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人數超越哈佛,看世界頂級理工大學的文科情懷

2020-12-07 京領新國際

說起人文社科領域內的名校,首先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或許是世界頂級學府哈佛,或許是培養出諸多大法官的耶魯,相信很少會有人在第一時間內想起麻省理工學院。

然而在經濟學領域,麻省理工學院卻是不可忽視的重量級大學,培養出了眾多經濟學大咖:

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在麻省理工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前歐洲央行行長馬裡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在麻省理工經濟學博士學位。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麻省理工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他也是哈佛大學第27任校長,在哈佛獲得博士學會後的次年,成為哈佛史上最年輕的教授。而經濟學領域最具分量的獎項之一——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人數統計中,麻省理工學院甚至超越哈佛、耶魯和芝加哥等老牌經濟學名校,始終穩坐頭把交椅。

01諾獎經濟得主世界第一

在維基百科的「諾獎得主所屬大學排行榜」中,可以看見從1901年至今,MIT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數量第一的院校(共計34位)。

相較於諾貝爾其他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要年輕許多,第一次頒獎在1969年,從首次頒獎至今,麻省理工學院共計有34位諾獎得主,以微弱的優勢超過芝加哥大學(33位)和哈佛大學(32位)。

而進入21世紀後(從2000年起),麻省理工依舊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數量第一的大學,比哈佛多3人,比並列第三名的斯坦福和普林斯頓多7人,麻省理工與其他大學的差距表現出了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麻省理工的23位諾獎得主中,長期任職教職員工(Long-term academic staff)共計有19位,也是所有大學中數量最多的。

麻省理工的諾獎得主可謂群星閃耀,你說聽說過的諾獎得主,或許就曾與麻省理工學院結緣:

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獲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首個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orbes Nash, Jr.),獲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MIT數學系教授。羅伯特·恩格爾(Robert Fry Engle III),獲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MIT經濟學教授。羅伯特·約翰·奧曼(Robert John Aumann),獲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55年獲MIT純數學博士學位。埃裡克·馬斯金(Eric Maskin),獲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MIT經濟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Paul R. Krugman),獲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77年獲MIT經濟博士學位,前MIT經濟學教授。奧利弗·伊頓·威廉姆森(Oliver Eaton Williamson),獲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955年獲MIT管理學士學位。

02首對諾貝爾經濟學獎夫妻檔得主

有趣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51年來,首對夫妻檔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艾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也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他們也是諾貝爾獎史上第六對搭檔得獎夫婦。

班納吉是麻省理工福特基金會(Ford International)的國際經濟學教授,研究興趣包括:發展經濟學、收入分配、進化博弈等;與妻子迪弗洛和森迪爾·穆拉尼坦共創貧困行動實驗室(Abdul Latif Jameel),現仍是實驗室負責人之一。

阿比吉特·班納吉,圖源:Wiki

他曾任經濟發展分析研究局局長、國家經濟研究局副局長、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基爾研究所國際研究員、美國文理學院、計量經濟學會的研究員,還被評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迪弗洛是貧困行動實驗室的扶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聯合創始人和聯合主任,研究重點是發展中國家的微觀經濟學問題。此次獲獎使她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時隔十年後的第二位女性獲獎者,以及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獲獎時年僅46歲。

艾絲特·迪弗洛 ,圖源:Wiki

她是國家經濟研究局的研究助理、發展研究和經濟分析局董事會成員、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發展經濟學項目主任;且與丈夫班納吉一起,分別於2011年4月和2019年11月出版了Poor Economics和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

夫妻二人與哈佛教授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共同提出新型實驗法,將全球貧困問題拆解成更小、更易處理的問題,因在減輕全球貧困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而獲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官網稱「這項貢獻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就產生了巨大影響」。

03理工名校的經濟學情懷

素以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著名,麻省理工卻也有著理工科大學的特有浪漫——比如學校每年的常規申請(RD)放榜日按照慣例是3月14日,這一天也是圓周率日(π Day) ,最先提出將這天作為紀念的,也是麻省理工學院。

而在人文社科領域,麻省理工則是踐行著學院的標語——「偉大的想法能改變世界」,上文所提到的諾獎夫妻檔得主,曾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

在二人合著的《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中,他們提出一系列更小的問題,分別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例如「為什麼很多學生在學校不肯學習?」,他們發現「如果我們給學校提供課本,但不提供其他資源,其實並無太多提升;但如果改良教學方法,卻能極大改善學生成績」。

不過說起麻省理工在經濟學領域的發展,可要追溯到100多年以前了,當時的第三任校長沃克(Francis Amasa Walker)為麻省理工引入本科經濟學研究;1937年,經濟系增設碩士研究生課程,四年後,創立享譽世界的博士項目。

如今,經濟系師生雲集,教師們獲得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多種獎項;其中許多人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文理學院和計量經濟學會的研究員。在優質師資的支撐下,經濟系的本科教育非常嚴格,研究生教育更是有著公認的一流水準,博士項目則每年則僅招收20-24人。

麻省理工如今在經濟學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經濟學的教育、研究和公共服務領域作為主導力量,成為世界領先的經濟研究中心之一,其經濟學的研究生教育受到其他一流院校的尊重。

學過經濟學的人,一定對曼昆的《經濟學原因》不陌生,曼昆本人就是在麻省理工獲得了博士學位,他所著作的《宏觀經濟學》等教材,也一直是世界各地多所大學所重點推薦的。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所著的《經濟分析基礎》,《經濟學》,《線性規劃與經濟分析》等也是經濟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而除了校內課程,經濟系的教職員工更是投資開拓了一套MITx課程,方便更多學生在線接觸到MIT的教學資源。其中,還有為高中生專設的在線AP微觀經濟學課程。

04小結

MIT的校訓Mind and Hand強調既會動腦又會動手,理工科學霸們的動手能力自不必多少,在經濟學上,他們也在不斷開動大腦,為世界的發展和人類的幸福貢獻力量。

註:本文其他圖片均源自麻省理工學院官網

相關焦點

  • 近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社交媒體帳戶截圖諾貝爾經濟學獎雖然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但這一獎項得主的平均年齡高達約67歲。美國經濟學家赫維克茲是經濟學獎年紀最大的獲獎者,獲獎時年齡為90歲。此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僅有兩名女性。
  • 哈佛劍橋諾貝爾獎得主超百位,清華北大和世界一流大學差距大
    由於大部分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由大學培養的,工作單位也多是大學,因此,觀察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的人數,能從側面反映各大學甚至各國的基礎學科研究實力。首先,各大學的文學獎及和平獎獲得者均為個位數,相對較少;這和這兩大獎項主要依靠個人稟賦和努力,與學術團體關係相對較小有關;而且文學獎和和平獎一般一次只頒發給一個獲獎者,獲獎人數本身就比其他獎項要少。而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經濟學獎更依賴學術傳承和合作,因此前十名大學的相關獎項得主數量較多,接下來的分析將主要關注這四大類偏學術的獎項。
  • 世界一流大學都有哪些外號?芝加哥大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療養...
    再好的學校也避免不了學生對它的調侃,至於調侃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給自己的學校起外號:清華的學生自稱就讀於「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北大學子則稱自己的學校是「中關村應用文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 三人分享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往屆得主有哪些「中國情緣」?
    198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他目前是國際經濟學教授。埃絲特迪弗洛,197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聯合創始人,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發展經濟學教授。麥可克雷默,1964年出生,美國發展經濟學家,現任哈佛大學發展社會團蓋茨教授。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奧利弗·威廉森  威廉森是"新制度經濟學"的著名學者。他的研究表明,市場和諸如公司等層級組織代表著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衝突方面採取不同的方法。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艾利諾-奧斯特羅姆  奧斯特羅姆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系行為經濟學代表人物
    與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文學獎等諾獎「元老」獎項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到1969年才首次頒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事實上,經濟學獎與其他幾位「老大哥」除了年歲差很多以外,其真正的全稱其實叫「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與諾貝爾基金會合作成立。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明晚揭曉,獎項評選有這些「潛規則」
    當地時間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就將宣布202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獎將花落誰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學動態》編輯部副主任李仁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一個錦上添花的獎項,獲獎者必須是已經受到主流經濟學界認可的、獲得過接近諾獎級別榮譽的經濟學家。同時,已經獲得過表彰的領域短期內不會再得獎。科睿唯安網站每年評選的『引文桂冠獎』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 價值與爭議:獨家解讀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減貧研究為何重要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思 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與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世界獎項之一,一直受到極大關注。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與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文學獎等諾獎「元老」獎項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到1969年才首次頒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  事實上,經濟學獎與其他幾位「老大哥」除了年歲差很多以外,其真正的全稱其實叫「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與諾貝爾基金會合作成立。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
    本文共分上中下三篇,將全景式回顧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貢獻,51年84人,梳理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與演進脈絡,本篇為上篇,將系統介紹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以及1969-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背景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新網10月12日電 綜合報導,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最初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隨後在1968年,瑞典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了經濟學獎,全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於1969年首次頒獎。
  •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21所上榜,哈佛四大領域包攬...
    (獲獎總人數161人)、劍橋大學(獲獎總人數121人)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獎總人數110人)。(圖表來源:維基百科)其中,哈佛大學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為32人,化學獎38人,生物學或醫學獎43人,經濟學獎33人,文學獎7人,和平獎8人。
  • 剛剛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揭曉
    雖然「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提名流程、評選標準以及頒獎儀式和真正的諾貝爾獎(文學獎、物理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相仿,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常被質疑違背了諾貝爾遺囑中「對全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要求。  2001年,諾貝爾家族成員在《瑞典日報》上公開批評諾貝爾經濟學獎,認為該獎的設立降低了諾貝爾獎的格調。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另外還有提出D-S壟斷競爭模型的阿維納什迪克西特(Avinash K.Dixit),該模型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共同提出,斯蒂格利茨已經於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由於近年來國際貿易局勢的變化,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另一名熱門候選人是以色列著名經濟學家埃爾赫南 赫爾普曼(Elhanan Helpman),現任哈佛大學國際貿易Galen L. Stone教授。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2019南方財經國際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是經濟學「理性預期學派」的領袖人物,為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12月5日,廣州,他將蒞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2019南方財經國際論壇,發表主題演講並對話中國知名企業代表。
  •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盤點近10年得主及其成就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8日下午,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美國經濟學家William Nordhaus和Paul Romer成為了今年的諾獎得主,諾獎委員會稱,這兩人分別將氣候變化和科技創新融入了長期的宏觀經濟研究。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中國取得抗疫的全面領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中國取得抗疫的全面領先    11月28日,由智聯招聘發起的「內生力量重塑新生」2020中國年度最   佳僱主頒獎盛典中國人力資本管理論壇在無錫舉行。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何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尹建堃,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及數學系教授埃裡克·馬斯金,2020中國年度最   佳僱主評委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紐約商品交易所理事會主席威廉·普爾普拉,國際僱傭與勞動關係協會執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曾湘泉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剛剛揭曉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剛剛揭曉。他們的發現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相關連結:關於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其他幾個諾獎有所不同,經濟學獎並不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的,它是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為了紀念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全稱「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簡稱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獎項在1969年首次頒發,比其他諾貝爾獎的設立和頒發晚了六十幾年。
  • 72歲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開創行為經濟學
    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布思商業學院教授,現年72歲的理察·塞勒因創建了行為經濟學理論而獲得今年的經濟學獎項。  諾貝爾現場頒獎詞說到「理察·塞勒的發現為經濟學領域的新領域鋪平了道路。」  ●心理學研究用於經濟決策  此次諾獎得主塞勒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心理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被認為「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先鋒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