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便秘、心跳快,我需要做自主神經檢查嗎?

2020-12-04 鴿子醫生育兒

現代人因長期處於交感神經過度亢奮的狀態下,因而造成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腸胃蠕動變慢或變快等反應,因此疾病會以各種多樣化的症狀出現。在臨床上發現自主神經失調的病人,疾病都不會只有一種,因此,要是身體同時出現多個症狀,或者有反覆發生的情形,則可能是自主神經失調。

身體出狀況了…該做自主神經檢查嗎?

發現有不適症狀,請先別急著對號入座、自行判斷是否自主神經失調,這時應該到哪一個科就診呢?先不用急著看醫生,反正這些症狀已有一段時間,先做基本的健康檢查,來排除比較重要或比較有可能的疾病,才能有效率地搞清楚是屬於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或是屬於自主神經失調。

分享一個兼顧大家錢包,又能針對重點疾病把關的檢查,基本可以通過抽血和驗尿即可完成,項目有:

1. 一般身體檢查:如身高、體重、視力、聽力、血壓、心跳等。

2. 尿液常規檢查:包含尿液顏色、清澈度、比重、酸鹼度、尿蛋白或微量白蛋白、葡萄糖、酮、潛血反應、膽色素、尿膽素、亞硝酸鹽,加上鏡檢: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圓柱體、結晶體、細菌、寄生蟲及其他共20項。

3. 血液常規檢查:包含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紅細胞容積比、平均紅細胞容積、平均紅細胞色素值、平均紅細胞色素濃度、血小板、白細胞5項分類項目。

4. 肝臟功能檢查:包含GOT、GPT、鹼性磷酸酶(Alk-P)、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irect-BIL)、間接膽紅素(Indirect-BIL)肝膽酶(r-GT)共6項。

5. 營養評估:包含總蛋白質、白蛋白、細胞蛋白共3項。

6. 腎臟功能檢查:包含尿素氮(BUN)、肌酸酐(Creatinine)、腎小細胞過濾率(e-GFR)共3項。

7. 血中尿酸

8. 飯前血糖、糖化血色素(A1C)

9. 血脂肪檢查:包含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HDL-C)、低密度膽固醇(LDL-C)、血管硬化指數共5項。

10. 甲狀腺功能檢查:包含甲狀腺刺激素(TSH)、三碘甲狀腺素、四碘甲狀腺素共3項。

11. 心電圖檢查

12. 胸部X光檢查

等到已經做完以上基本身體檢查,醫生也告知報告都在正常範圍內,基本上代表已經排除大多數身體疾病的可能,也就是說困擾已久的病因有可能是自主神經失調所引起。

測量心率變異 可評估自主神經健康

自主神經檢查,是通過自主神經檢測儀來測量一天當中某個時段心率變異(HRV)的程度,測量過程約5至10分鐘,接著藉由運算數據評估受測者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功能。心率變異指的是每一次心跳之間變化的平均值,當這個數值越大,代表病人的心跳間的起伏較大、是比較不穩定的狀態,可能就會被醫師評估為自主神經失調。

自主神經檢測當然可以做,但不建議病人一覺得有症狀,就認為自己是自主神經出問題,因為胸悶、胸痛,可能是自主神經失調引起,但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疾病帶來的,要是跳過醫生問診與基本檢查等流程,直接去做自主神經的檢測,可能會讓隱藏在自主神經症狀背後的身體疾病更加加重。

症狀超過1年 可考慮自主神經檢測

有的人對身體的不舒服會有比較高的敏感度,但也有人對於不適感的忍受度超高,究竟什麼狀況才該去看醫生?以自主神經失調經典症狀之一的暈眩為例,假如這個症狀在你身上已經有超過1、2年的時間,平均每個月發作次數大約1至2次,代表這就是屬於你的一個特殊慢性病。

最近一周發作頻繁,請先回想並記錄,過去一年大約平均發生的次數、以及最近一個月實際發生的次數、用來治療暈眩的藥物效果是否有差別等,建議諮詢醫生,是否需要調整藥物,或是安排做進一步檢驗、檢查或轉診。

相關焦點

  • 常胸悶、便秘,每到開會前必失眠,4招改善自主神經失調
    擔任主管的雅惠,開會前一晚必失眠,平日還有胸悶、便秘的毛病,原以為是太緊張,但半年都未改善,就醫後才知自主神經失調了。自主神經是由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組成,交感神經讓人緊張、保持警覺,以因應各種壓力,如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變快等;副交感神經則讓人放鬆、休息,如促進消化、產生睡意等。兩者平衡之下,身體機能可運作順暢,若一方較為亢奮,就可能導致自主神經失調。
  • 「心病」需要「心藥」醫——神經官能症
    「心病」需要「心藥」醫人體遍布神經,調節人體內臟活動和心臟的跳動,汗液、消化液以及激素的分泌等神經,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控制,所以又稱為自主神經,也稱為植物神經。而人體本身的心理會對自主神經產生影響。比如說我們恐懼的時候,心跳會加速,感覺自己身上的汗毛會豎起,或是緊張的時候不自主的流汗,在情緒壓抑、傷心難過的時候,就會變得沒有胃口,吃不下飯,這些都是心理因素對自主神經產生了影響,從而改變了激素的分泌,對身體產生了一些影響。
  • 異常出汗和排洩,是神經病變表現,需要檢查血糖水平
    這類異常出汗現象,可能是支配汗腺的自主神經受到了血糖水平的負面影響。糖尿病神經病變,還會引起皮膚感覺異常,出現皮膚灼熱、發癢、麻木、刺痛等,或者是皮膚蟻行感,總是感覺皮膚上有螞蟻在行走。神經病變的1個特殊表現,是出現感覺異常的皮膚區域,通常不會出汗。這可能是較小的皮膚神經病變引起的,可以通過體溫出汗試驗進行評估。
  • 體檢正常,但總胸悶心慌、頭暈、失眠是咋回事
    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當中都會有胸悶,心慌,頭暈或失眠等症,甚至也會感覺渾身乏力或噁心,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但是檢查之後身體都比較正常,也查不出是哪方面的問題,這時就應該考慮是否有心臟神經官能症,很少有人熟悉。
  • 經常出現頭暈頭昏、胸悶氣短等症狀,很可能是患上了植物神經紊亂
    植物神經又稱自主神經,其中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能使人活躍,副交感神經能使人安靜,兩者相互配合,支配整個機體和全身臟器活動。植物神經在調節機體運行的過程中,需要用到一些媒介,醫學上把這些媒介稱為神經遞質。然而如果一個人長期鬱鬱寡歡,心情不好,總是在現實中不如意。
  • 各種症狀出現檢查不出任何問題,很可能患上了植物神經紊亂
    他們症狀可謂五花八門,頭暈、頭痛、耳鳴、乏力、腰酸腰痛、腹脹腹痛、便秘腹瀉、胸悶氣短、心慌心悸、尿頻尿急、血糖血脂代謝紊亂,似乎他們的全身都出現了問題,即刻就要死掉。一個人長期鬱鬱寡歡,心情不好,總是在現實中不如意,或者是工作生活的壓力很大,長期處在一種應激狀態下,我們身體的這些神經遞質就會被很快的消耗掉。神經系統缺少了神經遞質,這樣就引起了上面提到的植物神經紊亂。
  • 主任講解:身體不舒服檢查沒有問題,很可能是患上了植物神經紊亂
    也就是我們專業術語所講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病?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植物神經紊亂患者常以自覺症狀為主,雖然做過多次檢查,但結果往往都比較正常,什麼病也查不出來,常被認為是精神病,腦供血不足,心臟病,胃腸病而進行治療,經過了許多治療方法,吃過許多藥物,卻始終擺脫不了植物神經紊亂的困擾。
  • 植物神經紊亂到底是個什麼病?需要治療嗎?停醫生講
    臨床上常常會碰到一些患者,他們可能有主訴各種不舒服的症狀,這些症狀有可能會涉及到全身的各個系統,比如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等,但是不論通過體格檢查還是儀器的分析,都檢查不出器質性的問題,最終給出的診斷是植物神經紊亂或者神經官能症。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植物神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一、什麼是植物神經?
  • 浪費很多的金錢和時間去檢查卻沒有問題,很可能是植物神經紊亂
    說起植物神經紊亂相信大家對它比較陌生,但是患上這種疾病的人非常的痛苦,自身查不出任何問題,浪費了很多錢,很多網友也非常的懊惱痛苦,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講講這種疾病,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出現任何問題不要盲目去檢查,多去查查相關資料,這樣避免浪費很多金錢。
  • 情緒緊張,自主神經的平衡力是最大原因
    是低氣壓太久調整不過來嗎?每晚心悸失眠,還會有突發性頭疼。工作壓力大時心跳加快,一天總有兩、三次。雖然體檢的結果測不出大的毛病,但實在影響生活。  HeHa健康專家:  體檢沒有大的毛病,不代表你不處於亞健康狀態。長期情緒緊張可以導致自主神經不平衡,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長期焦慮、心悸、失眠、頭疼都是常見症狀。
  • 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為什麼渾身不舒服卻檢查不出問題呢?
    說起植物神經紊亂,可能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它屬於什麼樣的疾病,其實具體分類的話,植物神經紊亂屬於神經科疾病。它是內臟功能失調導致的一種疾病,也正是因為這樣,植物神經紊亂在治療的時候比較困難,而這讓很多患者都非常痛苦,下面我們就來講解一下這種疾病。
  • 你有沒有呼吸不過來感覺心裡困難,頭暈.可能是自主神經功能
    ,相反,運動神經是大腦可以直接指揮和控制的神經。 植物神經有非常重要的功能。用呼吸來說,我們都知道,一旦停下來,人就活不下去了。那麼,為什麼人們睡覺的時候可以繼續呼吸呢?這就是植物神經的作用。正是因為植物神經的活動,人才能無意識地繼續呼吸。就這樣,植物神經系統每天24小時不停地隱秘地支持著我們的生命活動。 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是什麼?
  • 長期便秘帶來嚴重健康隱患 負離子療法防便秘
    原標題:長期便秘帶來嚴重健康隱患 負離子療法防便秘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及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許多人都出現便秘的現象。若你長期出現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等,上述症狀同時存在2種以上時,可以診斷為便秘了。便秘可以影響各年齡段的人,女性多於男性,老年多於青、壯年。患者常有許多苦惱,長期便秘可以誘發以下疾病。
  • 盤點常見的10項便秘檢查,讓你從此告別「冤枉錢」
    在消化內科,也不止一次,有病人拿著檢查單問:「我就只是一個便秘,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檢查?。 況且,便秘是一組複雜的症候群,每個人便秘的原因不一樣,便秘的亞型更是天差地別,要辨別這些亞型就需要專業的檢查來評估。 01 便秘專業檢查 便秘檢查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分辨排便障礙的亞型。
  • 什麼人需要做腸鏡檢查呢?看看專家怎麼說
    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近日,有個女性患者來到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還沒等接診醫生餘仁貴開口提問病情,患者就開口了:「我需要做腸鏡檢查嗎?腸鏡檢查痛苦嗎?」原來這位患者家裡有腸惡變史,最近也是聽別人說有腸惡變家族史的人應定期做腸鏡檢查身體健康,但是因為對腸鏡的陌生而產生的恐懼使這位女性猶豫不決,終於在再三考慮下,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餘仁貴告訴女患者,有大腸惡變或腺瘤家族史的人,確實應高度警惕,需要定期做腸鏡檢查。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腸惡變患病率也會增高,因此建議年齡超過四十歲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 便秘就用瀉藥?這些危害需要了解
    紅網時刻8月20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便秘容易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當便秘嚴重時,人們會想方設法解決這個難題
  • 經常自覺頭暈、胸悶、胃脹等,或是植物性神經紊亂
    臨床上常見患者以「頭暈、心煩、口乾、胸悶、腹脹」等為主症就診,而行頭顱、心臟、胃腸道等部位檢查,又無明顯異常,此時大夫會給出植物神經紊亂這個診斷,大多數患者就會疑惑:這是什麼意思?首先,來了解一下植物神經,它是人體內臟的運動神經,因其支配不受人的意志控制,又稱為自主神經系統。
  • 原來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搞的鬼
    兒子帶著她去縣裡醫院各個科室都看了,CT、血生化等各項檢查也做了,可結果都說沒問題。 「醫院都查不出來,肯定是大病,我是不是得了什麼絕症?」顧阿姨陷入了迷茫,埋怨醫生不專業,還要兒子帶著她到北京看專家。顧阿姨的兒子很苦惱:老媽查不出病,難道是在裝病?
  • 浙江男子頭暈誤認頸椎病 原是小腦「掉」下來
    「可醫生說我這毛病就是感冒,掛掛點滴,吃點藥慢慢就會好起來的。」就這麼撐到了春暖花開,病情還是老樣子。老王很無助,後來乾脆就不管了,「難受就難受吧,家裡還要靠我養呢。」接著,他到上海去打工了。在這之後,老王就長年背著咳嗽這個包袱,雖然次數少去了,但頭暈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