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顧志娟)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因「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拍賣新形式的發明」獲獎。
保羅•米爾格羅姆1948年出生,1979年在史丹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斯坦福求學時,威爾遜是米爾格羅姆的老師。1979年-1985年期間米爾格羅姆曾在西北大學和耶魯大學任教,自1987年起在史丹福大學任教,目前是史丹福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工程學院教授,史丹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與此同時,他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的研究員,以及SIEPR市場設計項目的主管。
米爾格羅姆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為多個獨特但相關的物品設計拍賣。他和羅伯特•威爾遜一起提出 了在美國銷售無線電頻譜許可證的最初設計。他為網際網路廣告和採購複雜服務設計了新的拍賣方式。對激勵機制和複雜性的研究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對競標者來說簡單和直接的拍賣,與傳統的拍賣設計相比,這種拍賣方式極大地改善了資源配置。
米爾格羅姆曾獲得一系列重要獎項,2018年與羅伯特•威爾 遜和另一名斯坦福教授戴維•克雷普斯(David Kreps)一同獲得美國科學院頒發的約翰•卡蒂科學進步獎(John J. Carty Award),2013年獲得BBVA基金會知識前沿獎,2008年獲得西北大學頒發的內默斯經濟學獎(Nemmers Prizes in economics)。
2020年,米爾格羅姆獲得美國經濟協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頒發的「傑出院士獎」。頒獎詞中稱,米爾格羅姆是世界上領先的拍賣設計師,在過去的30年裡幫助設計了許多無線電頻譜拍賣,包括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進行的拍賣。他在拍賣設計和諮詢方面的應用工作,為經濟學家與更廣闊的世界互動建立了新的方式。他也是一位具有非凡廣度的理 論家,他不僅為拍賣理論提供了基礎性的見解,還跨越了現代微觀經濟理論的範圍。
據谷歌學術,米爾格羅姆的著作被引用了超過10萬次。
羅伯特•威爾遜1937年出生,1963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64年以來一直在史丹福大學任教,現為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亞當斯接觸管理學榮譽教授。1994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1981年-2004年期間擔任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成員,2006年獲得美國經濟協會頒發的「傑出院士獎」,2016年獲得BBVA基金會知識前沿獎。
羅伯特•威爾遜研究博弈論及其在商業和經濟中的應用。他的研究和教學主要集中在市場設計、定價、談判以及與產業組織和信息經濟學相關的課題。他在石油、通信和電力行業的拍賣設計和競標策略,以及創新定價方案的設計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趙澤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