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絮、風箏、飄雪,長春那些飛得更高的文化符號

2021-01-08 澎湃新聞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每年5、6月份的時候,長春人民大街會飛起漫天的楊花,從人民大街兩邊的寫字間向下俯視,有著從飛機舷窗看到雲層的既視感。秋天的時候,春城大街有軌電車落葉景觀藝術街區,每當有軌電車駛過帶起的風,吹動黃葉翩躚飛舞的時候,「一葉知秋」再恰當不過。

長春的文化符號,是春天百年人民大街上滿天的飛絮,夏天文化廣場放飛的風箏,也可能是秋天萬紫千紅的落葉,還可能是冬天裡寂靜而來的雪花。長春的文化意象,是一個飛得更高的故事。從一批文化政策,到一批文化場域,這些城市四季的過往,當你想要認真記錄下來的時候,它們早就融入了尋常巷陌。

雕塑符號,城市守望者

初看塞林格《麥田的守望者》的時候,我以為這是個關於稻草人的故事,是個熱愛大自然的故事,後來我知道了並不是這樣。在長春世界雕塑公園,我以為這是個關於「城市稻草人」的故事,後來我知道了也不是這樣。雕塑是城市的守望者,卻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如今,長春世界雕塑公園已成為長春人的驕傲。每一次中國長春世界雕塑大會,都有一批世界各國雕塑家創作的精品永久地留在長春,在為市民提供更多可觀賞作品的同時,也把長春向世界雕塑名城方向又推進了一步。雕塑,正逐漸成為詮釋寬容、大氣、開放、包容的長春城市文化的空間符號。

2008年,長春雕塑大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國的500多位雕塑家和規劃建築師達成了《城市雕塑長春宣言》,呼籲市民認識城市雕塑的重要意義,讓城雕真正走入城市生活。隨著時間的變遷,長春逐漸地增加著雕塑內容,國際友好城市雕塑園、長春國際汽車公園、雙陽國際雕塑公園等「雕塑主題公園」。雕塑逐漸成為長春與眾不同的城市氣質。

在長春北湖溼地公園,盡享湖光山色的同時,還有105座雕塑散落在公園的路邊和角落,這些作品是從世界400餘名雕塑家創作的1268件作品中優選出來的。這些雕塑仿佛是公園的「路引」,為遊人指明方向;又或者是「同遊者」,掩映在樹木花叢後,與遊人玩著幼時代的迷藏遊戲。雕塑豐富了北湖溼地公園的文化符號,與景觀融為一體,與遊人相映成趣,形成了公園的主題群落。

建築符號,櫛風中鱗比

在許多長春人眼中,長春最氣派的建築非地質宮莫屬。地質宮處於新民大街中軸線的北端,是利用偽滿新帝宮政殿的地基建起來的,曾作為長春地質學院的教學樓使用,因此被稱為「地質宮」,現在成為吉林大學的一個部分,這裡有足球場、露天電影,有時候還會舉辦「書市」,是市民的休閒文化娛樂中心。

位於人民大街2999號的長春市體育館,是「一五」期間長春市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它是新中國成立後吉林省最早建成的體育館,因其建築質量,它曾被英國《世界建築》雜誌列為中國八大建築之一。至今,長春市體育館仍是長春基建史上的楷模。

位於新民大街1162號的原吉林省圖書館,現在是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所在地。在蒼松翠柏之間露出一角屋簷,不論從外形還是從往昔的功能來說,都是長春文化的一個重要節點。

對於長春的「鴿子樓」,很多人往往是未見其樓,先聞其名。這棟樓是長春的地標之一,它太容易被長春人提起,因此,很多外地到長春的人都聽過「鴿子樓」,但往往對其沒有更多的了解。事實上,「鴿子樓」是東北地質學院的教學樓,其牆體上的花紋,遠遠望去,像一隻只展翅欲飛的鴿子。

不知從何時起,吉林省文化活動中心、吉林省美術館、吉林省近現代史展覽館三館合一,成了長春古典融合現代的文化標誌。成為服務全省、輻射東北的科技、文化藝術展示交流中心,休閒旅遊中心和影視創意製作中心。中心的設計採用原汁原味的德式風格,三座白色的建築體由方形的中央大相連,整體呈品字形排列。中心是文物美術作品、科技教育成果與一體的集中展示平臺,未來將實現其「傳承文化、科普教育、成果展示、學術交流、休閒旅遊」等功能,發揮拉動全省文化產業、提升文化品味、完善省會誠實功能的作用。

航站符號,等待的哲學

每個城市的車站,都會成為這個城市的象徵,長春雖然不是水邊的城市,沒有航船可供停泊,卻並不妨礙她衍生出濃厚的航站文化。

在我們祖輩的相冊裡,幾乎都有一張火車站前的照片,祖輩們在歲月中逐漸改變了容顏。而那個長春火車站,卻依然在那裡,出現在相片中、視頻裡,不悲不喜。

遠眺長春龍嘉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一座嶄新的現代化空港以「鶴舞雲天」之勢,將其靚麗的容顏展現在世人面前,令人過目不忘。

如果你在長春地鐵1號線每個站點都逛一逛,將遭遇一場文化盛宴。地鐵站點的風格定位為長春印象,從始發到重點,沿途記錄著長春發展的歷史。將老長春的風貌特色與新長春的時代特徵,做到統一中有變化,完全呈現長春的歷史文化。將長春的過去與現在與人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生活場景,凝固在走走停停之間。

汽車符號,一汽的年輪

如果樹木用一圈一圈的年輪記錄著雨水的豐盈,中國一汽一定就是記錄長春年輪的那棵參天大樹。一汽的廠區大樓,曾成為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的「背景板」;一汽的紅旗轎車,是閱兵儀式上領導人的檢閱車;紅旗小鎮、汽車博物館,等等由一汽拓展出來的文化空間,遍布城市。而最重要的,一汽出產的汽車,每天都穿行在城市的街路,連接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電影符號,時光的嚙合

如果說一汽是長春的年輪,那麼長影就是長春的膠片。很多初來長春的遊客,首先想去的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舊址博物館,原因是都是從小就是看著長影廠電影長大的。在長春電影製片廠能夠看到電影故事背後的故事,能夠看到時代主旋律的演變,還能看到大量影片拍攝過程的照片和場景還原,在關注光鮮演員的時代下,這些電影幕後的故事,就像一個窗口,讓我們得以一窺電影的神秘。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一個社會變革的縮影,梳理長春的電影脈絡,無疑是享受一次時空之旅。從中看到長春電影製片廠為了適應社會的變化,而不斷求變的過程,折射出這近幾十年,中國文化發展之快,步伐的跳躍性。

詩歌符號,凝固的詠嘆

長春的文化,是行走的文化,是流動的文化,是增減的文化。2020年,長春現代詩公園落成,將新詩文化與園林意境結合,詩入於畫、畫融於景、景觸於情,移步異景、詩景合情,將公園建設成了百讀不厭的一本詩集。詩歌主題公園成為長春新的園林景觀,對於加強長春市文化陣地建設、提升市民文化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長春市內有130多個公園,種類齊全又風格各異,有著上世紀以社會建設命名色彩的勞動公園、青年公園;也有著蘊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公園——長春德苑;還有用以紀念人物的公園——岱山公園;文化古蹟類公園、體育公園、科技公園,等等星羅棋布在城市的角落。長春的公園是與市民的物質文化需求俱進的,是多元的,兼容並蓄的。現代詩公園不僅給市民們提供了鍛鍊身體的場所,休閒娛樂的場地,還是行走在知識殿堂的文化之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年級看圖寫話 風箏飛上樹卡住了怎麼辦?
    小敏今天的作業:看圖寫話《風箏飛上樹怎麼辦?》想一想:小朋友放風箏時,遇到了什麼問題?他是怎麼解決的?用一用:放風箏 卡住了 求助 謝謝 不客氣寫作要點1、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2、學會根據圖片中的內容展開恰當的聯想。在這裡家長要教育小孩,為什麼不能自己爬上樹把風箏拿下來?1、爬樹很危險,不小心可能會摔下來;2、我們要學會愛護樹木,攀爬樹木會損壞樹木。
  • 上海植物飛絮花粉爆發 園林專家解讀過敏區域
    出門需要全副武裝一頂自製的全包圍式面紗大草帽已經陪伴吳阿姨近兩周了,即便如此,這如飄雪般的飛絮仍會鑽進她的面紗,導致自小就有哮喘的吳阿姨幾乎不敢跨出家門一步。近日,家住萬裡小區的吳阿姨被窗外四處飄揚的飛絮弄得心神不寧,久未發的哮喘似有復發的跡象。
  • 威海環保風箏文化藝術節舉行 手繪創意風箏放飛綠色夢
    4月7日,張村鎮體育公園一大早就熱鬧起來,家長們正帶著孩子參加由市環保局和張村鎮華錦、怡沁園、峰西等八大社區攜手威海七中、普陀路小學等學校,共同舉辦的「箏飛夢想 綠色生活」青少年第二屆環保風箏文化藝術節。
  • 引絲馭風 與風箏一起「飛」
    他們,因愛玩競技風箏而結為「風友」  讓風箏在空中「競技」,追求的是駕馭風的感覺  □記者 譚萍 實習生 趙海靜 文 記者 陳曉東 圖   閱讀提示  對於玩慣中國傳統花鳥蟲魚風箏的人來說,競技風箏是一個新名詞。與普通風箏最簡單和明顯的區別是:它是雙線控制。
  • 《夢幻西遊2》新服「風箏之都」今日開啟
    【一紙彩鳶 凌空飛舞】「我想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這首來自某頭條歌手的成名作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但是人終究是人,長不出翅膀。但是聰明的人發明了許多東西來代替翅膀,比如降落傘、滑翔機等等,其中最為古典、浪漫的當屬我國的風箏。
  • 《我要飛》繪本解析:每個按部就班上學的娃,其實都藏了一面風箏
    繪本故事是來自於一個老爺爺不能走出家門,在家做風箏掛在牆上,可風箏沒有線不能自己飛起,燕子看見了鼓動風箏飛了起來,老爺爺發現後攔不住風箏,拄著拐去外面看自己做的風箏都飛了起來,而那些有線的風箏也掙脫了線飛起來,老爺爺想要像風箏一樣飛翔,沒想到他會動雙臂,就猶如翅膀一樣飛了起來。
  • 楊柳飛絮怎麼辦?青島城陽園林管理部門有高招!
    齊魯網青島4月18日訊又是百花爭豔,楊柳飛絮的季節。在古詩詞中,柳絮是這樣的:「煙柳飛輕絮,風榆落小錢」。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楊柳飛絮卻給我們帶來一些麻煩。楊樹和柳樹為雌雄異株植物,分為雌株與雄株。雌株花序為穗狀的葇荑花序,授粉後上面著生若干蒴果,種子包被著白色絮狀的絨毛,隨著雌花序發育成熟,逐漸裂開,那些白色絮狀的絨毛便攜帶著種子漫天隨風飛散,這種現象就是通常所說的「楊柳飛絮」,為楊柳樹雌株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階段性自然現象。楊柳飛絮本身無毒無害,但是在人員車輛較為密集的城市裡,會對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影響。
  • 飛得更高 根在江津|重慶|楹聯_鳳凰讀書
    吳昊我特別喜歡汪峰那首《飛得更高》,真實展現了成熟男人的心聲。歌曲像一條大河,緩緩流過,起初平靜,時而急流時而狹窄,逐漸開闊。如同生命。《飛得更高》帶來的這種徹底的震撼,令心中有一種欲望在瘋長,無法遏止。
  • 漫天惱人飛絮啥時才能絕跡 苗木專家:需十年左右
    也是這個季節,惱人的飛絮漫天飛舞,迷人眼,亂心緒,大煞風景,困擾出行。打「節育針」、更換樹種,泉城已治理「惱人的飛絮」數年,何時才能讓飛絮的楊柳絕育?苗木專家說,大概需要十年;綠化人員說,柳樹是濟南的市樹,婀娜多姿,美化了泉城,請多些耐心,多些包容。飛絮迷人眼蒙面方出門「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有很多柳絮,出門必須戴眼鏡和口罩。」
  • 外面的飛絮,像是思念,到處都是,風也吹不散
    初夏除了驕陽、綠陰,以及偶爾亮眼的些些花外,就數飛絮為可觀了。柳絮或早已老了,這飛絮則是楊樹上的綿子,在五月裡隨著風到處飄轉。從早到晚,滿天都是,夜裡也不止息。到今日,已記不清它們究竟飄飛了多久。日日翻飛眼前,看著漸漸變得習慣,似乎原是天空中的一部分,一直都在那裡的。至於還將繼續飄多少天,則任由它們去吧!
  • 讓「啄木鳥」翅膀更硬飛得更高
    該適度寬鬆的,要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給人鬆綁——給那些在推動城市發展中想幹事、幹實事的人鬆綁,對於工作失誤或無意過失,只要不違紀不違法,就給予減輕或免除相關責任,讓他們輕裝上陣。對那些不顧大局、不理大勢,危害發展環境、損害人民群眾生活的行為,必須直面,敢於碰硬,不能有絲毫的退讓和寬容,懲戒有力才能取信於民。
  • 【中國夢我的夢】風箏的女兒:讓濰坊的風箏飛向世界
    楊紅衛,女,漢族,1966年7月出生,寒亭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濰坊風箏代表性傳承人,成立寒亭區楊家埠洪偉年畫風箏店。1992年,參加香港「世界同樂日」活動,獲最佳設計和最長風箏放飛大獎。赴德、美等國家孔子學院講學。
  • 誦讀丨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
    誦讀丨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 2020-12-02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了2025年飛絮不再招人煩,10部門「聯合作戰」治飛絮!
    又到一年飛絮時。漫天飛絮招人抱怨。市園林綠化部門的飛絮治理工程這幾年也從未間斷。今年,本市的飛絮治理更上一個臺階,從原來的園林綠化部門單打獨鬥升級為發改委、科委、公安局、財政局、城管委、交通委、水務局、衛健委、園林綠化局、氣象局10個部門的「聯合作戰」。
  • 巫師3狂獵及開發商新LOGO登場 紅鳥想要飛得更高
    今天,《巫師3:狂獵(The Witcher 3:Wild Hunt)》的開發商,知名遊戲工作室CD Projekt RED正式更新了巫師3狂獵及其工作室的LOGO標誌,新LOGO中的紅鳥非常醒目,CD Projekt RED表示想要飛得更高
  • 長春一市民家門口出現五角星符號 一宿沒睡好
    聶先生家門口留下的符號,讓他一宿沒睡好 聶先生供圖新文化訊(記者 陸續)「這個『五角星』的符號代表什麼呢?難道是……」13日晚,長春市民聶先生不經意間發現,門口牆壁上留下奇怪符號,想起最近在網上學到的「符號知識」,他的心不禁顫了顫。
  • 航天員陳冬:從天空到太空 我要飛得更高
    航天員陳冬:從天空到太空 我要飛得更高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今天(16日)發布消息機會不會漏過那些有準備的人,現在想想這句話真的說得非常好。  陳冬:終於可以飛得更高了  這次補充的機會,讓陳冬搭上了航天員選拔的末班車,初選合格之後,陳冬和劉洋、王亞平等人一起來到北京進行複試。面試官是我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
  • 諜戰劇《風箏》中風箏和影子的代號有什麼含義?
    諜戰劇《風箏》是一部經典的諜戰類電視劇,前面已經給大家說了很多關於風箏中的細節,這一篇,就說說劇中兩個代號。這部電視劇中的代號有兩個,一個叫風箏,另一個就是影子。風箏潛伏在軍統高層,用鄭耀先的一句話說,小隱隱於市,中隱隱於野,大隱隱於朝。這也正像是飛在天空中的風箏。
  • 長春新區管委會與江西奧飛文體產業集團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29日,長春新區管委會與江西奧飛文體產業集團舉行打造特色體育產業生態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奧飛文體將在長春新區建設體育綜合體、特色體育產業園及配套開發項目。市長張志軍出席籤約儀式。江西奧飛文體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體育全產業鏈龍頭企業。
  • 【名家話文化】袁慧琴: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符號
    【名家話文化】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符號——專訪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袁慧琴作者 陸旅星袁慧琴,國家京劇院副院長,京劇老旦,國家一級演員,研究生學歷,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