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智聯招聘發起的「內生力量重塑新生」2020中國年度最 佳僱主頒獎盛典中國人力資本管理論壇在無錫舉行。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何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尹建堃,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及數學系教授埃裡克·馬斯金,2020中國年度最 佳僱主評委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紐約商品交易所理事會主席威廉·普爾普拉,國際僱傭與勞動關係協會執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曾湘泉,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中國保利集團原董事長陳洪生,英仕曼集團中國區前主席李亦非等出席了活動。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及數學系教授埃裡克·馬斯金(EricMaskin)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後疫情時代的機制設計與商業創新》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未來世界面臨的兩大挑戰是氣候問題和不平等的加劇,這兩大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政府強有力的參與。其中,氣候問題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不平等問題則需要通過加強教育和職業培訓來改善。
埃裡克·馬斯金充分肯定了中國的機制設計,他認為這是中國經濟在過往幾十年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所謂的機制設計就是研究一套方式,通過給予人一種動力,讓大家做出對整個結果有利的行為。
短期來看,機制設計帶領中國取得抗疫的全面領 先。馬斯金在此引入了「公共產品」的概念,即那些民眾需要、但卻不會自發去做的事情。馬斯金認為,中國政府很好地把控了公共產品向民眾的投放,「例如核酸檢測,個人沒有足夠的動力去進行測試,這時候就需要政府出場來推動」。
馬斯金認為,未來幾年,世界經濟都會是非常艱難的階段,中國在疫情期間的舉措和成果比多數國家更強勁、有力。在這場持久戰中,中國也會比世界大多數國家更接近恢復常態。
他認為未來世界面臨的兩大挑戰是氣候問題和不平等的加劇,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強有力的政府主導。
氣候變化問題上,世界上沒有任何單獨一個國家、公司或個人具有足夠強的動力去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唯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促進國際之間的合作,通過國家之間籤署一系列條約來共同承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並促成更多國家的共同參與。
財富分配問題上,沒有高級技能、或者是掌握技能已經過時的人將面臨被社會淘汰的風險。當個人沒有財力去接受提升,且企業沒有義務去幫助員工進行技能提升時,就要求政府必須再次站出來,提供補貼,倡導企業為人才提供培訓。
馬斯金認為,機制設計讓我國在促進經濟、抗擊疫情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未來,機制設計的優勢也會進一步提升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促進未來世界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劉佳菲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部分內容為網際網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