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中國取得抗疫的全面領先

2020-11-30 慧聰網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中國取得抗疫的全面領先

    11月28日,由智聯招聘發起的「內生力量重塑新生」2020中國年度最   佳僱主頒獎盛典中國人力資本管理論壇在無錫舉行。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何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尹建堃,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及數學系教授埃裡克·馬斯金,2020中國年度最   佳僱主評委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紐約商品交易所理事會主席威廉·普爾普拉,國際僱傭與勞動關係協會執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曾湘泉,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中國保利集團原董事長陳洪生,英仕曼集團中國區前主席李亦非等出席了活動。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及數學系教授埃裡克·馬斯金(EricMaskin)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後疫情時代的機制設計與商業創新》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未來世界面臨的兩大挑戰是氣候問題和不平等的加劇,這兩大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政府強有力的參與。其中,氣候問題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不平等問題則需要通過加強教育和職業培訓來改善。

    

    埃裡克·馬斯金充分肯定了中國的機制設計,他認為這是中國經濟在過往幾十年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所謂的機制設計就是研究一套方式,通過給予人一種動力,讓大家做出對整個結果有利的行為。

    

    短期來看,機制設計帶領中國取得抗疫的全面領   先。馬斯金在此引入了「公共產品」的概念,即那些民眾需要、但卻不會自發去做的事情。馬斯金認為,中國政府很好地把控了公共產品向民眾的投放,「例如核酸檢測,個人沒有足夠的動力去進行測試,這時候就需要政府出場來推動」。

    

    馬斯金認為,未來幾年,世界經濟都會是非常艱難的階段,中國在疫情期間的舉措和成果比多數國家更強勁、有力。在這場持久戰中,中國也會比世界大多數國家更接近恢復常態。

    

    他認為未來世界面臨的兩大挑戰是氣候問題和不平等的加劇,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強有力的政府主導。

    

    氣候變化問題上,世界上沒有任何單獨一個國家、公司或個人具有足夠強的動力去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唯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促進國際之間的合作,通過國家之間籤署一系列條約來共同承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並促成更多國家的共同參與。

    

    財富分配問題上,沒有高級技能、或者是掌握技能已經過時的人將面臨被社會淘汰的風險。當個人沒有財力去接受提升,且企業沒有義務去幫助員工進行技能提升時,就要求政府必須再次站出來,提供補貼,倡導企業為人才提供培訓。

    

    馬斯金認為,機制設計讓我國在促進經濟、抗擊疫情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未來,機制設計的優勢也會進一步提升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促進未來世界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劉佳菲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部分內容為網際網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月將赴上海共話疫情下經濟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7:45公布,保羅·米爾格龍(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因「完善拍賣理論和發明新的拍賣形式」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史上第85位和第86位個人得主。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下月相聚上海 共話疫情下的全球經濟
    諾獎落幕,另一場科學盛會即將啟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即將在本月底召開,本屆論壇上將特別呈現兩場經濟主題峰會,記者獲悉,屆時六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將齊聚,與其他經濟學家共同為世界經濟的復甦與未來方向提供建策。
  • 聚焦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
    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北京時間10月8日晚間6點左右揭曉。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並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世界獎項之一,一直受到極大關注。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人數超越哈佛,看世界頂級理工大學的文科情懷
    而經濟學領域最具分量的獎項之一——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人數統計中,麻省理工學院甚至超越哈佛、耶魯和芝加哥等老牌經濟學名校,始終穩坐頭把交椅。01諾獎經濟得主世界第一在維基百科的「諾獎得主所屬大學排行榜」中,可以看見從1901年至今,MIT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數量第一的院校(共計34位)。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奧利弗·威廉森  威廉森是"新制度經濟學"的著名學者。他的研究表明,市場和諸如公司等層級組織代表著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衝突方面採取不同的方法。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艾利諾-奧斯特羅姆  奧斯特羅姆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
  • 近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2名經濟學家 近10年得主一覽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2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未來幾年世界經濟會很困難 但中國處於有利地位
    鳳凰網財經11月20日訊,2020年終財富大秀·財富進化論會議上,哈佛大學教授、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裡克·馬斯金髮表精彩演講。他表示「對於整個世界經濟來說,所有跡象都表明接下來幾年將會很困難,但中國處於有利地位,可以比其他大多數國家做得更好。因為在這次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的應對措施強力且有效,相比起美國而言中國一切似乎回到了正常狀態。」
  • 三人分享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往屆得主有哪些「中國情緣」?
    諾獎評選委員會稱,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們抗擊全球貧困的能力。在僅僅20年的時間裡,他們以實驗為基礎的新方法改變了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現在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2017年的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的研究,被指「讓經濟學分析更加符合人性」。塞勒通過行為經濟學,探究人類「心理帳戶」。他指出,受多種心理作用影響,人們會變得非理性,難以管好錢包。比如,同樣是價值1000元的鞋子,消費者在購買普通款時會猶豫不決,但面對名牌打折款時可能會衝動消費。
  • 背景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新網10月12日電 綜合報導,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最初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隨後在1968年,瑞典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了經濟學獎,全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於1969年首次頒獎。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引文桂冠獎」至今已經成功預測了57位諾獎得主,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均曾獲得「引文桂冠獎」。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理察·塞勒獲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10月9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諾貝爾獎官網顯示,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察·H·泰勒(Richard H. Thaler)憑藉其為「行為經濟學所做的貢獻」獲得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官網公布的資料顯示,理察·泰勒將對心理現實的假設融進經濟決策分析。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自制力缺乏所導致的結果,他揭示了人類特徵如何系統性地影響個人決定和市場結果。
  • 從經濟學的拍賣理論推測中國誰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喬治亞州的土地配置、航空線路的發射和商業性的太空發射依靠拍賣領域取得過非常多的經濟史上的成就。四、中國同諾貝爾經濟學獎有非常深的淵源中國的老舍原本是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物,可惜老舍被人迫害致死,也讓中國本該在上個世紀都獲獎的願望付諸東流。步入新世紀,中國在文學獎、生理學獎領域都曾經有過獲得者,他們分別是莫言和屠呦呦。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系行為經濟學代表人物
    在今年的諾獎得主公布之前,智慧財產權機構科睿維安(Clarivate Analytics)預測稱以下領域有希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Colin Camer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史丹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
  • 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拍賣理論」 事實上已經滲透我們生活的...
    正因拍賣理論在我們生活的各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這也是這個理論能受到諾獎關注的重要原因。」 杭州不但有諾貝爾經濟學獎文獻館還有工作站 目前已經有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進駐 聽起來高大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離杭州人的生活也並不遙遠。事實上,在杭州就有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文獻館,不僅如此,在杭州人的家門口還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工作站落戶。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作客中科大 看好"一帶一路"前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在中科大演講   「一帶一路」暨「中國製造2025」政策倡議下,中國經濟前景如何?昨日下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來到中科大,以主題演講的形式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GDP達到了奇蹟般的增長幅度。但在追趕高收入國家的過程中,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低效的農業耗費了過多的人力,工業和農業生產率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布
    為此,記者近日專訪了何代欣、劉學智兩位專家,他們就發展經濟學、三名諾獎得主的主要研究內容及其理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啟示等問題進行了闡述和探討。  值得關注的是,三位學者研究的是反貧困領域,這對中國的現實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過去40年,中國在反貧困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中國的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人群的健康水平、收入水平以及社會地位得到大幅提升。這是中國制度優越性的體現,也是政府管理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的表現。在扶貧方面,中國固然有自己的特色,同時,外界也提供了非常多的經驗。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在今年的諾獎得主公布之前,智慧財產權機構科睿維安(Clarivate Analytics)預測稱以下領域有希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Colin Camer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 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史丹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
  •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何一致推薦《極端經濟》?
    2013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201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羅默罕見地一致推薦大家閱讀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理察•戴維斯的新書《極端經濟:韌性、復甦與未來》。
  •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盤點近10年得主及其成就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8日下午,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美國經濟學家William Nordhaus和Paul Romer成為了今年的諾獎得主,諾獎委員會稱,這兩人分別將氣候變化和科技創新融入了長期的宏觀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