遊天宇的保障——太空戰艦防身術
    細小碎片這一類的侵害,恐怕是太空戰艦所面臨的最頻繁卻也是最頭痛的麻煩。可以說,微小碎片的侵襲是一種必然。每當雷射攔截陣大肆掃蕩過後,這些細碎的漏網殘片將不可避免地產生於太空戰艦的周圍,它們或許依舊保持著很高的速度,仍然能夠擊穿戰艦的外殼。雷射炮防禦層雖然為太空戰艦處理了中型的異物侵害,卻在這些「小傢伙」面前顯得無用武之地。
  • 不輸「德國布線」 長城星際戰艦降臨
    傳統機箱VS長城星際戰艦  長城最新推出星際戰艦遊戲機箱,採用了最先進的ATX2.0架構,通過科學的分布和開孔讓機箱內部線材有充足的利用空間,同時擁有不錯的兼容DIY,比起傳統機箱的凌亂擁擠在整潔度和散熱以及簡易性方面大幅提升,讓玩家充分感受裝機走線帶來精緻體驗。
  • 太空策略新作《星際戰艦》實機演示首次曝光
    【17173整理報導】由Firaxis Games研發、《文明》系列創作者席德梅爾領銜製作的回合制冒險導向星際策略遊戲《星際戰艦》,近日在PAX South 2015遊戲展中,首度曝光了實機遊戲畫面。
  • 「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星際戰列艦幻想
    不過,在它短暫的一生中,「大和」號的460毫米口徑主炮,僅曾向一個目標射擊過,即於1944年10月25日,在菲律賓薩馬島外,攻擊了一艘並不重要的美國海軍護航航母,而且大多數海戰歷史研究者並不認為「大和」號真正擊中了其所瞄準的目標。日本軍國主義者傾盡國力所打造的超級戰列艦的這個結局,可謂是頗具黑色幽默色彩,但這也說明了大艦巨炮時代「無可奈何花落去」。
  • 銀河戰艦世界boss玩法詳解 開啟星域之門
    《銀河戰艦》世界BOSS入侵各大星系,面對洶湧來襲的海盜聯隊,銀河指揮官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群起攻之擊退BOSS,拯救銀河系重開星域之門! 【成群結隊 洶湧來襲】 宇宙的和平向來短暫,前有帝國、聯盟、共和國三方勢力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戰火一觸即發;後有世界BOSS盤踞在外太空上方蠢蠢欲動。
  • 國際空間站已運行20載,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
    2000 年,人類首次進入外太空的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也才真正擁有了從地球以外反觀地球的空間視角。 2000 年 11 月 2 日,載有美俄三名太空人的 「聯盟 TM-31」 號宇宙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核心艙成功對接。從此,國際空間站正式開啟至今長達 20 年的載人飛行史。
  • 末世紀元,星際戰艦竟獲人類意識,摟著仙子稱王稱霸的軟科幻文
    末世紀元,星際戰艦竟獲人類意識,摟著仙子稱王稱霸的軟科幻文小說現在可以說是,和不少的人日常生活緊緊相連的,尤其是在公共運輸工具上,捧著手機的,不是網上衝浪,就是刷劇,還有一種就是看網絡小說的。閱讀的人多了,網絡小說的量也多,種類繁多,小編想給大家推薦一下這個分類的。
  • 前蘇聯空間站
    載人飛船完成了把人送入太空的使命,為了進行大規模的太空科學實驗和研究活動,必須在太空中建立可共航天員長期工作和生活的天體,由於飛船在太空中飛行的時間較短,而且艙內空間狹小,使工作受到限制,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實驗,所以,飛船只能作為航天員天地往返的工具。因此,研製和發射空間站的使命成為人類徵服太空的又一個目標。
  • 國際空間站載人運行20周年,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裡?
    人類對於宇宙的觀測雖有數千年的歷史,但直到 20 世紀,人類才開發出了進入太空的航空技術。2000 年,人類首次進入外太空的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也才真正擁有了從地球以外反觀地球的空間視角。
  • 國際空間站載人運行20周年,未來的太空探索棲息地在哪裡?
    2000 年,人類首次進入外太空的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也才真正擁有了從地球以外反觀地球的空間視角。2000 年 11 月 2 日,載有美俄三名太空人的 「聯盟 TM-31」 號宇宙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核心艙成功對接。從此,國際空間站正式開啟至今長達 20 年的載人飛行史。
  • 中國天宮空間站開建,星際時代開啟,太空戰陰影襲來!
    不管經歷怎樣的失敗,中國航天自主創新之路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漢唐|長徵火箭發射失敗,網軍太空軍還需壯大!1 初戰告捷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正式啟動。
  • 「太空競賽」又來了?美俄兩國研製核火箭,人類將開啟星際之旅
    的文章中,俄羅斯的科學家表示,未來人類開啟星際之旅的關鍵,或許是俄羅斯目前正在研發之中的核動力火箭。我們都知道,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和前蘇聯就開始為了爭奪世界第一航天大國地位,而展開了一場耗時多年的「太空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